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蒋氏当国--谁说弱国无外交-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这些可以有!”但我仍只能遗憾地说:“这些真没有!”
 人们常说弱国无外交,可是蒋介石在抗日战争那内交外困的环境却外交成果颇多,不仅在苏日德之间纵横捭阖,而且还拉住美英来趟抗日这趟浑水,更为神奇的是在蒋介石的努力下中国自1840年以来的不平等条约竟一朝废除,还为中国获得了联合国创始国的荣誉,以及常任理事国的宝席,而且蒋介石领导下的中华民国竟然还以并非强国的身份加入大国俱乐部,成为世界四强!历史就是历史,谎言永远掩盖不了历史的光辉!
  如果说九一八事变时,蒋介石对国联还心存幻想的话,那么蒋在抗战开始以后,就不再企求他国主持正义,解决中日争端!开战开始后,蒋介石依据日、苏、英、美之间的利害、畏惧、强弱、期望之关系,采取相应之策略,进行谈判,以求达成有利中国之局面。而且颇为出乎我们意外的是蒋介石还颇有国际视野,为中国战后的国际地位国际环境着想,积极培植国外势力,如培植韩国金九政府,支持印度独立…。只是这些历史碍于意识形态而蒙尘,藏之深阁人未识罢了!
     对日:以空间换时间
蒋在抗战开始以后,采取以空间换时间的策略,应付日本。蒋介石知道,若当时凭中国一己之力,是不可能战胜日本的,毕竟意志代替不了现实,毕竟理想太丰满,无奈现实太骨感,所以最重要的就是等待世界大战爆发!
 
蒋介石主动进攻日军,发动淞沪会战。蒋介石之所以发动淞沪会战有着多种考量,首先挫败日本三月亡华之妄想,将日军从北方吸引至上海,防止日军自北向南侵略中国!(如果日军自北向南侵略中国,用闪电战方式,主力由平汉、津浦两路南下,另以一路出西北,实行战略上大迂回,占领兰州,一举切断中、苏的交通,并与沿陇海铁路西进的部队相呼应,夹攻陕西,占领西安,得陇望蜀,威胁成都;围困中国。。。。如果战局走到这里那么日本真要三月亡华了)再次是引导英美俄参战。他在会战开始一个多月后明确说出他的想法: 引敌深入黄河以南,使英俄着急,不得不参加战事。 在会战结束时,他又说出 只要我能持久,则倭必向外列强挑衅也。 后来他告诉英美记者:日本形式上虽攻华,而实则攻击英美也。
 虽然英美并未参与中日战争,他坚信英美与日本战争之不可避免。他在1940年12月分析道:敌国内矛盾日深,当不出二途:甲、避免国内革命,决向英美冒险求战,以期幸胜。乙、避免与英美挑战,保持海军实力,压制国内革命:余料其必向甲路冒险。宁使对外失败,不愿国内革命也。(1940年12月18日)1941年11月,他推断 美参战不出半年之内 (1941年11月4日)。虽然他未测出准确参战时日,究竟太平洋战争于年底爆发,中美英形成盟国,共同抗日。蒋四年以来的期望,终于实现
 蒋与日本征战有年,但也长期从事谈判。远在1930年代初期,他认为日本除了英美之外,有两个假想敌。一是苏联。另外一个当然是中国!中日苏三方两两为敌,当然都不希望另外两者联合起来对付自己!而蒋赞成共同防苏立场,并暗示一旦日苏发生战争,愿守中立。但日本必须尊重中国在东三省之主权,并撤除其华北特殊势力;蒋拒绝与日本签订任何条约。(1936年3月2日、10月6日)但日本不愿接受蒋之条件,反而要求中国承认 满洲国 及华北 特殊化!再次蒋与日本彻底决裂!
 既然与日和谈的希望彻底破灭,那就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皆守土抗战,报必死之决心了!          
