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c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301-600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帮助人学好,帮助人改过,帮助人回头,帮助人行善,看到世间的善人天天多起来了,恶人少了。教育的功能就是要把恶人变成善人,不是恶人要惩罚他,我们开除他、不要他,没有这个道理!要把恶人变成善人,把坏人变成好人,这个是教育。
  不但是言教,更重要的是身教,要做出榜样决定去感化他。能不能感化?决定能!为什么?人都有良知,没有人教的时候,他的良知被物欲蒙蔽,不能现前,不是他没有良知,遇到真正的好老师、好同学,他的良知会发现。儒跟佛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从前小朋友五、六岁的时候,刚刚上学念书,念《三字经》,《三字经》一开端就把这个大道理说出来了,小朋友虽然不懂,让他念熟,他一生都不会忘记,以后慢慢的他就会懂了。它讲「人之初,性本善」,每一个人真性本来是善的。善为什么会变成不善?它讲「性相近,习相远」,真性大家都差不多、都一样,由於习惯不相同,所以就产生了变化,这样每个人的心、每个人的行为就有了差距。这个差距不是本性,是习性,我们常讲习惯成自然,习性,你有不好的习惯,不好的习惯养成之后就跟本性一样。所以从前的教育,从小一定要帮助儿童养成一个好习惯。
  儒家教学的目的是教人作君子、作贤人、作圣人,儒家教学有这三个目标,这也是三个学位。圣人,最高的学位,像我们现在所讲的博士;贤人是第二个学位,像硕士;君子,这是最低的学位,像我们现在讲的学士;儒家这三个名词是三个学位的名称。佛家亦复如是,佛家最高的学位是佛陀,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应当作佛;换句话说,希望你们统统都拿到这个学位,这是学位的名称;其次的学位是菩萨,最低的学位是阿罗汉。所以佛家的「佛、菩萨、罗汉」,学位的名称,要搞清楚,跟儒家讲的圣贤、君子完全相同,所以他是平等的。他跟宗教里面讲的上帝不一样,上帝只能有一个,不可以人人都作上帝。佛家这个是学位,像博士学位,每个人都可以拿这个学位。你在社会上从事於任何行业都可以,你的学位是平等的。
  所以诸佛如来、诸大菩萨、阿罗汉,他们在这个社会上示现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你做一个家庭主妇,你拿到最高的学位,你是佛陀。我们习惯佛家的术语,习惯这么说,佛陀示现作家庭主妇,套《普门品》里头一句话,「应以家庭主妇而得度者,佛就现家庭主妇而度化之」,不就是这个意思吗?平等法。我们看世界上其他的宗教,也在「一切趣中」,平等平等。应以基督教而得度者,佛就现基督身而为说法;应以阿訇身得度者,佛就现阿訇身而为说法。所以我们心目当中看所有宗教里面的神圣、所有宗教里面的使者,他们的领导人、传教师都是佛菩萨化身。我们的真诚、清净、平等的恭敬心自然就生起来了,不会在那里分别执著,知道全是佛菩萨的化身。我说这个话是真的,不是假的,你们能够把《华严经》参透,你就了解,你也会肯定。无论用什么样的方式,那就叫「种种方便」,种种是说多,不是一个;「方」是方法,「便」是什么意思?「便」是适合。众生的根性不相同、文化不相同、嗜好不相同、生活方式不相同,所以不能用一个方法,哪一个方法最适合他修学就用哪个方法,所以佛教化众生没有定法,他活活泼泼。对甲用一种方法,对乙可能是另一种方法,他不相同。但是他的根本相同,他的方向目标相同,只是教学的方法手段不相同。
