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九七六·十一·十六
二、炉边漫谈(关于柏杨的作品)
时间:一九八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地点:美国爱荷华聂华苓家
人物:柏杨、张香华、聂华苓
(寒夜·炉火·一壶台湾乌龙茶)
聂华苓:衣洞,谈谈你的小说吧!你的小说都是在五十年代写的吗?
柏杨:都是五十年代写的。
聂华苓:那时候我正在台湾。你小说里所写的那个时代,我看起来很亲切。那时候,我们生活真苦啊!
柏杨:我比你还要苦!那时候,即令是彭歌,他在《新生报》当副刊编辑,也相当苦的。
聂华苓:我在《自由中国》发表你的小说是……
柏杨:〈幸运的石头〉。
聂华苓:不止那一篇吧?
柏杨:还有好几篇。
聂华苓:你的小说在那时候就很突出,因为有很强烈的讽刺性。
柏杨:(不服气地指着诗人妻子张香华)她们一直说我的小说写得不好!
聂华苓、张香华大笑。
张香华:并不是说讽刺性的小说就不好……
柏杨:除了讽刺性以外,我觉得我的杂文比鲁迅──比鲁迅……
聂华苓:写得好!对吗?
柏杨:(点点头)我觉得。
聂华苓:这个我承认。前几天我对你讲过这句话。记不得?
柏杨:记得。
聂华苓:(忍不住笑了一声)恭维你的话,你一定记得。你的杂文比鲁迅的杂文好。为什么呢?我讲讲,看你觉得怎么样?鲁迅的杂文是知识份子的杂文……
柏杨:而且还是高级知识份子的杂文……
聂华苓:你的杂文是三教九流,什么人都可看的杂文,但你触及的问题是很尖锐的,意义是深刻的。你嘻嘻哈哈开玩笑,其实眼泪往肚子里流,心里在呐喊。鲁迅的杂文,火药气很大。你觉得呢?
柏杨:我的小说倒是学鲁迅……
聂华苓:小说学鲁迅?
柏杨:我认为。可是,有人却说不是……
张香华、聂华苓大笑。
柏杨:(毫无笑意)有人认为那是对鲁迅不敬。
张香华:那是我说的,你那样讲,对鲁迅是诬蔑……
聂华苓:你是不是受了鲁迅的影响呢?
柏杨:我的小说是真的受了鲁迅的影响。我的杂文没有,因为过去在大陆很少看到鲁迅的杂文,看了几篇而已。他的小说,我看了不少,〈呐喊〉、〈旁徨〉,我都看过……
聂华苓:其实,鲁迅的小说也不多……
柏杨:就是那几篇小说,使我有个感觉,自从白话文运动以来,鲁迅的小说还是最好的。
聂华苓:鲁迅有篇小说〈肥皂〉。
柏杨:啊?
聂华苓:非常好,非常好!
柏杨:我看过鲁迅的〈阿Q正传〉、〈酒楼〉、〈故乡〉……
聂华苓:这都是在大陆的时候看的吗?
柏杨:是。
聂华苓:鲁迅小说,我是在台湾偷着看的……
柏杨:鲁迅小说,你看过之后,给你神经压力,你要思考,不会很愉快。有人问我,为什么你的小说有这么悲惨的结局?我说,你应该想呀。现在因为时代不同,所以我的小说更不吃香……
聂华苓:你的小说在台湾销得怎么样?
柏杨:有些人还是看。我现在小说的销路,除了三毛──还有谁呀?
聂华苓:琼瑶!
柏杨:对,琼瑶。除了她们以外,我的小说销得最多。人家说,沾柏杨的光!
聂华苓:谁沾你的光?
张香华:人家说:他自己的小说沾柏杨的光!
柏杨:人家说,因为是柏杨的小说,才有人买!
张香华、柏杨、聂华苓一起大笑。
张香华:(望着丈夫,微笑)我可不可以讲我的意见?
