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托那仪浊小W钤绶⑾终庖坏愕氖锹砝次餮堑陌⒛洗铮靠死锼埂K诼砟崂穆砜ǖ偾枇⒌拿嫦蛎拦笠档牡缁敖酉咧行娜缃褚丫鲜小=羲嫫浜螅嚼丛蕉嗟牡缁敖酉咧行牡钡匾源宋档娜耸汛�10万人。
各位看到了吧,此前深受贫困和失业问题困扰而不得不进行劳动力输出的印度和菲律宾,现在依靠服务业而一举夺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白领阶层的饭碗。
“财富越过国境,顺着电话线扑面而来。”最早在爱尔兰进行BPO(业务流程外包)的IDA公司总裁布莱安?克里根曾经这样说道。
那么,日本又是怎样的情况呢?日本既不能像新加坡那样吸引众多国家的企业前来,又不能像印度那样成为欧美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以及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医疗旅行者。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国际型企业都将亚洲总部设在香港或新加坡,而在东京只设立分公司。
每天,CNN从香港,CNBC从新加坡向全世界发送着信息。而它们在日本均只设置了通信员。超过半数的欧美新闻社都将亚洲分社设在香港,有关日本的新闻只是地区性的简讯。虽然不能以偏概全,但日本全民性英语能力的欠缺肯定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
第五部分《即战力》 亚洲各国的英语普及与教学情况(2)
特别是在如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对于日本变为“信息闭塞的岛国”这一现状,政府或财经界应该具有更多的紧迫感。因为国外新闻社对日本的报道仍然采取着与马可?波罗写作《东方见闻录》时相同的猎奇态度,故此,每当听到国外新闻社的通讯员对我说,“分社的社长将从香港过来,请大前先生一定赏脸见一面”时,我都十分生气。
日本在众多欧美企业眼中仍然是深受中华文化影响的边缘国家,马可?波罗的描述至今仍在对欧美人的思想产生影响,我对此真是无话可说。
在亚洲,中国人的英语水平也并不高。但是由于中国拥有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而日本的人工费用又太高,故此日本实在难以像从前一样维持世界工厂的地位。而且,对于第三产业(服务业)来说,语言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因而,我不得不说,如果日本人再不掌握英语,恐怕这个世界就不会再有日本的席位了。
第五部分《即战力》 为何日本人不擅长英语(1)
许多日本人至今仍然无法摆脱依靠在国内勤奋工作,制造出优质的产品销往国外赚取外汇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而这一点正是日本人不擅长英语的最为主要的原因。
想要在这个时代生存下来的企业,都应重用能够用国际通行的英语做出指示及进行业务商谈的员工。
我已多次提到,21世纪的经济将会是“无国界经济”。在这一背景下,各国的制造业企业都将视野转向全世界,力争在成本最低的地方生产产品,并在销路最好的地区出售产品。故此,像众多日本企业那样将生产基地设置在国内,以及采取只争取懂日语的消费者的销售策略,最终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此外,想要在这个时代生存下来的企业,都应重用能够用国际通行的英语做出指示及进行业务商谈的员工。像德国的拜尔制药公司那样将英语能力作为部门领导晋升条件的公司越来越多,日本也应照此办理。因为在被美国企业收购的戴姆勒—奔驰、辉瑞、大陆等公司,不懂英语就完全无法开展工作。
教育方面也存在问题。现在日本的学校仍在采取英文读解这种肇始于明治时期的陈旧的教学方法进行英语教学,许多学校的英文课只有“文法”与“阅读”而没有“听说”就是鲜明的例证。我对没有人对此感到不可思议而感到不可思议。
说白了,学生使用这种以英语文章读解为中心的传统的学习方法,是永远无法使自身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的。退一万步说,即使学生也许通过这种方式掌握了一定的翻译基础,也不能靠翻译获得稳定的饭碗。况且今后,随着翻译软件的智能化不断提高,翻译这一职业存在的价值也渐趋于零。总之,日本目前的英语教育就是在下大力气向学生灌输根本不实用的英语。
试想,需要在头脑中把对方说的话一个单词一个单词地翻译出来,这样如何进行商谈,又怎能在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指示呢?
