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恐怕不是我,能够思惟、能够想像的这个是心,这是我,「我思故我在」,这就比较高明一点;但是他还是有个我执,执著有个我。
佛告诉我们十法界里头没有我。没有我误以为有我,这是一切邪知邪见的根源,错了。所以到什么人他知见才算是正知正见?那就是八正,就不是八邪。在佛法里讲八正道,八正道的反面就是八种邪见。佛说证得阿罗汉知见就正了,阿罗汉称为正觉。佛也承认这世间人有觉悟的,但是不承认他是正觉,为什么?他有我,我的对面就有人,所以说他有是非人我。阿罗汉没有是非人我,阿罗汉决定不造恶业,正知正见,正觉,菩萨称为正等正觉,比阿罗汉高,佛称为无上正等正觉。所以佛、菩萨、阿罗汉,要用现在的话来说,是教学里头三个学位。佛陀这个学位最高,像我们现在讲博士学位,菩萨是硕士学位,阿罗汉是学士学位,你拿到学位了。在佛陀教育里面你拿到学位,学位的名称。什么样的资格才拿到?阿罗汉是正觉,菩萨是正等正觉,佛陀是无上正等正觉,佛经里头有个术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取得学位的资格,我们要懂得。
所以你要问佛教是不是宗教?佛教说老实话,它不是宗教,它是教育。但是现在佛教真的它变成宗教,变质了,我们要知道。变质是人为的,不是它的本质;它的本质是教育,变质是宗教,我们一定要晓得。那我们今天学什么?我们要学佛的本质,我们不学变质。本质,你看看释迦牟尼佛当年在世,他老人家一生所造的行业。我们在《大藏经》里面,看释迦牟尼佛的传记有两本书,一本叫《释迦方志》,一本叫《释迦谱》,唐朝时候人编写的,根据经典记载里头写成释迦牟尼佛传,这收在《大藏经》里头。我最初学佛跟章嘉大师,他老人家就叫我看这个,当年在台湾这两本书买不到,《藏经》里面有,我们查《大藏经》查到了,把它抄出来。
我学佛的时候抄过经,没书!现在人真是福报太大了,自己家里头都可以收藏一套《大藏经》,这在从前是不可思议的,没有人敢想像的。现在轻而易举可以收藏一部《大藏经》,可以收藏《四库全书》。尤其现在的《藏经》、《四库全书》已经变成了光碟,上一次有人送我一套《大正藏》,好像只十几个光碟,听说《四库全书》也有,都做成光碟,非常方便。这是科技带给我们的,我们要善於利用。
不过在我想像当中,我们读书还是书本好,为什么?这些光碟要在萤光幕上看,我觉得这很伤眼睛,而且有电磁波的辐射。短时间没有关系,你说一天不超过一、二个小时,大概还可以。如果是长时间在萤光幕面前,在这个电磁波面前,我觉得对於我们的身体健康肯定是有妨害,这不能不知道。但是有这些东西可以收藏,方便,我们想要哪一部经,可以把这一部经把它印出来,用印表机把它印出来,印出来我们读文字。这个纸张文字还是有很多的好处,为什么?重要的地方我们可以把它用红笔、颜色笔标示出来;我们自己有心得,或者有感想,可以写在这个旁边,这没有问题,这不是原本的经本。原本经本我们要爱惜,要流传给后世,不能够随便在上面写字,这是对经典的尊重,对别人的尊重。我们在电脑上自己印出来,这自己可以随便写字,这没有关系,这是给自己用的不是给别人用的。
念念要想到别人,不能单顾自己,古人都能想到。所以我们现在收藏一些线装书,都是一、二百年以前的,你看书本干干净净,从前人读过,保存得这么好,对得起后人。我们今天读了之后也要晓得,我们要对得起后来的人。现在我们在研究,我们跟大家在一块讨论,势必要在经书里面划段落、做记号,或者还要写一些东西进去,这怎么办?没有关系,我们做影印本。现在影印很方便,我们把原书影印下来,用影印的本子我们来用;原本还要好好的保存留给后人,这就对了。总而言之一句话,常常为别人著想,不要为自己想。我们收藏这些东西是为后人的,不是为自己的,这就对了。如果收藏为自己的,这就吝法,将这些法宝据为己有,果报是愚痴,你障碍别人的法身慧命,这个罪过很大。