柏杨:(声音低了一个音阶)讲嘛。(弹弹烟灰)
张香华:我觉得他是个使命感很强的人。他对鲁迅的小说之所以那么喜欢,因为他和鲁迅一样,出发点是对社会、对人的关怀;对中国人的可怜、可悯、厌恶──恨铁不成钢。那种心情,我相信他们两人很相像。他五十年代小说所写的主题,当然和我们这个时代是有点区别的。但是他有一颗这么炽热的心,除了反映当时的时代之外,还能把人性的黑暗面挖掘出来。所以,如果他的小说只是局限在五十年代的话,那就没有永恒性了。正因为他太炽热,太关怀,所以,尽管他的小说技巧还没发展到最圆熟,但是,因为他的爱心,他的期望,使他在作品里面保存了一些永恒的东西……
柏杨:(劲儿上来了)现在我的小说有这么大的销路,证明我有读者……
张香华:笨蛋。(笑个不停)
柏杨愣愣望着妻子。
张香华:(仍然笑着)销路!销路有什么值得提……
柏杨:(兴奋起来了,嗓门提高了)销路!就是有人看呀!不是强迫市场,是自由市场呀!现在,(声音低了,委屈似的)人一提就提我杂文、历史,从来没人提我小说……
张香华:现在我发现,真正欣赏他小说的人,是从生活里面熬炼出来的人。譬如说,有一位雕塑家,最近在台湾崛起,也是高信疆极力用大众传播把他介绍出来的。叫侯金水。《柏杨65》那本书封面上的塑像,就是侯金水设计送给他的,他们本来完全不认得。侯金水就是他小说的读者。为什么侯金水这么受他感动呢?说起来非常的传奇,在他还没成名以前,他一直是柏杨的读者,也想写信给他,但是不得其门而入。后来他的雕塑被人肯定了,他才问高信疆,可不可以把他介绍给柏杨。高信疆说,那有什么问题?很熟的朋友嘛!然后他们才见到了。侯金水是个乡土气息很重的人。他在那种场合,就默默坐在那里;然后他讲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呀,一听很熟。我好像似曾相识,可是我说不出来,是哪儿来的故事呢!用他的语调来讲,非常动人!简单地说,就是一个捕蛇的人,他很穷,他必须冒生命的危险去捕蛇,结果被毒蛇咬了;临死的时候,有一个陌生人来搭救他。这个陌生人失了业。捕蛇的人临死之前叫那人把遗物送回去给他妻子,但是,不要告诉她丈夫到底是什么下场。那个不相干的陌生人处理了捕蛇人的后事。他也是穷得要死,他把自己仅有一点点借来的钱,给了捕蛇人的遗孀,编了一个谎,说她丈夫出海了……这一类的话。他回到自己家,妻子问他:「工作有没有着落呀?」他说:「有,有,有!明天有工作!」他第二天就是要去捕蛇。雕塑家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就说,奇怪,这个故事我在哪儿看过的?原来就是他(指柏杨)的作品!我拿这个个案来讲,就是说……
聂华苓:这篇小说是什么题目?
张香华:啊,我一下子说不出来。你看,我都不是他的忠实读者。真糟糕!(望着柏杨不住地笑)
柏杨:她根本不看!
张香华:我看了啦!可是我没有那么深刻的印象。这是一个例子:真正从生活折磨里熬炼过来的人,对柏杨的小说才有很深的共鸣。现在台湾的社会,一下子变得太快了,一般人的生活没有困难。对柏杨这样的主题,就有相当的隔阂。他的小说很多是建立在生存的困难上,还不是那种现代的:内心的挣扎啦,面对科技啦,西方文明啦,污染啦。他那个年代,最严重的压迫,是生存问题。
聂华苓:这个我很了解:五十年代,许多人都为生存而挣扎。
柏杨:我在《自立晚报》工作,在长安东路口;我家住在通化街。那时候公共汽车票一块钱。我就没有那一块钱!走两个小时走回去。我站在公共汽车站,等呀等,希望等到一个熟人来,借我一块钱买一张票。
聂华苓:那是你离开救国团以后吧?
柏杨:嗯。我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