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_第1401-1600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乘教里常讲「境随心转」,《楞严经》里面佛告诉我们「若能转物,则同如来」。如来所住的国土叫净土,众宝庄严。我们也听大乘教里面常讲的不二法门,我们今天住的是秽土,净秽不二,真的不是假的。心净则佛土净,心染则佛土染,心秽则佛土秽,哪个地方不是佛土?这是佛土,佛土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佛土没变,我们自己的心变了,所以我们居住外面环境跟著变了,境随心转,就这个道理。如果我们居住地球上的人,每个人心地都善良,这个世界立刻就变成天堂。人人都有十善心,人道就变成天道;人人都有严重的贪心,人道就变成鬼道;人人都愚痴,人道就变成畜生道。你们想想看,是不是事实真相?想通了、想明白了,你就知道怎样做了。
  人生在世第一桩大事就是要学纯净纯善,佛菩萨做出最好的榜样给我们看。别的不要看,你只看释迦牟尼佛,向他学,他住的是净土。释迦牟尼佛距离我们现在三千年了,中国的记载,今年是三千零三十三年,外国人的记载,我们也不知道他根据什么说的,外国人都是承认的二千四十九年,明年是二千零五十年,今年是二千四十九年。这我们不要去管它,哪个正确、哪个不正确很难讲,这个官司打不清楚。每种说法它都有根据,到底哪个根据是真的,哪个根据是差误的,那就没办法考查了,也没有这个必要,因为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我们只知道这个时间很长,这就行了。在这么长的时间里面,愈是久远,距离我们愈远,我们学习愈困难,所以举比喻愈近愈好,我们感到很亲切。最近,印光大师,距离我们很近,我们知道。
  印祖往生在抗战期间,所以这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你看印祖一生的行谊值得我们做榜样,值得我们学习,这就很好。所以我的老师,李炳南老居士,他是印祖的学生,我跟他老人家十年,他很谦虚,他叫我学印光大师,他是印光大师的学生,叫我也学印光大师。印光大师在哪里?留下来这部《文钞》就是。你好好去读《文钞》,了解祖师教诲的义趣,依教奉行,你就是印祖的私淑弟子,真正是印祖的学生,真正是印祖的传人,这哪里会有错?老师教我,我确实依教奉行,我无论在什么地方,《印光大师文钞》我不离开。现在有《全集》精装七本,我还是常常看,向他老人家学习,这很重要,这现代人。
  可是他给我们有很多很好的启示,譬如现在我们把佛教弘扬的方法,用网路、用电视,甚至於我们还在努力把经典用连续剧的方法来播出,这印祖给我们的启示。弘化社曾经印过《归元镜》,我翻开来一看是剧本,古人编的。我想应该是清朝康熙、干隆年间法师编的,懂得这戏剧。这里面演三位大德的故事,第一位是永明延寿,莲池大师,把大师一生的事迹用舞台来表演出来,这难得!这三位法师是慧远,我们莲宗初祖,永明延寿跟莲池大师,这三个人。这个启发我,现在用连续剧的方法会比舞台剧收的效果更大、更有效。所以用音乐、用美术、用雕塑,许许多多这艺术的方式来弘扬佛法,来劝化众生,帮助大家断恶修善,帮助大家破迷开悟,终极的目标是帮助大家离苦得乐。
  如果你不能够脱离六道轮回,你纵然是离苦,苦的根在。除草没有拔根,好像是没事了,碰到春天又生了。那要怎样才把苦拔尽?必须要永离十法界,永离六道还不行,要永离十法界。这桩事情谈何容易,不要说是十法界,脱离六道就不是一个容易事情。所以佛讲八万四千法门,这里头还有一个特别方便门,就是带业往生,生西方极乐世界。《华严》要没有这个法门,《华严》就不能圆满,那只有度上上根人,中下人没分。所以《华严》最后有这一门,我们在「入法界品」里面看到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善财修什么?修念佛法门,怎么知道?你看他老师,他出来参访头一个老师德云比丘,在《四十华严》里面叫吉祥云比丘,吉祥跟德是一个意思,翻译的不同,教他念佛法门,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第五十三位善知识普贤菩萨,十大愿王导归极乐。
