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他读书十分认真,发现有可取之处,
就记录下来;发现有疑点,便进行考古论证。那时,他创作了一系列有关唐
律、天文、地理、奇门遁甲之类的书。而且,他非常注重理学,他读诵了大
量的程朱理学的著作,吸收其中积极的部分,提出了一些富有独特性和创造
性的思想。读书不仅使他丰富了知识,开扩了思路,积累了大量的资料,而
且使他对考证和编纂古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大量的阅读为他后来的科学研
究和著书立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天性聪明而且自信心、自尊心极强的李时珍决定从科场的失意中摆脱出
来,不再把自己的精力浪费在无用的八股文中,他决心读书治学,走一条属
于自己的、对社会、对人们更加有益的道路。
家庭环境的影响,尤其父亲的为人和治病救人的职业,对他更具有极大
的感染力。他从小在家里看到父亲为病人治病,经过父亲的调理,许多人解
除了疾病的痛苦。李时珍一方面同情人民的疾苦,一方面接触到医药实际,
了解了许多医药方面的奇妙,他对医道有着极大的兴趣,深感这是一项非常
重要的职业。
李时珍反复思量着人生的重大问题,他想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
李时珍自幼体弱多病。小时候身体瘦弱,少年时患有眼病。二十岁那年
参加乡试前后生过一场大病。这次病是从感冒引起的,咳嗽了很久,没有及
时注意,结果转为“骨蒸病”,皮肤发热,热得象火燎一样,觉得心烦口渴,
每天吐痰一碗多。从现在的医学知识来看,他患的可能是肺结核。李时珍当
时已懂得医道,他自己用柴胡、麦门冬、荆沥等各种清热化痰的药,治了一
个月,病情没有好转,却更加严重了。他父亲也多方治疗,仍不见效,几乎
断了性命。后来,他父亲根据李时珍皮肤发热、口渴、而白天又更加严重的
情况,选用了名医李东垣的独味黄岑汤,李时珍服用后第二天就退了烧,痰
和咳嗽也渐渐好了。
想到这件事,李时珍闲不住了。他感慨到,药对病症就好象鼓槌敲在鼓
上一样,立刻发出响声,“医中之妙,有如此哉?”他深感医生的医术决定
着病人的命运,如果诊断不明或用药不当,轻则延误治疗,重则害人性命。
高明的医生可以起死回生,掌握医道对人民的好处太大了。
想到这儿,李时珍一刻也坐不住了,他对父亲说:“不能老让您为我操
劳,还是让我跟您学医吧!”李言闻早已看出儿子在医学方面有特长,听了
儿子的话,觉得这是儿子的慎重选择,不能再阻挠他从医,因此说:“从医
是非常苦、非常累的,而且医生是一个被人看不起的职业,你不在意吗?”
李时珍坚定地说:“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
父亲见他态度这么坚决,就说:“咱们李家几代从医,几代受苦。我是希望
你不再受苦,才让你走科举这条路的,既然你现在一心从医,我也不能再硬
… Page 5…
逼你去走不愿意走的路了。你就跟我好好学医吧!”
