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c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性,本性是主,本性就是真心,这是主。身应当是为本性来服务,像诸佛菩萨示现一样,决不能叫真心去伺候六根。佛经里有个比喻,把六根比作六个佣人,自己是主人,六个佣人要伺候主人的,现在颠倒了,主人要伺候六个佣人,这叫颠倒。所以物质生活,就是六根的受用,佛教给我们随缘,这就是它为我用。
  佛在饮食是托钵,托钵人家给什么吃什么,没有选择的,这就随缘。而且托钵只能托七家,不可以超过七家。七家托不到,那回去好好的去念佛,今天没有福报,没有人供养,还是用真诚清净心去念一天佛,去修福,明天再出来托。不能说七家托不到,还可以继续到别家去托,不可以。你继续托,你增长贪心。所以你去托,托到这一家,这一家的供养已经够你吃的,你就不要托第二家。决定不增长贪瞋痴慢,无论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要知足,知足常乐;知足,心是清净的。儒家也讲「知止而后有定」,知止,止就是知足。人一定要知足,不能不知足。
  帮助别人也要随缘,不能够勉强,决定不能够强迫别人;强迫别人,给别人压力,你就有罪过了。今天佛门里面,确确实实有一些不如法的事情,违背了佛陀的教诲。那是什么?向信徒强迫化缘,每个月一定要供养多少,就好像向政府纳税一样,这个给人压力,这是错误的。释迦牟尼佛绝不做这个事情,诸大菩萨、阿罗汉示现在这个世间不做这个事情,不会给众生丝毫压力,不会的。你要捐献做功德,完全是你自愿的、自动的,绝对不会劝你,绝对不会暗示你,连暗示你都错了,这叫正法。伸手问人要钱,再好的事情不可以做,为什么?它有弊病,它有副作用。这是一个很不好的例子,不可以开,要懂这个道理。虽然是好事,应当做,这个人有能力,不可以。我们只能讲经说法给他听,他觉悟了,他自动去做,这很好;他要不肯做,不能有丝毫勉强,这是佛法。
  佛在世,比丘去托钵,七家没有托到,他要饿一天,他为什么不到第八家、第九家去托?为什么不找大富贵有钱人家去托?人家可以供养的。不找人家的麻烦,不增加别人的压力,自己要把贪心放下。换句话说,一切时、一切处,一切境缘当中,境是物质环境,缘是人事环境,必须要保持自己的清净心,这就对了。清净心是真心,不能把自己的真心变成妄心,那就错了。真心永远是随顺自然,决定没有丝毫勉强。我们一生能常常这样保持,将来的去处光明、殊胜,就是不求往生净土,果报也在天上,比人间就殊胜太多了。所以细细想想这得失,悬殊太大了。我们用妄心搞的是三途,六道里头决定是三途成分多。我们保持自己的清净,清净无为,我们将来去处一定是欲界天、色界天,多殊胜!用这种心态去念佛,肯定往生,心清净。
  往生极乐世界最重要的条件,「心净则佛土净」。他那地方叫净土,我们的心净,跟阿弥陀佛的净土相应,决定就去了。我们要不要希求,在佛像面前去祷告,天天磕头作揖,求阿弥陀佛来接引?不需要,因为你心清净,跟阿弥陀佛的清净,他就有感应,他就会来了。如果我们恳切去求他,这个求的心不清净,反而求不到。所以用什么求?清净心求,佛菩萨决定现前。
  中国古时候读书人,虽然他没有接触到佛教,他不知道佛教修行的方法,他也不晓得有一个极乐世界,但是他相信有天神,他相信有鬼神,他相信善恶必定有报应,所以一生能够断恶修善,临命终时也预知时至,也能够坐著、站著走,我们晓得他那是生天。古书里面记载,临终的时候也有天乐盈空,天神来接引。由此可知,他的心行得到天人的尊敬,天人不尊敬怎么会来迎接你?就像我们想到有个宾客到新加坡,这个人我们很尊敬他,虽不认识,听说他什么时候来,我们一定要到机场去看看他、去迎接他,就这么个道理。绝对不是平常供奉他、供养他、伺候他、巴结他,不是!如果我们心行不善,每天供养天神,天天给他磕头、礼拜、祷告、巴结,死的时候他未必来接你。唯有自己的德行,让他感到佩服你,他自然就来。
