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五十年文坛亲历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说起严慰冰。他勉励一位工作、家务两忙,业务学习抓得不够紧的女党员,举了严慰冰的例子。他说,你看人家陆定一夫人严慰冰,她没有“功成名就”,革命到头的想法。她在抗战艰难环境,抚养了三个孩子。进城后工作了几年,她并不满足。已经老大不小年纪,她不甘心落后,又去考了人民大学研究生,被录取,上学三年,毕了业,而今在“北大”教课,还一边写作……   
  狂涛激流中的陆定一(2)   
  以上是我早先对严慰冰留下的印象。“文化大革命”爆发,想不到她竟成了“接班人”林彪上台“祭刀”、全国闻名的第一个牺牲品。她只不过是写匿名信,怀疑林彪的夫人叶群历史有问题,却被打成凶恶地要“谋害林彪全家”的现行反革命分子,于1966年4月即被诱捕入狱,身陷囹圄13年。但写匿名信是严慰冰个人行为。没想到竟株连到其夫君,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宣部长兼不久前刚任命的文化部长陆定一。林彪竟在他1966年5月的政变报告中作色地说:“有一批王八蛋想冒险,想杀我们,陆定一就是一个,他的老婆严慰冰就是一个!……”陆定一被列入了“彭(真)、罗(瑞卿)、陆、杨(尚昆)反党集团”,一个长期被党中央安排在宣传、文教岗位上的要员,一夜之间,竟成了十恶不赦的反革命。听林彪录音讲话的人们,虽不了解上层内情;如果不是久经政治运动磨炼,恐怕也会吓得半死呢。 
  “文化大革命”中,陆定一夫妇系狱秦城并非个例。很多经历过千辛万苦对党和人民事业有功劳,名气很大的老革命,也被关押秦城。女将如钱瑛(曾是中央南方局周恩来手底下,地下党组织方面的重要负责人,解放后曾任中南局组织部长)、杨之华(瞿秋白夫人)、帅孟奇等人。男的就更多了,难以数计。我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情,即当年领导修建秦城监狱的公安部副部长杨奇清,“文化大革命”中,在“彻底砸烂旧公、检、法”声中,他自己,竟也被关进了他亲手修建的秦城监狱之中。 
  “文化大革命”中,秦城的封建法西斯暴行闻名于世。但是林彪、江青、康生、谢富治一类,在秦城搞的封建法西斯罪行究竟是怎么样的?被他们目为“死囚犯人”的陆定一夫人严慰冰是首当其冲了。先看“株连九族”。严慰冰的母亲过瑛老人,她是江南革命前驱,周恩来、陈云的战友严朴的夫人。大革命失败后,严朴冒着生命危险在外奔波革命,她独自艰难地抚养四个孤女,将她们教育成人;又曾千方百计掩护、支援地下革命者的工作。抗战初期,她毅然带着三个小点的女儿,行程万里,历尽艰险,到达革命圣地延安。这样一位与共产党同生死,做贡献,饱经风霜,在南京安度晚年的革命老人,70高龄竟也被抓进南京老虎桥监狱,1968年冬天被逼死于狱中。死时没有任何亲人在身边。留下的被打折的眼镜架,还有一件有血迹的棉背心,诉说着封建法西斯的野蛮兽行。严慰冰的三个妹妹:严昭、严梅青、严萍,也无一幸免地被关进秦城监牢。这还不够,陆定一的大儿子也被抓去监狱六年,眼被打伤,批斗时,被打断两根肋骨。 
  我主持文化部主管的《传记文学 》杂志时,90年代初有幸结识了严慰冰的二妹严昭。严昭原是周恩来领导的国务院“外办”工作人员,她也因姐姐严慰冰的“案件”(代号“502专案”)而被抓进了秦城监牢。她和姐姐,姐妹情深,对秦城的法西斯暴行也亲身经受了,故写出书稿《涅槃之歌》(取凤凰在火中再生之意),真实讲述姐姐的出身、家世、文化素养及其投身革命,追求理想的不平凡经历;特别秦城十三年的“炼狱”,面对林彪、“四人帮”疯狂法西斯式的非人迫害和折磨,而仍然坚强不屈,坚持真理、正义,虽“九死而未悔”,谱写了共产党人在特殊境遇下,一曲新的正气歌,“涅槃”———再生之歌。同时,她也毫不容情地客观、如实地揭露了发生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监狱中的惨剧,令人毛骨悚然的秦城黑幕———打着最“革命”旗号的封建法西斯势力,对共产党人、革命老干部超乎一般人们想像地,从人身到精神的残酷迫害。因而毛泽东主席知悉后,给予了严厉批评。 
