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道教史 作者:许地山-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人不知无仙而妄学仙,以求长生。不知生死是自然的道理,圣贤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
生以尽其天年,也就成了。后世贪生之徒,或茹草木,眼金石及日月之精光;或息虑,
绝欲,炼精气,勤吐纳,这养内之术,或可全形而却疾。所以说,“上智任之自然,其
次养内以却疾,最下妄意以贪生”。他底评论,只及任自然底道家和服食派与吐纳派底
神仙家,却没说到祛病轨鬼底天师道。至于朱子在《语录》(百二十五)说:“老子初
只是清净无为。清净无为却带得长生不死。后来却只说得长生不死一项。如今恰成个巫
祝,专只理会厌攘祈祷。这是经两节变了。”他也是以为道教越来越下。明王伟在《青
岩丛录》里也说:“老子之道本于清净无为:以无为为本;以无为而无不为为用。《道
德经》五千余言,其要旨不越是矣。光汉以来,文帝之为君,曹参之为臣,常用其道以
为治,而民以宁一,则其道固可惜之国家天下也。自其学一变而为神仙方技之术,两变
而为米巫祭酒之教,遂为异端矣。然而神仙方技之术,又有二焉:日炼养也,日服食也。
此二者,今全真之教是已。米巫祭酒之教亦有二焉:日符象也,自科教也。此二者今正
一之教是已。”王伟底时代比以上请人晚,除了以全真教属于神仙方技之术,以正一教
为属于米巫祭酒之教以外也没有新见解。
     
四 正真教、反俗教衣世教
    上头三种分法都是道教以外底学者底看法,至于道士们自己底见解,我们可以举出
张君房来做代表。他在《云更七级》(卷三)《道教序》里把道教分为正真之教、反俗
之教和训世之教。
    真正之教者,无上虚皇为师,元始天尊传授。消乎玄粹秘于九天,正化敷于代圣:
天上则天尊演化于三清众天,大弘宾乘,开导他阶;人间则伏较受图,轩辕受符,商辛
受天经,夏禹受洛书,四圣禀其神灵,五老现于河诸。
    故有三坟五典,常道之教也。
    返俗之教者,玄天大圣皇帝以理国理家灵文真诀,大布人间;金简玉章,广弘天上。
欲今天上天下,还淳返朴,契皇风也。
    训世之教者,夫子伤道德衰丧,阐仁义之道,化乎时俗,将礼智而款乱,则淳厚之
风远矣。嗑!立教者,圣人救世怨物之心也。俗教则同圣人心。同圣人心,则权实双亡,
言诠俱况,方契不言之理,意象固无存焉。
    张君房底分法,实际只有正具与返俗二教,其训世之教直是儒教,所以不能认为最
好的分法。总而言之,古初的道家是讲道理,后来的道教是讲迷信。而道士们每采他家
之说以为己有,放在教义上常觉得它是驳杂不纯。技记·太史公自序》说:“道家使人
精神专一,动会无形,瞻色著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
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约旨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可见汉时底
道家已经有这种倾向。太史公权赞道家,以为它有临机应变之术。我们可以看出后来道
家或与神仙方士合在~起,或与祭醒符水之天师道合在一起,或与佛教混合起来,或与
摩尼教混合(说摩尼为老君之化身,见《化胡经》及《佛祖统记》),到清初所成之镇
他通鉴》,又将基督教之基督及保罗等人列入道教之祖师里。现在又有万教归一之运动,
凡外来之宗教无不采取。古来阴阳五行、风水、溅纬等等民间信仰,所信底没有一样不
能放在道教底葫芦里头,真真够得上说,‘次道江兮,其可左右”了。
 
