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和平安在一起,也不见得就不能做个圣明天子。”
“狡辩!一个肆娇邀宠,一个偏听偏信,哪有圣明可言?”
“平安不是肆娇邀宠的人,我也不是偏听偏信的皇帝。”
“以色侍君,迷得两代皇帝晕头转向,这还不叫肆娇邀宠;你这发妻也不要了,儿子也不要了,心心念念只是那个妖孽,还不叫偏听偏信?难道非得因他误国误民,你才会回头是岸吗?”
林殷没有立刻回答,黑得不见底的瞳仁直视着太后,语气和缓下来:“母亲,您既然这么说,儿子也不瞒您。如今太子已诞,皇统得继,儿子此生此世是不会再纳妃的了。平安他不是妖孽。一直用尽手段,想尽办法试图禁锢占有的,是先皇和儿子,与平安无关。”
“呛啷”一声,太后将茶盏直掼到地上,从牙缝中迸出几个字:“正因如此,他更该死。”
“母亲。”林殷低下头,慢慢地道:“这个天下不是我的,是平安的。他若高兴,我自然勤政爱民、施行仁政;他若不高兴,横征暴敛、酷刑严苛不过一句话的事。”
太后“唿”地立起身,颤抖的手指指向林殷,哆嗦着嘴唇道:“你……你敢威胁我……”
林殷也不抬头,声音仍是不急不躁,和煦儒雅:“母亲,您也是读过史书的。‘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若是平安有个三长两短,我就让这天下人陪葬。”
他说得极淡漠,但越是如此越是寒意森森。太后打了个冷战,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个儿子,喃喃地道:“你疯了,你疯了……”
“母亲。”林殷抬起头,目光竟露出悲凄,道:“是,我和先皇,我们都疯了。母亲,您只以为是平安色诱惑主,您为什么不想想,是我要他,是我离不开他。” 林殷掀起袍角,跪下道:“母亲,您十四岁就进宫服侍先皇,自太子妃而至皇后而至太后。这宫里的一切,您应该比儿子看得更清啊。儿子自幼就是太子,循规蹈矩、安守本分,一句话不能多说,一件事不能做错,身边没有一个人能交心。这个金碧辉煌、红砖绿瓦的皇宫里,一个笑容都是陷阱、一个眼神都是别有含义。母亲,午夜梦回月影星坠之时,您不累?您不孤独吗?”
林殷双目含泪,字字发自肺腑。太后见惯了他冷静自持沉稳娴雅的模样,如此真心流动,还是第一次。细细品味话中之意,更是伤情,叹了口气,落下泪来。
林殷续道:“皇帝称孤道寡,乾纲独断。无论百姓大臣,皇后妃子,各有各的利益,各有各的机心,没有一个会说实话。只有平安,这个天下,任何人都有可能背叛我,只有他不能;而他可以欺骗任何人,唯独不会欺骗我。母亲,我想要的,不过就是这么个人而已啊。”
太后听得悚然动容,不知不觉坐了下去。林殷膝行向前,口中道:“母亲,平安被幽禁层染阁,受尽拷打屈辱。雷霆雨露皆是皇恩,不敢心存怨念,从未说过先皇一个不是。可我刚到层染阁,看他浑身是血奄奄一息……母亲,当时我真想躺在床上受尽折磨的是我……母亲,一个是父皇,一个是他,两个都是我至亲的人,我可有多难,有多难……”林殷将脸埋在太后衣服里,泪流满面。
太后摸出帕子擦泪,低头不做声。林殷哭了一阵,抬起头来,望着太后恳切地说道:“母亲,平安虽说不是骨肉亲生,到底也是您一手带大的。正所谓生亲不如养亲大,近二十年的抚育慈爱,难道说舍得就能舍得吗?您为他操了多少心,受了多少累?难道说一声妖孽,就恩断义绝吗?平安做错了什么?无非也就是要奉养至亲,承欢膝下。他就和您儿子一样……母亲,放过他吧……”
太后心灰意懒,道:“算啦算啦,我不管了,我也管不了……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先帝爷呀……”绢帕掩面,哀哀恸哭。
林殷跪着拭泪,慢慢柔声哄劝,等太后顺过了这口气,命人好生伺候着,回慈宁宫去。
