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31117航空史中的十个瞬间-周日新-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36年4月,德国著名飞机设计师亨克尔与欧海因签订研制合同,欧海因立即试制喷气发动机。于1937年9月,他研制第一台喷气发动机运转了。两年之后,装有欧海因喷气发动机的飞机上了天。 

  惠特尔1907年生于英国的考文垂。少年时代就对航空产生浓厚的兴趣。1928年,在空军学院学习的惠特尔在其毕业论文《飞机设计的未来发展》中就第一次提出了喷气发动机的原理,这是一个非凡的大胆的科学预见。尽管他此时还不过是21岁的学生。1930年,惠特尔申请了专利。几年中,惠特尔研制喷气发动机的想法无人理睬,几乎他自己也认为走投无路之时,新的机遇终于向惠特尔招手。1935年,在一位校友的帮助下,一家财团决定资助新成立的动力喷气有限公司试制惠特尔的喷气发动机,并取名为WU,即惠特尔样机。1937年4月12日,他研制的单转子涡轮喷气发动机首次运转成功。1939年,政府介入了,决定出资研制喷气发动机。惠特尔的新型喷气发动机W1B装于格罗斯特公司E。28/39战斗机上。 

  1941年5月14日,试飞员赛耶驾驶E。28/39升空,飞行17分钟。英国喷气式飞机虽然问世了,却晚于德国两年上天。对比德英两国、欧海因和惠特尔发明喷气式发动机的历程,可以引起人们深深的思索。如果不是英国上层保守思想当道、技术权威作怪,惠特尔的发明不至于在12年后才得到政府的资助,那么,英国航空技术发展史可能会改写,惠特尔的喷气式发动机也许早若干年,至少是在德国之前研制成功,喷气时代会早些降临,人类会早些受益。 

  而比惠特尔小4岁的欧海因,晚于惠特尔6年才提出喷气式发动机的方案,但是他遇到两位重要的伯乐:一是哥廷根大学的波尔教授,不但赏识欧海因,而且给予大力支持;二是亨克乐飞机公司的老板、飞机设计师亨克尔。1936年3月这位老板与26岁的欧海因谈了一次话,便拍板决定说:“从今天起,你被雇用了。我给你5万马克,你要在6个月内搞出一台喷气发动机来!” 

  当人们赞扬欧海因为喷气式发动机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时,他却说:“我很幸运,如果不是亨克尔,我可能什么也不是。”对于科学发明家而言,“伯乐”何其重要! 

  二战结束后,喷气式发动机的发展异常迅速,带动航空技术发生了质的飞跃,使飞机速度、高度及载重量直线上升,不仅军用飞机面貌一新,在民用飞机领域,由于喷气式客机的出现,使现代民航运输业出现了重大转折,人们惊呼:喷气时代真的到来了。 

  6。耶格尔突破音障(1947。10。14) 

  他说,冒险是人生一大乐趣,它是每一个试飞员都梦寐以求的。1947年10月14日清晨,22岁的妙龄女郎格伦尼丝驾车送她24岁的丈夫、美国飞行员耶格尔上尉到加利福尼亚州缪罗克空军基地,耶格尔将驾驶被他命名为“迷人的格伦尼丝”的X1火箭研究机进行第9次动力飞行。上午8时,母机B29携带X1飞机起飞。计划要求X1飞行速度达到马赫数0。97(即音速的0。97倍)但耶格尔想的却是如何突破音障。因为毕竟他已飞过8次X1了,对飞机的里里外外都了如指掌;更重要是,突破音障对他有着巨大的诱惑力和吸引力,因为飞机发明以来44年间,人类还未能突破这一重大障碍,在英国,已有人为突破音障失去了生命。 

  音速,即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在海平面约为每小时1 227。6千米。 

  为什么人们又把音速称为音障呢?这是因为,飞机速度接近音速时,空气阻力会急剧增大,这种阻力是实现超音速飞行的重大障碍。 

  这时,B29母机携带X1飞机升至6 000米高空,即投下X1飞机,耶格尔驾驶X1飞机飞行,按程序点着了4个燃烧室,飞机马赫数达到0。88,飞机开始颤振,耶格尔随即关掉2个燃烧室,后来飞到2 800米高空时,耶格尔使飞机平飞,又打开第3个燃烧室,飞机又加速,马赫数表的指针已超过了1,但表的刻度只到1为止。这时空中传来了像打雷一样的巨响,这就是音爆! 