第一章 道底意义
  
    道士们用“道”字来称他们底宗教,所以在讲道教以前,当先把道底意义略为述说
一下。固然,一切名辞都有它底原本意义和以后发展底解释意义。道底原本意义只是道
路,是人所行底道路。到春秋以后,“道”字才附上玄学底意味,因而产出许多解释。
最初底解释是宇宙依以运行底轨则便是道,凡宇宙间一切底现象都是道底示现。现象底
道是从创造以至化灭底历程,用现在通用底术语便是时间与空间,但在古道家底名辞里
便叫做“造化”。造化也就是道底异名。道底威力非常地大,万物若果顺应它便是有造
化,就是说,万物生灭底程序不乱,各依着应历底途程,该生底时候生,该灭底时候灭,
彼此该发生关系底时候发生关系,该互相拒绝底时候互相拒绝。天灾人患便是没造化。
不当病而病,不应老而老,不该死而死,便是没造化,便是无道。顺应是很要紧的,所
以说,“天地以顺动,放日月不过而四时不忒。圣人以顺动,则刑罚清而民服”。无论
道儒,都把这道看为得之则生失之则死底至宝,自然与人间一切底活动都离不了它。
    赔经·系辞》(上)里载着“一阴一阳之谓道”,若依这意思把道分析起来,便成
天道与地道。《易经·说卦》说:“立天之道,日阴与阳;立地之道,日柔与刚。”阴
阳是属于性的,柔刚是属于质的。合性与质便是整个底道。至于说,“立人之道,日仁
与义”,乃是属于事的、为的,或可以说是道示现于人间底活动状态。人道比起天地之
道实在算不了什么,不过是对于大道为很渺小的模仿而已。
    道家与儒家所讲底道底不同处,在前者所注重底是阴阳柔刚之道,后者是仁义之道。
儒家也承认人是“共天地之德;”是“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
与鬼神合其吉凶。”所以在《庄子·渔父》里假托孔子底话说:“道者,万物之所由也。
庶物失之者死,得之者生。为事,逆之则败,顺之则成。故道之所在,圣人尊之。”仁
与不仁,义与不义,是对于道底顺或逆底行为,儒家所注重底只在这一点上,所以只讲
人道。子贡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这或者是因为孔子看天道近乎神,
所以不说罢。防论语》里所讲底道多半是属于人的。我们也可以说儒底所谓道多从轨则
方面看,道家就多从理性方面看。虽然如此,道儒二家都承认顺应天道为善,好像天道
是有意志或能感应底存在,简单地说,也可以称它为天或天地。《老子》说:“天道无
亲,常与善人。’与忡经·汤法》“天道福善祸淫”底口气一致。《老子》这句虽不能
认为与道家思想相合,但也可以看为后来道家底意见。可知感应底思想是儒家与以后底
道家共同底见解。关于道底意义,以后还要说到,且略于此。
    在道教建立以前,古代思想家已经立了多门底道说,其中最重要而与道教有关系底
是倡唯道论底道家。
    道家在思想发达底顺序上应当是比儒家晚。上面所说儒道二家对于道底见解和注重
点不同便是因为道家要超出人道来建立道说。儒家见周室衰微,礼乐崩废,极望着把它
们复兴起来。道家以为礼乐崩废不是大事,最要底当是顺应自然之道。儒家称尧舜,道
家便假托二看以前底黄帝。司马迁在《史记·自序》里引司马谈述道家底话,说:“其
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这都可以看为道家后于儒家底征
验。
 
第二章 道家思想底建立者老子
  
    因为道家思想是后起的,所以“道家”这名辞比起“墨者”、“儒家’等也可以说
时代稍后。在先秦底文籍里有以孔对墨称‘巩墨”,或称‘瑞墨”,但没有称‘儒道”
底。《史记》(卷五十六)《陈丞相世家》记陈平底话说,“我多阴谋,是道家之所
禁”,这虽可以说“道家”底名称在汉初已有,但所指是否限于老庄之学,却很难说。
《史记·太史公自序》所载司马谈之说和《儒林传》都以这学派为“黄老之术”;《庄
子传》称为“老子之术”;《韩非传》称以“黄老”:《陈丞胡世家赞》称为“黄帝老
子之术”;《曹相国世家》称为“黄老术”;《淮南子·要略篇》称为“老庄之术”。
可知当时“道家”底名称不很流行。然而在战国末年,《老子》以来底道家思想几乎弥
漫于学人中间,汉初所称底道家,也许可以看为老庄之术底成分很多罢。至于称“黄老
之术”,是因为秦汉间老子学说与邹衍底阴阳说混合起来以后底名称。阴阳家推尊黄帝,
为当时“学者所共术”,其说尤能与道家对于事物消长顺逆之理想参合。于是黄帝也成
为道家所推崇底人物了。固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