重新选定了自己的奋斗方向,选择了自己喜爱的、对人有益的职业后,
李时珍一下子感觉轻松了许多,自由了许多,在他面前似乎有无限的希望在
呼唤他。抬头仰望,天更广阔了,大雁在自由地翱翔,侧耳聆听,鸟儿在林
间啭鸣。大自然太美了,世界充满了生机。
二、救人危险 医名远扬
嘉靖二十一年 (1542年),24岁的李时珍跟随父亲正式开始行医。
当时,蕲州一带连年大旱,河塘干涸,粮食歉收,百姓生活非常艰难,
许多地方的百姓都忙着求雨,祈求上天降雨。可是不仅没有下雨,相反,由
于天气燥热,当地又发生了瘟疫,许多人死于瘟疫。在生活极度艰难的情况
下,一旦得上病,百姓立即感觉走投无路。
蕲州的贫苦人为生活所累,提心吊胆地度过一天又一天。
当时的明政府为了解决老百姓的危难,制定了医事制度,在各地设立“医
药惠民局”,试图帮助百姓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惠民”政策主要在于出售的药品价格低廉,面向广大百姓,这一制度
似乎可以使百姓脱离瘟疫的纠缠。
但是,当时贪污成风,药局的官吏大发民难财。他们营私舞弊,贱买贵
卖,以假充真,事实上,穷苦百姓很少能得到什么“惠”。
在贫病交加、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许多穷苦百姓来找李家父子求医。对
待穷人,李时珍总是细心诊察、用药,不论他们是乡邻还是远路而来的病人,
有求必应,甚至还为病人赔上药钱。
热心助人的李时珍,心中惦记着这些危难中的病人,无论什么时候,只
要有人求医,他便不辞辛苦地为他们诊治,常常深更半夜被人从床上叫醒,
匆匆忙忙出诊。对于这个从小便体弱多病的人来说,能够做到这一点,没有
强烈的同情心,正直的人格是不可能的。
由于李家父子的精心治疗和热心帮助,许多危重病人恢复了健康,所以
后人称赞李时珍道:“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报酬)。”赞扬了李时
珍父子解救病人,而又不计报酬的崇高的医德。
离李时珍家不远的地方,就是风光秀丽的雨湖,湖边不少人家就以打鱼
为生,在李时珍很小的时候,就常与这里的渔民打交道,帮他们干一些力所
能及的活,渔民们有病,常来找李言闻。李时珍行医后,也时常到那里去。
有一天,李时珍到雨湖的一个叫老庞的渔民家,老庞的妻子得了重病。
李时珍背着药箱低头走进充满鱼腥味的屋子,看见病人正躺在一堆破烂的棉
絮里,几乎没有声息。李时珍急忙放下药箱,为病人切脉,觉得病人很虚弱,
但是没有什么生命危险。他一面安慰老庞,一面问他发病的经过以及用过什
么药。老庞回答说:“昨天妻子感到不舒服,正好有个铃医走过,请他看了
病,开了张方子。可是,服下药去呢,反而病越来越重。”老庞垂头丧气,
一脸的哀愁:“真倒霉,越穷越难啊!”
李时珍忙说:“别着急,把方子给我看看。”李时珍把方子看了几遍,
认为没有开错什么药,心里核计:为什么服下药后病势反而加重了呢?这是
不应该有的现象啊。于是,他又叫老庞把药渣拿来看看。
老庞把药罐拿给李时珍,李时珍打开药罐发现药汤已经喝光,罐底残存
… Page 6…
着一些熬过的药渣,散发着草药味。他拨开药渣一味一味地核对。不时地拿
出来,放到嘴里嚼一嚼。忽然,他发现其中有味虎掌,是方子上没有的;而
方子上有的漏篮子这味药,药渣里却没有。这才明白,原来是药铺里发错了
药。
李时珍对老庞说:“这虎掌有大毒,怎么可以代替漏篮子呢。难怪服下
去出了乱子。”
老庞听说是药铺里发错了药,加重了妻子的病势,不由破口大骂起来:
“这些药铺里的家伙,我非让他们把这些药吃下去不可。”
李时珍忙劝他说:“这也不能全怪药铺里发药的人,药书上说过,漏篮
子又名虎掌,药铺里的人以为这两种药可以互相代替,所以出了差错。幸亏
发现得及时,用一些解毒的药就没事了。”
李时珍处理妥当这件事后,踏着夜色离开了老庞的家。雨湖的夜安静而
又美丽,满天的星星眨着明亮的眼睛俯看着这个世界。李时珍抬起头仰望着
深邃的星空,思绪在不停地转着。他不会忘记老庞那焦急的神情和他妻子虚
弱不堪的样子。他知道健康的身体对于这些渔民来说是多么重要。忽然,他
感觉各种药草就象是数不清的星星一样,每种药草有自己固定的性能,不能
随意混淆,否则将它们的用途、性能混淆了,就象把星星的位置搞乱了一样,
只能使人找不到正确的方向,南北东西也搞不清楚了。心情沉重的李时珍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