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书由〃火力猛烈〃倾情制作
更多精彩e书尽在霓裳小轩:emgog
简 介
第一章 故乡
第二章 柳笛
第三章 母亲
第四章 大妈
第五章 金丝
第六章 村长
第七章 地主
第八章 消息
第九章 惊梦
第十章 分别
第十一章 路上
第十二章 征鞍
第十三章 营长
第十四章 争论
第十五章 政委
第十六章 江边
第一章 开进
第二章 木屋
第三章 侦察
第四章 山前
第五章 胜利声中
第六章 青坪里
第七章 团党委会
第八章 幽谷
第九章 军中便宴
第十章 小试
第十一章 小鬼班
第十二章 苹果园
第十三章 溪畔
第一章 寂寞
第二章 取经
第三章 待月儿圆时(一)
第四章 待月儿圆时(二)
第五章 待月儿圆时(三)
第六章 大炮与手榴弹
第七章 课本
第八章 闸门(一)
第九章 闸门(二)
第十章 闸门(三)
第十一章 追击
第十二章 会师
第十三章 另一个〃围歼〃
第十四章 在亲人心里
第十五章 琴声
第十六章 雪夜
第十七章 狂欢声中
第一章 征服〃死亡地带〃(一)
第二章 征服〃死亡地带〃(二)
第三章 孤儿
第四章 家
第五章 新来的老战士
第六章 家乡早春
第七章 来凤(一)
第八章 来凤(二)
第九章 密计
第十章 临津江畔
第十一章 溃灭
第十二章 控诉书
第十三章 将军渡
第十四章 虎鸣山口
第十五章 黑云岭(一)
第十六章 黑云岭(二)
第十七章 黑云岭(三)
第十八章 雨中
第十九章 洪水
第二十章 金妈妈
第二十一章 朴贞淑
第二十二章 浪滔滔
第二十三章 伤痛
第二十四章 阴谋
第二十五章 城市
第二十六章 聚歼
第二十七章 送别
第一章 枫叶红时(一)
第二章 枫叶红时(二)
第三章 归来
第四章 地下长城
第五章 夺取中间地带
第六章 钢铁战士
第七章 地雷大搬家
第八章 又一个〃狙击兵岭〃
第九章 绣花人
第十章 布谷声里
第十一章 在五面包围中(一)
第十二章 在五面包围中(二)
第十三章 在五面包围中(三)
第十四章 反击
第十五章 亲人
第一章 战友
第二章 春初
第三章 硝烟红花
第四章 在朝鲜人民军里
第五章 我看到了新世界
第六章 和平之声播音站
第七章 红旗飞舞(一)
第八章 红旗飞舞(二)
第九章 挺进
第十章 金谷里
第十一章 灯火灿烂
第十二章 停战令后
第十三章 新起点
第十四章 路
第十五章 归故乡
简 介
内容简介:
小说通过对朝鲜战场和我国农村生活的描写;全面反映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解放军某部连长郭祥回家探望母亲;得知美帝在仁川登陆的消息;与战友杨雪一同提前归队。他俩是童年的伙伴;他暗中爱着杨雪;可是营长陆希荣骗取了杨雪的感情;还准备很快结婚。杨雪一心想上前线;陆希荣则认为是郭祥从中作祟。这时连里出了逃兵;原来是有名的调皮骡子王大发觉得革命已经完成;家乡又分了地;不能再让娘讨饭。郭祥关了他的禁闭。
党中央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纷纷报名;王大发在团政委教育下也决心不打败美帝不回家;团长邓军提前出医院归队。全团急驰龟城;决心打好出国第一仗;可是陆希荣却命令部队向公路两侧散开;破坏了战斗部署。接着敌机来炸;郭祥忍不住用冲锋枪打;许多战士效法;打得敌机逃窜;陆希荣却要处分郭祥;团长邓军肯定了郭祥和战士们的积极防空。经过第一战役;我志愿军终于稳定了朝鲜战局。
在后方形势也很严峻;地主富农造谣破坏;村支书消极怠工;许多贫雇衣又穷得卖掉了分来的土地;农村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上级及时号召试办农业社。前线战事加紧;麦克阿瑟吹嘘圣诞节结束朝鲜战争;倾全部兵力开展总攻势;我军节节抵抗并部署了第二战役;邓军的团全歼了李伪第七师;又奉命急行军140里阻止美军三个师向平壤溃逃;都胜利地完成了任务;造成了美军黑暗的十二月;结束了第二战役。
陆希荣到朝鲜后一贯表现不好;多次造成战斗损失;团党委决定给予留党察看处分。杨雪认清陆希荣的面目很是痛苦。陆希荣更伪造现场;自伤腿部;被清除出部队遣返回国。郭祥在战斗中英勇负伤;文工团女提琴手徐芳献血救活了他;伤愈后他又多次在战斗中立功。杨雪不幸在战场上被美国飞机夺去了生命。直到1953年7月郭祥的右腿被打断;被送回沈阳截肢;才离开了朝鲜战场。省委任命他担任家乡的县委书记;邓军团长带给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和志愿军一级成斗英雄的勋章。
作者简介:
