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柏杨全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给她一巴掌乎。如果她阁下也经过正式结婚仪式,隆隆重重从大清门坐轿进来的,便不致如此冒火星也。恬
   从前老规矩,女人一生不能有一次以上的正式结婚。盖现在结婚,新郎新娘向主婚人行礼,从前则向天地行礼,故俗称结婚为「拜天地」,一个女人如果拜两次天地,玉皇大帝以其有悖圣崽礼教,万万不会接受,说不定御手一指,会从天上掉下一个巨雷。所以不要说离婚的太太啦,就是寡妇女士,再结婚时都不能有堂堂仪式。在柏杨先生家乡,都是黄昏时分,用一顶小轿,或一辆骡车,甚至小轿骡车都没有,而是寡妇女士自己步行,悄悄溜到丈夫家的。第二天大家一瞧,啊呀!怎么多了一位婆娘呀,这才知道他们已结了婚矣。
   
   
   再婚
   寡妇可以有第二次结婚,却不可以有第二次结婚典礼,这种风俗真是他妈的,但也说明了中国人对「仪式」的重视。老一辈的一定还记得想当年结婚的隆重程序和严肃气氛,诚堂堂皇皇,王者之师。这种情形,一直到抗战之前,盛行不衰。我有一位朋友,他结婚时一定要用轿子,可是新娘住得太远,用轿子的话,势必要抬上三天,他就弄了一辆卡车,而把轿子放到卡车上,盖他认为结婚而不坐轿,仪式便不够正式。提起来坐轿,其中学问大矣,世界上最舒服、最安全的交通工具,莫过于此。汽车也者,除了「快」外,和轿子比较起来,简直一无是处。我这里说的坐轿,不是乡下土豹子那种坐轿。柏杨先生小时,最喜欢看人坐轿,遇到娶亲节目,花轿吹吹打打,合村大人小孩,全体蜂拥出现,该花轿遂抖擞精神,在轿夫肩头,一上一下,「搜」了起来,搜得越久,观众也越叫好。当时我就想,如此这般一搜,坐轿的一定心广体胖。等我迎娶柏杨夫人的时候,才知道不是那么一回事,三搜两搜,不到五分钟,就发了晕,大呕大吐。呜呼!真正舒服的轿是水平式的轿,按说轿夫们用脚走路,应该有一高一低的节奏,但怪就怪在这里,经过特殊训练的轿夫先生,抬起轿来,却能一直保持水平,放一盃茶在栏杆上,茶水连波纹都没有。说到这里,柏杨先生有一桩光荣艳遇,不得不宣传宣传,以便读者先生对我刮目相待。原来一八九○年代,我曾亲眼看见过皇帝坐轿,八国联军之役,那拉兰儿女士和载湖先生,不是逃到西安避难乎?等到和约缔结,二位「回銮」,当时柏杨先生年龄虽小,却颇有点洪福,曾目睹二位坐轿英姿,这在圣崽笔下,可列入「盖异数也」之内。该老后崽和小帝崽坐的轿,才真是天下第一等舒服之轿。除了黄土铺路外,其轿始终水平前进,便是换轿夫的时候,坐在轿上的朋友都不觉得。可惜时代进步,轿被淘汰,这是年轻人的悲哀,无可奈何者也。不过没有坐过水平式轿的人,如果坐过四川式的「滑竿」,也就可以举一隅而三隅反矣。恬
   谈坐轿谈了这么多,只是说明中国的结婚仪式,一向肃穆隆重。把新娘娶来,先拜天地,以叩谢神灵保佑。再拜父母,以叩谢养育之恩。然后大宴宾客,以示普天同庆。有些人以为洋人之国,可以随心所欲,像电影明星伊丽莎白泰勒女士,简直一嫁再嫁,三嫁四嫁,嫁得乌烟瘴气。然而不管她多少嫁,她每一次都要举行一次婚礼。君没有参观过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女士的结婚大典乎?那种气氛,中国历史上有没有,无法查考,基于强烈的爱国心,我们相信一定是有的。可是近百年有没有,恐怕实在有点很难说也。
   
   
   闹房之风