  我们今天在新加坡跟九大宗教密切的合作,我今天想了几个字,我说要写出来送给他们,每一个宗教都送。我们要在理论上找到根据,合作的根据,和睦的根据,世间所有宗教的根本就是「仁慈博爱」,我们这个根找到了,我们相同的。所有宗教的目的都是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我相信这个根本跟这个目的没有人反对,那我们就可以合作了。我们从一个根本,达到这个目的,必须用种种方便。这就是我们的方法可以不相同,我们的方向目标决定是相同的,帮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苦的根是什么?根是迷惑,愚痴、迷惑。乐的根本是什么?乐的根本是开悟,是对於一切法通达明了,明了就快乐。所以「破迷开悟」,是我们所有宗教教学的原则,原理原则。至於用什么方法,应当用什么方法就用什么方法,方法决定不是固定的,活活泼泼。所以这叫「妙音」,妙就没有一定,一定就不妙了。虽没有一定,但是决定帮助人达到离苦得乐的目的,这才妙。通常这个名词,是形容诸佛菩萨讲经说法的代表词。
  「演」,不但是说,而且还要表演,表演就是要做出来,你能够说到还得要做到,做出来给大家做榜样。由此可知,诸佛菩萨在世间,刚才说过了,不论他是什么身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他一定在他自己本位上做一个好榜样,确确实实能给社会大众,给世间同样身分的人、同样行业的人,做最好的模范,这个人就是佛菩萨。如果我们要能够留意,细心观察,我们的周边佛菩萨不少,不是没有;如果没有,我们这个世间就不能安住了。人人都作恶,这个社会不是大乱了吗?确实有不少佛菩萨掺杂在其中,众生作恶,他们行善,众生不守规矩,他们守法,缓和社会秩序。所以这个世间我们还能安居,得力於这些大慈大悲的示现。
  第二句,『说法利益诸群生』,这是讲他说法的内容。前面讲「一切趣中」,不同维次的空间,佛家讲的六道、十界,无处不现身。这一句讲「诸群生」,这个意思比较窄小。我们现在生在人道,我们生活在这个地球上,地球上所有一切众生跟我们现前环境最亲密的,菩萨示现在这里面,要帮助这些众生,要让他们得到真实的利益。什么是真实利益?这也是太广太深,说不尽。可是我们讲到眼前利益,这个话就好说了。眼前我们的病害在哪里?我们病根,实在是说,对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不了解。有几个人曾经自己问过自己:我为什么到这个世间来?有没有问过?我到这个世间来干什么?如果你常常有这个疑问,你就会觉悟了。这个念头没有,那就是世法里头常讲的「醉生梦死」,糊里糊涂来,糊里糊涂去,一生造了糊涂业,不知道干些什么,这是最可怜的。佛经上常常感叹著,「可怜悯者」,是指这一类人。这一类的人,人数相当多。
  佛菩萨,他有智慧,他有能力善於观机,他一看晓得众生是什么样的根性,根性不是在一生培养的,关系到过去生中生生世世,所以佛菩萨说法契机,大家喜欢听,能听得懂,能体会得到说法的义趣,这就才能得利益。所以头一桩事情要破迷开悟,要认识自己,要肯定自己,来这个世间是干什么的。大多数的人到这个世间来,佛给我们讲「随业流转」,是你过去生中造的业,你这一生中感得的果报。造业,业很多,但是可以分为两大类,这些名词在此地我就不必再多解释了。一种叫引业,你所造的业,这个业在儒家讲「五常」,佛法里面讲「五戒」,你过去生中曾经修行这些法门,这个法引导你到人间来投胎,我们能够得个人身是引业引导你来的。可是虽然得人身,我们每一个人相貌不相同,体质不相同,有人身体很健康、有人身体多病,有人生活环境很富裕、有人生活环境很贫困,有人有智慧、有人没有智慧,这些差别是什么?这些差别叫满业。我们同样都得人身是引业相同,我们这一生的遭遇不相同是满业不相同,这些如果不是佛教导我们,我们哪里会知道!
  引业多半是与持戒、行善有密切的关系,而满业最重要的关键是布施,这佛常讲。为什么世间有一些大富大贵之人,他得这么好的果报?财布施多;为什么世间有很多聪明才智的人?法布施多;有健康长寿之人,无畏布施多。所以能修六波罗蜜,这是满业。我们过去生中,每一个人修的不一样,所以我们虽得人身,生活环境不相同。但是如果明白这个道理,懂得这个方法,过去生中虽然是有欠缺,这一生当中努力去修学可以弥补。
  下个月,香港亚洲电视台记者要到新加坡来采访。他采访有三个目标:第一个采访,我们十八号有个「义走」,我们九大宗教替回教筹款,他们觉得是新闻;因为从来没有听说,哪个宗教帮哪个宗教的,新加坡宗教还互相真正帮助筹款,这个不容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