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吴法宪回忆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映づ砻髦巍斓有碌取;嵋槔比欤紫扔闪跎倨娲锪酥泄仓醒攵缘鼻肮谕庑问频姆治觯椭泄仓醒胍痪潘腛年十一月一日关于建立和巩固华中根据地的指示。

对国内外形势,刘少奇同志讲话的大意是,一九四O年夏秋以来,国际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十分严峻,德‘意法西斯在西方所取得的胜利,助长了日本的南进野心。现在,日本侵略者决心乘英‘美无力东顾之际,实行南进政策,夺取英‘美‘法‘荷等国在东南亚和太平洋上的殖民地。国际形势的这些变化,直接影响日本侵华的方针政策,也直接影响国民党的内外政策。

他指出,一方面,日本在中国的重点,将转为以打击敌后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为主,力求巩固其占领区。而对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队将暂时不作大规模的进攻。另一方面,蒋介石集团看到日本决心实行南进政策和改变侵华方针后,必定会决心继续执行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政策,不断调整其军事部署,包括加强华中兵力。蒋介石已密令第三战区的顾祝同准备围歼皖南新四军,密令苏鲁战区的韩德勤进攻苏北新四军。

因此,华中的敌后抗战,将面临着敌顽夹击的严重形势。在敌顽夹击中奋斗,将是我党我军在华中斗争的特点,一切军事上‘工作上的计划,都必须根据这一特点来布置。

刘少奇同志同时传达了中共中央一九四O年十一月一日发出的关于建立和巩固华中根据地的指示,要求新四军学习华北的经验,抓紧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坚决实行“三三制”。根据地的各项政策,要以统一战线的原则为依据;要准备长期抗战,节省民力‘物力;要特别加强地方武装的建设;要密切党群关系,严格军队纪律,并做好联络友军的工作;要大量吸收知识分子参加根据地的建设。刘少奇同志最后强调,对这个指示,一定要在苏北‘苏中贯彻落实。

陈毅也在会上讲了话。他着重阐述了坚持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方针与策略,强调要孤立日军,消灭伪军,缩小敌占区,扩大和巩固苏北‘苏中根据地。同时,要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针对国民党一面抗战‘一面反共的两面政策,我们应实行一面团结‘一面进行反顽斗争的革命的两个政策。在反顽斗争中,要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要争取多数,反对少数,各个击破。在苏北地区,要集中力量孤立和打击韩德勤,争取团结李明扬‘李长江一道抗日。

会议最后,刘少奇宣布,由新四军一师负责苏中根据地的建设‘由八路军五纵队负责苏北根据地的建设,并指定粟裕负责苏中的一元化领导‘黄克诚负责盐阜区和淮海区的一元化领导。同时,他代表中原局,指定了各个部队的驻地范围:指定五纵队一支队住盐城,并担任保卫中原局和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的任务;二支队驻阜宁的东坎‘东沟‘益林一带;纵队部和三支队住淮海区。他指出,五纵队和一师要成立军政委员会,统一领导军队和地方工作,准备在条件成熟时进一步成立苏北区党委。另外,他还要求一师和五纵队的政治部,除抓好部队的建设外,重点要放在协助开展苏北‘苏中的政权工作和地方党的建设工作上。

以上就是当时这一会议的主要内容,在讨论中大家发表了很多意见,但一些详细情况,现在都回忆不起来了。

这是一次很重要的会议,是中原局和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进驻盐城后所召集的第一次会议。
 


第六章‘抗日战争(二)新四军三师

一‘建设新四军三师政治部

一九四一年一月蒋介石蓄意制造了亲痛仇快‘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一月二十日,中共中央军委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理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张云逸为副军长‘赖传珠为参谋长‘邓子恢为政治部主任。一月二十五日,以华中新四军‘八路军总指挥部为基础,新四军军部在苏北盐城重新成立了。将我党领导的陇海铁路以南的部队统一编为新四军。全军共七个师,一个独立支队,计九万余人。我八路军五纵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黄克诚任师长兼政委,彭雄任参谋长,吴法宪任政治部主任。原八路军第五纵队的第一‘二‘三支队依次改编为新四军第三师的第七‘八‘九旅。