  书稿主人公严慰冰女士,在“四人帮”被粉碎后于1978年12 月无罪释放。然而长期遭受严重摧残,一身染病的她,于1986年辞世,终年不足70岁。所幸她妹妹及时完成了这本书稿。我读这本文笔真切、细腻,极具实感的书稿,如同见到了严慰冰本人;不仅同她相熟,还了解她的内心世界,脾气,性格。她的柔中有刚,文人气质,给我印象尤深。她熟读中国诗书,我发现正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如孟夫子所说:“吾养吾浩然之气”)在她心灵的积淀,养成、造就了她“弱”而实强,非同一般的,中国精英文人素质。在严峻考验面前,在法西斯野兽的刑讯逼供面前,这种“一身正气,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威力就见出来了,它比法西斯凶徒们迷信的刑具折磨要强大百倍。她在地狱般的缧绁生活中,心比天高,不但胸中时时涌出中国古圣先哲的名篇佳句,而且自己还作诗填词,效法先贤,激励自己。如她默诵着屈原的《离骚》词以与“武装到牙齿”的凶徒相抗衡,自己也口诵一绝:“今朝严子诵离骚,鱼肉由人乱执刀。碎骨粉身今尚在,冯唐持节何日到?”她历经磨难大劫后,心胸更豁达,精气神儿更高,诗也写得更好。如她在逝世前不久写的“诉衷情”词,是她一生写照,受到名家击节称赞。词的全文是:“当年不羡万户侯,沙场战寇仇。麦米野菜充饥,一代竞风流。妖氛起,苦为囚,渐白头。峰回路转,晚晴笔耕,花满神州。”这就是严慰冰。 
  当然,这也是我读到的关于秦城“妖氛”,关于它的暴行、罪行的第一部书稿,也可以说是实录,它记载了历史中丑陋的一页,其认识价值和历史价值是不言自明的。从这个意义说,它也可以作为一本历史资料,一册警世的书来读。自然它更主要的是一个共产党人,在特殊处境下,坚持原则,坚持和恶势力抗争的英雄史诗。无论从哪个角度讲,我觉得这本书稿应该让其面世,它对读者、对后代都是有益的。但是我听说有一本文学刊物,有一篇文章,刚刚涉及了一点秦城监狱的黑暗,就受到那时管文艺的一位副部长严厉批评,说这样题材能写吗?我正在作难之际,有幸在严昭家里,看见陈云同志八十寿诞时,严慰冰去祝贺他,他亲笔书写,赠给慰冰的条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不是陈云老伯对党的女儿严慰冰在秦城的表现的高度评价吗!我得救了,这样的评价,不也适用于她妹妹写的“严慰冰在秦城”(该书稿的副题)吗。于是我将陈云题词印在书稿前边,还为作品写了编者的话,郑重其事地向《传记文学》读者推荐。书稿发出,并没有引起轩然大波,后来该书稿又作为我们编的“国土与人”丛书之一种,很快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单行本。是的,陈云同志和严慰冰一家可算是世交了,听严昭说,她姐姐和陆定一的婚配,也是陈云作主介绍的,这也是一段婚姻佳话。   
  狂涛激流中的陆定一(3)   
  1993年我去赣南,还打算去闽西。在赣州停留时,意外地遇见了陆定一的亲外孙,在赣南一所学院教哲学课的赖章盛,是赣南文化界一位友人介绍我们相识的。我和小赖曾同游大庾岭的梅关,回到赣州还去他家作客。他不大的寓所,墙上高挂他外婆唐义贞女烈士20年代穿着旗袍,披着外衣,一幅英姿飒爽的照片。另外还有他外公陆定一写给他的条幅:“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赖章盛为我讲了他外婆在红军主力撤离赣南后,在敌人屠刀下坚贞不屈的故事;讲他外公如何苦思苦等了五十多年,而在1987年会见了他和唐义贞留在老苏区的一双儿女,并和外孙、孙儿等失散多年的亲人,一家团聚的故事。这动人的故事一直铭刻我心头,今天我向读者们讲出来,也算了结我一桩心事吧。 
  陆定一的第一位夫人唐义贞,是我的湖北同乡,1909年生于武昌长江南岸的金口镇(她比陆定一小3岁)。她出身在当地一个著名中医家庭,几个哥哥都受过良好教育。她是最小的,也最受父母宠爱的孩子,聪敏,伶俐,性格文静,娴淑。她14岁进入董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