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沈括-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75年)三月使辽。就在这时,辽方增派的使臣萧禧带着国书来到开封。 

他一来就摆出一副蛮横态度,不肯以礼朝见宋神宗;辽国的国书也措词强硬, 

不仅指控宋军越境挑动事端,而且将上次谈判出现僵局归咎于宋使,并再次 

要求重新划分蔚州、应州、朔州三州边界。宋神宗同时得知辽国已在边境集 

结军队,由于畏惧辽国,他同意作些退让。但萧禧得寸进尺,要求对于三州 

土地以分水岭为界划分,这样辽是大占便宜的。按照惯例,使者在对方都城 

停留时间不超过十天,但萧禧却赖在使馆不走,扬言不按辽国的要求办就决 

不回去。这样,事情拖了一个月。 

     这时,沈括通过了解情况、查阅档案、研究地图,弄明白了边界的实际 

情况。他对神宗说:“根据我国和辽国以往的条约和我国这次的让步,已经 

符合辽国所谓的分水岭界线,可以同意辽国的要求,以阻止萧禧进一步提出 

要求。为了摆脱萧禧的无理纠缠,并把两方以前签订的有关条约整理后通告 

辽国,宋神宗决定撇开萧禧,立即派沈括使辽。萧禧闻讯,怕到手的功劳跑 

掉,更何况以分水岭为界的要求已达到,所以他与宋朝代表交换了划界文书。 


… Page 11…

这样,两国边界谈判有了最终结果,这是建立在宋朝作了让步的情况下达成 

的。为了把这个事实肯定下来,以免辽国再生事端,宋政府再派沈括使辽, 

名义是赴辽答礼回谢。 

     沈括估计辽国不会就此罢休,此行必然困难重重。为了不辱使命,保卫 

国家的领土主权,胜利完成使命,他作了充分周密的准备。沈括更加仔细地 

查阅了档案文献资料,研读了有关文件几十篇。他不仅自己研究,同时要求 

随员也都作到了如指掌。四月中旬,沈括率随行人员由京城出发了。早在出 

发之前,沈括已经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作了以死报国的决心。当到宋辽边 

界雄州时,他写下了一封遗书,请哥哥沈披(时任雄州安抚副使)转呈朝廷, 

信中大意是: 

     “假如臣不能生还,辽军必然倾国入犯,他们的军器武艺,都不及我方, 

不过依靠军士能吃苦耐劳,行军不带粮草而已。制敌的方法,应该会合西山 

的人马来守卫磁州、赵州。黎阳一带河道窄狭,容易被敌跨渡,所以应分澶 

州、大名驻兵,去扼守黎阳白马津;同时怀州、卫州坚壁自守,以阻塞通路。 

辽军难以西进,必从中路出兵长趋河桥,此时我军就可以决在齐贾河堤,引 

水淹灌敌人,辽军即使有百万之众,也难免全军覆没。唐河发源于西山,可 

以用沙袋将它壅塞,等到敌人北归,就决放河水断其后路,镇州、定州的守 

军再火速出击,就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痛歼入侵之敌。” 

    这封遗书写得何等雄壮!在千钧一发的重大关头,沈括考虑的不是个人 

的生命,而是国家的安危,这是一种多么强烈的爱国之心! 

