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的教育过程〃。这轮较量使罗斯福和坦慕尼协会得以互相认
清了对方:罗斯福真正领教了对手所拥有的潜在的影响力,并
认识到任何一个企图获得全国性胜利的纽约州民主党人,如
果没有坦慕尼协会的支持,终将前功尽弃乃至一事无成;而
坦慕尼的头子们也掂量了罗斯福的能量,感到这个激进的家
伙并不十分可怕,说不准什么时候把赌注押在他身上也不致
于有太坏的结果,如果形势需要的话。
这段插曲之所以会提前发生,就罗斯福个人而言,主要
是其急功近利心态的驱使和仿效特德叔叔的冲动的作怪,从
而使他在羽毛未丰时就仓促上路,结果欲速则不达。而从一
个更为长远的角度看,此番折冲无疑有助于罗斯福走向政治
上的成熟。它客观上培育了罗斯福与坦慕尼协会日益走向和
解的契机,也预示着一个血平方刚、冲劲十足的激进的罗斯
福开始成长为一个精气内敛、老练沉稳的政治家。
这个时期,罗斯福在个人生活中也发生了插曲,战时疯
狂的工作节奏感染了人们生活中的许多领域。风华正茂的罗
斯福在工作之余暇很善于调剂自己。华盛顿风光无限的上流
社交活动随时向这位身着伦敦燕尾服的年轻人敞开着大门。
1913年埃莉诺聘请了22岁的社会工作秘书露西·塞默尔。
从此,这位风华绝代的美人闯进了罗斯福夫妇的两人世界。同
许多知名人士一样,这样的绯闻总被渲染得满城风雨,据说
罗斯福的家庭生活一度出现了严重的危机,怨忿交加的埃莉
诺在1918年发现丈夫邮件中的情书后,带着孩子去了坎波贝
洛。1920年露西同大她30岁的富翁W·拉瑟弗德结婚,风暴
似乎就此平静。但此后的岁月中,两人一直保持着隐秘而愉
快的关系。埃莉诺从那时期就毅然开始寻找家庭以外的独立
生活道路。〃平静的背后无不隐忍着压抑的痛苦〃,这是埃莉
诺从此最喜欢引用的一句话。
四 蛰伏中的苦斗
竞选与道义
1920年全国面临着战后第一次大选,民主党则处境维
艰。这种颓势实际上从1918年的国会选举中就出现了。战后
民主党遇到了许多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战争本身所造成的困
难。人民对于威尔逊执政期间的种种紧张、紊乱和不和——
〃战争、征兵、没肉吃的日子和实行战时节约的斯巴达式生活、
国际联盟之争、'赤色恐慌',等等〃——早已感到厌倦,共
和党人便充分利用了战后人们通常发生的政治感情逆转或觉
醒的心情。民主党人曾因操持战时经济历经种种困难而受到
了损害,致使他们的联合体分离为许多互相争斗的利益集团;
他们对于从战时过渡到平时也同样处理得不好,结果造成了
经济失调;失业、饥荒和种族骚动;劳工们对埃斯——卡明
斯法案、战后收入锐减和罢工遭到强制性约束感到忿恨,总
检察长米切尔·帕尔默滥捕工人不仅毁坏了威尔逊政府一度
作为工人的进步朋友的形象,而且还被自由派谴责为〃政府
保守倾向在日益增强〃;农场主针对农产评价格下降了13而B
农业用评价格维持不变的现象,向政府提出了严重抗议;西
部小麦带农民早就对1917年的利弗法案表示了不满;中产阶
级被战后通货膨胀和经济萧条所累及。此外,由于威尔逊坚
持以战争赔款来惩罚德国和把战争罪条款列入《凡尔赛和
约》,从而疏远了自由派,而他不带任何一个共和党人去参加
巴黎和会并且在那里一再妥协,也招来了人们的指责。重病
缠身的威尔逊作为民主党的领袖和象征,其影响力正在日益
消退和减弱。一位威尔逊政府内阁的成员说:〃威尔逊现在之
不得人心就像他一度深得人心一样。〃但是他已经把民主党同
他的国际联盟的命运紧紧地拴在了一起。威尔逊及其追随者
们强烈要求在民主党竞选政纲中提出国际联盟问题,以借此
实现威尔逊的宏愿,从而使这次大选成为一次〃伟大而庄严
的公民复决〃。面对这些现实,罗斯福同许多民主党人一样忧
心忡忡,他担心他的党难以取胜,但也没有完全失去信心。