我们要晓得,障碍别人的法身慧命比害人身命罪还重。害人身命,实在讲无所谓,道教说得最多、最详细。你看江逸子居士的「地狱变相图」,根据道教《玉历宝钞》,参考一些东西画出来的,讲这些业因果报。佛法也有,但是我们都疏忽了,因为他这一幅画引起我们查《大藏经》。果然不负所望,查出有二十多种经论对於业因果报讲得比道教还详细。现在我们把它节录出来印成一册,佛经里面讲的业因果报。所以这些事情不能把它看作迷信。
「迷信」这两个字早年我讲得很多,我记得李老师编的《佛学概要十四讲》,我至少讲过十几遍。其中有一篇就讲到迷信的问题,什么叫迷信?我们对於事实真相一无所知。譬如像鬼神这些事情,我们对它事实真相不知道。人家说有,我们跟著说有,这是迷信;人家说没有,我们跟著说没有,你想想看是不是迷信?也是迷信。一个迷信它有,一个迷信它没有,究竟它是有没有?不知道,这叫迷信。怎样叫不迷信?你把事实真相搞清楚了,搞清楚它确实是有,我相信它有,这不迷信。它确实有,我并没有搞清楚,我信它没有,这是迷信。诸位想想对不对?总要搞清楚。
所以佛法的高明处,佛法令我们佩服的地方,并不是释迦牟尼佛说有就是有,释迦牟尼佛说没有就是没有,不是,佛不是这样教人;佛要是这样教人的话,不值得我们佩服他。佛说了之后,最重要要我们自己去亲证,这一招高,所以佛的教学是信解行证,这怎么会迷信?最后你证明。譬如说佛讲的十法界,你要证明;佛讲的六道,你要去证;佛教给你的方法,你依照这方法去做,你就能够证明。佛教我们用什么方法?方法的总的指导原则不外乎戒定慧。什么叫戒?遵守释迦牟尼佛教导你的方法,你去做,对这个方法不能怀疑。所以说对老师不怀疑,对教诲的理论不怀疑,对教导我们的方法不怀疑,依教奉行。这个奉行的结果是什么?奉行的结果是得定。
所以诸位要晓得,特别是大乘佛法,实在讲小乘也不例外,教什么?就是教戒定慧。因戒得定,因定开慧,智慧开了之后,佛所讲的这些事实真相你全都证实了。譬如说佛讲六道,六道你真看到了,一点都不假,定中见到的。小乘人他那个定功浅是小定,必须要入定才看到,出定他就看不到;大乘菩萨修的是大定,大定要不要入定?不要,为什么?行住坐卧都在定中。所以他不管什么时候他想见,这境界就现前,不但六道现前,十法界也现前,他方一切诸佛境界也都现前。如《华严经》上所说,佛是教你去证,不是叫你盲目的接受,那是错误的。
我们今天没有得到定,没有得到定,我为什么相信他?我们从比量上信受奉行。比量是什么?推理,他讲得有道理。理必定有事,理跟事是有连带关系的,就像因果一样,有因一定有果,有果一定有因。没有一个果报说没有因的,没这个道理;没有说一个因它后头没结果的,也没这个道理。所以这一般讲是解悟不是证悟。解悟得的受用很浅,证悟那得的受用就大,所以一定要证果。我们今天自己业障太重,这是近代一些大德,像倓虚、圆瑛法师这些大德常常讲,在现前这个时代里头,学教没有大开圆解的,参禅没有明心见性的,学密没有三密相应的,所以到最后给我们说出唯有念佛带业往生,你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就是亲证了。佛给你讲的这个净土经论,你都证明这一条路能走通。
我们看看在这么多年当中,走这条路子成功的人还真不少。像我们上一点钟跟诸位讲的新加坡居士林老林长陈光别往生,这个事情距离我们很近,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他学佛多少年?可以说学佛几十年,但是几十年都是迷信,自己福报大,他是银行家,寺庙里头只有烧香拜佛,做法会去拈香而已,没有听说过讲经,自己也没有去读经。而是到晚年生病了,在家里面躺在病床上,没事,这样子生病两年。因为我们在居士林讲经,他听了也很欢喜(他从来没有到现场听过经),把我们讲经的录相带拿回家,把电视机就放在他床铺的前面,他躺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