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们要成就,没有大慈悲心不行。我们知道现前社会,劝人作恶,人都欢喜,他都赞叹,他都拥护你;劝人断恶修善,他都把你看作冤家、看作对头,不喜欢接近你,而且还想方法来抵制你、来折磨你。这是什么原因?一切众生堕落在贪瞋痴慢的火坑里头,陷得太深了。他把这些东西,把贪瞋痴慢、五欲六尘,以为这是他真实的利益,坚固执著,决不肯轻易放下。我们今天劝他放下,那谈何容易!几乎举世之人,都在这里争权夺利,哪一个肯放手?这一代的众生,从小就看到这个现象,就养成这个习气,再加上无量劫烦恼习气,这才知道真难,真正不容易!
知道真难,真不容易,回过头来想想自己,真的值得庆幸,在这样一个境缘之中,我们的善根还能发现,还能遇到佛法殊胜的机缘。开经偈上讲「百千万劫难遭遇」,彭际清居士所说的,「无量劫来希有难逢之一日」,我们读到这个句子肯定,他讲的话是真话、是实话。希有难逢,这一天我们居然遇到了,这是何等的幸运!这是何等的福德!可是像我们一样遇到的人不是没有,也有许许多多人遇到,遇到怎么样?当面错过。我们就以近代来看,最近的,民初印光法师,净宗祖师,亲近他的人有多少?跟他学的人有多少?成就的人有多少?再比较起来,印祖学生成就就算相当不错了,没有一个人能跟他相比。李炳南老居士传他的法,在台湾三十八年,亲近他的人多,我最保守的估计超过五十万人,跟他学的,成就的又有几个?李老师自己讲,一万个人念佛,真正往生只有两、三个。万分之一、二,不容易!
我们今天闻法了,我们能不能有成就?这个问题是自己的善根、福德、因缘。《弥陀经》上讲得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善根是接触之后能信能解,这是善根;福德是接触之后能行能证。具足善根福德因缘,这个人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有善根,没有福德,不能成就;他虽然能信能解,他不能行。有福德,没有善根,还有成就;他虽然不能解,也谈不上信,但是他信老师,老师教他老实念佛,万缘放下,他就真的肯干,一生不改变,这种人也往生了,也能成就。由此可知,什么叫福德?福德是死心塌地,没有二念,依教奉行,这个人有福。轻易听信谣言,信心轻易动摇,这是薄福之人,这是薄福之相,这一生不会有成就的。
一切诸佛如来无不劝人修福修慧,福慧的根是从孝敬里面来的。现代人难,难在什么?难在不知道孝敬,从小没有人教他。尤其在现在的社会,现代的年轻人不但没有见到,听都没听说过。文言文舍弃了,纵然古籍摆在面前,看不懂。这是民国以来做了一桩很大的损失,提倡白话文,废弃了文言文,将中国人法身慧命一刀两断。我们的祖宗几千年智慧经验的结晶,希望永远流传给后世,工具就是文言文,今天把这个工具丢掉了,这些无价之宝摆在你面前等於废纸,你没有能力接受。所以废弃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得失利害几个人能知道?现在人要想听古圣先贤的教训必须通过翻译,少数有文言文修养的人,他把它翻成白话文来告诉大家,不能直接去读,这真可惜!
文言文难不难?不难。我手头上还有几本民国初年小学生的作文,原来我大概有六、七本,搬家搬来搬去都搬不见了,现在还剩两本,放在澳洲。将来有机会把它翻印,印出来,给大家看看民国初年小学生的作文,现在大学中文系念,恐怕都念不懂,可能还要查字典、查资料。为什么那个时候,十岁,十一、二岁能写得出的文章,现在大学中文系的人都不懂?现在人不教、不学了。从前小朋友上学念书,亲近老师,一般都是七岁,这标准年龄,聪明一点的六岁。也只有五、六年的时间,文章就写得很可观,对於道理他就通达明了。家长、老师认真的教诲,小朋友也会认真的学习。印光大师说得好,「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从前教的人、学的人都有一份真诚恭敬心,所以能得利益。现在教学诚敬没有了,要用佛法的话来说,感应没有了,哪来的成就?
