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没有这个讲法。这个道理要懂!
所以舍得,这两个字里头有两重意思,第一个是你布施,你后面一定有果报。果报得到之后不必享受,再拿去施,舍得,得了以后再施,愈施愈多,利益无量无边的众生。你说这个事情多好,这是人生第一个乐事。所以,他有所依法的,到佛门里面来拜佛,无非是求升官发财,求健康长寿,那是有命,你没有那个命得不到。得不到怎么样?退心,退心的多!有少数不退心的,那是什么原因?并不是他觉悟了,是他学佛没有中断。读经、研究经教,或者是听经,跟一些同学们经常切磋琢磨,研究讨论,这个不容易退心。这要有缘分,我们今天讲机会,不是人人都有的。
我自己这一生,这个缘遇到了。年轻的时候遇到李老师,正好李老师那时候开班教学,教学生讲经,教学生讲演,我去参加这个班。这个班只办了两年,可是我们同学们在一起学习十年,十年如一日。每个星期听老师讲经一次,听老师讲传统的国学一次,我们同学们听完之后复讲,在一起研究讨论,推选一个人来复讲。一个星期一次,十年没有间断。诸位同学们有很多认识台中徐醒民居士、周家麟居士,这都是我们的同参道友。我们人并不多,总共只有七个人,七个人维持十年不中断。所以老师是指路,同学是结伴旅游,彼此互相照顾,非常重要。没有同学就孤陋寡闻,那怎么能成就?所以师、友都不能缺少。
道友是要去交结,你不跟人家往来,你不接触,怎么能称为同参道友?常常往来,常常接触。每个星期定一天,我们在台中是星期四,每个星期四我们七个人在台中莲社聚会。这个缘不容易!这个缘是自己创造出来的,老师没有指定,老师只是开班教学,你们自己复习是你个人的事情。我们个人复习,还邀几个志同道合的,我们每星期在一起做个总复习。凡事持之有恒才能成就。学了之后,最重要的要解,真正明白了;解了以后要行,落实在生活,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所学有所用,就用上了。这时候你才真正体会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佛家讲的「法喜充满」,否则的话没有法喜,这个不能够不知道。这一段就是讲出你所依处的,你著了相,你依靠的不能兑现,你自然会退心,怎么?佛不灵,真的,他把佛当作宗教,他不知道佛是教育。
下面引《起信论》里一段话说,「是故起信论云」,这是马鸣菩萨的著作,「证发心者,多住退位」。为什么?「为有所得可证故」,这就是心里有所希求。有得有失,得到很欢喜,得不到他就退心,这一类的就是属於证发心。在佛门里面非常普遍,确实十之八九,现在可以说一百个人里面,九十九个属於这种,难得有一个真心学佛。他不是希求名闻利养,不是求升官发财,求什么?求觉悟。释迦牟尼佛为我们所示现的是求觉悟,是求对宇宙人生真相有所明了。所以他不退心,人家是做学问。对自己提升道德,不断的降低欲望,欲望不是增长,是在降低。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示现,降低到最低的水平,就是人生活在世间最低的物质生活所需要,三衣一钵,你才得身心自在!放下之后心定了。你为什么心不定?你放不下的东西太多了。自私自利没放下,名闻利养没放下,五欲六尘没放下,贪瞋痴慢没放下;换句话说,你在菩提道上寸步难行。这是说什么?这是进步,没有办法进步,不进则退,这你不能不知道!
