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蒙巴顿-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重申海军的作用,使之得到公众的承认,确实是蒙巴顿就任第一海务大臣以后
的首要任务。他认为,“我们只有先让别人承认,我们的舰艇将来可以成为大型游
动火箭的运载工具,然后其他事项方可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在蒙巴顿任第一海务
大臣期间,这是海军部所奉行政策的第一大基石。第二大基石是,保证向在世界各
地执行保护英国利益任务的水陆两栖打击力量提供支援。在申请政府拨款方面,蒙
巴顿很现实,也很讲究策略。他对经常嚷着要大幅度增加拨款的部下们说:国防预
算是要分配给各军兵种的,海军的份额肯定会少于过去。要求过高就等于失去更多。
海军必须确定自己的首要任务,并晓之于众。只有这样,保持一支有效的和平衡的
战斗力量的最起码的要求才能得到满足。
    然而就是这样,于1956年底苏伊士运河危机以后出任国防大臣的邓肯·桑兹还
要继续削减海军。这一年,蒙巴顿登上了皇家海军的顶峰——被晋升为海军元帅,
但没等他高兴多久,桑兹上任后所表现出来的对海军的敌意便引起了蒙巴顿的愤怒。
    桑兹是丘吉尔的乘龙快婿,曾任内阁供应大臣,以喜欢贬低他人而闻名。海军
副参谋长戴维斯回忆说:“他是有名的顽固脑袋,而且……对国家的战略需求一窍
不通。”更糟糕的是,桑兹得到了新任首相麦克米伦的尚方宝剑,“有权对涉及武
装部队的规模、形式、组织、部署、装备和供应……似及军饷和服役条令等一切事
情作出决策。”桑兹的观点是:核武器将决定战争的胜负,海军起不了多大作用;
巡洋舰已不再需要了,应予以报废;航空母舰和舰载飞机也不再需要了,皇家空军
可以把它们的任务包下来,等等。实际上,这等于说海军已没必要存在了,它成了
奢侈品,国家养它不起了。
    桑兹来国防部后,下令削减国防开支,引起了现役军官们的强烈不满。蒙巴顿
在1957年2月份写道:“我们现在同邓肯·桑兹搞得不可开交。他要大幅度削减195
7—1958年度预算和长远规划开支。女王陛下的政府打算无情地削减国防开支了。”
海军部说,“如果更荒唐的削减计划——比如一年左右将海军裁员一半——获得批
准”,海军部官员将集体辞职。蒙巴顿也起草了一份告海军全体高级军官书,时刻
准备散发下去。内称:
          我们海军部已作了全面和仔细的调查,结果很清楚,这
      样大幅度削减开支,只会造成混乱,破坏军队的士气。如果
      要就此事摊牌,我当然要明确表示,我不能再继续任职了,不
      能为这种人为的混乱负责。但是,在我考虑采取这一重大行
      动之前,我想听听同龄人的高见。
    结果,和通常一样,事情并没有走到那一步,原因之一是桑兹作了明显的让步。
    1959年5月22日,麦克米伦首相正式任命蒙巴顿为国防参谋长,并建议这个职务
的任期将由3年延长到5年。从地位上说,国防参谋长仅低于国防大臣,但由于后者
属于文官并受党派竞选的影响,所以,国防参谋长实际上是整个英国陆海空三军武
装力量的专职首长。
    在正式任命公布前,蒙巴顿忙忙碌碌地度过了他在海军中的最后几周。4月19日
和20日,他发出了1300份告别信,其中大部分的结尾都有他的亲笔签名。4月23日,
他在英国广播公司发表讲话,“告诉广大人民,海军的前途是光明的”。按规定,
他移交第一海务大臣职权的时间是5月1日零点整。4月30日午夜;他坐卧不宁地等待
着这一时刻的到来,当副官提醒他时辰已到时,蒙巴顿十分伤感地说:“现在我已
不再仅仅属于皇家海军了。”说完,走到继任者查尔斯·拉姆面前,同他办理了交
接手续。
    蒙巴顿是继威廉·迪克森之后的第二任国防参谋长,这个职务设于1958年,目
的是统一指挥和协调陆海空三军。然而,迪克森在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方面,没有
