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柏杨全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使人隐形,而且可使人变形。柏杨先生在《怪山巨人》中曾介绍过那种奇象。而科幻小说的另一种能源,则是人类最基本的组成单位──细胞,倪匡先生在《蛊惑》一书中,准确的推测出细胞破坏的影响,在他的另一部《蜂云》一书中,他使细胞变形。
   书中男主角──一位陈姓大学堂教习,成功的培养出一种细菌,这种细菌自己能迅速分裂,分裂成千千万万,然后互相吞食,吞食到最后一个细菌后,体积已膨涨一倍。於是再分裂,再吞食,再膨胀,再分裂。周而复始,辛苦万状。而每来一次这种循环,只不过二十秒钟时间。就在男主角兴高采烈,向倪匡先生宣佈好消息的当晚,发生了凶杀。一个闯进男主角实验室的小偷朋友,得手后要跳篱笆开溜时,发出一声惨叫,倒地而死。警察密佈,正在作地毯式搜查,一个在外围的便衣侦探,也发出一声惨叫,倒地而死。最怪的是,找不到凶手,找不到凶器,只在背上留下一个好像是尖刀刺伤的深深创口。
   阴差阳错,倪匡先生被当成凶手。为了证明他不是凶手,唯一的办法是他只好去捉拿凶手,於是他陷进了一件惊涛骇浪的间谍网里,几乎送掉老命。后来,在他逃亡途中,躲到一个山洞里,蓦然被面前的景观吓的毛发直竖,原来他看到七八个拳头般大的蜜蜂,正在互相吞食,吞食到只剩下最后一只蜜蜂时,已成长小狗一般大矣。倪匡先生刹那间明白过来,这种巨蜂的毒刺,足可以轻而易举的刺死一个人而留下尖刀创口。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这里正是男主角陈教习的一个秘密实验室,他把培养出来的细菌,注射到蜜蜂身上,观察牠们的反应。
   我们不再叙述这桩间谍案的破获经过,我们只提醒,这部离奇小说的目的,在推测一种可能性,某一种特制的刺激素,可以使任何生物的个体,作反常的生长。不过,只要是反常的,一定是不正常的,而不正常的,一定引起量的或质的变化,这变化可能是福,也可能是祸。柏杨先生在六○年代,曾向科学家嚷嚷还是安份守己,别乱发明的好。发明的太多,哪天踩了上帝的痛脚,他老人家暴跳如雷起来,可够人受的也。
   最反常的事情莫过於人类追求长生不死,民间有句形容不知足的谚语曰:「当了帝王想成仙」,中国历史上很多英明的帝王,却在「死」这一关上,糊涂起来,认为只要靠他手中那点短暂的政治权力,准可找到或制造出长生不死的奇药。前一个失败,后一个不服气,继续的干,结果每个人都伸腿瞪眼。呜呼,他们的不幸是他们生的太早,如果生在二十世纪,遇到了倪匡先生,那就有了苗头。以倪匡先生的奇遇,至少在西汉王朝刘彻先生的金銮宝殿上,可封一个侯爵,就不必爬格纸当作家啦。
   倪匡先生的另一部科幻小说《不死药》,是一场惊险的历程。在该大着中,他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受了死囚男主角和美丽女主角的愚弄,帮助男主角越狱,以致大祸临头,他唯一的救命之途,是找到他们。经过千辛万苦,翻江越海,在印尼的一个荒僻村落里,终於跟男主角面面相对。倪匡先生用手枪指着男主角,男主角不但没有一丝一毫惧怕,反而要求曰:「告诉你,在这里,手枪是没有用的。好吧,你开枪吧,而且必需在你开枪之后,我们说的话,你才能相信。」倪匡先生愤怒的一枪击中男主角的肩膀,咦,又是一桩怪事,那就像一枪击中一块木板一样,竟没有血流出来。男主角迅速的把肩头衣服撕破,让倪匡先生亲眼看见,那个被击中的肉洞,两三分钟内,就被新生的肌肉,迅速而神奇的填满,连一点痕迹都没有。倪匡先生打了一个冷颤,接着他又打了一百个冷颤,盖男主角告诉他,房子里的人,都是不会死的,因为他们吃了不死的药。
   世界上确实有这种不死的药,这药产生在一个名叫「汉同架」的荒岛上,是一种像椰子或凤梨一样果实里的白色浆汁。盖所有生物,在新陈代谢的时候,体内自然而然的分泌出衰老素和抗生素,一个生物的生命史,可以说是衰老素和抗生素的斗争史。如果抗衰老素消失,一个十二岁的小娃,就跟一个八十岁的老头,没有区别。
