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水三千年-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300多年前入葬的京西金帝陵〃王气〃再起。朱由校遂采纳了破风水、断龙脉,泄〃王气〃之妙计。

  此妙计,其实是歪招,说白了,就是挖努尔哈赤的祖坟。

  天启二年、三年(公元1622年、1623年),朱由校先后两次派人去九龙山掘陵搞破坏;从地上到地下,从里面到外面,辉煌一时的金国帝王陵被全部捣毁,不留一座。在砸毁全部地面建筑后,又掘开各陵地宫,用散落在地的石柱、栏杆一类的建筑构件和乱石塞死。

  为了彻底绝断女真王气,经堪舆师指点,他们在金国首陵太祖完颜阿骨打的睿陵所在的〃龙头〃上动土,硬是〃 砍〃掉一大块山石,又在龙头下所谓的〃咽喉〃部位掘挖一个大洞,让女真这条〃龙〃成为死龙。

  明人惟恐不彻底,又在各陵址上建起了多座关帝庙,镇压女真的〃王气〃。还特别在睿陵原址修建〃皋塔〃一座,请来与岳飞一道抗金的南宋名将牛皋,与关公一起,给大明王朝〃抗金〃。为什么要在睿陵原址建〃皋塔〃?据说〃气死金兀术,笑死牛皋〃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

  有人起初怀疑此事,因为《明史》上不载。实际此事是真实存在的,见于清康熙二年玄烨御制碑文,碑称〃谓我朝发祥渤海,气脉相关〃,康熙讥之是〃明惑形冢之说〃、〃厌胜之术〃。

第27节:元朝廷捕杀〃真龙天子〃


  金国帝王陵让朱由校破坏掉了,女真的〃龙脉〃也让他挖断,但最后却是朱姓天子大运不在,自己的王气泄了,被满清夺走了江山。为何?康熙一语道破天机,〃从来国运之兴衰,关乎主德之善否。上天降鉴,惟德是与。有德者昌,无德者亡,与山陵风水原无关涉。〃

  元朝廷捕杀〃真龙天子〃

  虽然天子气龙脉是不可信的,但有的皇帝就是迷信。迷信王气的朱元璋,当年也差点因此让元朝廷给〃镇压〃了。

  朱元璋出生于1328年,时值元末。这一年,元朝泰定帝也孙铁木儿病死后,出现宫廷政变。签枢密院事燕帖木儿,集百官于兴圣宫,宣布迎立元武宗海山次子、25岁的图帖睦尔;时丞相倒剌沙在上都,闻政变,于当年九月,赶紧拥立皇太子、9岁的阿速吉八继位,史称天顺帝。但在位仅一个月,十月份,图帖睦尔带兵入上都,阿速吉八不知所终,图帖睦尔当了皇帝,史称元文宗。

  次年,即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正月,图帖睦尔让人迎其兄和世来当皇帝,史称元明宗。但到八月份,图帖睦尔便将仅当了8个月的皇帝老大毒死,自己重新当皇帝。连老皇帝也孙铁木儿在内,不到两年,死了三位皇帝。这元宫廷也真够乱的,民间说是气数将尽的征兆。

  此时,民间刚好出现了真龙天子出世的传言,有善于望气的术士称,此〃天子气〃出现在江淮一带,于是朝廷下令捕杀这名真龙天子。安徽凤阳民间故事《三洗凤阳,七洗濠梁》(与凤阳相邻的宿州一带则叫《九洗南宿州》),是这样说的

  元朝的〃青天剑〃设在南京的紫金山。它很像现在的天文台,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日月星辰、天灾人祸无不知晓。一天,〃青天剑〃向朝廷上报,真龙天子正月初七正午时,将出现在凤阳城南门。真龙天子有七八岁,头顶银碗,身着红袍,左手撑绿绫伞,右手捧白玉玺,胯下一匹黄骠马,吹、弹、拉、打,乐队伴奏。

  朝廷派重兵将凤阳城四个城门围得水泄不通,正午时分果有一个小男孩往南门外走:满头秃疮,因太阳晒得发痒。左手拿一片荷叶,遮住直射秃头的阳光;右手捧一块四方四齐的豆腐这是他在城里讨饭时用讨得的两块钱买的;麻脸上两道浓鼻涕过了〃河〃,浑身上下一丝不挂,被太阳晒得通红。腿裆里夹着一根黄亮亮的小秫秸,嘴里不住地唱着〃咚咚锵!咚咚锵!〃

