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选期间,穷追不舍的孤立主义分子赫斯特一度将罗斯福弄
得窘岂不堪。当时罗斯福勉强应付过关,已使国际主义分子
大为沮丧。亨利·普林格尔在《民族》杂志上写道:〃罗斯福
扯下了他过去高举的旗帜,但却没有树立新的旗帜。〃对此,
罗斯福有口难言。
最具权威的罗斯福传记作者弗兰克林·弗雷德尔以其多
年的研究成果表明:关于罗斯福的外交思想,〃从他任总统期
间总是把美国利益放在首位来看,他是一个民族主义者;从
他相信美国的幸福有赖于其他各国的政治稳定与经济保障来
看,他是一个国际主义者。〃
事实上,在竞选运动胜利结束以后,罗斯福就立即抛离
了他那发表于1932年2月2日、旨在回复赫斯特的演说中的
一些观点和主张。他在对外关系问题上的一度沉默并不反映
他的真实思想。就职前,他两次拒绝同胡佛公开合作以协力
解决战债、裁军与召开世界经济会议等外交问题,不是因为
他对外交政策漠不关心,而是出于一种要将新政府同胡佛政
府划清界线的个人考虑。他任命了主张自由贸易、反对经济
战的科德尔·赫尔为国务卿,国际主义者威廉·菲利普斯为
副国务卿,并同威尔逊总统的首席财政顾问和副国务卿、一
位著名的国际主义者诺曼·戴维斯多次商讨解决上述国际问
题的办法,随后任命他为出席日内瓦裁军会议的美国代表团
团长。罗斯福让戴维斯在1933年5月25日向裁军会议代表
们声明:倘若和平受到威胁,美国将同其他国家共同商讨对
策;一旦出现事实上的侵略,美国将制止企图破坏集体努力
的任何行动,以惩罚美国及其他国家一致公认的侵略者。〃这
项声明在4个星期内使人强烈地感到,罗斯福已经成为一心
为促进国际和睦的世界领袖。在国内外人民的心目中,他已
成为世界经济会议的主要倡导者,也是日内瓦谈判的核心人
物。〃此外,上任伊始的罗斯福还致力于将睦邻政策落到实处,
以改变美国长期以来在拉美国家中丑陋的帝国主义形象。他
主张推行〃集体责任制〃,不主张美国独断专行。他放弃了那
种以武装干涉为中心的拉美政策。罗斯福还在1933年11月
17日签署协议,与苏联正式建交,从而结束了自十月革命以
来美国拒不承认苏联长达16年之久的不正常历史。前苏联学
者亚·鲍·恰科夫斯基认为,〃罗斯福按其教育、生活态度及
其倾向性来说,都是一个资本主义者。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把
美苏关系建立在睦邻、互利、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罗斯福不
像胡佛那样固守僵硬的意识形态阵地,而是一位灵活务实的
现实主义者。
长期以来,罗斯福形成了这样两个信念:一是国家之间
的相互依存,即国家之间为了长期的繁荣与和平而互相信赖;
二是一项有效的对外政策需要国内稳定牢靠的支持。换言之,
他相信,美国经济的繁荣最终要依靠国外正常经济的恢复
——通过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主要的贸易强国的共同合作才
能实现的恢复。罗斯福清楚,繁荣与和平之间是一种唇齿相
依的关系。一方面,他发现世界经济萧条和侵略问题是不易
解决的;另一方面,他担心美国严重的困难和强大的孤立主
义势力是否允许他在海外作出任何行动。巴黎和会后,他运
回到海德公园的那张威尔逊总统用于起草盟约的桌子,成了
他上述两个信念不变的象征。
正值欧洲战云密布,世界笼罩在法西斯主义的阴影之下
时,美国举国上下却生活在一种浓郁的孤立主义氛围之中。绝
大多数美国人对战争的危险、对如何阻止和打击德、意、日
法西斯势力等这类问题漠不关心。他们倾身心地对付大萧条
引起的无穷无尽的个人危难,厌倦和反感那些把他们的注意
力引向国外的劝告。他们反对美国卷入欧洲那似乎是永无尽
头的恩怨和纠纷之中。宾夕法尼亚州州长乔治·厄尔的主张
就典型地代表了这种心理。他宣称:“让我们把眼睛转向国内。
如果世界将变成一个荒芜、仇恨和苦难的原野,那就让我们
更加坚定地守护和保全我们自己的自由绿洲。〃
孤立主义情绪是美国最古老的传统之一。若探本溯源,它
