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_净空法师_第1-300集-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佛法总归结不外「戒定慧」三学,普放宝光明王他所修学的光明清净,清净身是戒、定的成就,光明是智慧的成就,我们要看清楚。戒是什么?如理如法遵循经典的教诫。善导大师跟我们讲,佛教我们要做的,我们认真努力去做,佛教我们不可以做的,我们决定不违犯,这叫戒学,佛在经论里面讲得太多太多了。古大德教我们受持一、两部经论,我们一生都受用不尽,受持不能太多,选一、两部经。许许多多古来的大德,在家、出家一生一部经。我们看净土宗的祖师,莲池大师、蕅益大师,晚近的印光大师,一部《弥陀经》。其余的经论有时间、有能力可以看看,帮助你理解,帮助你深解义趣,是属於助修,正修只一部。
  一经通一切经都通,通的标准是见性,每一部经都是如来从自性里面流露出来的,因此每一部经都见性。所以到见性才叫通,这一通所有一切经法全都通,不但佛法通,世出世间一切法都通了。为什么?一切法都是自性变现的,《华严》说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世出世间法都通了,然后你的生活就是佛华严的生活。
  佛华严是什么生活?无障碍的生活,「理无碍,事无碍,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这就是所谓的大自在、大圆满。你得到这个生活,这是真实的受用,这是真实的示现,光明清净达到极处。所以修行,菩萨为我们示现的是身心,光明是讲心,清净是讲身,我们总要懂得。《华严》的好处是经文长,内容丰富,比较艰难一点的地方,清凉大师都给我们点出来了。末法时期,知识分子在这一部经上就得真实的利益,这是我们应当要学习的。第九句:
  【金刚树华幢干闼婆王,得普滋荣一切树令见者欢喜解脱门。】
  菩萨修学这个法门从比喻当中说的,用『树』来做比喻。佛在经上用这个比喻非常非常之多,净土宗里面讲西方极乐世界宝树成行,景观之美,足以令我们生欢喜心。但是它有更深的意义,「树」是什么?树是建树;也就是我们世间人所讲的,学业、道业、事业的成就,这个叫树。如果明白这个意思,无论在什么地方,我们看到树,你就要回光返照,我这一生在世间有什么建树?过去儒家教学常讲「三不朽」,那是建树,「立功、立德、立言」,这是儒家的建树。佛家的建树是断恶修善、破迷开悟、转凡成圣,佛家教学的建树。你能够断恶修善,你的成就在人天福报,你不会堕三途;你要是能破迷开悟,你就有能力超出六道轮回。看你破迷开悟的程度,你的成就也不一样,破迷开悟少者,四圣法界;多者,一真法界。这个时候真的是转凡成圣,这是佛家教学的建树。
  清凉在注解里面讲,「法水遍滋菩提实行,行既树立,见者必欢,无复二乘,一切皆菩提树也」。我们读这个文可不能著相,菩提树是什么?大乘菩萨,这是果;因是法水遍滋,这一句是因。就像树木一样,你天天以水去灌溉它,这个树木就会长成、长大,要以法水去滋润它。此地是把人,把一个佛法修学的人,比作一棵树,树天天灌溉,学佛的人天天不能够离开佛法,所谓是薰闻成种。过去我们也特别强调这一句话,我们要闻佛法。
  世尊当年在世说法四十九年,等於说每天给学生大众上课。学生当中有一批常随众,常随众就是永远跟著老师的,不离开老师的,这是经上记载的一千二百五十五人,常随众。不是常随众,经典上通常不记载,人太多了,那个众叫流水众。这么多的常随众,是给我们做一个样子,给我们做个示范,如果我们是中等程度的人,不是上上根人,要常常亲近老师,不能离开老师,就像当年这些学生一样,不能离开世尊,每天接受教诲。其实他们那一批学生,有许多是诸佛如来应化的,有许多是大菩萨再来的,不是凡人,他们表演,做个样子给我们看。佛在经上明显的告诉我们,舍利弗、目犍连都是古佛再来,真正是为人演说,表演给我们看的。