魏巍(1920。1。16~2008。8。24)河南郑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毕业于延安抗日军政大学。魏巍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1920年3月6日出生于河南郑州;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底;奔赴朝鲜前线;和志愿军一起生活、战斗。回国后发表了一批文艺通讯;其中《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影响。从此;〃最可爱的人〃成了志愿军的代名词。1978年;创作完成了抗美援朝题材长篇小说《东方》;于1983年获首届茅盾文学奖。2008年8月逝世后;魏巍灵堂设北京军区大院里;26日起接受公众吊唁。遗体告别仪式于8月30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
河南郑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
主要作品
魏巍是一位长期生活在部队中的颇负盛名的优秀作家。他的诗歌、报告文学、小说、散文、杂文都及时反映现实生活;洋溢着饱满的政治热情;并擅长把叙事、写景、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语言朴实优美;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著有长篇小说《革命战争》三部曲《地球的红飘带》、《火凤凰》、《东方》;诗集《黎明风景》、《不断集》、《红叶集》、《魏巍诗选》;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壮行集》、《话说毛泽东》、《魏巍杂文选》、《魏巍散文选》等。
编辑本段创作与获奖历程
童年及少年时期曾就读于〃平民小学〃及简易乡村师范;开始接触文学作品并产生浓厚阅读兴趣;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即赴山西前线参加八路军;后转至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后至晋察冀边区;在部队中做宣传工作;曾任宣传干事、宣传科长、团政委等职。建国后亦未脱离部队生活;曾任《解放军文艺》副总编、解放军总政治部创作室副主任、总政治部文艺处副处长、北京军区宣传部副部长、北京部队政治部文化部部长、文化部部长;《聂荣臻传》写作组组长;《中流》主编;北京军区政治部顾问。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3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
1938年到延安;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在晋察冀边区从事部队宣传工作;其间创作了不少宣传抗日、反映边区人民抗日斗争的街头诗、抒情短诗和通讯。长诗《黎明风景》是他这个时期的代表作。抗美援朝期间;三次赴朝;写下了《前进吧!祖国》、《依依惜别的深情》等优秀散文。散文集《谁是最可爱的人》在国内引起轰动;〃最可爱的人〃成了人民志愿军的代名词。主要作品还有电影小 说《红色风暴》(与人合作);散文集《幸福的花为勇士而开》;诗集《两年》、《不断集》;短篇小说《老烟筒》;长篇小说《东方》获首届〃矛盾文学奖〃。抗大毕业后在晋察冀边区从事部队宣传工作;其间创作了不少宣传抗日、反映边区人民抗日斗争的街头诗、抒情短诗和通讯。从1939年至1949年;主要从事诗歌创作;曾先后写作发表了《蛔蛔;你喊起他们吧》《好夫妻歌》及《黎明的风景》《寄张家口》《开上前线》等诗歌作品;其中1942年创作的长诗《黎明的风景》因成功地表现了抗日斗争的生活而获晋察冀边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颁发的〃鲁迅文艺奖金〃。建国后专事故文及小说的创作;曾在1950年至1958年间三次赴朝鲜;写下了奠定其文学地位的散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及《故士和祖国》《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依依惜别的深情》等作品;1952年与白艾共同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