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你已经入境界了。这个境界《华严经》上还有个别名,叫「不思议解脱境界」,也叫做一真法界,也叫做极乐世界,名称很多,是一桩事情、一个境界。我们修行,修行历事练心,善财童子历事练心。现在可不可以练?现在不能练,现在一练就退转,就堕落了。什么时候练?解悟之后。解悟之后,於历事练心还差一截。解悟之后,这个意思咱们得说清楚,见思烦恼断了,尘沙烦恼断了,这是解悟;能不能历事练心?还不能。历事练心到什么时候?再往上提升一层,「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这个时候历事练心,「事事无碍」,你已经是法身菩萨。《华严经》末后善财童子给我们做榜样,善财童子没有到这个境界,不能离开老师,他的老师是文殊师利菩萨;达到这个境界,文殊菩萨劝他去参学,不要再在他身边。参学成就后得智,在老师会下成就的是根本智,著重在断烦恼,「烦恼无尽誓愿断」,烦恼断掉的时候,根本智现前。
根本智是什么?《般若经》上讲的「般若无知」,诸位要知道,根本智是无知。我们天天在求知,这个事情很麻烦,怎么说麻烦?佛在《楞严经》上讲的,「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我们怎么知道这些道理?古人教学、求学,真的是如法,今人教学、学习不如法,所以学多少年都不能开悟。为什么?方法错了。古人修学那个方法,为什么说不错?古人方法特别是禅宗用的那个手段,不准你有知见,换句话说,决定不许你有妄想,要把你妄想打掉。种种手段一个目的:逼到你一念不生。禅堂里面,那个堂主都是开悟的人,没有开悟不能当堂主。禅堂里面坐香,堂主拿著香板供养大众,你起妄念打你,打妄念;不起妄念也打你,打无明。禅堂里头哪一个没有挨过香板的?起心动念打你,不起心动念也打你,他都有道理,你没觉悟。
清凉大师在《华严经》里讲得好,他老人家讲「有解无行,增长邪见」,你天天在研究教理,在读经、在研究、在讲经,你没有落实,你做不到,肯定增长邪见,自以为是;「有行无解,增长无明」。这是教下大德所说的,对一般中下根性的人讲,要解行相应,你才有入处;解行不相应,你学一百年,你也不得其门而入。古时候那些老师们,对学生严格的督促,学生能接受,现在师道没有了,学生也没有了。你们去读《阿难问事佛吉凶经》,你就明了,佛在这个经上讲作老师的要具备哪些条件?作学生的要具备哪些条件?你拿来一对比,现在这个社会真的是古人所讲的,老师不像老师,学生不像学生,怎么能契入?现在社会真的有大灾难,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师不师,学生不像学生,你说有什么法子?所以我们同学有缘能在一起,我常常劝勉大家,我们生在这一个时代,总算是有善根、有福德,缘分也不错,得人身、闻佛法。佛法里面你能闻到正法,不容易!应当珍惜这希有难得的缘分,要放下身心世界。
放下身是什么意思?身不贪图五欲的享受;放下心,心是妄想习气,随顺佛陀教诲;世界是讲外缘,不要被外面境界诱惑。祖师大德常常叮咛「放下身心世界」,我们也听得耳熟,怎么放下不知道!眼贪色,耳贪声,鼻贪嗅,舌贪味,「息灭贪瞋痴,勤修戒定慧」。我们六根贪染六尘境界,头一个要放下的,贪要放下。瞋要放下,瞋是什么?讨厌的,眼遇到不喜欢的色,就生瞋恚、厌恶;耳对声,鼻对香,舌对味,这两个极端统统都要放下。愚痴是对於根、境,就是六尘境界,不了解它的真相,痴当然就迷,痴迷。六道凡夫都是这样的,只是轻重差别。四圣法界并没有脱离,但是他们决定轻,不像六道凡夫这么严重,严重造罪业。
我们要晓得这个道理,对自己的修行,自己究竟到什么样的境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断要把自己向上提升,永无止境的提升,你就对了。大乘经上常讲,从初发心到无上道、到如来的果地,不断向上提升,这不是一生一世的事情,经上常讲无量劫、三大阿僧只劫。所以决定不能得少为足,决定不能有贡高我慢、自以为是,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这个念头一起,立刻就往下坠落。诸佛如来六根对六尘境界,永远住在清净平等。为什么?因为根尘无一不是真性,「唯心所现」,那个心是自性、是真性。宗门里面讲明心见性,性在哪里?性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性是体,体它会现相,现的什么相?十法界依正庄严是它现的相。性相一如,性相不二。性空寂,「如空无体性」,体性如空。能现的体性既然是空寂,所现的一切相、依正庄严,怎么不是空寂的?六百卷《大般若》给我们说的什么?实在讲起来只说三句话,十法界依正庄严「无所有、毕竟空、不可得」。
