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心里面,心里头要把它放下,要得清净心。我们做任何行业,任何工作,都要有个观念,「我为社会一切众生服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与整个世间一切众生互助合作,这个世界才美好,一切众生的生活都能过得幸福美满。这佛教导我们的,绝对不能不负责任。学佛是学智、学觉,就是学这三种智、三种觉,觉而不迷。所以自己才能成就如来果地上的十种智力,这在前面都已经做过报告,后面还会说到。
  十种是表法的,十代表圆满,换句话说,你才能成就一切的才艺。虽然有智慧、有能力,你得要给社会大众做榜样;你虽然多才多艺,还是劝你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你才有杰出的成就。为什么?一生时间、精力集中在一点,他有成就。如果搞多了,有些人,我们就看到世间福报很大,他有很多事业。事业多了之后怎么样?智慧没有了。成就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是决定做不到,你说为什么?分心!
  当然事业多的时候,自己没有办法每个行业自己亲自去做,不可能。他一定要委任许多的经理,哪个经理管哪个行业。像现在的跨国公司,在这个世间我们看到太多了,每个国家都有他的分公司,你说这个老板多操心!他的心怎么清净?心不清净,心不平等,就没有智慧。如何能做到心地清净平等?很不是容易事情。所以真正容易成就的,你一生搞一样,不要改行,一样做到底,一定能做成功。与佛法相应,一样的时候专心,专心就是定,定到一定的程度,开智慧。智慧开了,你这个行业可以做到全世界的顶尖,就成就了。
  所以,佛希望人一门深入,长时薰修,但是佛也不障碍人。你有福报,你搞很多事业,佛也不障碍你。为什么佛不障碍你?佛如果障碍你,佛就起心动念,佛就有分别执著。他老人家把妄想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你接受他的教诲,他欢喜;你不接受,他也欢喜。为什么?他没有分别心,理事无碍,事事无碍,人家是入这个境界,这是真实智慧。佛的智慧、能力都是圆满的,但是他不这样做法。他一生为我们的示现,一门,就是讲经,就是教学,一生就干这桩事情,没干第二桩事情,连盖个道场都没有。
  释迦牟尼佛在世没道场,佛经上给我们讲的像只树给孤独园、竹林精舍,这些是居士们提供的,不是他自己建的。居士们有这个林园,请佛跟他弟子们一起到这个地方来讲经说法,提供居住环境。这个地方的主权是老板的,只树给孤独园的主权是只陀太子、须达多长者,是他们的。佛在那个地方,居住在那里,我常讲,佛居住在那里多少天有多少天的使用权。佛菩萨要使用权,不要所有权,所以他心清净。我们今天麻烦在哪里?什么都要「我所有」,麻烦来了,只要有个我所有,心就不清净,智慧、德能、相好都不能现前。为什么?烦恼障碍了自性,障碍了性德,所以智慧、德能不能现前,这个道理不能不明了。所以要放下,热心努力工作,做完之后决定没有分别执著,你的心是清净的。清净心并不妨碍工作,工作,说实在话也不妨碍清净心,只要你会用心。
  这个经前面经文里头,「菩萨善用其心」,这句话很重要。怎样善用心?因为你善用心,你才能够获得一切胜妙功德。这品经里面所举的例子,就是菩萨善用其心,教我们学!无论做什么样的工作,起心动念,「当愿众生」,这就是善用其心。念念为一切众生,没有为自己。诸位要知道,没有为自己是真正为自己,自己没离开众生,自己跟众生是一体!迷的人不知道,有你我他,分得清清楚楚;觉悟的人不是的,觉悟的人知道,遍法界虚空界一切众生,上跟诸佛如来,下跟一切众生一体。我们平常在讲席里头说话方便起见,大家比较容易明了,我们常讲「一个生命共同体」,大家容易懂。
