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电影百年史-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得太多了,名词用得那么顺口。恋爱,你懂得恋爱是什么吗?……在一起的男女不一定会相爱,相爱的男女又未必能在一起,你能明白吗?”


中国电影百年史(上编:1905——1976)

1948年 第一部外语中译片《一舞难忘》 
    摸着石头过河,走自己的译制片道路
    译制片在中国走过了漫长而曲折的道路,从最初的默片时代配中文字幕,到“译意风小姐”在你耳边用国语讲解剧情,到配上中文的译制片真正出现,观众逐渐习惯外国明星讲一口中国话,再到今天的观众越来越倾向于观看原版字幕的好莱坞大片,译制片在中国的兴衰更替或许就在这个过程中清晰可辨,同时它也见证了外国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巨大影响。
  电影大历史:“舶来”的盛宴,观赏的奇观
  西方和东方两股世界文化之流在战后时期激烈地碰撞着,这种情况下的电影,犹如一个怀有欲望的精灵,尽力使自身全部的活力纳入开放的世界电影对话体系中,作为西方“舶来”的工业文明的产物,汲取着丰沛的养料。
  这种状况首先表现在文坛。大量世界文学名著和外国当代作品翻译出版,正如茅盾当年所说的“隐隐然成为一种运动”。当时的人们既能读到古希腊悲剧、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又能读到小说方面的大量译著,狄更斯的《双城记》、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司汤达的《红与黑》、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以及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随风而去》(《飘》)等等。
  当时一批根据世界名著改编的电影作品也颇为热门,它融会较多文学与戏剧的活跃因子,如《夜店》、《表》、《欢天喜地》、《春残梦断》等文化品位高且十分卖座的影片,而那些早年在外国留学的“海归派”编剧和导演则功不可没。比起这些“混血儿”,血统纯正的好莱坞电影,随着抗战的结束也大量涌入,重新为包括电影人在内的广大观众提供了观赏的盛宴,更重要的是也为战后中国电影的再度崛起提供了重要的参照物。
  “小别四年,我们不妨看看人家是怎样地在进步着。”这是当时新创电影刊物《世界影坛》发刊词中的一句。外国电影在中国恢复大规模放映,最直接地促进了电影公司不断恢复或迅速成立,甚至膨胀。报道外国影讯的电影刊物也大量出现,像《国际影讯》、《电影周报》、《好莱坞电影画报》等,出刊都非常迅速。而当时运入中国的外国电影除了少部分英、法、德、意等国影片外,主要是好莱坞8大电影公司和前苏联的影片。
  好莱坞影片的上映自不必说,战后前苏联影片虽然在气势和数量上远不如美国,但却始终不断,而且随着时代需要发生着微妙的起伏。当时放映的《列宁在1918》、《彼得大帝》、《森林之曲》、《碧血花》等影片满足了挑剔的观众对迥然不同于好莱坞电影的新奇渴望。当时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生动地说道:“美国电影适宜在一间雅致的小客厅放映,苏联电影就适宜在广场上开映,热热闹闹地挤满了人头。”
  这些看不到大腿、谋杀以及飘飘然爵士歌曲的“广场电影”,以实实在在的拳拳爱国之心,紧密地贴合着时代的脉搏。而这种鲜明的意识内容与风格,也为新中国电影提供了经典的蓝本。
  口述影像:时光荏苒,从字幕走向声音
  外国电影,尤其美国好莱坞电影,自“一战”以后不断运到中国,一度占据了中国的银幕。好莱坞8大电影公司的影片占据了上海各大电影院,上海最高档的电影院几乎是以放映好莱坞电影为业的,到高档影院看新鲜面目的外国影片对于当时时髦的上海人来说,不仅是时尚,或许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
  一台投影仪和上千块玻璃片
  对于大多数不懂外语的中国观众,好莱坞影片依靠什么来吸引他们?一个是靠很精美的说明书,里面会有演员和剧情的介绍;另外一个就是中文字幕。
  我那时候刚从学校里面出来,就去一家外国老板的电影院做翻译,当时薪金不算高但也不低。工作比较辛苦,每天四场集中在下午和晚上,来一部新片后,我要很快译成中文,当时随片带来的还有英文台本,我主要也是做台词的翻译,并不是每句话都翻,找认为主要的话来翻。
  我的另外一项工作就是随片放映时控制字幕。先把翻译过来的话写在一个窄长条的玻璃片上,然后编上号。什么用途呢?当时字幕不像现在是打在影片上的,而是在银幕旁边另外有一块白色小银幕,在放映室除放映机外另架设一台投影仪,我把编好号的字幕在投影仪上放出来,因为对影片已经很熟了,听原文然后更换玻璃片。一部影片大约一千句左右台词,所以玻璃片堆得很高,工作也很紧张。
  “译意风”并不普遍
  就是用这样配字幕的方法,我翻译了当时好莱坞最卖座的经典影片,像大家熟知的《魂断蓝桥》、《乱世佳人》、《出水芙蓉》、《红菱艳》等等。这些影片在美国本土放映没几天就能在上海看到,因为那时候上海是租界,非常开放,不受限制,所以好莱坞影片垄断着上海电影市场。
  后来也推出过一种新型的译制方法,也就是“译意风”,记得当时“大光明”推出的广告语是:“贡献给:爱看外国片而不懂外国语者;向来只看国产片而现在想看外国片者;欲求完全明了外国片剧情者。”尝试新鲜的观众不少,但是“译意风”并不是当时看外片的主流方式。一是设备要求比较高,需要影院投入大量资金;二是观众要交的钱比看字幕的要高一些。“译意风”只是作为“大光明”以及“国泰”等少数几家电影院的特色服务项目,并不普遍,外片依然是以字幕为主的。
  “配音过程就像打仗”
  上海沦陷后,电影业很不景气,英文片不允许放映了,我没事情干就转行到越剧班子做了8年的时间,也做编剧方面的工作。后来到上外国语大学进修过一年,还留校教过书,并掌握了俄语。但是教书总是不安心,还是想去搞电影。正好电影厂需要翻译,就回到老本行了。上海电影制片厂下面原来叫做翻译片组,在1957年时分出来成为了现在的上海电影译制厂。
  成立早些的还有当时的东北电影制片厂,也就是原“满映”改组后成立的制片厂(现长春电影制片厂),他们也有译制片组而且从解放前就开始做译制片的工作了。他们主要做前苏联影片及日本影片;我们做东欧片、前苏联片,也有法国片和美国片。50年代初的译制片已经都是译配片了,就是有中文配音的。因为当时技术条件有限,很多设备都是自己研制出来的,从翻译到录音再到剪辑,工作人员是非常辛苦的。夏天没有冷气,因为保证声音质量又不能吹电扇,就用大冰块降温,整个配音过程就像打仗,我们也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走自己的译制片道路。 


