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走近当代觉囊的法王-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这儿长住的僧人有一千几百多,可是,除了偶尔见到在一块空旷地的一个大帐篷里有几十个喇嘛在听云登桑布上师讲经外,平时很少看到有什么僧人在外走动。在藏哇寺,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广播,没有报纸,没有电话,没有饭馆旅社,没有定期班车、没有娱乐设施……几乎可以说,现代社会所有的一切在这里似乎一切都没有。僧人们从早到晚的生活内容,除了一天吃一两顿糌粑,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自己的屋子里打坐修行。

    听说,这儿还有专门用来闭关的黑屋子,里面漆黑一团,终年不见阳光,你若进去闭关,要过三年才可出关。闭关一次,三年为期,这也是觉囊派的传统,这一传统从后藏传到壤塘,数百年不改,一直延续到今天。

    眼下也有一批僧人正在黑洞里闭关。

    我很想进黑屋去看看。可是没门!觉囊派的规矩严得很,别说不会让一个汉地来的异乡客参观他们闭关的场所,即便是当地的喇嘛,你不在里面闭关,也不让进。这样的规定,我想自有它的道理,一则,是要保护闭关者不受外界干扰,二则,也是对外保密吧。

    前天,我已拜见了藏哇寺的云登桑布上师。上师对我来这儿求法和采访表示欢迎,并答应为我提供一切方便。

    我对被指派为我当翻译的多尔吉说:“上师不是说了麽,为我提供方便,你带我去闭关的地方看看吧?”

    “那不行!”他一口回绝。“我放下自己的事情,带你参观,为你作翻译,这不是已经给了你方便吗?觉囊派闭关的地方,别说外人不能进,对外面说都不能说!我自己平时也不进去。”

    “不能进,那能不能请个闭关的人休息时出来跟我见见面?”

    “这个麽,照道理讲也不大方便……不过,让我考虑一下吧,若有机会,我来叫你。”

    第二天中午,多尔吉邀我去他那儿吃午饭,也就是吃糌粑。往一只小碗里抓上两把炒熟的青稞粉,扔进一小块酥油,冲上小半碗茶,用手慢慢和、慢慢揉,最后捏成一个小团,就象内地早点摊上供应的那种“糍饭团”,这样,就可拿在手里吃了,碗空出来,正好可以倒茶----那是一种用最便宜的茶砖放在锅里煮成的茶水,通常还放点盐,所以茶水带点咸味。应该说,糌粑的味道跟“南方芝麻糊”差不多,还是不坏的,若放点糖,味道定会更佳。但当地人吃糌粑不放糖,糖在这儿是一种奢侈品。

    我吃了一个糌粑团就饱了。多尔吉吃了两大团。他告诉我,前些年他闭关时一天吃一顿,一顿要吃掉一斤多青稞粉。

    过了一会儿,来了个藏族小伙子,跟多尔吉咕噜噜噜说了一通藏语,我一句也听不懂。多尔吉请他坐下,然后对我说:“刚才我请在闭关房门口值班的人进去对他说了,我最近可能要出去一趟,他想我大概找他有事,就抽空跑出来了。他不知道是你要找他谈谈,不过既然来了,那就谈谈也不要紧。”

    小伙子中等个,身材精瘦,给人的印象是极有精神,尤其是他的那双眼睛,晶光灿灿,炯炯有神。衣着很单薄,只穿一件棕黄色棉毛衫,外面再披一块红色袈裟布。壤塘海拔3500多米,虽是初夏,气温还是比较低的,我把带去的两件毛衣都穿在身上了。早晚更冷一些,好在我还带了一件羽绒滑雪衣。

    多尔吉说,小伙子名叫东青,前些年他参加闭关时,东青是他那个班的班长,所以跟他比较熟悉。这儿的闭关三年一期,东青十三岁在藏哇寺出家(之前已在藏哇寺学了几年藏文),出家后就参加闭关,出关后,相隔未久,又参加下一期闭关,就这么着一期连一期地闭关,到现在已整整闭关十四年了!你能想象麽,这个二十七岁的小伙子,他出生至今的一大半时间是在黑洞洞的闭关房里度过的,而且,这完全是出自本人的自愿,没有任何人强迫他这么做!

    我问东青:“你年纪不大,出家的年头倒不短了,能讲讲你对佛法的基本看法么?”