    作为一位科学家,沈括也念念不忘科学研究。进入辽国后的一天黄昏, 

雨过天晴,一道彩虹出现在前面的山涧之中。沈括不顾草深路滑到涧前观望, 

又派人过涧与彩虹对立,进行实验观察,发现彩虹就变得有些模糊了。因此 

他认为:彩虹是雨后折射阳光所形成的。并且发现彩虹的位置与太阳位置是 

相对的。他还发现辽国境内有一种新奇的动物,它们前足很短后足很长,走 

路时用后腿向前跳,这实际应该是归属于现代沙漠地区的跳鼠一类的生物。 

沈括特地捉了几只,准备带回国研究。对于异国的风土人情,服饰习惯等情 

况,他更是处处留意观察、记录,作为资料保存。这些不仅表现了沈括作为 

一位科学家有着执着的探索精神,而且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位政治家面对艰险 

却镇定自如的无畏气概和必胜信心。 

     五月二十三日,沈括一行到达永安山,辽朝皇帝辽道宗正在此打猎,两 

天后接见了他们。二十九日,辽方枢密副使杨遵勖(xù)与右谏议大夫梁颖 

等设宴招待宋使,双方开始谈判交锋。辽方首先把沈括等人赴辽回谢的身份 

抛在一边,不谈两国谈判后的通好事宜,而把话题再次引入到边界领土问题。 

焦点集中在鸿和尔大山 (今山西崞县西南)、天池子(今山西宁武西南管涔 

山上)两处的分界问题上。辽方坚持说鸿和尔大山应以分水岭为界,南属宋、 

北属辽;而天池子地方当归辽界。沈括则在紧张的气氛中沉着冷静,用辽朝 

以往发出的公文与两国的各种条约为依据,指出:辽兴宗重熙十一年(1042 

年)辽使者王守源、张永等同宋使翟殿真、吴巴共同商定的疆界,即以鸿和 

尔北山脚下而不是以分水岭为界;同时他出示了当时辽政府机构的公文为凭 

证来驳斥辽方的无理要求。关于天池子问题,沈括则出示了当时辽驻军的军 

事通告,上面注明天池子“地理属宁化军(宋朝的边境驻军)”,也就是承 

认天池子地方的主权归宋朝所有。就这样,沈括据理力争,使得辽方代表无 

言以对,只得暂时放弃对两地的领土要求。经过十几天的紧张谈判,沈括维 


… Page 12…

护了国家的主权,六月初胜利返回京城。 

     沈括凭着自己的博学与精明,挫败了辽方的无理纠缠,取得了外交上的 

成功,赢得了边界上的暂时安宁,为国为民立了一功。 

     沈括不仅精通自然科学,也研究过社会科学,他有丰富的经济理论知识。 

从辽国返回后不久,他就得到了朝廷的新任命:代理三司使。三司是盐铁、 

户部、度支三司的总称,是北宋管理财政的最高机关,地位十分重要。沈括 

担任此重要职务后,在实践中运用自己的理论和智慧,在国家财政方面积极 

革除弊政,为解决北宋政府的财政危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尤其是他主持改 

革盐钞法、论说货币流通理论。 

     盐钞法是北宋政府对食盐进行专卖的制度。其规定是由商人向政府交纳 

现金,换取盐钞 (贩盐的凭证),拿到食盐产地支取食盐再运到各地出售。 

国家财政收入的很大部分来源于此。到了北宋中期,由于国家财政日益困难, 

入不敷出,政府便滥发盐钞以图多从商人手里收得现金。但由于人们食用盐 

的需求量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多大变化,所以就出现了许多虚钞。例如,陕西 

每年政府发盐钞三百五十万贯,而人们实际需要的食盐数换成盐钞不过二百 

一十万贯,虚钞达一百四十万贯。商人领了盐销售不完,当然也就不再向政 

府纳钱换盐钞了,盐钞法也就随之逐渐被破坏了。代之而起的是官卖食盐。 

许多官吏只求多卖盐而得利,就利用行政职权强行配给,使广大百姓多了一 

项新的负担。比如有一个盐官不仅随意抬高盐价,还将民众按贫富划分等级, 

每天分等强配食盐,尤为可恶的是:他规定当天买的盐必须吃完,如果没吃 

完第二天就当贩私盐置论处。盐政就这样成为百姓的一大害。同时也影响了 

国家的财政收入和政治威信。 

     沈括经过考察,认识到了盐政之弊对于国家的巨大危害,于是向宋神宗 

进了 《盐蠹(dù)四说》的奏章。在奏章中,他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盐政的弊 

病所在和解决问题的办法。 

     一是针对虚钞泛滥,盐钞法无法执行的现状,建议由政府出钱,将以前 

发行的旧盐钞全部回收,为盐政改革奠定基础。 

     二是针对盐价不稳、私盐买卖盛行的状况,合理调整盐价;限制盐钞发 

行额,以市场所需盐量为依据;有效的控制公私盐务。 

     三是针对官卖食盐的严重危害,采取扩大商人销盐范围的办法来减少官 

卖,并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使商人能从销盐中获利。商盐销售正常了,官卖 

食盐的危害就会减轻,盐钞的价值也就得到了相对的稳定。 

     四是恢复盐钞法实行之初的国家调整措施。也就是在京城设立都盐院, 

由三司拨款,负责调节盐价。当京城盐价低时,商人贩盐进京就会亏本,这 

时都盐院就出钱平价购买商人的盐,以免商人吃亏;等到盐价上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