  这小孩浑身散发出酸臭味,是个要饭的啊,这样的小孩也能是真龙天子?官兵见了,一个个嘟囔着鼻子,让他从人缝穿过。原来这正是朱元璋。满头秃疮〃头顶银碗〃,身着红袍皮肤晒得通红……
第28节:南京的〃风水八字〃


  这之后,朝廷又再次捕杀,却仍未得。加上朱元璋生下不久,官府也曾派人到凤阳捕杀过一次真龙天子,这样,前后三次在凤阳一带捕杀真龙天子,好多小孩被冤杀,此即所谓〃三洗凤阳〃。

  民间传说显然不可信,戏说的成分太浓,但似乎并不是捕风捉影。明代官编史料《明太祖实录》(卷二五七)上有这样的文字,证明元朝曾为真龙天子出世而采取过大动作

  元时太史言,圣人生江淮。按谶索之,竟不能得,盖天启。

  南京的〃风水八字〃

  诸葛亮吉言定下帝王都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是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一诗,其中的〃虎踞龙盘〃一词,原本是指南京的风水格局。这话最早出自三国时期大名人、蜀国丞相诸葛亮之口,原话是

  钟山龙盘,石域虎踞。

  别小看诸葛亮这句话,它却是南京的〃风水八字〃,诸葛亮当年一句吉言定下了帝王都中国古代三大代表都城之一的南京,由此横空出世!

  〃卧龙〃诸葛亮

  诸葛亮是中国古代传奇人物,三国时期蜀国皇帝刘备的大谋士。中国四大古典小说之一《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让诸葛亮家喻户晓。

  诸葛亮的官方身份,先是刘备的军师,后为蜀国的丞相。其未出山之前,曾亲自种过地呢。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卷三十五)载,诸葛亮,字孔明,琅玡阳(今山东临沂)人。

  诸葛亮幼年丧父,是跟着叔父诸葛玄长大的。汉末群雄纷争,诸葛玄也算是一个人物。当年,诸葛玄被趁乱世称天子的袁术任命为豫章(今江西南昌)太守,他带着诸葛亮和诸葛亮的弟弟诸葛均赴任。但还没有到任上,事情中途变卦,汉朝廷已另选一位叫朱皓的人,替代诸葛玄。走投无路之下,诸葛玄只得又将两位侄子带回来,投靠于以前有点交情的荆州牧、汉室宗亲刘表门下。

  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回到老家,过着耕种田地的隐居生活,成了一位农民,实际上是落泊。农闲时喜欢吟诵《梁父吟》,时常自比春秋时齐桓公的谋士管仲、战国时燕昭王的上将军乐毅,显得怀才不遇。乡里人都认为诸葛亮在吹牛皮,只有博陵的崔州平、颖川的徐庶等少数身边好友知道,诸葛亮是条〃卧龙〃,确实不是庸才。
第29节:诸葛亮称,南京〃帝王之宅也〃


  诸葛亮一生中的〃贵人〃是受刘备器重的徐庶,由徐庶推荐,诸葛亮才为刘备赏识。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从隆中出山,现身于三国风云之中,展现了他的智慧人生。

  这一年,诸葛亮27岁!

  诸葛亮称,南京〃帝王之宅也〃

  诸葛亮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谋略家,同时还是位堪舆家。

  那时,风水学还没有正式确立,但风水已在实际中运用。诸葛亮生活的时代看风水通称为〃相地〃,堪舆家就是〃相地大师〃。〃风水〃一词是本书提到的东晋风水大师郭璞,从相地术中提取出来的。

  诸葛亮所相中的风水宝地应该有不少处,最出名也是最成功的一处,就是当时的秣陵,即今天的十朝古都南京。60年前,南京还是中国的首都,是国民党的政治、经济中心。

  诸葛亮怎么想起给南京看风水的?此事正史上没有交代,《三国志》也不见记载。

  传说是这样的,西汉最后一位皇帝、孝献帝刘协执政的建安年间,天下大乱,诸侯割据,形成了曹操、刘备、孙权三股势力,各霸一方。

  在曹魏军发起的赤壁之战前,势单力薄的蜀军联合吴国,一起攻打曹操。作为军师的诸葛亮,受刘备差派,到江东的秣陵游说孙权。诸葛亮从水路来到南京,上岸后骑马路过今南京城西的清凉山侧时,为眼前景象折服。驻马观察,发现南京气势不凡,大有王者风范,于是在马背上大发感慨

  〃钟阜龙盘、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

  诸葛亮这句话虽然不见于《三国志》,但从其他志书上可以查到,见于《景定建康志》(卷十七)中的《山川志序》,后来的史料多据此而来。

  此话影响太深远了,〃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都〃。南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