   ──读者老爷容禀,就在今年(一九七九)八月份的报上,刊登一则消息,美国圣地牙哥城一位五岁的潘妮 范蒂妮小姑娘,已垂垂老矣,她每生长十二个月,就等於正常人生长十五年到二十年,所以事实上她已有七十五岁或一百岁。十二月份报纸又载,她老人家终於仙逝。
   相反的,如果抗衰老素的力量不断得到补充,而且是凶猛的补充,人便不会死,而且不会老,那浆汁就有这种奇效。问题是,这种浆汁对心脏没有作用,可能是组织细胞不一样吧,这正是男主角要逃避坐电椅的缘故,因为强烈的电流,可使心脏痲痺,一命归天。但最严重的缺点是,一旦服了那种浆汁,必须继续不断服用,如果停止,他就变成了走肉行屍的白癡,永远报废,比死还要可怕。
   介绍倪匡先生的科幻小说,到此为止。我们并没有说他的科幻小说已臻化境,在结构上有时候并不够谨严。但他是中国作家中,使科学新知,和文学结合的第一人。在文学的领域中,开闢了一个想像丰富的广大天地,我们要表达的是最大的敬意和感谢。
   
   
   回答一封信
   ──在科学上,今天的真理,往往是明天的错误,需要我们努力。
   自从谈科幻小说以来,前后接到不少来信,指摘错误,其中以台湾省立彰化高级中学堂学生老爷陈文哲先生说的,最为引经据典,盖他根据的是教育部审定的标准本生物学教科书发言,这就得讨论讨论矣,因他说的非他一人之言,乃教育部重金礼聘的学人专家之言也。
   陈文哲先生信上曰:
   一、滤过性毒菌应称为滤过性毒才对,不必加上「菌」字,滤过性毒不是细菌,而是生物界边缘的物体。至於细菌,乃具备细胞核的最原始生物。二、人类属於动物,动物的细胞没有细胞膜,只有细胞壁。三、滤过性毒的形状有三种,脊髓灰白炎毒呈球状,烟草嵌玫毒呈桿状,寄生细菌的滤过性毒呈蝌蚪状──也就是倒立着的电灯泡,专门吞食细菌,所以被称为「噬菌体」。DNA的形状不像一团乱草,而是两条交相扭曲的螺纹线,具有美感。四、寄生人类的滤过性毒形状,不会是倒立电灯泡,只有寄生细菌的「噬菌体」,才是此形状。人类细胞如有二百公尺,细菌只有九十公尺,滤过性毒仅有二公尺左右。所以一个滤过性毒,无论在细胞或细菌内繁殖,它所产生的新个体,大约只有二三百个,不会达到千百万个。
   在讨论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必须再重眩槐榍耙蜒灾墓餐私猓蔷褪牵颐翘傅氖强苹眯∷担皇强蒲А5比豢蒲侵饕模荒苡写怼5苹眯∷抵械目蒲В圆皇蔷艿模洳辉市碛写蟠蟮睦肫祝丛市碛行⌒〉睦肫住?苹眯∷抵辉谥赋隹蒲Х⒄沟目赡苄裕辉谝阎目蒲Я煊蚶镅芯靠蒲АG胱⒁狻缚赡苄浴梗赡苄允且恢窒胂窳Γ恢止顾肌
   第一,在生物学精密分类上,细菌是Bacterio滤过性毒是Vinus。但教育部迄今并没有统一的译名,更没有规定在「滤过性毒」下面,不能加一个「菌」字,加上一个「菌」字,即令最权威的生物学家,也知道我们说的是Vinus 也。然而,主要的是,在内行人看来,牠固不是「菌」,但在外行人看来,牠们都是微生物,实在没啥区别。假定我们用一连串太多的术语行话,那就成了研究报告,不是普通人阅读的文学作品矣。科幻小说的特质是,用外行人所能了解的言语,去了解内行人艰深眩拥难剩缓螅撇饣蛲评恚匀の兜奈谋剩岣咄庑猩钊胙芯康男巳ぃ桶镏シ⒛谛腥瞬碌拇匆狻
   所以,把滤过性毒加上「菌」字,似乎没有大错。柏杨先生研究中国历代官制,就遇到这类问题,明王朝初期之后,根本没有宰相,但为了使读者老爷对权力中心位置,有一个概念,只好把什么殿什么殿大学士之类,称之为宰相。事实上把他们剖开肚子检查,检查三年,都检查不出宰相的元素。我们所以咬定钢牙说他是宰相,因为不说他是宰相,而精密的说他是比部长还要低三级,只不过五品的小官,读者老爷就成一盆浆糊矣。对於非正式学术性的讨论,如果说滤过性毒是一种「物体」,不如说牠是一种「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