    “他说,刚出家的时候,年纪还很小,还不大懂事,但是,他对上师当时一再教导的,也就是说,要进入佛门,必须对世间产生永不退转的厌倦心,产生了这种厌倦心后,仅靠自己,还没有能力得到解脱,要得到解脱、了脱生死,就要皈依佛门、皈依三宝,这一教导,在他年幼时就记得很牢,至今还牢牢地记在心间。现在的不少人,并不了解这一点,不知道佛法的开头,就想要一步跨进佛的基殿。刚才说了,对世间产生厌倦心,这是一切佛法的基础。产生了厌倦心后,然后皈依三宝、依靠三宝,在自性中产生对三宝的永不退转的信心,这样就真正进入小乘的道了。在年小的时候,他知道的就是这么一些。”另外,要进一步进入金刚密乘道,就必须发菩提心,发无量菩提心。后来随着他慢慢长大,他逐渐知道了佛法的功德、佛法的殊胜,并进一步知道了时轮金刚是一切续部中至高无上的大法。

    “他说,对聪明的人来说,他是算不上怎么聪明的,但对不聪明的人来说,他也可以算是一个聪明的人了。他打听过许多教派、许多法之间的差别,通过比较,最后确确实实认定时轮金刚是至高无上的大法。这也是他一直坐在这里,在上师身边连续不断地修持时轮金刚生圆次第的缘故……”

    多尔吉年纪比东青大几岁,出家比东青晚几年,三五年前,他也闭过一次关。以他高中毕业的汉语水平,加上本人出家已有一定的年头,因此,佛教翻译这一难度很大的差事落在他的头上,应付起来还算自在,他把东青说的这一大段话翻给我听时,几乎没打什么隔楞。

    我又问:“你出家十几年了,今天的你跟十几年前有什么不同?”

    多尔吉把我的话对东青说了,这回不知是不是由于翻译上的原因,东青表示不知该怎么回答好,他要我把问题提得更具体一些。

    我就说,请东青谈谈,经过这十几年的修练,他已修到什么程度?在修持的次第上跟过去比有什么变化、提高?

    “这个问题恐怕不好说,密宗跟显宗在这一点上不一样,具体修行的方法,在闭关中产生的一些境界,以及自己在修行中领会、体悟到的一些东西,除了上师以外,一般是不能对外讲的……”

    “唔,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不谈具体的,一般的说说吧。”

    “其余的,怎么说呢,一个人从不信佛到信佛的过程,起先他什么都不知道,一窍不通,后来他慢慢慢慢经过上师殷切的教导,对佛法产生一种从心底里发出的信心,一听到上师,一听到佛法,一听到三宝,心底里就会发出那样的一种信心,那样的一种感觉。关于它的整个过程,刚才也说了,前提是发起四大出离心,对世间产生厌倦心,然后是树立起金刚密乘无量的菩提心……大致上就是这样。具体的境界,对外不好说。不过,除了上师以外,在同学之间,有时我们也进行一点交流。有三年时间,我跟他都坐在一起。”

    我问,闭关觉得苦吗?

    “不觉得苦。”多尔吉说得非常干脆,看来这不仅是东青的回答,也是他的看法。“汉地来的人,也许会觉得苦。我们当地人从小生活在这里,已过惯了这里的生活。从汉地来的人不一样,他们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可以坐车,不用走路,享受着荣华富贵,跑到这儿来,跟我们一起吃糌粑,没有素菜吃,他们会觉得苦。不过,上师说了,汉人到这儿来学法修行,功德也大得多,因为他们比藏人吃苦也多得多……”

    我问东青:“你家有几口人?兄弟姐妹多不多?”

    “全家一共八口人。”

    “哪几个?”

    “爸爸,妈妈,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两个妹妹,还有他。”多尔吉掰着手指说。

    “七个,还有一个呢?”

    “还有他嘛。”多尔吉笑起来。

    我又问:“当时出家,是他爸爸妈妈把他送来的,还是他自己想出家?”

    “他说他从小就有想出家的念头。”

    “是从几岁开始有这个想法的?还记得麽?”

    “是从七岁开始的。他记得,起先,是他爸爸教他手写体的藏文,他学不会,爸爸说他连藏文也学不会,读不懂经文,那就好好呆在家里吧。后来他自己找到一本正楷的藏文,也没人教,自己就学会了。那时大概七八岁吧,他就想出家。”

    “你出家十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