我们如何培养慈悲心?慈悲心,现在人讲爱心。为什么佛家讲慈悲,不讲爱?慈悲是理智的,从智慧里面生的爱心叫慈悲,从感情里面生的就叫爱,佛家有这一点差别。感情里面生的爱很容易变化,为什么?情绪化,不稳定;智慧里面生的爱心,永远不会变,它有理论的基础。诸位要晓得,情非常脆弱,靠不住,刹那变化,早晚不同。佛法是建立在真实智慧的基础上,所以用慈悲,不用爱。我们也可以这么说法,慈悲是智慧真实的爱心,不同於世间人所讲的爱,那个爱是虚伪的、是假的、是会变的、是不可靠的。佛大慈悲,这才是福德海,海是形容深广无际。两种圆满,然后才能够得到。这两种就是我们佛家里面常讲的「二足尊」,智慧、福德两种都圆满,大慈悲才能够现得出来,自然就流露出来大慈悲了。
佛的学生,菩萨、声闻、缘觉、六道当中的弟子,这些人认真学佛,学佛什么?学佛的智慧,学佛的慈悲。智慧是理念,慈悲是行持,智慧落实就叫做慈悲,所以它是一不是二。佛学生学佛,不圆满、不到家。这些就如同江河,江河都流向大海;佛的慈悲像大海,菩萨、声闻、缘觉的慈悲像长江、黄河;六道凡夫,我们也在学,我们就像那些小河流,小的支流,自自然然汇归到大海。这个比喻好!再小的那一点慈悲心,你发的慈悲心与如来大慈悲海相应;这是把佛的大慈大悲比喻作性德,这个福德海大慈悲是自性,从自性里面流出来的,这就是江河支流,它是一体。
在这个经上佛告诉我们,偈颂里面「佛毛孔中皆显现」,长行里头没有,赞颂里头有,这一句是表示什么?表示同体。这个话在《华严经》说了千遍万遍,为什么说这么多遍?希望我们记住。《华严经》从头到尾念一遍,当然没有办法记住,但是凡是重复遍数多的句子,我们记住了。重复遍数多的,都是最重要的,让我们在这里头豁然大悟。悟什么?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跟我们是同体,同一个自性,「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你要果然能够认知,你知道了,你承认了,你自性里面的智慧、慈悲自自然然就流出来了,还要人劝你发心吗?不用了,自然流露,所以清凉讲「自然朝宗」。
依正庄严皆是如来示现,我们六根接触外面六尘境界,无一不是自性示现。怎么知道?观音菩萨就从这个地方入门的,「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我们错了,错在哪里?不知回头。菩萨他知道回头,眼见色立刻能从色相上回头,耳闻声就能从音声上回头,一回头就见性了。我们不能回头,怎么样?不能回头,眼见色被色迷了,耳闻声被声迷了,舌尝味被味迷了,乃至於心缘法被法迷了,迷而不觉,这真可怜!这些会修学的人,佛家讲善学的人,他回头,他不染,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丝毫都不染著。不染著生智慧,染著生烦恼;不染著与性德相应,染著与性德相背。我们看人家学习,回过头来再想想自己是怎么学的,为什么人家六根接触六尘能成无上道,我们六根接触六尘搞三途、三恶道?关键就在一个知道回头,一个不知道回头。
回头是岸!回头要回得快,立即回头,才产生智慧,丝毫不能够停留。菩萨修学做这个示现,我们看到了,我们听到了,要觉悟,要明了,要跟他们学习。这些人、这些事、这些物,又何尝不像《华严经》上所说的诸佛如来种种示现?稍稍能够体会得,我们的心行自自然然与普贤大士之德相应,还用得著学吗?还要人教吗?不需要了。对人、对事、对物,顺境、逆境,善缘、恶缘,真诚恭敬心油然而生,自然就生起来了。称赞、供养不需要学,无一不尽心尽力。为什么?报佛恩。也如同诸佛菩萨「作斯示现」,会做样子给别人看,广度众生,这才真正叫报恩度苦。你不能做出个样子给人看,你没有觉悟;真正悟入,自然就不一样,一切都会与诸佛如来的心行相应,这就是所谓自然朝宗。
清凉末后一句说「得大喜乐」,这个喜乐就是平常讲的法喜充满。喜乐两个字都不是相对的,如果我们把它看成相对的就错了,那你就不解如来真实义。喜的对面是忧,乐的对面是苦,忧喜之喜、苦乐之乐是六道凡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