林殷一向隐忍自制,极少如此放肆表露心胸,若非为了对太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断不会这样作为。一篇大文章做下来,也不禁有些头晕,扶住椅子定神。
张贵恭送了太后,回身见皇帝仍跪在地上,惊慌失措,忙跑回将他搀起,口中道:“万岁爷,您也得多保重啊。”林殷坐到椅上,闭着眼舒出口气。张贵却一眼看见地上血迹,吓得发抖。原来是太后打碎了茶盏,林殷膝行而前,不及躲避,一直跪在碎瓷之上。
张贵忙唤来小太监,为林殷挑去伤口中的瓷末,清洗包扎。林殷取了茶,慢慢吃了。又接过太监奉上的热巾,仔仔细细擦把脸,气定神闲,对张贵道:“摆驾,永和宫。”
皇帝林殷只有一后二妃,瑾妃住在承乾宫,住在永和宫的是淑妃。张贵见林殷面色阴沉,心里打了个突,忙躬身去了。
81 心期切处,更有多少凄凉
已近黄昏,又开始下起雪来,时而纷乱如羽,时而细碎若粉,或鹅毛飘坠,或柳絮轻飞。洋洋洒洒,打在脸上凉丝丝的。
永和宫燃了灯烛,通亮一片。瑾妃也在,和淑妃絮絮话着家常。太监们备下晚膳,两个人边用边谈。忽见一个太监跑进来跪下道:“禀娘娘,万岁爷驾到。”淑妃心头一喜,忙拉着瑾妃齐齐出门。果见一顶朱红帷幕暖轿迤逦而来,到了门前停下,林殷哈腰走出。
瑾妃并一众太监宫女跪下行礼,只有淑妃腆着肚子站着,屈膝福了福,道:“皇上今天大喜,竟还来贱妾这里。”林殷道:“嗯,过来瞧瞧。”进了暖阁。
两旁太监忙上来服侍皇帝脱下外裳,林殷见瑾妃立在一旁不知所措,温和地笑道:“你们正用膳呢吧,倒是朕来得唐突了,锦儿你也留下,陪朕用膳。”
淑妃得了彩头,兴奋异常。见皇上好兴致,便命人重新备上饭菜酒盏,和瑾妃坐在下首,陪皇帝说话。她心里高兴,又是快嘴的人,只顾着给林殷斟酒布菜,说笑解闷。瑾妃看看对面的淑妃,再看看笑得并不自然的皇帝,不知为什么,竟有些微微的害怕。
林殷胡乱吃下几口,取茶饮了。对淑妃淡淡地道:“今日朕喜获麟儿,本不想来找你。不过怕你孤单寂寞,颇为惦记,还是来了。”他一个字一个字说得极慢,淑妃却未听出话中之意,只抿嘴微笑,道:“皇上想着臣妾,就是臣妾的福分。”
林殷点点头,道:“既如此,朕有份薄礼赐予你。”向门外道:“呈上来吧。”淑妃脸上放光,手脚都没了放处。瑾妃微微地诧异,不敢多言。不多时,两个太监捧了一捆粗大的事物,放在地上,躬身退下。
暖阁中人齐齐看去,见是一大捆带刺的蔓菁,大家面面相觑,不知何意。淑妃赔笑道:“皇上,这是……”林殷冷笑一声,道:“想必你也不认得。这就是蔓夕花花茎。”此言一出,淑妃登时白了脸色,胆战心惊地看着皇帝。
林殷缓缓地道:“你不是说,这蔓夕花是妖孽么?朕就让你好好看看,怎么个妖孽!”唬得淑妃慌忙跪倒在地,未说话眼泪已流了下来:“皇上,冤枉啊皇上,臣妾……臣妾从来没有说过……一定是有小人造谣中伤……”
林殷站起身来,轻笑道:“好啊,如今是别人造谣中伤?谁?瑾妃,皇后,还是太后?!你以为你在太后面前说的那些话,就没有第三个人知道?你说平安什么?说他下蛊害人,心肠狠辣。说他堂堂男儿,色如春花,国之妖孽。是不是你说的?你还说他身带纹绣,骨骼奇异,天生媚种,实是祸国殃民,有没有?”
淑妃听他将平日里屏退下人,私语之言全部说了出来,心中大骇。身颤股栗,只哭着道:“皇上,是臣妾有口无心,无端生事,皇上饶了臣妾吧。”
“有口无心,无端生事?”林殷踱到她面前,道:“你有心得很。为什么要在太后面前胡说八道?不过是想借太后的口,指责平安。你和你哥哥父亲怎么勾结的?两个在外面联合一众心腹大臣干涉三法司断案,一个就在宫里兴风作浪,败坏安王名声。只要平安下蛊毒害先皇一事坐实,就算是张恩丁溪若等人设计诬陷,也只不过是为国除奸。到时候平安就算没有通敌谋反的罪名,弑君杀兄也难逃一死,你等倒可以逍遥法外。这等包藏祸心,助纣为虐,朕还能饶了你?!”伸手一拖,将淑妃拉入蔓夕花花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