这三句话你懂不懂?你如果懂了,恭喜你,你是法身菩萨。真懂得之后,肯定你一念不生,你根尘相接触的时候,决定没有妄想。没有妄想,你现的是清净平等觉。六根接触外头六尘境界是清净平等觉,就是六祖对五祖讲的,「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他不生烦恼。不生烦恼就是他六根对六尘境界不生妄想分别执著,生什么?生清净平等觉。清净平等觉是智慧,我们今天在前面又加了两条,「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统统都生「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这就是六祖在《坛经》里面所讲的。我们是不是?不是!为什么不是?这就是我们修学的关键,为什么不是?这「为什么不是」就是我们现前的病根。
今天昆大有一位教授想研究经教,问我从哪里入门?我介绍他《大方广佛华严经》。他是高级知识分子,仔细观察,确实他有善根福德因缘。缘成熟了,弘一大师介绍《华严经》,方东美先生也介绍《华严经》。我们今天这《华严经》已经讲了一千多个小时,从这入门是正确的。
诸位同学,刚才讲到我劝导这些教授们学佛从《华严》学起,在过去弘一大师是这样劝导这些高等的知识分子,方东美先生也是这样劝导知识分子。他们这个说法不是没有道理,《华严》是不思议解脱境界,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特别是受过高等的人文教育,而不是学科技的,他对於德行、学问有相当的修养,从这个经入门是好。为什么?《华严》正如方东美先生所说,它是佛法的概论,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一切法的概要。古大德称这部书叫做「根本法轮」,其余的一切经都是《华严》眷属,总的介绍那就是这部经。可是佛在戒经上又给我们说:「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我们这样介绍的话,跟佛这个话是不是有冲突?给诸位说,没有冲突;我们是介绍这些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认识佛法、了解佛法、欢喜赞叹佛法,他不是佛弟子。如果他要真正修学,还是要从基本行门学起。基本是什么?净业三福,要从三福、三学、戒定慧学起。为什么不直接用这些方法来教他们?不契机。如果直接用这个方法教他们,有些人认为是老生常谈,这些东西我学它干什么?所以介绍佛法这有大学问在,你要懂得观机。
机有种种,不仅是含糊笼统讲的上中下三根,佛说上中下三根,这是方便说。上等里面又有上中下,中根里头又有上中下,下根里头还有上中下,这就变成九品;九品每一品里头还是有上中下,你才晓得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我们对哪一种人,介绍哪一个法门、哪一部经典,务必要契机,他才能生欢喜心。但是西方人要学佛法,我们晓得大乘经保存在今天,最完整的是汉文汉译的,其次是藏译的,梵文原本丧失了、没有了。你要想学大乘佛法,汉文就比什么都重要。要直接读汉文,从汉文再翻译成其他的文字,太难太难了!你们有一些同学听我讲《华严经》,听了两三年,你应该明白每一字每一句里头含的意思太多,太深太广了,怎么能翻得出来?中国古时候译经的大德,可以说这是中国人有福,祖宗有德,感应这些翻经的法师都是证果的人。从前李老师常跟我们讲,参与翻经的至少都是三果以上的。我们不要说以上,就单单以三果来讲,三果的圣人三界八十八品见惑断尽,所以他的见解正确,他没有邪见。三界八十一品思惑也断得差不多,这样的人参与译经,现在到哪里找?
烦恼断尽,智慧就生;烦恼不尽,这个经的意思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