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衡,不是沉湎于国际理想,而是维持优胜的国家地位。〃他还
预言,美国若参加国际联盟则无异于从此承担了处理永远不
会完结的战争的义务,他大声反对美利坚居然还有17%的文
盲,这块富饶的土地上还居然存在着贫穷。1962年美国历史
学家投票排列历任总统的名次,哈定在31位总统中名列最
后,是最失败的两个总统之一。
一般而言,副总统的竞选通常是稍逊一筹的。它作为一
种陪衬,一种重外在形式而轻内容的例行公事,很少搞得场
面壮观或轰轰烈烈。几乎历来的当事人都明白它在很大程度
上不过是尾随着总统候选人四处走上一遭而已。但是罗斯福
打破了这一传统。
自1914年竞选联邦参议员受挫,罗斯福踏踏实实地干了
6年,方熬到今天的出头之日,所以他分外珍视这次被提名的
机会,并且本能地将其同自己的政治夙愿联系起来。尽管他
已经大体上预见到它的结局,但性格使然,他决不能在众目
睽睽下偃旗息鼓或顺其自然。很多似乎无望的事情正是经过
苦斗反而出现了转机。况且,那条竭力向前延伸并将贯穿着
他的事业的平行线依旧横卧在他的意识深处——向特德叔叔
看齐——特德叔叔被提名为副总统候选人时是42岁,而他现
在才38岁。
罗斯福迅速交代了海军部的事务,随即便与同事们挥手
道别。海军部的工作人员献给退役的罗斯福一只银杯作为留
念。罗斯福在临行前对丹尼尔斯表达了动情的感谢,他尤其
感激这7年多来丹尼尔斯对他的体谅和容忍,以及丹尼尔斯
〃在他竭力要飞上天去的时候,巧妙地教会了他在地上走的本
领〃。
8月9日,竞选运动的帷幕正式在海德公园村拉开。在此
后的80多天里,他绝大多数晚上在竞选专车上度过。他毫不
停歇地在全国各州旅行,每天通常是发表7次有时甚至是13
次演说,总计演说次数近千次。这次远征的阵容中有埃莉诺、
宣传人员斯蒂芬·厄尔利、总管马文·麦金太尔、专职采访
记者斯坦利·普伦诺西等。路易斯·豪后来也从华盛顿赶来
助阵,他把罗斯福结识的上千个新朋友记了下来,尽力通过
这次竞选让全国都熟悉罗斯福,他的眼光早已越过当下而投
向了未来。
罗斯福在演说中不知疲倦地为国际联盟问题吁请公众支
持。在反复阐明这个主题时,他说:〃对于我们面临的世界性
问题,我们要么闭起双眼,像东方人那样梦想着过去,过着
与世隔绝的国家生活;要么睁开双眼,认识到当代文明世界
已经变得如此错综复杂,而各个国家的人民生活也日益如此
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至于建立种种体面而亲密的外交关系
日益变得不可避免,但是这种势在必然的正常关系竟然被魔
鬼令人心惊地诬称为'国际的纠纷'。〃他进一步地宣称,国
际联盟〃是一个对现实形势的一种现实解决的方法。它虽不
如我们最初提出的宪章那么完善,但它不反对国家而反对战
争。通过它,我们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正式加入这个组织
的政府在和平的局面下互相贡献我们的精力和潜在力量。而
把这一目标同美国政策对立起来,实在是不可思议的。〃
在国内事务方面,他主张要组织进步的和有效率的政府,
不断地研究美国的工业、财政税率和社会问题,不断地采取
行动以改善公民生活状况。合理保护和使用自然资源,实行
较高的劳工标准,而不要〃堕入某一个集团的心血来潮或机
会主义之中〃。
这些主张无一不预示、暗含或标明了罗斯福的那些正处
于反复探索和变动之中的政治哲学和治国方略的特征与结
构。人们只是在过了整整10年之后才在无助的绝望中蓦然发
现它们的意义。11月初,罗斯福在纽约麦迪逊广场公园的结
束性演说中表达了自己的信念:〃正是我心中的信念使我确
信,美国将选择进步的大道,把绝望的论调、卑怯的嗫嚅、倒
退的小路统统抛到一边!〃
罗斯福全身心地投入这次竞选,其积极进取的主动姿态