  可是,是不是真的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是的,但是这里面真正的意思很难体会。一般人听到只有模糊的概念,很不容易体会到这个意思。我们不得已,用个比喻来说。譬如我们身体,我们知道身体是无数细胞组成的,细胞组成器官,器官组成这个身体。每一个细胞,你说跟这个身体是不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这就明白,是!说生命共同体,距离远了;实际上?实际上就是一体,哪有共同?就是一体!所以大乘教里常讲,「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要是契入的时候,把「共同」改成「就是」,「十方三世佛,就是一法身」。你才能稍稍体会到一点,自他不二,性相一如!你自性里面本有的智慧、德能、相好统统现前,所以成就如来十种智力。
  成就如来十种智力,诸位要晓得,这是什么人?最低的层次是圆教初住菩萨。我们中国禅宗里面所讲的,破一品无明,证一分法身,见性成佛,是这个境界!这个境界里面,没有六道,也没有十法界;换句话说,超越六道,超越十法界,才得十种智力。这真正是入了佛的家,成佛了,入了佛的家。往后再上去,就是断习气,前面讲得很多,这是很难理解的。断习气要很长的时间,自自然然就断。
  这么长的时间当中,那是佛法里面讲真正的无量劫,不是有量的,真正的无量劫。干什么事?教化众生,实践在因地里面所发的四弘誓愿。四弘誓愿是时时刻刻表演给那些还没有回头的众生看。就是在十法界里面,众生有感,佛菩萨就有应,无处不现身,无时不现身。现身不一定现佛身、菩萨身,《普门品》里面讲的三十二应身,三十二应统统都是讲的有情众生。除此之外,还现无情众生身,山河大地,树木花草,现这种身。
  怎么知道?我们在佛门典籍里面见到,尤其是史书里头看得更清楚。不定是在家、出家,也不定他在什么时候,看到流水,他开悟;听到流水的声音,开悟了。那是什么?那个流水的声音是佛菩萨示现的,就在那个机缘,一分一秒都不差。前一秒钟,他开不了悟,后一秒钟,他也开不了悟,就在那节骨眼当中那一示现,成就了众生。看到飞花落叶,这自然现象!所以佛菩萨也现自然现象身。什么身都现,真的是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应以什么方法觉悟,他就用什么方法。归纳起来,总不外这十大类的智力。所以自己成就如来十种智力,自己已经是法身大士,你才真正有这样的愿,帮助别人。
  我们在今天念这个经,只是在这里做预备,实际上无法落实。但是要有个愿心,我希望在这一生当中能落实,也就是能做到!真正想做到,一定要修要发菩提心,要放下执著,要放下分别,要放下起心动念,这一生才能成就。这个我们说得很多!放下一切执著,我们念佛往生净土,在凡圣同居土;如果再能把一切法的分别也放下,生方便有余土;於一切法不起心不动念,生实报庄严土。念佛,什么都没放下,跟阿弥陀佛结个法缘,这一生不能往生。往生最低限度,要把执著放下,往生才没有障碍。愈是坚固的执著,就愈麻烦,连往生都障碍,何况其余?念佛这是易行道,理、事都要明了。
  再看下面第九句,「九愿於他」,每一句开头都是愿於他,或者是愿他,「皆如普贤端正严好,则自成就十王敬护」。这个「自成就」就是自己成就普贤行,愿一切众生都知道修普贤法。通常我们讲普贤,大家一定都想到普贤菩萨十大愿王。这个「十大愿王」已经列入早晚课,寺院庵堂的这些修行人天天念,经文都很熟悉。什么意思?真正能理解的人不多。那要读《华严经》,不但要读《华严经》,还要读清凉大师的注解,你才真正了解普贤行愿。他这个行愿,每一愿都包括菩萨一切法门,一门都不漏。
  《华严经》里面讲的修学纲领,没有别的,文殊菩萨的十波罗蜜,六度后面加上方便、愿、力、智,十度!十波罗蜜。波罗蜜翻成中国意思是圆满的意思。普贤菩萨的十愿,把文殊菩萨十波罗蜜提升到究竟圆满,这个究竟圆满是深广无尽的殊胜境界。学《华严》,不能不知道,学净土,也不能不知道。为什么?净土是普贤法门,不可思议!你看《无量寿经》夏老居士的会集本,第二品里头「德尊普贤」。第二品是序品,没到正宗!只是开端把与会的大众介绍出来,最后介绍在家菩萨众,「贤护等十六正士」,在家菩萨众。这十六位在家菩萨是等觉菩萨,跟文殊、普贤地位完全相同,在家菩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