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中得到多数人赞成。强大的孤立主义势力似乎应验了林赛
的估计:任何摆动将只是暂时的。同时,日本也比较及时地
满足了美国的要求,并道了歉,这使罗斯福在近期内实施制
裁和海军示威行动的理由减弱,他意识到那样将使自己醒目
地跑在公共舆论的前面,从而招致太多的攻击。
即令如此,这件看似虎头蛇尾地结束的事件却具有长久
的影响。它激发了罗斯福要对日本法西斯采取强硬措施的真
实想法,并加深了对日本法西斯与德、意法西斯同属一丘之
貉的认识,增强了他对于日本法西斯的敌意与戒备心理。他
还确信日本人不久就会犯下类似的罪行,而这会使公众舆论
要求回击。美驻日大使格鲁也认为,此后的美日关系决不会
是宁静的,而发生更多的事件的危险极大。赫尔也认为日本
正变得越来越〃疯狂和危险〃,并且正在与柏林和罗马密切地
协同动作。罗斯福派美国海军代表秘密去伦敦举行英美参议
人员会谈,会谈达成了一项一旦与日本发生战争就采取联合
行动的非正式协议。英国将其主要舰队部署在新加坡,美国
则将把战舰驻扎在珍珠港,双方的海军都可在对方的领海中
自由行动。
就在〃帕奈号事件〃发生的当天,日军攻陷了中国首都
南京,并血腥屠城数日。侵略者占领某国首都,在世界战争
史上一般被视为该国覆亡的重要标志。但正如毛泽东在《论
持久战》中所论证的那样,此通例不适用于当代的中日战争。
罗斯福政府先前依照惯性思维而作出的中国将要落入日本之
手的预计,却没有实现。相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使
中国成为率先有力抗击日本法西斯的象征。1938年1月,日
本近卫首相发表了〃不以国民政府为对手〃的声明,中日两
国都召回大使,断绝了外交和正面和谈的道路。这种情形促
使罗斯福政府产生了这样的看法,即日本在中国实行的政策
确实反映出日本一谋求控制整个亚洲和太平洋的决心,并且
情况确是如此,而这所涉及的利害关系就远比单纯保持独立
的中国政权要重大得多。同时,1938年的全球军事均势发生
了重大变化。纳粹德国作为一个军事强国的重新崛起,已经
使欧洲危机四伏,并且严重地降低了英、法和荷兰在太平洋
地区的殖民地力量的威慑价值。这样,能够抵抗日本的,就
只剩下中国和美国这两个主要的力量源泉了。这就促使罗斯
福对中日战争这个概念有了更深一层意义上的认识。
美国驻华大使约翰逊在〃帕奈号事件〃后就立即向美国
政府指出,他认为日本人的动机是企图消除〃西方在中国人
中间的一切影响〃。另外,由于美国在中日战争中明显地采取
了无动于衷的态度,国民党领导人或者可能与东京妥协,或
者经过选择去迁就莫斯科的要求,因为苏联开始向国民党提
供贷款和装备。摩根索也向罗斯福指出,目前只有苏联大规
模援助中国抗战这一事实,将有利于共产主义的发展和苏联
对中国的控制。美国亚洲舰队司令亚内尔上将在致海军上将
威廉·D·李海的报告中认为,中国的命运、菲律宾以及整个
亚洲未来的经济机会是同一个问题。如果允许日本征服中国,
那就等于放弃亚洲大陆以及对太平洋的控制权。而挫败日本
这种图谋的唯一办法是援助蒋介石,维护他的当权地位,同
时开始对日本进行贸易制裁。美国最重要的盟友即它在亚洲
的防御堡垒非国民党中国莫属。在另一份由李海上将呈示罗
斯福总统的报告中,亚内尔写道,美国必须着手援助中国,
〃这不仅是为了那些高尚的道义和政治上的缘故,而且也为了
有机会进行真正大规模的贸易,因为在这样的援助下形成的
稳定局面会带来扩大的市场。〃否则,〃白种人在亚洲就不会
有前途了〃。在约翰逊大使、亚内尔将军、埃文斯·卡尔森上
尉等人的不断警示下,美国政府中不少高层人士意识到了援
华抗日的现实意义和迫切性。李海上将在日记中坚信,在中
国战线上的作战是为了保卫西方文明而进行的殊死战。
1938年春,美国政府首次允许中国可以用出售白银的款
项来购买美国的军需物资。
当日军继续向中国内陆进犯时,财政部长小亨利·摩根
