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张学良家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的闾珣正全身心地投入于赛车运动,这是爱好运动的闾珣当年在沈阳和北平时喜欢驾驶汽车的延续。他越是参加这种富有刺激性的比赛,就越是对赛车运动热爱不已,越是迫切希望自己能拥有一辆真正的赛车。闾珣省吃俭用,没过多久他就如愿以偿地拥有了一辆红色的小赛车,这下,他更是将业余时间全部都投入到了赛车中去,尽管在国外的工作很忙,生活节奏也十分紧张,但为了练赛车闾珣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    
    于凤至知道闾珣如此钟情于赛车后,心生忧虑,她多次劝闾珣不要再热衷于那随时都可能发生危险的赛车。可惜闾珣对赛车的痴迷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母亲的劝阻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激起了他的好胜心:他相信凭自己娴熟精湛的驾驶技术,是不可能出现意外的。当时,加利福尼亚州车赛举办在即,闾珣踌躇满志,决心在此次比赛中力克群雄,夺取胜利。果然,1955年秋季的加州车赛,冠军的头衔如愿以偿地落到了闾珣头上,闾珣大受鼓舞。    
    当时美国各州正在掀起名目繁多的“赛车热”,已经在加州夺魁并为华裔人士争得了荣誉的闾珣,雄心勃勃,他将下一个目标锁定在了全美赛车冠军上。为了备战1957年夏天将在洛杉矶举行的美国全国赛车大赛,闾珣把所有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赛车上,疯一般地加紧练习,还创新了不少高难度的动作。随着赛期的越来越接近,闾珣的练习也越来越紧迫,他甚至每天凌晨时分就起床,到住处附近一个数百米高的陡坡上去练习刚学会的一个高难度动作。    
    1957年3月13日,是个大雾笼罩的日子。一大早,闾珣又像往日那样偷偷地起来了,蹑手蹑脚地将赛车开出了家门,来到了往日练习的陡坡前。面对遮盖天幕的浓密大雾,闾珣也犹豫了一下,但赛程的逼近让闾珣无暇考虑更多,他依然像往常一样,将赛车开到了最高速,从数百米的盘山公路顶端忽然飞驶下来。晨雾弥漫中,能见度很低,驾驶赛车全速疾驶的闾珣,做梦也没有想到前方竟也会有一辆卡车飞驶而来。就在他刚从一个弯路拐过来时,才蓦然发现对面有一辆卡车正朝他飞速驶来。见状闾珣慌忙紧急煞车,可是车速太快了,煞车已经来不及了,情急之中的闾珣急忙将赛车向公路的另一侧闪让开去。不料下坡路又陡又滑,就在他与迎面驶来的卡车擦身而过时,猝不及防地被飞驶的卡车刮了一下,恰在此时,卡车驶过时腾起的迷雾又挡住了他的视线,闾珣的赛车失去了平衡,猝然从高高的公路顶端滑跌下来,连人带车扑进了深深的沟壑当中。。。。。。    
    经历如此大难,万幸的闾珣保住了性命,可是他的脊髓神经却受到了无法救治的重创,他的左下肢骨折截瘫!更为严重的是,闾珣非但脊髓发生了挫裂,而且头部也遭到了严重的损伤,自从被送进医院后,就一直处于昏迷状态,再也没有清醒过来。    
    于凤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躺在病床上一动不动,满头满脸满身纱布包裹的那个植物人,还是自己从前那个那么有朝气,那么乐观向上的闾珣吗?望着儿子生不如死的惨状,于凤至的心碎了。    
    闾珣终于还是没能醒过来,这年的秋天,因为伤口化脓导致的败血症,在病床上安静地躺了半年的他,告别了人世。