  长时间亲近老师,天天听老师讲课,这就是法水遍滋。听了之后能解,没有解错意;解了之后能行,是菩提实行,不能够实行就不叫菩提。我们要把我们听到的、学到的,现在的话讲要落实,要去做到,我们的行才树立。从前儒家讲「三十而立」,就像一棵树一样长成了;「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这是孔老夫子他的境界。我们看看我们现代人,四十岁还不懂事,你说糟糕不糟糕?很多很多!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社会,这么一个环境,幸亏佛在《无量寿经》上把这个问题说出来了,我们听了之后,认真的反省检点,自己应该怎样去做。佛说「先人不善,不识道德,无有语者,殊无怪也」。今天社会确实是这样的,上一代的人没有教导我们这一代,我们怎么会知道?所以我们无知,佛菩萨不怪我们。佛菩萨既然不责怪了,我们更不可以怪人,我们要晓得他没有接受圣贤教诲。
  像我这个年龄,接受中国古老的教育才两、三年,七、八岁的时候,十岁以后中国古老的教育没有了,就变成新式的学校教育。大概大我五岁的人,他们在民初教育里面还念过《修身》这个课程,我在七、八岁的时候,这个课程就没有了。这个课程名字改了,改作《公民》,我们到学校念书有《公民》这个课本,内容比《修身》要差很远很远。现在我们仔细看看这些教科书,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古老的圣贤教育统统把它舍弃掉了,灌输一些民主自由开放的思想,这些思想我们仔细去衡量,好处固然有,过失太多了。
  古时候,现在人认为那是封建的思想,我们听了不以为然。古时候的教育是圣贤的思想,绝对不是封建的思想,用封建思想这一句话把圣贤的教学抹杀了,所以今天才有社会的动乱,才有许许多多的灾害。当年说这些话的人要负因果责任,不要以为你没有造罪业,你这一句话影响多大!所以我们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不能不谨慎。
  古人「三十而立」,那就是说他的智慧、学问、德行有所建立,是说这个意思;并不是说他的事业,并不是说他的生活状况,是说他的智慧、德行、学问有没有建立,这是一个阶段。「四十而不惑」,那相当功夫了,不会再受社会五欲六尘的诱惑,不迷了,在佛法讲是觉而不迷,这是真学问。所以一个社会能够长治久安,一个人一生当中能安分守己,消业障而不造业障,这是真实智慧。纵然这一生当中贫贱,有学问、有道德的人安於贫贱,孔老夫子贫贱,颜回贫贱,前途是一片光明。
  为什么有学问、有道德的人过这个贫贱生活?「五十而知天命」,他懂得我们的生活环境、一切受用,这是因果的关系。我过去生中没有修好因,我这一生想得好果报,哪有这个道理?不可能的;种什么样的因,一定有什么样的果报。知天命就是懂得因缘果报的道理跟事实真相,他心安;你有钱很好,我也不羡慕,我知道你过去生中修的因,你这一生收成好;我过去没种这个因,我到哪里去收?所以对於得大财富、大富贵的人,他不会羡慕,也不会去巴结,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要想得大财富、大富贵,我今天修因,将来就得到。可是真正透彻明了的,知道这并不是一个好事情,为什么?富贵人造业的机会多,贫贱的人造业的机会少。
  所以世出世间真正做学问的人、修道的人,都愿意过一个清苦的生活,自在!心里面没有忧虑,没有牵挂,没有烦恼,你说多快乐!物质生活很简单,每天只吃饱穿暖就够了,要多余的干什么?多余的就是累赘。所以诸位冷眼观察,你看世间人,大富贵人家,累积的财产、产业很多很多,死了之后一样带不去,留给儿孙造罪业。他要没有这些财富,他的儿孙非常和睦,非常团结,相亲相爱;一有这些财富,老人还没死,子子孙孙全是冤家对头,争夺财产。这不是爱护儿孙,这是把这一批儿孙送到地狱去,有什么好处?我们在旁边冷眼旁观,看得好清楚。世法如是,佛法也如是,佛法上一辈经营盖的一些大庙,死了之后留给这些徒弟们打架,现在这个社会,多少为了争庙产上法庭的、告状的、打官司的,出家人还搞这个,脸丢尽了!这是上一辈的老和尚造的孽,走错了。由此可知,财物决定不是一个好东西,必须要把它舍得干净,处理得干干净净。
  我在这一生当中,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