格外引人注目,但并没有因过分〃突出自己而使主角考克斯
州长黯然失色〃。在11月6日的大选中,像这样的错误并没
有对结局产生多大影响。共和党人哈定——柯立芝获得压倒
性的胜利,他们的多数党地位也得以恢复,并将此局面保持
了10年之久。
罗斯福以达观的态度对待这一切,他在一封信中说:〃富
兰克林·罗斯福,这位前副总统,已被解除职务了。〃他并非
一无所获,他获得全国性的知名度,结交了许多重要人物、了
解了民众的情绪和要求、尤其是获得了弥足珍贵的教训——
政治是实现可能实现的事物之艺术。而任何试图绕开或抵制
政治现实的努力都是难以奏效的。——所有这些都对伺机东
山再起大有裨益。
在野的商人政客
38岁的罗斯福10年来第一次成了普通公民。在与日渐
长大的儿女们和老朋友们度过了一段自由自在的休整齐后,
他要开始工作了。整个柯立芝年代被实业家们称为〃新时
期〃,电力的普遍使用和F·W·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的推
广,促进了全国工业的惊人增长,经济一派繁荣,商业投机、
金融业活动既有利可图,又充满着风险。
波士顿富豪范·L·布莱克是罗斯福在游艇俱乐部的伙
伴,他经营的实力雄厚的马里兰信托储蓄公司正好要在纽约
开设一个分公司。该公司主要从事证券发行的担保和海外投
资等业务。罗斯福便担任了这家座落在百老汇120号的分公
司经理,年薪丰厚,是他当助理海军部长收入的5倍。同时,
他又重操律师旧业,在华尔街52号开设了埃米特——马文
——罗斯福法律事务所。他给朋友写信说:〃这两项工作显然
可以很好地相辅相成。〃
在此后的8年中,他从事着各种各样的商业冒险活动,但
绝大部分都以失败告终。许多年后,他的政敌仍以幸灾乐祸
的口吻谈到20年代经济繁荣时期的罗斯福在商务活动方面
的失败。他参与其中的各类公司都具有很强的投机性,在
1929年到来的大萧条中,除一家之外全倒闭了。
罗斯福并未因接二连三的失败而遭到巨大损失,因为他
很少在一笔买卖上大量投资。对此詹姆斯·M·伯恩斯认为
它反映了罗斯福作为一位不肯对一次选举进行孤注一掷的政
治家的谨慎作风和保守性的一面。似乎只有一次投机给他带
来了收益:他帮助一家加拿大公司买进贬值的德国马克,用
于购买各种德国公司的股票,尔后在出手股平时赚了一笔。罗
斯福还加入过一些金融联合公司——〃康普·邦德公司、联
合银行公司〃等,他大胆的闯入姿态引起了金融界的某些不
安。1923年夏,罗斯福与一家行为可疑的企业发生联系时,金
融情报协会秘书长F·安德烈写信给他说:〃我非常痛心地发
现,有人正在利用您的名字发售新股票,这尽管是出于良好
动机,但从商业观点来看,终究是非常冒险的……十分令人
惋惜的是,您的光荣而令人尊敬的名字正在被此类商业交易
所利用。〃罗斯福答复说:〃您应当了解,对于一个从事社会
活动的人来说,避免让他的名字在他一无所知的情况下为各
种企业所利用,有多么困难,不过我一定尽量设法注意这些
问题。〃罗斯福总是热衷于不停顿地提出新计划并参与试验,
他喜欢新鲜事物。
1922年,罗斯福担任了美国建筑委员会的主席。该委员
会作为建筑工业的一个行业组织,是按照商务部长胡佛的企
业自动调节理论建立起来的。胡佛亲自主持了挑选罗斯福出
任主席的会议。该委员会下辖全国250个建筑行业组织,成
员有建筑商、建筑师、工程师和建筑行业工人。当时的建筑
业因到处充斥着牟取暴利、工程舞弊、质量低劣、价格昂贵
而招致公众的指责,新闻界和各种论坛纷纷要求对其内幕进
行调查。罗斯福认为这是一种很好且健康的做法,但他反对
由政府对工商业进行干预。他在该委员会的发言表明了这一
点:〃政府干预不是可行的做法,因为这种做法是笨拙的,而
且需要很多资金。这意味着要雇用一些人来从事这一工作,这
意味着要增加税收。公众不需要这种做法,工业界也不需
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