   闹房之风,大概其来甚古,和抢亲时代一定有其密切关系。族中某小子看上了另一族的如花似玉,就明火执仗,蜂拥而往,把她抢了过来,然后大家努力狂欢,一则庆祝该小子娶妻,一则也庆祝这一场桃花战役大获全胜也。壮士们一面庆祝,一面逼着该陌生女郎向陌生新郎说些恩恩爱爱的话,以示他们不是抢她来的,而是她心甘情愿「自动自发」跟他们来的,女郎或者心里真的不肯焉,或者心里虽肯而嫩脸上一时磨不开焉。她就硬是不说,或吞吞吐吐的说,大家一起哄,遂乐在其中矣。这种「闹」的遗风,如果不过份的话,适足以增加情趣。但一旦过了份,便实在可厌可憎。抗战胜利那一年,成都便有一位新娘,她说她不能喝酒,朋友说,平常不喝没有关系,今天你大喜日子,不能不喝。勉强喝了一盃。又有人曰,你喝了他的,不喝我的,是看不起我,我就给你跪下,我就一头碰死。好啦,你忘恩负义,过河拆桥,新人上了床,媒人掼过墙,从今以后,我不高攀你。在如此一群「酒匪」恶意的殷殷劝饮之下,她遂大醉不醒,浑身发赤,放到冰水里泡都不行,终于死亡。我是在报上看见这消息的,下文如何,不得而知,那些劝饮的酒匪一句话就可以把责任和良心推卸得一干二净,他只要哭丧着脸曰:「我怎么知道她真的不能喝呀?」就会天下太平。
   闹房竟闹出人命,这现象实在应该检讨检讨。普通情形之下,自然没有这么严重,但也够上演一出低级趣剧。有人提议新娘用舌尖把半个瓜子送到新郎口中,有人提议新娘唱个歌听听。等而下之,有人放一粒花生米到新娘胸衣里或衣袖里,教新郎摸出来;有人弄根丝线绑住新郎的头,教新娘用嘴去解。再等而下之,就更为糟,有人把新娘绣花鞋脱掉乱丢,有人则用手照新娘身上捏而拧之,有人弄条蛇塞到马桶里,以致把新娘吓得大病一场。结婚不是结婚,而成了马戏团小丑表演节目。柏杨先生和老妻拜天地时,我就不吃那一套,临入洞房,弄了点狗屎抹到窗台上。于是,不久之后,瞧那些小子在院里哎哟吧。盖他们本想摆一个大纸炮在窗台上放之的,每人遂不得不染上两手兼一身脏而臭的玩艺。当时因我的辈份不高,尚有反击余地,如果是一个高辈份的新郎,那就更难以招架,侄儿孙儿,老弟老妹,能闹得鸡犬不宁,而且「三天无大小」,连老一辈的人都可参加起哄。最经常的是,新郎如果不行点贿赂,闹房的朋友能闹三个彻夜,在你房中打牌吸烟,聊天摆龙门阵。可怜的新娘,看着全是陌生的脸,简直不是到了丈夫温暖的家,而是到了恶狗村,又气又怕,心眼窄的真会痛不欲生。
   大体上说,西洋文化以「爱」为主,父母爱子女,子女爱父母,朋友爱朋友,丈夫爱妻子,妻子爱丈夫。而中国文化,似乎以「敬」为主,你敬我,我敬你。谁都不能说「敬」不好,纵是反调份子,对「敬」也造不出来啥谣。问题是,爱是单纯的,敬则是经过雕刻的玉石,敬里面可能包括爱,也可能根本没有爱,但一定包括有「惧」。明王朝那些被廷杖的大臣,对下令拷掠他们的皇帝,敬是敬透啦,但能非常真心的爱之乎?
   我们无意研究中西文化,这玩艺不简单,学院派的朋友要钻十年纸堆才能钻出点名堂,短短数语,不过是心血来潮,姑妄聊之。有感于中国的圣人焉,大官焉;格言也好,教训也好,似乎是从不谈爱,而只是教父母慈,教儿女孝,教夫妇相敬如宾。我不是反对「慈」「孝」「相敬如宾」,反对这些岂不是神经病乎哉?但我觉得这里面多少有点酱缸成份,不如至性的爱,有灵秀之气也。盖敬的主要流弊,一旦其拘束稍微松动,便产生了毫无忌惮的放肆。结婚闹房,不过是一个顶尖的小例子而已。爱的流弊好像没有如此严重,一旦拘束稍微松动,还有「怜」作为弥补,「敬」则一垮到底矣。正人君子闲着无事,不妨参观闹房的场面,准可悟出很多道理也。
   闹房已够混蛋,想不到年头大变,大变年头,由闹房竟进步到闹堂,就不可恕矣。闹房者,不过闹闹新房,乃典礼以后,夜静更深的事。而闹堂者,在光天化日下的大礼堂上,就发作起来。嗟夫,一桩决定终身的大事,应该万分肃穆的,却淫秽的话,下流的话,黄色四射的话,平常不好意思出口,不能当着长辈当着太太小姐说的话,到了结婚大典,好像进了无法无天王国,都可以大放厥词,疯言无忌。就在一位朋友的结婚典礼上,有一个家伙,不知道是干什么的,谈起话来不断夹着英文单字,很有前途的模样,他致词曰:「各位,我说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小姐,她哥哥的儿子不叫她姑姑,而叫她『大大』。结婚那一天,小孩仍叫她大大,新郎曰:『今天你们叫她大大,明天就得叫她太太啦!』小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