可上溯到国父华盛顿发表的《中立宣言》和《告别演说》。华
盛顿谆谆告诫美国人要信守这样一条准则:即坚决不要把美
国的命运与欧洲任何一部分的命运纠缠在一起,以免使美国
的和平与繁荣卷入欧洲的野心争夺、利益、情绪或反复无常
的罗网中去。华盛顿的遗训被历届国会奉为圭臬。此后的
〃门罗主义〃实乃其翻版或引申。孤立主义在从华盛顿到罗斯
福的近一个半世纪里,含义多变。它在普通国民中也具有广
泛的影响。美国与多事的欧陆间隔着大洋。当时没有国际航
班,少数美国人出国就坐远洋轮船,从纽约到罗马最快也要
10天,从加州到东京起码需半个月。二战前横渡大洋实属不
易,天然的屏障给美国人一种地远心自安的保守、自重心理。
坚决反对美国卷入国际纠纷的言行和阻挠罗斯福可能迎
击法西斯势力扩张侵略的活动,主要来自国会、内阁甚至罗
斯福身边顾问中的孤立派。它们主要代表中西部和西部的农
场主和新兴工业资本家的利益要求,它们反对那些与欧洲关
系密切的东部大财团和英国的国际金融财团。此外,赫斯特
报系、库格林神父、朗、三K党人、德裔美国人联盟以及少
数民族中的法西斯组织等,都是坚决的孤立主义分子。
20年代的美国历史学家基于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史料的
重新发掘与研究,认为一战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卑鄙争夺,
并与军火的制造和贸易息息相关。新闻界人士声称,美国及
仆人民在1917年是被〃发战争财的人和协约国宣传〃两种势
力气进了一场毫无价值的战斗事业中去的。舆论界的一些领
袖甚至公开为他们在1917年把美国带进战争感到内疚,并决
心永远不再滥用美国人民对他们的信任。历史学家还论证说,
一战和南北战争一样,是个悲剧性的大错。修正论者认为,政
治就是妥协的艺术,他们因此把布赖恩推崇为一战前外交活
动的英杰。他们认为威尔逊发表的那些理想主义的声明,掩
盖了谋取暴利者们恶劣的贪欲,而且全国都受到协约国巧妙
宣传的摆布。参议员威廉·博拉等人则深信国际联盟〃不过
是欧洲军事机其中的一个齿轮〃。还有不少人认为:如果要避
免战争,就应当迁就希特勒,他要求生存空间似乎并非无理,
他想把所有德国人联合在一面旗帜之下,在一些人看来,似
乎是实行民族自决原则,做得比威尔逊在凡尔赛所做到的还
要忠实。
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美国人民普遍地对第一次世界大
战深感失望。一场以牧师、妇女和大学生为主力军的和平主
义运动在30年代得到了大发展。各级教科书极力贬低尚武的
英雄人物,军事史几乎被取消,儿童们被劝告不要去作打仗
的游戏。每年的五一劳动节都有数十万大中学生为和平而罢
课、游行。不少知名的宗教界领袖加入了反省自己一战〃罪
行〃的行列,他们纷纷在公众面前痛切地忏悔自己曾在某种
意义上对一战的支持,并〃毫无保留地答应永不重犯那种错
误〃。有一位评论家指出:所谓〃永远不再〃的誓言成为30年
代的一种风气,恰如宣布禁酒之前人们纷纷发誓戒酒一样。
国内孤立派对新上任的罗斯福总统戒心极重,因为他们
对罗斯福的成长史、背景、从政经历、言论等了如指掌。他
们在罗斯福上任不久,就进行了一次有关武器贸易及其在世
界政治中有害影响的调查。1934年4月,参议院又成立了以
著名孤立派北达科他州共和党人杰拉尔德·奈为首的调查军
火工业的特别委员会。调查对象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军
火制造商和银行家。如此重提陈年老帐,目的在于给罗斯福
来个〃敲山震虎〃。该调查委员会得出了令国民震惊的结论:
美国在1917年参加欧洲战争既非保卫本国的利益;又非捍卫
民主制以拯救世界,而是那些军火利益集团和金融家们施展
阴谋诡计而招致的结果。该委员会同时发掘了不少耸人听闻
的证据材料,以支持、佐证上述结论。这就使美国公众轻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