1920年6月底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破例在旧金山举行。
一开始似乎是威尔逊的女婿、罗斯福的好友、前任财政部长
威廉·G·麦卡杜有望被提名的局面,但因分歧严重而形成
僵局。大会直到在芝加哥的第44轮投其中才选定了以报纸出
版商七家、两度担任俄亥俄州州长的詹姆斯·M·考克斯为
总统候选人。考克斯在随后考虑副总统候选人属谁时选择了
他并不认识的纽约州代表富兰克林·罗斯福。他在向全国代
表大会提名之前,特意征求了墨菲的意见。墨菲清楚地意识
到民主党人此次得胜的可能性不大,并且罗斯福这几年间已
没有像从前那样刻意同自己过不去,于是对考克斯的代理人
说:〃我不喜欢罗斯福,他在全国并不出名。不过,民主党总
统候选人破天荒地第一次对我这样尊重,所以,只要考克斯
愿意,我准备连魔鬼都支持。请告诉考克斯,我们将集合起
来,在第一轮投平时就提名罗斯福。〃
考克斯作为一个妥协性的候选人,在州长任内致力于长
期性的改革且政绩尚可,他同威尔逊长期保持着若即若离的
关系。考克斯之所以选择罗斯福作为竞选搭档主要是基于以
下考虑:罗斯福以其在海军部卓著的政绩正成为一颗上升的
政治明星,而他的籍贯、派性和政治倾向都恰好可以在竞选
过程中发挥一种平衡效果,他同举足轻重的坦慕尼协会的关
系已有所改善,这将可能使民主党在纽约这个全国人口最多
的州的严峻竞选局势有所改善。此外,罗斯福的姓氏可能会
从共和党那边争取过来一些进步分子,因为西奥多去世的时
间还不算久。罗斯福本人在被提名之前并没有进行过什么活
动,他只是对代表大会前夕流传的有关自己可能会被提名为
副总统候选人的〃谣言〃表示了赞赏而已。
考克斯和罗斯福专程拜会了威尔逊总统,中风后的总统
神色憔悴,言语不便,内心的理想之火却仍在燃烧。也许是
出于一种伟大的忠义之情,这对搭档不顾支持者的劝阻,毅
然决定把国际联盟作为他们竞选争论的主要问题,但这个过
于侧重于对外政策的竞选纲领显然不会为民主党带来好的效
应。他们的竞选活动从一开始就预示着将是一个吃力不讨好
的结局,因为考克斯——罗斯福的〃前途被威尔逊长长的身
影遮挡着〃。实际上,考克斯在竞选期间所作的许多冗长而措
辞模糊的声明,已经表明他的政纲对国联问题作出了某些修
改甚至重大保留。但为时已晚,人心的向背已成定势。
而他们的共和党对手、俄亥俄州马里恩县的〃活动木
偶〃、国会参议员沃伦·G·哈定则几乎完全迎合了1920年
选民的心意。他举止潇洒、相貌堂堂、嗓音浑厚深沉、和蔼
可亲、极富心机。他以貌似超越对手的高姿态表明自己讨厌
唇枪舌剑的辩论,并且常常无关痛痒而又无关大局地指出考
克斯——罗斯福这对搭档的一些长处,而同时,又瞅准那种
可以在民众中间产生最佳心理效果的时机,对竞选对手犯下
的哪怕是极轻微的疏忽或错误也要惊叫一声,故作大惑不解、
大惊小怪乃至小题大作状。尔后再郑重地对其归谬、指正。此
举竟然取得了惊人的效果。在整个竞选期间,同考克斯马不
停蹄地跑了22000英里、作了400次演说相映成趣的是,哈
定几乎足不出户,只在马里恩老家的前廊发表过一些文告和
演说。哈定的绝妙本领就是能将争端问题搅得模棱两可、不
明不白,他在参议院本来是坚定地反对国际联盟的,但他的
竞选文告和演说竟能使拥护和反对国联的双方都认为哈定站
在自己一边。正如后来他的传记作者安德鲁·辛克莱所说:
〃哈定一生都在尽力争取别人对他的赞许。他最讨厌被迫作出
招人怨恨的决定。在他事业中的每一特定时刻,总愿意借风
使舵,博取欢心。〃他反复强调美国必须〃恢复正常〃,他宣
称美国极须恢复的〃不是英雄主义,而是调养创伤,不是各
种济世妙策,而是正常状态……不是进行实验,而是保持平
衡,不是沉湎于国际理想,而是维持优胜的国家地位。〃他还
预言,美国若参加国际联盟则无异于从此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