  你看看,第一个老师、最后一个老师。第一个老师先入为主,就是说明善财一生修学以什么为主?以念佛为主,遍参一切法门,成就圆满智慧,虽然成就圆满智慧,最后还是导归净土。我是看了这个经文,才把从前羡慕教理的心放下了,回过头来跟著善财走,跟著文殊菩萨走,跟著普贤菩萨走,统统都是发愿求生净土。所以在这个时候我就不想讲《华严经》了,上一次讲这个讲一半不讲了,讲《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是中本《华严》,这多好!《无量寿经》分量少,内容、效果跟《大方广佛华严经》相同,我何必要用这么多的时间在这个大经上?所以就舍弃了。
  这次再讲大经,韩馆长的启请。她在往生之前的两天,一再要求希望把《华严经》重新讲一遍,留一套录相带给后人做参考,我答应她。答应当然要兑现的,所以才有第二次启讲《华严》。讲《华严》也就是讲大本的《阿弥陀经》,天天念佛,天天回向。这部大经讲下来之后,对於弥陀净土更是深入,一丝毫怀疑都没有了。所以我也想到,《无量寿经》、《弥陀经》要真正讲得好,要懂《华严》;不懂《华严》,《无量寿经》跟《弥陀经》都讲不好。这是《无量寿》、《弥陀经》的根本!好,现在时间到了,我们休息十分钟。
  
  诸位同学,请坐。我们接著看偈颂第五首:
  【诸佛智自在。三世无所碍。如是慧境界。平等如虚空。】
  经中所说的一切甚深,我们必须要理解,这是我们自性本来具足的。一切众生跟诸佛平等平等,无有差别,这是大乘教里面常讲的。为什么实际上好像有这么大的差距?十法界跟一真法界差距这么大。这个差距是一种幻相,不是真实的,我们自性本具的智慧德能并没有失掉。所以佛法讲这个「失」,迷失,你迷了好像是失掉了。
  这桩事《楞严经》上,释迦牟尼佛有个很好的比喻,「演若达多迷头认影」。这个故事我们要换个方式来讲,大家就很好懂。现在学校我很少去过,特别是中小学很少去参观过,教学情形不知道了。我们这样的年龄,念小学正好是在抗战期间,小学、初中都是在战争的时候,为了要防止日本人的空袭,所以小学生就要接受一点军事训练。不但有童子军,还有军事训练,军训,有这么一个课。每天早晨都有紧急集合,我们学生要把衣服、帽子都穿得整整齐齐,参加紧急集合。常常有同学帽子戴在头顶上,这一慌张找不到帽子,到处问人:你有没有看到我的帽子?人家说:你帽子不在头上吗?这叫迷失,有没有失?没有失,一时迷惑不知道帽子在哪里,实际上戴在头上,跟演若达多那个故事就很接近,这样讲大家都好懂,所以说没失!因为你现在有了妄想分别执著,你不知道了,就好像帽子戴在头上不知道,到处去找帽子。宗门有句话说得有味道,「踏破铁鞋无觅处」,到处参学,向别人请教怎么样明心见性,最后真的一觉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原来当下就是,何必那么辛辛苦苦去找?可是没悟,那真的是到处找都找不到,觉悟了之后,现成!这个道理不能不懂。
  所以智慧德能全是自性本具,然后你就想想,经上说的哪句话不是说我们自己?哪首偈是与我们没有关系?字字句句都是说的自己。如果晓得这个事实真相,我们一定会很认真的学习,随文入观,随著经文的进度,提升自己境界。我们现在念到第十个单元,「佛境界甚深」,第十个单元是第十信的菩萨。我们念到哪一段,自己就提升到这段,念初信,自己是初信位菩萨;念六信,自己是六信位菩萨;念七信,自己是七信位菩萨,你怎么不法喜充满?这就是夫子在《论语》里头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你的境界天天在上升,烦恼天天轻,就是迷惑天天减少,智慧天天增长,德相也天天在增长。德是德能,相是相好,统统都在增长,这是学佛真正得利益。
  前面这法身菩萨就是诸佛如来,讲到入,我们怎么学法?要真学,不学不得受用,这就是缘分。有缘分,我们全心全力帮助他,这就是色身现入。没有这个缘分,我们常常念著他,常常想到他,我们一般人讲,我们每天念佛诵经,做种种好事,把这个功德回向给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