下面说「是故乘此不思议乘,一切智无依住乘发菩提心,一往不退」。上面这个「乘」应该念去声,当作动词来讲,下面这是车,车乘,当名词来讲。这个不思议是大乘,是一乘,《华严经》是一乘,比大乘还殊胜!这个法门叫「一切智无依住乘」,你今天从这个地方学习入门,一下手你就懂得一切法不可思议。思是思惟、是研究,议是议论、是讨论。诸法的真相如果一落到研究讨论,它就变质,事实真相你完全无法领会。为什么?你思就是分别,议论就是执著。一切诸法从哪里来的?佛在大经上讲得很多,「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就是法性,识是心性在迷的状况,不觉。
大乘教里面常讲「一念不觉,而有无明」,不觉是什么?不觉就是思议,思议就不觉,不思议就觉了。所以诸法的真实相你不能用想像,你想像不到的。佛门里面有句谚语说「开口便错,动念即乖」,这是宗门里头,禅宗里头常用的。决定不许你起心动念,为什么?你心是定的,心是定就照见;我们起心动念是分别见、执著见,分别见、执著见就见不到真相。就好像心像一盆水一样,这个水你在里面搅动,它就起了波浪。波浪照外面的现象,也能照,照得支离破碎。怎样才能起作用?要让它定下来,定下来的时候你就不要动它,慢慢让它定,定下来之后它就起作用,叫照见。所以不可以讲思见,不可以;照见里面就是它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叫照见。
功夫有三层,上中下。下等的功夫,执著断了,对於世出世间一切法,我们通常讲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决定没有执著。这个时候你这个心起了作用,起照见作用。见的范围不大,在我们凡夫境界里面讲也不小,它的范围是什么?六道轮回,六道轮回他看到了。也就是科学里面讲的空间维次突破了,因为他的定功不深,只是把执著破掉,所以空间维次破掉一部分,六道里面破掉了;六道之外的,他见不到,六道之内的他见到,阿罗汉。菩萨把分别也断掉了,比阿罗汉高,不但不执著,分别也没有了。他的范围,这大乘教里面讲的,也有功夫浅深不等,功夫最浅的,能见三千大千世界;换句话说,他能见到十法界,这是菩萨。如果是佛,再往上,妄想断掉了,妄想是起心动念,起心动念没有了,他能够见到遍法界虚空界。
所以不能思、不能议,一思一议就落在意识里头去了,意识是妄心,妄心里头有思有议,真心里头没有。你要想见宇宙的真相,要用真心,不能用妄心,妄心永远见不到真相。妄心只能见虚妄相,六道是虚妄相,十法界是虚妄相,这个道理要懂。不思议就是定,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是自性本定,也就是说你的真心本来是这样的。现在你的真心失掉了,你所用的是妄心,妄心是生灭心。生灭心就是有妄念,前念灭后念生,念头不住,连晚上睡觉还会作梦。梦也是妄心,人是睡觉休息了,意识没有中止,它还在起作用。可是有定功的人,不但在睡眠的时候没有梦境,就是清醒的时候,我们讲六根对外面六尘境界,他也没有执著,他也没有分别,定中。大乘经里面所讲的「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行住坐卧都是定的。
所以禅定,诸位不要误会一定是盘腿面壁,那叫做入定,那你就错了。盘腿入定是初学人所修的定,定修成了不要盘腿。《金刚经》上讲的禅定的意思,佛教须菩提的,什么是禅定?「不取於相,如如不动」,这叫禅定。我们换句话来说,大家好懂,「不取於相」就是外面不著相;眼见色不著色相,耳闻声不著声相,清清楚楚,绝不执著。古人讲用心像一面镜子一样,你看镜子照外面清不清楚?一个都不漏,照得清清楚楚,镜子有没有执著?没有;镜子有没有分别?没有;镜子有没有妄想?没有。所以菩萨、罗汉、诸佛用心就像镜子一样。
我们凡夫不行,凡夫用心的时候著相,著相就是落印象。凡夫用心真的就像照相机底片一样,照一个,落个相进去,照一个,又落进去,里面是一塌糊涂。佛菩萨用心如镜,你从这个里面去体会,照得清楚,听得清楚,接触得清楚,绝不落印象,这个功夫难。这个功夫成就了,那叫大定成就,那你就无有不定时,行住坐卧统统在定中;换句话说,你不会受外面境界干扰。顺境你决不会生贪恋,逆境决不会生瞋恚,你在境界当中时时刻刻都保持著清净心、平等心。清净平等生智慧,不生烦恼,这叫不思议乘,这叫一切智无依住乘。大心凡夫依这个来发菩提心,所以一往不退,跟一般人发心不一样。
再看底下文,「若有退者,只为信心不成故,於佛教法,及如来所乘,有所得故,有取舍故,未成信故,不入信流」。这几句话说,学教的,在家出家学佛的,不是为名闻利养,真正想在佛法里面断烦恼、长智慧,开悟证果。这些话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