第十一章 大洋彼岸的子女们3、童年夭折的三子闾琪

    三子闾琪,曾经是三个儿子中最可爱的一个,是于凤至最珍爱的幼子。1919年春天出生    
    的闾琪从小就生得聪明伶俐,文思敏捷,相貌也出奇的酷肖父亲张学良,加之他的性格、爱好等均与乃父十分接近,又是老幺,所以格外受父母的崇爱。    
    1926年,闾琪刚满8岁,就进入了新民小学就读,那是于凤至用自己多年积存的体己钱出资兴建的一所学校。闾琪天资聪颖,在校期间功课遥遥领先,成绩一直都是名列前茅,他从不以少帅之子自居,穿着简朴,专心学业,心无旁骛。闾琪的毛笔小楷写得既快又好,很有母亲于凤至的笔墨神韵。而闾琪的算数课也是三兄弟中学得最好的,对此,张学良尤为赞赏。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小闾琪快快乐乐地成长的时候,1929年秋天,他突然染上了一场重病。当时在沈阳的德国医生诊断为肺炎(另一说是肺结核),张学良本想在沈阳全力进行抢救,可是就在这个时候,蒋介石一纸调令,将张学良调至北平任行营主任。这样,于凤至只好将生着病的三子闾琪带到了北平,此时闾琪已沉疴日危,虽然张学良决计不惜一切代价,在津京两地遍请名医救治,蒋介石闻讯也从南京派来了美国医师戈尔协助治疗,怎奈闾琪病情笃深,纵有良医,也乏回天之力,延至1931年春天,闾琪终于还是不治而殁了。    
    心爱的幼儿早夭,对张学良的打击沉重。他在北平香山碧云寺为闾琪举办了大醮之祭。闾琪殁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张学良一度无心督理军政,甚至还萌生了辞去本兼各职,遁入佛门道家之念。幸亏各路军政要员频频说项,张学良才从丧子的悲痛中解脱出来。


第十一章 大洋彼岸的子女们4、二十七年始相见的父女

    张学良之女张闾瑛,是于凤至唯一的安慰,几十年来,是她在美国一直陪伴照顾着母亲,    
    使母亲在痛失三子之后,得以颐养天年,安度余生。    
    闾瑛是张学良的长女,他与于凤至结婚次年便得此千金,欣喜异常。闾瑛是个勤奋好学、刻苦读书的好姑娘,早在北平求学期间,她就穿着简朴,从不摆大小姐架子,谁也看不出她是北平头号人物的小姐。后来在英伦八年,闾瑛除了专心学业外,还担负着照顾两个弟弟的责任,独立生活将她磨炼成了一个处世稳重的成熟女子。    
    闾瑛精通多国语言,并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宋子文曾想给孔祥熙的儿子做媒,闾瑛不愿意嫁到大人物家,她说:“要嫁,就嫁给布衣!”她在英伦求学期间,结识了同样在此求学的陶鹏飞,两人的关系很快就从友谊升华为爱情,并于1941年结为伉俪。    
    陶鹏飞祖籍辽宁凤城县,早年曾就读于张学良创办的东北大学,九一八后他离开东北,自费到欧洲留学,在英国剑桥期间,万里有缘竟结识了母校校长的千金,喜结良缘。后来夫妇二人离欧赴美,陶鹏飞学有所成,定居加州以后,一直在圣旦克兰大学担任教授,除教学以外,十分热衷于侨界社会活动,发起组织了全球性的“中华联谊会”,十分活跃。    
    自从1934年在欧洲分别后,闾瑛就再也没有见过父亲,留在闾瑛的记忆中的父亲,永远是她儿时所熟知的那张面孔。经过这么多年,她不知父亲到底改变了多少?她又何时才能再次依偎在父亲的怀抱?而最令她耿耿于怀的是,父亲一直没有见过自己的丈夫,没能亲眼看到女儿现在的幸福。对于陶鹏飞而言,他虽然衷心仰慕这位赫赫有名的泰山大人,也希望能早日与岳父相见,但考虑到张学良的实际处境,他也不知道这无期的等待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似乎苍天有眼,着意安排,1961年,台湾阳明山会议筹备组,向加州圣旦克兰大学教授陶鹏飞发出了邀请函。台湾当局盛情邀请海外华人学者和专家们来台湾阳明山出席“阳明山华裔学人研讨会”,实际上只是蒋介石联络海外知名人士的一个借口而已。作为在旧金山颇有影响的知名教授,陶鹏飞自然而然地被列在邀请之列。    
    闾瑛又惊又喜。去台湾参加学术会议,无疑意味着父女、翁婿相见的到来,这对于几十年未见到父亲的女儿,一直未曾相认的女婿,确实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所以,在接到邀请函后,闾瑛夫妇便时刻处在喜悦与紧张的情绪当中。    
    阳明山会议会期很长,却没有什么具体的内容可供讨论,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接见、宴会和到台中、台南、基隆等地游山玩水之上。闾瑛和陶鹏飞由于另有一番用意来到这里,所以一到台湾,就向有关方面提出了探访父亲张学良的请求,可是费尽了周折,找来许多张学良的旧部和朋友出面,却仍旧得不到当局的允许。后来,闾瑛和陶鹏飞不得不找到王新衡、黄仁霖和何世礼等国民党要人,希望他们出面请求最高当局的首肯,然而,结果还是让闾瑛夫妇大失所望:没有蒋介石的允许,任何人也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