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佛为帮助众生,暂时不说真的,给你说假的。说假的你容易懂,说假的则说二,说真的叫不二。真的,我们在前面长行最后结论上也跟诸位提过,法性身、法性土,那是纯真无妄,给你讲实报土,实报土也是纯真,纯真的方便说。
我们今天是秽土,为什么秽?众生心不同。众生妄想心、分别心、执著心,不但每个众生不相同,就是自己一个人,从早到晚念念都不相同,这个麻烦!妄心,妄心把本来清净的刹土转变成秽土,转变成恶世。谁转?他自己转。谁受?他自己受。这个道理,学佛的人总得要明了。中国古人常讲自作自受,这个话很有道理,这个话是哲学,绝对不是别人做我来受,没有这个道理,自作自受。
说真话,各个境界有相似,但绝对不是完全相同。相似的是共业,共业所感;不相同的地方,别业所感。佛经里面也常常讲引业、满业,引业就是共业,满业跟别人不共。明白这个事实真相,就晓得修行是很有必要。修是修正、是修理,行是错误的行为,把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这叫修行。总的来说,我们对於宇宙人生的想法错了,看法错了,说法、做法都错了,把这些错误修正过来,那就是净土。随顺这一些错误,净土就变成秽土了。实在说,净土跟秽土不二,是一不是二。可是众生的感受确实不同。觉悟的人他的感受清净自在,乐受。不觉的人,他的感受烦恼忧虑,苦受。
佛告诉我们自性本来是清净的,本来是没有苦的,没有苦那就叫乐。为什么有苦?都是由於错误的思想观念变现出来的。学佛没有别的,修正自己思想观念行为而已。修行的标准是诸佛如来,真正修学的人就叫做菩萨。所以为什么说净土都是菩萨,都是修行人?共业现的净土。像我们这个世间,真正修行人是别业,共业是秽土,五浊恶世,别业是净土。不觉的人看到佛菩萨住在我们这个地方,他也是住在秽土。像三千年前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间出现,修行教化众生,释迦牟尼佛跟我们住在一起,我们看他住秽土,也是住在五浊恶世,是不是真的?给诸位说不是真的。
有学生向释迦牟尼佛请教,你老人家究竟跟我们住的是一个土,还是别有净土。释迦牟尼佛就做了个示现,佛平常坐都是跏趺双盘,佛把腿放下来,把脚趾按在地上,大家看这个地是金色的,清净国土。佛给大家示现,你看看我住的是什么土?这就证明这《华严经》上所说的,诸佛菩萨的净土跟众生的秽土重叠,是在一处重叠,重叠怎么样?不相妨碍,随著你自己境界、你的感受不一样。佛住在这个世间,他的感受是净土,他的感受是七宝庄严的世界,跟极乐世界、华藏没有差别;但是我们凡夫看到佛菩萨跟我们完全一样。
我们要不是深入经藏,特别是《华严》,哪里会知道这个事实真相?这个事实真相需不需要知道?需要。你不知道,你那个修行的念头生不起来,这不是普通修行,真修,向道之心不能够兴起。真正了解,搞清楚搞明白了,这个心才发得起来。所以菩提心不容易!声闻缘觉没有菩提心,人家修行的功夫算是不错了,能够超越三界六道,总算是不错了,菩提心发不起来。什么原因?没有听过大乘。听过大乘的那些人也发菩提心了,菩提心发得不圆满,发得不足,什么原因?没有学过《华严》。有缘分学到《华严》的人,你的菩提心才是具足圆满。
我们这个大经讲到这个地方是第四品,经文虽然不算多,我们讲得很详细。诸位果然从前面一直听下来,我讲的这些话,我相信你一定能够肯定。发心不容易,真正发心之后,菩提道上可以说是一帆风顺,进得多退得少,只有进步没有退步,成就容易,像善财童子一样,一生圆满成就。
学《华严》的人,善财童子不是指的某一个人,他是表法的,代表学习《华严》的人,这个人我们就称他作善财童子。只要他如理如法的学习,经上常讲的依教奉行,他就跟善财一样,一生当中圆满成就。从这个地方你能体会这部经的价值,这部经真正不可思议。
经上讲的是果,果必有因,最重要的我们要修因。从这个果我们所看到的,他的因是清净是光明。清净光明从心地上修,心要清净,不能有染污;心地要光明,不能够有黑暗。在哪里修?就在日常生活当中,处事待人之处,对人对事对物一片光明。世俗人常讲的光明磊落,不自欺,不欺人,这个人心地光明正大。正是不偏,没有偏心,没有邪心,没有委曲的心,用心正。大是心量大,大乘佛法常讲的「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要有这样大的心量。
我们的心量变得很小,佛给我们讲,小心量不是真的,不是你的真心,是妄心。妄心的心量是小,真心的心量很大,真心的心量跟诸佛如来完全是相同的。我们迷失了真心,变成小心量。觉悟了,随著你的觉悟,你的心量扩大了。由此可知,我的心量不大,我自己要明了,我是在迷,不是在觉。所以自己到底是迷还是觉?我觉的程度到哪一个层次,可以从自己心量上体会到,心量愈大就证明你觉悟的程度很高。心量不大,我的心量能包地球,能包银河系,比一般人那是相当可观,比诸佛菩萨那差之远矣!远矣!