中国电影百年史(上编:1905——1976)

1948年 冷峻现实主义典范《万家灯火》 
    朴素平实的创作者沈浮
    《万家灯火》和《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三部影片并称为上世纪40年代中国电影艺术主流最为重要的代表作品,在80年代香港影评人举办的“中国十大电影”评选中,《万家灯火》荣获第三名;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选为“中文电影一百强”之一。沈浮在“昆仑”创作了《万家灯火》和《希望在人间》,和同时期的许多电影艺术家一样,完成了从朴素自发的现实主义向自觉的革命现实主义的转变,达到了他1949年以前创作的最高峰。
  电影大历史:当“现实主义”遭遇“新现实主义”
  1948年,中国电影的旗舰“昆仑影业”继推出《八千里路云和月》和《一江春水向东流》两部情节剧史诗电影后,稍有喘息地调转了一下航向,把摄影机从带有明显传奇色彩的人物转移到普通人的身上,努力从人们司空见惯的生活琐事中挖掘出新意来,《万家灯火》就是其中的代表作,它更被看做是对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的成熟和深化。与《万家灯火》同年,由意大利导演维托里奥·德·西卡完成的一部《偷自行车的人》,把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推向了新高潮。同样是在战后的废墟上,同样是一群受到物质和精神伤害的人民,意大利的电影人从纪录电影中汲取了养料,在内容和形式上提出了两个响亮的口号。
  “还我普通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