                     对苏:防止两面受敌 
蒋自1923年访苏之后,经过1926年的中山舰事件、1927年宁汉分裂及 清党 事件以及1929年中苏断交事件,认为苏联是贪婪、阴险、侵略成性的强敌。但是他为着应付另一强敌日本,不得不与苏联打交道。 
蒋深切知道,苏联最担心的是德国,而同时东战日本西战德国更是其最大之忧虑。他在1937年7月31日决定联苏制日以后,迅即采取行动。8月21日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9月25日 俄机到甘(肃) (1937年9月25日)。随后苏联军火及经济援助源源而来。 
苏联老谋深算,当中日战争在1930年代末期陷于胶着,日本无力攻苏之时,便逐渐减少对华援助,同时展开自己的多国谈判,在1939年8月与1941年4月,分别与德国及日本签订互不侵犯条约。这样,苏联与中、德、日都签订了这一类条约,似乎避免了欧亚间的战争。可是,国际风云诡谲多端。德国在1939年攻陷波兰,瞬即在1940年横扫西欧,对苏联造成威胁。在1940年底,蒋接到一份重要情报,得悉日本在一次御前会议中,决定实行 南进 政策,也就是要发动太平洋战争,因此打算与中国谈判,以便减轻中国战场之压力。(1940年11月16日)同时日苏边界发生冲突,苏联感觉需要加强中苏关系,遂决定重新援华。蒋对这些有利中国的发展,作了以下分析:俄通知继续援华。推论其与德倭关系无进展。倭知我与俄之关系因中共不佳。因此德倭不畏俄,俄不得不在倭对我力谋妥协之时,而允接济也。(1941年11月24日) 
中苏关系持续变化不定。德国在1941年6月突然闪电攻苏,长驱直入,苏联几有倾国之虞。但经过几年苦战后,苏军逐步反攻,在1945年初已是兵临德境。是年2月美英苏在雅尔塔集会,签订密约。苏联承诺在德战结束之后,进攻日本,但以恢复帝俄时代在中国东北之特权以及外蒙独立为条件。美英为了减少海上进攻日本本土的重大伤亡,接受苏联条件,并决定向蒋施加压力,承认密约。 
蒋在3月闻知密约,6月始见全文, 闻之悲愤不知所止。 (1945年6月15日)8月苏军攻入东三省,并在新疆及华北寻衅生事(1945年7月28日,8月1、31日)又加美英连续施压,蒋便在这一外交阵仗上,败于多年疑忌有加的苏联,恢复其东北之特权,同意外蒙独立。
         对英:挟印制英
 蒋一向希望英国为维护其在华经济权益而阻止日本侵华。可是在1930年代中期,纳粹德国崛起,危及英国安全。其首相张伯伦采妥协政策,在1938年签订慕尼黑协定,以求自存,已是无力顾及在华权益,阻日侵略。在这种情势下,蒋无法劝说英国援华抗日。到了1940年代初期,他终于找到机会,与英国展开一连串的谈判,达成共同抗日之局面。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军攻陷缅甸,威胁英属印度的安全。借用英国首相丘吉尔一句话,印度可说是英国的 软肚子 (soft belly)。当时印度自治运动情绪高涨,反对英国统治。日本又用亚洲属于亚洲人的口号,助长英印争执。印度便成为英国在亚洲防日阵线中的一个弱点(丘吉尔曾形容南欧是纳粹德国防御阵线中的弱点,是有利盟军反攻之地区)。 
印度是大英帝国最大之属地,其重要性远远超过英国在华权益,英国势须加以保护。但因欧战正烈,力不从心,只有少数英军在缅阻日前进。蒋深思熟虑之后,派遣远征军入缅,共同抗日。这是一举两得之事。其一是制敌机先,减少日军进攻云南之可能性;其二是保护印度,加强中英合作抗日之关系。远征军入缅之后,在1942年首战失利,一部分与英军共同退守印度,一部分退守云南。 
蒋在远征军入缅同时,展开对英国及印度外交活动。他于1942年2月访问印度,一方面与英国驻印当局商谈合作抗日事宜;一方面与印度自治领袖甘地、尼赫鲁会谈,在共同抗日前提之下,支持其自治运动。蒋同情印度自治的立场,引起英国不满。丘吉尔甚至威胁说,不再与中国合作抗日。蒋不为所动,仍然维持既定立场。1942年11月,丘吉尔进一步表示,要支持印度在战后独立。见《蒋介石日记》,1942年11月9日。因为他认为,没有远征军,英军可能保不住印度。 
在1942~1945年之间,蒋与英国军政当局,在世界各地 包括华盛顿、伦敦、重庆、开罗、卡萨布兰卡(西非)及印度的加尔加答 展开了直接或间接的曲折谈判。他运用出兵保印及支印自治的两面手法,增强他的外交声势,获得了五项成就:一是在第一次缅战失败之后,克服英国拖延反攻缅甸之举后由中英美于1943年反攻缅甸,至1945年驱除日军,获得胜利;二是英国在开罗会议时,支持中国收复东三省及台湾澎湖之主张;三是英国承认中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