  这是人类有史第一次听到音爆的巨大声音。音爆是在超音速飞行产生的强压力波,传到地面上形成如同雷鸣的爆炸声。常常会使居民受惊,甚至震坏房屋的玻璃。因此,在城市上空,低于1万米高度常禁止作超音速飞行。 

  格伦尼丝在基地目睹了丈夫的这次飞行,她所能看到的只是飞机在空中划过的尾迹,但她没有听到音爆,因为那发生在65千米之外的高空。她也不知道这次飞行会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当耶格尔乘着消防车来到自己的车前对她说:“我太累了,我们回家吧”。格伦尼丝正要起动汽车,几个人跑了过来,大喊大叫,这时耶格尔和格伦尼丝才知道:今天突破了音障。耶格尔驾机的马赫数达到1。07,即每小时1120千米。 

  耶格尔1923年出生,是美国著名试飞员、飞行员。二战中,他曾击落德国飞机11架。这次他因突破音障而载入史册:他获得了杜鲁门总统颁发的美国科技成就最高奖——科利尔奖,获得了国际航空联合会颁发的纯金奖章。 

  X1飞机是以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飞机,它的翼型很薄,没有后掠角。由于火箭发动机燃料有限,工作时间短,因而不能自己从跑道上起飞,必须借助于母机B29飞机携带到空中投放。 

  人类在突破音障的探索中,也付出过沉重的代价。 

  英国在向音障进军的道路很坎坷。1946年9月27日,德·哈维兰公司首席试飞员小杰弗里·德·哈维兰驾驶D。H。108型研究机飞行时,从高空向下俯冲,希望在短时间里超过音速,飞机达到0。94马赫时,不幸飞机空中解体,小杰弗里,这位德·哈维兰公司总裁杰弗里·德·哈维兰爵士的长子不幸遇难。德·哈维兰虽然有巨大的丧子之痛,但却丝毫未动摇突破音障的决心,1948年9月6日,哈维兰公司另一试飞员德里驾驶经过改进的D。H。108型飞机在向下俯冲的瞬间马赫数达到1。04。世界上第一种投入使用的超音速飞机分别是苏美于1953年研制成功的。其型号分别是米格19和F100。米格19飞机是米高扬设计局于1951年开始研制,1953年9月底在试飞中达到音速的1。4倍,该机于1955年装备部队。米格19飞机中国也曾仿制,型号为歼6。F100是美国于1949年2月开始研制,1953年5月首飞的喷气式战斗机,1954年装备部队,是美国在越南战争中使用的主力机型之一。 

  回顾人类突破音障的过程,耶格尔的一段话特别发人深省。他说,真正的音障不在天空,而在于我们对超音速飞行的认识与经验。 

  7。喷气客机首航伦敦至罗马(1952。5。2) 

  36座的喷气客机第一次在云层上面飞行,使旅客可以更加心旷神怡地鸟瞰白云下的美丽大地。世界上第一种民用喷气客机“彗星”号的首创者是英国著名飞机设计师、飞行员和企业家德·哈维兰。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公司于1949年研制成功中程喷气客机“彗星”号。1952年5月2日,“彗星”号客机正式投入航线首航,“彗星”从伦敦起飞,两小时后抵达罗马,引起巨大轰动,纷纷预订机票。甚至连皇室成员也想尝尝乘坐喷气式客机的滋味。这条航线是从伦敦到南非的约翰内斯堡的,中间经停罗马、贝鲁特、喀士穆、恩德培和利文斯敦,全程10 821千米,总飞行时间(包括中间经停的时间)为23小时34分,极大地提高了客运的效率。在此之间,民航客机清一色是安装活塞式发动机的螺旋桨式飞机,飞行速度已达极限,即每小时700千米左右,而“彗星”号客机的巡航速度是每小时788千米。这就明显的缩短了飞行时间。如从伦敦到新加坡的航线,以前的螺旋桨式客机要飞36小时,而“彗星”号只需25小时。“彗星”号还有一个优势,它采用了密封座舱,在云上飞行,不仅可以鸟瞰美丽的景色,其平稳舒适也是前所未有。 

  人类首先在军用飞机上跨进喷气时代之后,德·哈维兰敏锐地觉察到喷气技术对民用航空的巨大推动力,因此他在世界上率先进行民用喷气客机的研制。 

  “彗星”揭开了人类民航喷气客运的新时代。继“彗星”之后,苏联,法国和美国也前后推出了自己的喷气客机。苏联图波列夫设计局于1955年6月首次试飞了图104客机,该机是在图16轰炸机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19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