盐城会议结束后,黄克诚因为还有一些问题需要处理,要继续留在盐城一段时间,就要我不用再管一支队的事情,尽快到纵队部去主持政治部的工作。我当即离开盐城,赶到阜宁县益林镇的纵队部。不久,军委来了调令,把纵队参谋长韩振纪调到军部另行分配工作,把政治部副主任邓逸凡调到军政治部任秘书长。这样,就剩下了我带领着三师的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卫生部等直属机关驻在阜宁。一月下旬,黄克诚同志从盐城回来了,就开始和我一起调整并充实三师的各级领导机构,要我重点负责建设政治部。

我首先是要健全政治部的机构。当时政治中下面不设二级部,都设科。经我提议,调来了沈铁兵任组织科长,调王恨为宣传科长,调王央公为政工科长。给我还配备了一个秘书,起初是跟了我多年的张秀坷,后来是廖一帆。他们两个都是大学生,都会日语,对我的帮助都很大。

接着,我开始抓办刊物,编教材,指导三师各旅及盐阜‘淮海两分区的工作。由于当时还不具备办报纸的条件,黄克诚同志提出,要政治部先办个杂志,定名《先锋》,半月一期。黄克诚同志还专门请陈毅题写了刊名。为办杂志,黄克诚同志下令抽调七旅政治部的李恩求同志来师政治部,专门主持杂志的编辑工作。

为办杂志,又必须建设起一个印刷厂,要解决纸张‘印刷机械和印刷工人问题。为此,李恩求同志在驻地附近到处搜集,在一个老百姓家里秘密地办起了一个小型印刷厂。这个印刷厂很小,主要着眼于一旦出现敌情,便于打埋伏,或是搬动。

《先锋》杂志主要是负责上下情况的交流,转截上面的东西,包括延安党中央‘十八集团军总部‘中原局‘新四军军部的指示。另外,转截延安新华社的时事通讯,同时发表三师军政委员会‘师长兼政委黄克诚同志和司令部‘政治部负责人的指示及文章。再就是部队工作的经验交流,通讯和一些小文艺。

就这样,《先锋》杂志很快就办起来了。我们又通过地方根据地的联络站,很快地建立起了一条完整的发行路线,使杂志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投送到各个部队。

在创办《先锋》的同时,我们决定让朱鸿同志负责整个部队的教育工作,负责主编部队的各种教材。

这是当时三师政治部的两项主要工作,一个是办杂志,一个是编写教材。

这时,三师直属总支书记丁仲提出,他们也要办一个师直单位的油印小报,黄克诚同意了他们的请示求。于是,又从各部队调来了几个刻制蜡版的人,出版了一个油印的师直小报。出版日期三天‘五天的不定。

在当时三师的直属机构中,司令部的各科是健全的,供给部也是健全的,由刘炳华任供给部长。相对而言,由张化一任卫生部长的卫生部就差一点。后来,我们从军部调来了齐仲恒‘吴之理,相继任师卫生部长,加强了领导。与此同时,为适应战争的需要,我们又集中力量建设了一座野战医院,放在比较安全的地方。

除此之外,我们还在东沟‘益林‘东坎‘八滩‘羊寨等地开设了一些商店,以筹集一点经费,支援部队和根据地的建设。

黄克诚一直力主机关要精干,越精干越好,认为只有这样才便于行动,便于在敌后坚持斗争。因此,当时我们的整个师直属队,包括司‘政‘供‘卫各部门在内,一共只有四百人左右,即使加上警卫部队也只不过才六‘七百人。

机构整顿完毕,我们师部便按照军里原来的决定,于二月初开始向淮海区转移。我们从东沟‘益林出发,经羊寨‘佃湖,第二天晚上就渡过盐河,越过了封锁钱。第三天,我们到达六塘河边上,驻在六塘河附近一个叫刘老庄的较大庄子里。

在刘老庄住下的第二天,黄克诚即要我和他一起到了九旅旅部。当时,九旅旅长张爱萍‘政委韦国清,他们热诚地欢迎并接待了我们。黄克诚向他们传达了中原局会议的情况,他们也向黄克诚汇报了九旅的工作情况。

九旅有两个团是我熟悉的,一个是翁徐文带领的从山东南下淮海区的一个团,另一个就是孙象涵率领的一个团。孙象涵的这个团原来在皖北是苏鲁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