  同样道理,我们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亦如是。我们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让阿弥陀佛肯定,要让西方极乐世界诸上善人佩服,他自然来接引你,自然有许许多多大众,跟著佛一起来接引你,道理在此地。这个道理不深,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我们一定要做出来。过去错了不怕,从今天改过自新。一生都做错了,临命终时悔过,改过自新,佛菩萨还是佩服你,你还是了不起,你毕竟回头了,回头是岸。所以我们回头要早,愈早愈好。
  要知道「欲海」之可怕,这个东西对於自己,无论是世法、佛法,有害而无利。初学,决定不能叫它增长。欲哪个没有?没有欲,就不会到六道来了。到六道里面来投胎,欲界,你一定有欲,你没有欲不会到欲界来。所以儒家讲「欲不可纵,傲不可长」,知道这些烦恼是与生俱来的,你要能把它控制住。先控制,然后慢慢的把它减弱,最后到它已经不起作用,不会影响我们,这就完全控制住了。完全控制住,在我们净宗法门里面讲「功夫得力」。这个控制不住,讲什么功夫,全是假的,全不是真的。真正的功夫就是你能不能够控制欲,能不能够断欲,这是真功夫。要知道,这是不善的根源。
  从根本上来讲,确实就是在自私自利,这个念头要放弃。念念为众生,为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念念想著这个。念念为正法久住,为什么?只有正法能帮助众生破迷开悟。众生苦从哪里来?从迷来的。乐从哪里来的?乐从悟来的。正法久住帮助一切迷惑众生觉悟,觉悟之后才真正离苦得乐,所以正法久住比什么都重要。正法在哪里?是不是在经典里头?不是的;是不是在这些佛菩萨塑像里头?也不是的,那都是形式;正法在我们心里头,我们心里头没有正法,正法就没有了。由此可知,「正法久住」这个意义,就是我们要奉行正法。经典,每一部经最后四个字:「信受奉行」。我们一生不离这四个字,就是正法久住,一定要懂,一定要认真努力去学习。
  清凉大师在末后说,「约天说」,约天就是就我们的境界来讲,「四句皆是定用」。定用,换句话说,都是清净心的起用。下面说「以住此解脱,能见佛体用因果故」,清凉大师的话说得好。如何住在这个境界里头?这个「解脱」就是普德净光主夜神,他的名号「普德净光」,住此解脱就是住普德净光;普是平等,不平等就不普;以平等心处事待人接物,普德。德是什么?效法佛菩萨的行持,离欲,经文上讲「离欲生正念」,一切境缘当中知道修清净心,保持清净心,增长清净心。
  末后这一句是讲效果,『离垢端严照十方』。「垢」是污染,离一切污染,自自然然就端庄庄严,遍照十方。「照十方」就是为十方一切众生做榜样,为十方一切众生做模范,就这个意思。所以我们起心动念常常想到,生活上点点滴滴,能不能给众生做榜样,学佛就在这里学,功夫就在这里培养。绝对不是说,人看不见,我们就可以放逸一点、可以随便一点,不可以。人看不见,鬼神看得见,「举头三尺有神明」,诸佛菩萨看得见,你瞒谁?欺瞒的心错了,妄心,自欺欺人,怎么能成就自己的德行?所以人能够做到不自欺、不欺人,那就是点点滴滴都要谨慎、都要如理如法,遍照十方。这一首偈我们就讲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四0三卷)  2001/4/4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2…17…0403
  请看「世主妙严品」,主夜神偈颂第二首:
  【一切世间咸乐见,无量劫海时一遇,大悲念物靡不周,此解脱门观世睹。】
  这是喜眼观世主夜神,他的赞颂。在前面我们读过这一位菩萨,他修的是「广大清净可爱乐功德相解脱门」。他是发光地的菩萨,用大慈悲心、清净平等的爱心看一切众生。所以在赞颂里面,我们要学习的也是这个精神。
  第一句就把他的境界给我们显示出来,『一切世间咸乐见』,「乐」是欢喜。「一切世间」,包括世出世。就世间法来说,一尊佛的教化区里头有十法界。菩萨的境界是等虚空法界,无量无边的刹土,用现在的话来说,一切不同的空间所有一切众生,菩萨都欢喜见;要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