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念无暗垢,故自无过染,自证原安住,世坏亦无畏,不着五浊尘,无别自然智,无色无五毒,明了未尝灭,
我也从来不曾被意念的错误迷惑。普贤如来说,所以我的观念、见地里没有错误,就是因为我的觉性经常在本来的位置上,没有动摇。即使三千世界都毁灭了,我也不会惧怕。这好像是在讲他自己的成就。就是因为他的觉性经常在本来的位置上,所以他对于种种物欲没有欲望。因为这种智慧不是基于意识而起的智慧,而是一种俱生的智慧,所以所谓物质的形象和五毒等等,都不存在。所以,也没有任何东西能够阻碍这种智慧的光芒。现在讲的这些东西,是属于佛教里最高的见,飞到外太空去,这是很高的见,普通的人没有办法搭乘这种飞机。
一性有五智,于五智成熟,出初佛五部,于此智渐广,生四十二佛,由运五智力,生六十雄猛,
刚才解释的佛性本质里,包含五种智慧。由于这五种智慧的成熟,于是显现了五金刚佛。五金刚佛就是佛性五种性质的反射,所以五金刚佛跟佛性没有什么差别。由于超越了智慧上的界限,于是乎另外42尊佛就生起了。由于这五种智慧光明的缘故,或者是力量像放射的光明一样,于是产生了60尊的饮血尊。
现在解释一下饮血尊。血代表愚痴,有些学者认为,真正的佛应该是愤怒相的佛。特别讲起来,真正由法身化现出来的佛,应该是愤怒相,因为这种佛的威力的确比寂静相的佛要大。意义上类似是这样的,工作的能力比较大。为什么这样讲呢?这个意义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讲,就像我们要驯服一个比较乖的小孩,总比驯服调皮捣蛋的小孩要容易。这种愤怒像的佛就是要驯服比较难驯服的。说起来,我们大家都比较愤怒相,因为我们都是比较愚痴,因为大部分的人都是愤怒相,比较愚痴。所以,寂静尊只有42尊,而愤怒尊有60尊。
根本明无迷,故为本初佛,由我发此愿,三界诸有情,了知自然觉,大智得增上。
所以,这种智慧的根本,或者是觉性的本质,是从来不被染污的。因为我是所谓的本初佛,就是普贤佛,由于我的祈祷,我希望三千世界的众生都由轮回的痛苦中得到解脱,能够了达俱生智,达到最后所谓大智慧的境界。这个祈祷词里面的主讲--祈祷的人,可以说是普贤佛,也可以说是我们自己。
我化身无间,分化百俱胝,如应种种现,由我悲愿力,三界诸有情,解脱六趣处。
我以无量的化身,永远不会间断的化身,化为无量、不可数的化身,不可思议这么多的化身。然后以一切可能的教法来教化、调服适合这种教法的众生,令在轮回中的三千世界的所有众生,能够由六道中解脱。
最初众生迷,由不了(悟)本明,无知昏暗住,此即无明因,从此闷绝中,忽起恐惧想,生自他贪嗔,习气渐增长,遂流转生死,
从这段开始,要讲意识的心是怎么样演化出来的。如果你要问为什么第一念无明会产生,这个问题要解答的话非常困难。这只有靠自己去做禅修,达到觉悟,才能够理解。在内心染污的众生心里,他的根本智慧是不会生起的。对于这种众生来讲,在他们的心里有所谓失念,心不能警觉,这种失念就葬送了他们的感官。因为这个原因,于是造成了所谓的不觉和染污。这就是所谓的无明。在这种情况下,产生感觉很吃惊的心,这种心渐渐扩大,变成一种恐惧。于是乎,由于这样的作用,众生以后就会感到恐惧。由于这样的关系,我们以后就有你、我、彼此之分,就有所谓的亲疏、敌友之分。有这样的分别以后,更多的习气渲染发生了,于是就造成了轮回。
五毒惑炽盛,五毒业无间,故众生迷基,即无知无明,由佛发愿力,皆自知自心。
在这个轮回里,产生了所谓的五毒。所谓的五毒,实际上不只是五毒,它是无量的,无量的烦恼就生起了。因此,我们经过上面的推理,我们就晓得一切轮回众生的迷惑是怎么样产生的,就是由于最初一念的不觉。所以由于这个祈祷词,我希望一切的众生都能够觉悟他们根本的、光明的智慧。
