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勒会战即将结束,苏军的反攻已是势所必然。英国要先行一步,挡住苏军通向巴尔
干之路,制止当地共产党力量的增强,巩固英国在地中海及其沿岸的阵地,保持它
对近东的控制。为了把“巴尔干战略”付诸具体实施,丘吉尔此前提出过建立巴尔
干—多瑙河联邦的设想,即巴尔干和多瑙河沿岸诸国联合的计划。该联邦应以保加
利亚科堡王朝为首。其成员有: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土耳其、希腊、阿尔巴尼亚。
联邦对外应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实体,而实际上则受英国领导。1942年1月;希腊和南
斯拉夫流亡政府签订的政治联盟条约便是建立该联邦的一个步骤。当时在伦敦还签
署了关于建立中欧联盟的波一捷协议,一步步地实现着丘吉尔的设想。罗斯福对自
己的儿子埃利奥特说过:“首相一有机会就提出经过巴尔干实施进攻的主张,这使
所有与会者都十分清楚他的意图何在,他是想在中欧打进一个楔子,以便阻止苏联
军队进入奥地利、罗马尼亚,如有可能,还阻止他们进入匈牙利。”
其实,丘吉尔本人也并不掩饰,他打算在巴尔干,打进一个“把欧洲和苏俄隔
开的盟军楔子”,在苏联周围建立一个新的“防疫线”。美国记者拉尔夫·英格索
尔曾形象地说:“巴尔干就像一块磁铁,无论罗盘怎样抖动,英国战略的指针始终
指向它。”因此,英国代表团在这次“非洲白宫”会议上的一项目标是,协调同美
国的立场,再次推迟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虽然按照俄国人的说法,英美两国政府
因未履行1942年开辟第二战场的义务,而向苏联明确许诺过在1943年开辟第二战场。
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上,英美双方最终决定:北非战役结束后,英、美军队在西
西里岛登陆,实施“哈斯基”战役,迫使意大利退出战争,尔后实施地中海战役。
这样一来,英美军队在法国北部的登陆也就是按俄国人所指“开辟真正第二战场”
的事也就再次推迟了。
这次会议的结果是英国人的一次外交胜利。除了丘吉尔本人的雄辩才能外,蒙
巴顿也发挥了自己的特殊作用。他以两栖作战专家的身份,在会谈中旁征博引,大
谈近期内在法国海岸登陆的困难,使与会的几位美国将军不得不接受了他的观点。
苏联政府认为,卡萨布兰卡会议对解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联盟战略的主要问题是毫
无建树的,进攻西西里岛是一个很不起眼的作战行动。《真理报》援引那位美国记
者拉尔夫·英格索尔的话说,“卡萨布兰卡会议是一次折磨人的难产的会议,……
最后只生下了一个西西里岛小老鼠。”
1943年5月,蒙巴顿做为英国代表团成员;随丘吉尔赴华盛顿与罗斯福再次会晤。
首相之所以总是带着他去跟美国人打交道,是觉得蒙巴顿的贵族风度和与罗斯福私
人感情融洽,会使美国人喜欢。同时,首相也有意让蒙巴顿在重大场合表现一下,
尽量让更多地盟国军政上层人物知道和了解这位资历尚浅的英国将军,因为丘吉尔
对蒙巴顿下一个职务的安排已有所打算了;尽管还没有拿定主意。5月12日,英美首
脑举行会谈,丘吉尔和他的顾问们提出的主要任务是彻底放弃英美军队于1943年在
西欧登陆的计划。英国人轻而易举地说服了美方,因为在前次卡萨布兰卡会议上,
他们双方已经就此达成了协议。会谈后,双方通过了一项决议,把“英、美攻入西
欧的时间推迟到1944年春天”;决定于1944年5月以后大规模在法国登陆,开辟俄国
人所说的“第二战场”。
这个决定自然要秘密通知苏联政府。斯大林随即致函罗斯福指出:“你们的这
个决议给竭尽全力同德国及其附庸国主力进行了两年战争的苏联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法西斯德国能够同过去一样把自己的主力保持在东线,并不断地补充该线的兵力。”
