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时珍带着徒弟庞宪和儿子建元,从蕲州出发,历尽风霜,长途跋涉,
进行实地考察。许多药物蕲州一带找不到,就去外地找,南方不生长,就到
北方采。
第一次查访花了他整整三年的时间。李时珍屋里放满了各种各样的动植
物标本,挂满了绘有鸟、兽、虫、草的图画,连他的院子里,也种着名目繁
多的药草。
在他三十八岁那年,他到了楚王府,后来又到了京都太医院。在那里,
他没有追随当时的风气,讨好皇家,炼丹随和。而是一面争取国家对他编修
“本草”这一工作的支持,一面饱览古代医学典籍,研究在民间很少见到的
名贵药材和进口药材。这使他大开眼界,帮助他积累了更多的知识。
当时的朝廷,可以花费巨资炼丹以求长生不老,却不愿拿出一点点资金
支助李时珍作非常有价值的实际工作。
李时珍知道一切都需依靠自己去成就这番艰难的事业。于是他任职一年
后,便弃官回乡了,决定集中精力实现宏愿。
在李时珍南归途中,他念念不忘本草,随时为重修本草收集材料。他看
见北方的车夫常常带着一种叫旋花的粉色小花,就问他们为什么?车夫告诉
他,这是“暮归煎汤”饮用的。因为他们是干力气活的,这草每晚煎汤饮下,
可以舒筋活血,补气长力。李时珍从车夫身上找到了旋花的效用,并收入《本
草纲目》。
回到家乡,李时珍一面行医,一面正式编修《本草纲目》,由于经过实
地查访,又到京都开阔了眼界,因此工作开始进行得很顺利。几年后,李时
珍又发现了许多不很清楚的地方,于是,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 (1565年),
已经四十七岁的李时珍,又开始了第二次外出查访。
… Page 18…
登山爬岭,对于已四十七岁的老人来说,实在是很辛苦,但是一想到许
多病人还在受病痛的煎熬,许多药局还沿袭着旧本草的错误,他便又抖擞精
神出发了。
第二次外出查访,费去了四五年时间,他作了多次远程旅行,足迹遍及
长江南北。到过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安徽、江苏、河南等地。他们餐
风露宿,身上带着一点干粮,饿了就啃一口干粮,渴了就捧一捧山水,摘一
点野果子。无论山有多,路有多险,丛林有多深,危险有多大,哪儿盛产药
材,他们就往哪儿走。困了就席地而卧,采来了药便小心地晾晒,精心保存,
这种艰辛的披星戴月的生活,没有使这位50多岁的老人屈服,相反,却使他
相信,只要努力,没有达不到的目标。
经过这次查访,李时珍又找到许多药物,并搜集了许多民间单方和书籍
文献,这才回家埋下头来编修《本草纲目》。
他计划编修的这部书,要求图文并茂,这就需要制作许多幅药物形态图。
再加上把手头有几百万字的笔记,外出查访的资料,整理成条理分明的一部
药典,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为尽快把这部巨著编修出来,李时珍白天除了行医外,利用一切时机伏
案工作,没有一刻的轻松。同时,他还动员全家人一齐动手:有的抄写、有
的绘图、有的校对。到了夜晚,李时珍立刻翻阅笔记,整理查对,为第二天
的工作做好一切准备。日以继夜,夜以继日,李时珍所有的心思都放在医学
上。繁重的工作使一个健康年轻的人都深感疲倦不堪,而他却仍然坚持着,
从不放松一个细节。是他对事业的热爱和那份责任心促使他付出了远远超过
他当时年龄的人所能付出的精力。
一稿完成,又经过三次修改。大约在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年),这部
凝结着李时珍一生心血、汇集和总结了古今药典精华和广大劳动人民药物知
识的药物学巨著的《本草纲目》,终于完稿了。30年左右的辛苦劳动,李时
珍送给人一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礼物——《本草纲目》。
除了这部巨著之外,他还写过《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食物
本草》、 《集简方》、《蕲蛇传》、《五脏图论》、《命门考》、《命门三
焦客难》、《濒湖医案》等书,为祖国的医药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由于长期辛劳的工作,严重地损害了李时珍的身体健康。书稿完成以后,
要把它传到世上,并不容易。李时珍拖着孱 (chán)弱的身体,奔走了好几
年,一直没有结果。而几十年编撰《本草纲目》已经使他耗费了所有家财,
没有能力掏钱请人刻字印行。直到明神宗万历十八年(1590年)左右,南京
一个出版商才答应出钱刻印。
书稿开始刻印的第二年,李时珍病势加重,他被困在病榻上,日日惦记
着这部书的出版。直到1593年初秋,这位一生为解除别人的痛苦而生活、为
别人流尽最后一滴汗的“医中之圣”离开了人世。临死前,他一再叮嘱家人
要争取机会,使这部书广泛流传。
当李时珍去世的消息传开后,许多人都悲伤不已。下葬那天,从四面八
方赶来许多会葬的人,就连贫苦的人们,也要到他的墓前抛下一陌纸,以表
示对这位仁德的李大夫的难忘和感激之情。
在他去世后一年多,《本草纲目》印成了书。
李时珍生前曾说过:一部有价值的书,终究是埋没不了的。《本草纲目》
出版后,各地医生纷纷前来购买,买回去一看,果然比《证类本草》要好得
… Page 19…
多。于是更多的人抢着要买这部书。五十年内竟翻印了三次。直到今天,这
部药典仍然是每个中医必读的书籍,并为世界药物学者和植物学者所重视。
李时珍医学智慧的结晶《本草纲目》是我国药学宝库中一颗闪闪发光的
明珠。它收药之多,规模之大,质量之高,在当时是空前的。全书共一百九
十万字,五十二卷,记录了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等药品共一千八百九十二
味,其中总结民间经验增加的有三百七十四种,并附有历代药方一万一千零
九十六个,以及一千一百一十幅插图。根据药物的性质,李时珍又把它们分
别列为火、水、土、金、草、谷、菜、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
人等十六部,每部又分若干类,共六十二部。它的主要成就如下:
第一,纠正了历代本草相沿的许多错误,系统地整理、总结了当时我国
医药学发展的新成就。如把实际是两种药物被混为一物的葳蕤与中萎分清,
把被误列为草类的生姜、薯蓣 (yù)归为菜类,等等。
第二,提出了当时最先进的药物分类法。把收录的全部药物分成十六个
部分,每部再分,共六十部。分动物、植物、矿物分类。在植物学上,依据
植物的生态和习性进行分类,采取“析族区类”的办法;在动物学上,按动
物由低级向高级进化的顺序排列起来;在矿物方面,按照从无机到有机的顺
序排列。便于查找。
第三,系统地记述了各种药物的知识。对各种药物的记述,包括校正、
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录、附方等项,从药物的
历史,形态到功能、方剂等,叙述很细。丰富了本草学的知识。
第四,纠正了一些反科学的见解。如关于食水银、雄黄可以成仙这种说
法的批判,对于“草子可以变鱼”的更正。
第五,丰富了世界科学宝库。它不仅对药物学有详细记载,而且综合了
大量的科学资料,在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物理学、天文、气象等方面
都有广泛的论述,作出重要贡献。
第六,辑录保存了大量古代文献,在原书佚失的情况下,由于《本草纲
目》的摘录,得以保存下来。
《本草纲目》是一部不朽的巨典,近四百年来,已在我国翻印了三十多
次,得到世界人民的高度评价。
四、正直无私 高尚人格
李时珍行医以后,社会上出现了一股迷信方士邪说,相信灵丹妙药,追
求长生不死的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