其俱生无明,是无知险处,其分别无明,即自他二执,俱别二无明,俱众生迷基,由佛发愿力,生死诸有情,无知黑暗消,二执妄识净,了悟自心性,
下面讲根本无明。无明有两种,第一种是根本无明,这种根本无明就是一念不觉和内心感觉动摇的,这种最初的一念动摇,就是根本无明。另外一种,就是由根本无明引发出来的无明。这种演变出来的无明,我们叫后得的无明。这种后得的无明,就是一种执着于你我相对之间的无明。这两种无明,就是造成所有轮回众生的根本原因。希望经由我的祈祷词,希望一切众生的染污,内心不觉的染污、黑暗,统统被清除、清净,而且把相对的二元性的观念也统统清除。最后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觉悟到自己本来光明的智慧。
谈到这儿,我开始讲所谓的二元。二元性的特性是什么呢?就是所谓的疑和疑心。怎么讲呢?所谓二元性的心,比如我们看到山、桌子、水、茶杯种种的境界,只要我们有分别感觉的时候,这里就包含有疑的性质在里面。因为,我前天讲到见的时候,当你看到一个物件的时候,有某种见,这种见的意思就是某种的认同或者你去考核它。
二执心犹豫,略起贪着时,习气渐增长,于衣食财处,五欲及亲眷,发生悦意贪,此令世间迷,二取(能所)业无尽,由贪果成熟,生于饿鬼中,常受饥渴苦,
由于相对的心,二元之见,于是发生了疑。由于相对的二元心,产生了对欲望的追求。这种对欲望的追求的习惯越来越大以后,于是我们对于食物、财富、衣服、房屋、朋友、爱人还有种种感官上的五欲,产生很强的追求,于是我们就受苦了。于是,这个世界就被我们误解了,我们拼命在执着、追寻物质的物件。当这种追求物欲的果报成熟了以后,你就会被转世到饿鬼道里去,所谓的饿鬼道也就是你的贪欲。我们的贪欲、贪求就是饿鬼。当然,你有了二元的心,又开始追求种种的物欲,这个果报成熟,你会堕落到饿鬼道。
由佛发愿力,令贪心有情,欲念不须断,贪着亦勿取,内心自舒缓,任持觉悟地,转分别成智。
由普贤王如来的祈祷词,我祈祷一切有贪欲的众生,既不要压制贪欲,或者是特别做作地抛弃贪欲,即是不要去接受这种贪欲,不拒也不取。你所要做的就是安置在本来的地方。如果你安住在本来的地方,你就会见到心的真相。如果能看到的话,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恢复到心的本然,然后智慧能够再自然地生起,最后都能够得到妙观察智。
若于诸境显,生微细怖畏,即长嗔习气,起杀害等心,嗔果成熟时,地狱煎熬苦,由佛发愿力,六趣诸众生,嗔恚猛生时,放缓莫取舍,若能持自心,即得明了智。
当我们看到有外境和对待的外境存在的时候,首先会产生很轻微的惧怕感。当这种惧怕感由于习气的执着渐渐长大,这时候就产生了敌人的观念。有了敌人以后就开始斗争了,当所谓憎恨、斗争行为的果报成熟了以后,就会堕落到地狱道受苦。所以说我们的愤怒,我们的瞋心就是地狱。当然因为这种愤怒、瞋心,使很多众生堕落到地狱道里。由普贤如来的祈祷词,希望所有具瞋心的众生,既不要抛弃瞋,也不要瞋,不取不舍,安置在原来的位置上,希望他们能够见到实相。最后希望他们都得到大光明的智慧。
由自心高举,于他心谤毁,由起猛慢心,自他欺凌苦,业果成熟时,死坠天生中,
另外一个烦恼,当我们的心变得很傲慢的时候,傲慢的心经常有和别人竞争的意向。你总想和别人竞争、比赛,当这种竞争的心生起、渐渐长大,于是产生了傲慢,于是又开始争斗。有了这种烦恼以后,我们总希望比别人好,于是开始了争斗。当斗争、嫉妒心的果报成熟了以后,我执、自我傲慢的果报成熟了以后,于是你转世在天道,在那儿受苦。他们的确是有一点很大的力量。天道的毛病,因为天道的环境很快乐、娱乐,因此他享受着快乐,没有警觉自己的危险。当他临死七天以前,他会看到他下一世要转世的地方。当他看到下一世要转世投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