取得成功。他仅干了一年多,便干不下去了,由蒙巴顿来接替他。当时,陆海空三
军各自的参谋长,有事可以直接去见内阁大臣和首相,蒙巴顿认为这样做无疑是损
害了国防参谋长的权威,于是他上任伊始便定下规矩,各军种有事先要找国防部请
示,不准他们越级去找内阁大臣和首相。
    20多年来,蒙巴顿一直主张三军统一。还在大战期间,他就曾说过:“我个人
认为,所有军官都应享有去各兵种服役的机会。他们应分别在达特默思、克兰威尔
和桑赫斯特轮流服役,一年换一个地方。这样,他们既可受到一般的锻炼,还可学
到特殊本领。”他还主张,军校学员通常可以选择自己的职业,学习参谋课程和战
术课程应着眼于三个军种,某一军种的参谋应到其他两军种里工作一段时间。他在
1941—1942年负责联合作战总部期间,便是这么做的。
    在领导机构的改革方面,他提出撤销各军种参谋部,而设立三军统一的联合计
划参谋部,并由他来担任这个机构的常任主席。不过,由于遭到了各军种参谋长的
消极抵制,这一目标没有在伦敦实现。蒙巴顿于是把它付诸实施于海外驻军,分别
在塞浦路斯建立了近东联合司令部,在亚丁建立了中东联合司令部,在新加坡建立
了远东联合司令部。这种新的指挥机构,在提高英军的快速反应能力方面发挥了很
大的作用。如后来在1961年,伊拉克再次称科威特是它的一部分,并在科伊边境集
结重兵,对科威特进行威胁。英国派“保垒”号航空母舰前往海湾地区,并答应科
威特,如果它请求支援,英国军队24小时内即可采取行动,结果使伊拉克未敢轻举
妄动。英国之所以能夺下海口,中东联合司令部的建立是原因之一。因为它能迅速
协调和调动陆海空各部队,简化了工作程序,从而提高了快速反应能力。英国驻中
东地区司令埃尔沃西中将说,在那次联合行动中,联合司令部的作用是很大的,没
有这样一个联合指挥机构,英国的干涉肯定不会那样顺利。
    然而,就在蒙巴顿在国防参谋长的显赫职位上,全力以赴地干自己的事业的时
候,他的夫人埃德维娜却不幸病故了,终年仅59岁。
    埃德维娜是位很要强的女人,自战争期间她主管过圣约翰救护队以后,一直着
迷于医疗救护事业。这几年,她每年都要花费数月时间去非洲和远东地区,帮助那
里的红十字会工作。1956年,她的私人医生威尔克斯·哈维告诉她,如果她不大大
减少自己的活动;3年之内死神就要夺去她的生命。埃德维娜对此忠告不但置若罔闻,
反而似乎要与死神争夺时间拼命去工作。1960年1月,她代表圣约翰的海外野战救护
旅去远东视察。事先被安排出来的视察日程甚至使她没有了上路的勇气,然而,生
性好强的埃德维娜还是咬牙出发了。
    2月20日,她抵达婆罗洲即加里曼丹岛的亚比。之后她立即进行了一系列视察。
路途中,伊丽莎白女王医院的护士长伯纳姆女士发现,她有时脚步踉跄,经常停下
来欣赏周围景物,看上去已疲惫不堪。伯纳姆女士见她身体如此衰弱,就在当地医
院里为她准备了一个房间,让她住进去以防不测。此时在伦敦,蒙巴顿忙完公务后
于凌晨1时30分上床休息。刚入睡不久,便被叫醒,说婆罗洲的总督想和他通电话。
一会儿,那边的电话打过来了,蒙巴顿从模糊不清的越洋电话中,终于听到了夫人
去世的噩耗。
    刹那间,蒙巴顿悲痛欲绝。人们跑过来规劝他,他默不作声地淌着眼泪,望着
埃德维娜的照片,在一张纸上不断拼写着“TRAGEDY”(灾难)几个大写字母。少年
夫妻,老来伴。蒙巴顿这年已60岁了,失去老伴对他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2月25日,皇家海军的“威克菲尔德”号驱逐舰在一艘印度军舰的护送下,把埃
德维娜的遗体运回英国。蒙巴顿写信给尼赫鲁说:“帕特里夏、帕梅拉和她的丈夫,
埃德维娜的妹妹玛丽和我都去了布罗德兰兹,在家门口等候她的遗体的到来。这是
她最后一次回家。”然后,埃德维娜的遗体被送到罗姆西修道院,在那里,由8个人
抬上了祭坛。13个小时后,按照她生前的遗嘱,遗体将要送入大海。在她的遗体被
抬上船时,水兵们鸣笛为她的亡灵开道。在参加埃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