索就开始积极地与其他阁员谋求对华贷款的实现。他认为罗
斯福总统需要有人在后面大力推动,才能促使他在外交事务
上冒些风险,而赫尔未免怯懦了些。他雄辩地质问罗斯福:
〃难道还能有比出现一个统一的中国更大的争取和平的力量
吗?〃他的努力终于促成了美国政府对中国2500万美元的贷
款。斯坦利·霍恩贝克在致总统的备忘录中说,这笔给予中
国的紧急信贷是对日本〃侵略成性的帝国主义〃的当头一棒。
对即将作出的决定不应该仅仅根据它眼前的意义来判断,也
不应该仅仅根据它当前对中国的影响来判断。这批信贷的批
准,应该〃以美国政府的这样一种决定为依据,即它将主动
地尽最大努力,发挥我国的全部力量,以阻止日本的侵略行
径。〃也许是这些非凡的见识进一步地启发了罗斯福,总统也
表示认为,维护中国的抗日具有美国第一线的作用。
日本指责美国此举既干涉了中国的事务,又损害了日美
关系。日本反对贷款本身,更反对贷款所选择的时间。这是
中日全面开战以来美国政府的第一笔贷款,尽管数额有限,但
意义深远。它终于开始显示美国要在实质上真正对中国抗战
承担起相应的义务,“确实表明美国的态度和政策发生了重大
变化。罗斯福的顾问们主张利用中国作为遏制日本的工具,他
赞成这种意见。维护一个独立的中国政权,这对总统来说总
算有了真实的意义,而不像历来侈谈门户开放政策时那样毫
无意义了。〃中国驻美大使胡适认为,这笔贷款在支持蒋介石
控制国民党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38年12月中旬的国
民党《中央日报》连日推出专栏文章,宣扬美国对中国的援
助的意义。该报甚至认为此举标志着美国对日姑息政策的结
束。在华盛顿的一位中国谈判代表给财政部长孔祥熙发了封
机密信,信中称这笔政治性贷款仅仅是开始,〃美国已经明确
地投身进来,不能打退堂鼓了。同情我国的华府当局尚有两
年任期,也可能是6年。现在我们的政治前途更加光明了。〃
蒋介石政府也对中日战争和国际形势的冷暖变化作出了
重要的判断。它认为中日战争将长期化,日本不可能吞并中
国,中国单凭一己之力也难以战胜日本。同时,国际局势的
日趋紧迫和军事均势的重构,将使欧美列强一定会加大力度
地介入远东。而在可能向中国提供支持和援助的国家中,美
国是唯一有实力、而且有可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采取重大
行动的国家。至于英、法、苏等国,其大部分力量已受到在
欧洲崛起的法西斯德国的牵制,难以在亚洲有所作为。据此
判断,蒋介石政府制订了战时对美政策,其第一个目标就是
〃运用英美之力,以解决中日问题〃;为此,须维护抗战局面,
等待国际变化。①
应当说,蒋介石政府的判断大体没错。随着国际局势的
发展,中国战场在美国总体战略中的价值将日益提高,罗斯
福此前的那种对由一批没有代表性的〃殿堂上的收银机们〃控
制的政权的厌恶之情,让位于对日本威胁中国独立完整的更
为急迫的关心。但罗斯福政府中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日本可
能向北推进,直趋西伯利亚,而不会继续南进,所以,罗斯
福政府在维持棘手的平衡外交时,不得不小心谨慎地避免因
实行援华政策而引起与日本的战争。归根到底,援助中国的
一个基本理由是要确实抑制日本的军事扩张,但任何可能导
致战争的行动都要加以避免。这种通盘考虑就造成了美国远
东政策的一个自相矛盾的现象:对日实施严厉的制裁与有限
援助中国这两件事情长期脱节,而从逻辑上讲,两者是理应
统一起来的。
中国初期的全民族抗战有力地阻止或滞迟了日军的北进
战略。日军占领南京后,在华兵力相当于其陆军总兵力的2/
3,平原计划用于对付苏联的兵力却投入了中国战场。关东军
得不到充实,反而还陆续地调进关内。这样使得日关东军在
数量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