来自多个国家的员工参与同一个项目这样的情况,今后在所有的公司中都将是常有的事情。而在这种情况下,众人所使用的一定是英语。如果不具备像用日语与日本人开会或交换信息那样的英语水准,将无法开展工作。
锻炼敏锐的英语听力
那么,究竟怎么做才能够学会“实用的英语”呢?虽说较为困难,但只要转换思维方式,并立下不懈努力的决心,这绝不是不可能的。
我认为最重要的在于耳朵。一定要锻炼出敏锐的英语听力。
请仔细想想你是如何学会母语的?如果有从语法、造句以及默诵单词开始逐渐学会母语的人,我还真想见识一下。恐怕这样的人一个也不会有。
最初是靠听母亲的细语,然后一点一点地模仿学说,5岁左右开始根据字帖摹写文字,这应该是一个标准的母语学习过程。总之,人们是通过“耳→口→手”这一顺序掌握自己的母语的,至于文章读解,那将是这以后的事情。
练习敏锐的英文听力,最好是一天从早到晚不间断地收听CNN这样的英语节目。只要坚持不懈地听下去,就会自然而然地掌握英语独特的节奏和语调了。
但是,为什么在学习英语的时候要将这一过程彻底颠倒过来呢?从英译日开始,在达到一定水平后,进而教授英语写作与日译英,当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都还停留在初级水平的时候,学校的英语教育已经完结了。
日本人在背记英语单词的考试方面能够领先全世界,但却无法进行日常会话,全拜这种毫无科学性的教学方式所赐。无论是英译日还是日译英所学的都是僵死的英语,无论背记多少都对日常使用毫无益处。
当遇到如“nosoonerthan…”(立刻)这样的英语惯用句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记住它,就要求他们背诵“妈妈一进来,我立刻就走出了房间”这样的例句,这就是代表性的日本英语学习法。但是,无论这一句子本身多么正确,这样的英语都永远无法在生活中运用。在实际的会话中,最需要的难道不是将“我为什么走出了房间”的理由告诉对方吗?
第五部分《即战力》 为何日本人不擅长英语(2)
更为不堪的是,如果听不懂对方所说的话,那就无法知道说话对象关心的到底是“我走出房间”的原因,还是“妈妈进来了”。这将导致双方完全无法沟通。
练习敏锐的英文听力,最好是一天从早到晚不间断地收听CNN这样的英语节目。即使你对“收音机一族”这一词汇不甚理解也没有关系,只要坚持不懈地听下去,就会自然而然地掌握英语独特的节奏和语调了。
在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之后,就可以试着模仿耳熟能详的音节进行发音了。但是,在此时没有思考文意的必要。只要像学习动物的叫声一样着力模仿就行了。而这就是锻炼准确发音的方法。
但是,日本人对于如此简单的方法却难以适应。不知是出于认真还是不会变通,总之,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学生们总是一定要考虑什么是正确的发音以及句子的意思是什么。
这样做的话,好不容易所掌握的一点点英语又会被全部糟蹋了。故此请一定要摆脱旧有学习方法的诱惑。
我想告诫那些追根究底的人,英语是没有所谓正确的发音的。就连美国人面对同样的单词,也会因身处纽约与得克萨斯而产生发音上的区别。关于这一点,美国人会认为只要能够交流就无所谓,而究竟哪个发音正确,那是语言学家的事情。
在英语中,犬吠的声音为“Bau…u…u…”,但现实中美国的狗肯定不是这样叫的。只需模仿得像一些,那么无论是美国人还是印度人都会知道那是狗的叫声,这就达到目的了。
练习听力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在这一过程中,听者也会逐渐掌握“在这样的情况下要使用这种表达方式”的规律,这较之那些从一开始就将惯用句或是文法等强行灌入脑中的方式难道不是又快又好吗?
英语是没有所谓正确的发音的。关于这一点,美国人会认为只要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