斯大林在致丘吉尔的信中抗议他又一次破坏盟国义务的行为,指出:“不应忘记,
它涉及到保护西俄和俄国被占领区内千百万人的生命和减少苏军的巨大牺牲的问题,
同苏军相比,英、美军队的牺牲只是区区小数。”斯大林不能容忍在反对共同敌人
的战争中无视苏联的切身利益,他临时召回了当时驻伦敦和华盛顿的大使,这一举
动被英美两国看作是对两国领导人所奉行政策的抗议。
丘吉尔不听那一套,他不顾斯大林的抗议,仍坚持进攻西西里岛的计划。由于
进攻行动预定于当年7月份开始,所以准备工作就显得非常紧迫。做为作战计划具体
制订者之一的蒙巴顿,从华盛顿返回英国之后,便整日通宵达旦地投入工作。不过,
他很高兴地发现在参谋长委员会配给他的主要助手中,有一位是他以前玩马球时的
球友——现海军部计划处处长莱姆比上校。闲暇时,他俩还可以在一起打会儿马球,
或去看一场马球比赛,以调剂日常紧张的生活。为了协调作战计划,他还出差去了
几趟非洲,与当时正在那里的艾森豪威尔、亚历山大、蒙哥马利和巴顿将军,进行
了多次磋商。
在北非的德意军队于5月13日全部投降后,地中海的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占领
北非前,英、美只控制直布罗陀、马耳他、苏伊士等几个据点。德、意两国掌握着
北岸的撒了岛到多德喀尼斯群岛,在南岸占有的黎波里至埃尔,法属北非实际上也
是德意的重要据点。地中海两岸的德意据点对英美在地中海的战略据点呈现包围的
态势。占领北非后,整个地中海的战略形势改变了:英美重新夺得地中海的制海权;
北非可为进攻南欧提供空军基地和陆军集结点及出发点;意大利完全暴露在盟军的
袭击之下,德意8个师在突尼斯投降,大大削弱了意大利的防守能力。丘吉尔和蒙巴
顿等英国将军们抓住这个有利形势,坚持实施西西里岛登陆战役,从军事角度看应
当说是正确的。
在这次进攻发起前,希特勒认为盟军很可能在撒了岛登陆。撒丁岛在第勒尼安
海以西,北隔博尼法乔海峡与科西嘉岛相望,东距亚平宁半岛200公里,是地中海中
仅次于西西里岛的第二大岛。希特勒觉得盟军如果占领该岛,既可进攻意大利,也
可进攻法兰西,加上上了英国情报部门的当,更认为盟军的进攻目标是撒丁岛。
事情是这样的:蒙巴顿他们在制订西西里岛作战方案时,认为首先要利用人们
的一般军事观点,使德军的注意力集中在撒丁岛而不是西西里岛方面。为此,他们
精心设计了一个骗局。6月份的某天夜晚,情报人员在西班牙海岸附近丢下一具英国
军官尸体,死者身上的公文包里装有很多文件副本,其中还有一封英国参谋部副参
谋长给盟军副司令亚历山大将军的一封信。信上提到英军将在撒了岛和希腊登陆,
但在“佯装计划”中,要使德国人相信盟军的进攻是西西里。这一骗局使希特勒加
深了盟军进攻目标是撤丁岛。据此,希特勒把德军第1装甲师从法国南部调到希腊;
把新成立的第90装甲榴弹炮师调到撒了岛。而在西西里岛仍只驻有2个德国师和4个
意大利师。
蒙巴顿他们制订的西西里岛登陆的战役计划是庞大的:盟军将动用13个师、3个
独立旅和5个特种侦察登陆支队;有4000架歼击机和轰炸机、俯冲机,以及不少于1
500架运输机,从空中掩护海岸登陆和地面进攻;同时,还要使用3200艘各类舰艇运
送登陆部队和作战物资,并掩护部队登陆。之所以使用这么大的力量,是由西西里
岛本身的战略地位和人口、面积决定的。意大利的西西里岛,是地中海中最大的岛
屿,它地处亚平宁半岛和北非之间,东与意大利本土重心的亚平宁半岛仅隔3公里的
墨西拿海峡,开战后守军获得增援是容易的。同时,全岛面积近3万平方公里,人口
数百万,尽管希特勒未料到盟军会先拿西西里岛开刀,平时也驻有十几万德意军队。
战役于7月9日打响。是日黄昏,盟军在马耳他岛东西两侧集结部队。夜晚,在
西西里岛南侧空投伞兵部队,海军陆战队登陆占领滩头阵地。海滩防线很快就被冲
破摧毁,防守海岸的意大利部队几乎一枪未放就瓦解了。11日,蒙巴顿与蒙哥马利
一道随后续部队踏进了西西里岛,他看到自己一手搞起的各种两栖作战工具在登陆
过程中大显身手,内心十分愉快。
意大利自从参战以来,无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