菩萨有五十一个阶级,可以说,心量大小不相同,五十一个等级。愈往上面去心量愈大,随著你的觉悟,把你的心量扩大了。不能容人,不能容物,我们可以说他在佛门里头种了一点善根,他没有觉悟,他的心量没有拓开,他得不到佛法真实的受用。
这就好像此地讲的『日藏光』一样,阳光。我们就现实的感官来说,不要讲实际,太阳的光就比月亮大,月亮的光就比星星大。这就好比什么?心量大小不一样,觉悟的层次不相同,我们从这些地方细细去体会。然后从这些地方能够测验自己功夫到什么程度,才知道我还不够,我还差得很远,我还要认真努力。再看底下第六首:
【有刹宝焰成,焰云覆其上,众宝光殊妙,皆由业所得。】
清凉给我们讲这一首偈也说两种,前面讲二十种体,它也说两种。『宝焰成』,这是颂前面长行第十二句。『众宝光殊妙』,殊妙就讲到香气,香光庄严,这是殊妙,所以这里头也包含著前面长行第十三句。最后这一句话是讲出业因,『皆由业所得』,这是什么业?净业,成就的净土。净对染来说的,染业里面有善业、有恶业。这个经论上说得很多,学佛的同修都很熟悉,你造作善业,不再造恶业了,你的果报在三善道。你要造作恶业,善恶混杂,善少恶多,多的先报。为什么?它力量大,牵著你到恶道去了。
这些地方也不难懂,我们细心去观察,不要观察别人,要观察自己。起心动念一切作为,我们是为别人的利益想的多做的多,还是为自己的利益想的多做的多?你去做个比较,然后你才晓得六道轮回里面,我应该到哪里去?如果我起心动念为别人想的多,为别人做的多,为自己想的做的少,你肯定是在三善道,业所得。如果起心动念为自己的利益想的多,为别人想的少,你就很可能堕三恶道。
六道轮回,来生到哪里去,用不著问人,可以说聪明人、细心的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没有离开妄想分别执著,都是叫染业,出不了六道轮回。如果是离开妄想分别执著,心地清净,真的是一尘不染,那么你所思、你所念、你所做的都叫做净业。净业里头有善也有恶,那个善恶不妨碍,他还是生净土,不可思议!你要问,净业里头为什么还有恶?用恶法帮助众生。众生根性不一样,这个众生要用恶法他才能度得了,用善法度不了他,用恶法能度,菩萨就用恶法。
你看看五十三参里头,胜热婆罗门用的方法很可恶,不是善法;甘露火王不是善法,但是人家是净业,他不是染业,心清净。有些众生欺善怕恶,古今中外这样的人很多,菩萨对付这种人,你恶我比你还恶,他就乖乖服服贴贴了。菩萨不是真恶,用这个手段来度他来教化他,把这个做为帮助众生回头、帮助众生觉悟的手段。所以他属於净业,他不是染业,他不为自己,他行善不是为自己,他行恶也不是为自己,都是要成熟众生,他是净业。
我们在《华严经》上看到善财童子参访、去参观,看看这些菩萨到底用些什么方法来接引众生?五十三位善知识用的手法都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