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庆龄亲自上山选墓地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下葬南京巧合之谜
1925年3月12日上午9 时30分,〃国父〃孙中山在北平铁狮子胡同行馆逝世。
孙中山生命垂危时,宋庆龄、孙科及汪精卫、何香凝等就在病榻一角,商议他的后事。当汪精卫说出要将孙中山死后葬在北京景山时,已昏睡过去的孙中山,此时突然醒来,说,〃不对,不对,我要葬在紫金山。〃
孙中山看中南京风水
孙中山为何要求死后归葬南京?有这么一个说法。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任后仅月余,迫于北方袁世凯的势力和革命党人的妥协,在1912年2月13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推荐袁世凯做大总统候选人。3月 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4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正式解职。孙中山在紫金山(钟山)自选长眠之地,就在解职这天。
孙中山曾几次到东郊紫金山(钟山),最著名的一次是谒孝陵,时间是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对孝陵的主人朱元璋特别崇拜,革命之初,就是以朱元璋为榜样,承继了朱元璋〃恢复中华〃的民族精神。但孙中山后来认为,自己的事业比朱元璋、洪秀全更有革命性,〃前代革命为英雄革命,今日为国民革命。〃
谒孝陵时,清末代皇帝溥仪宣布退位刚三天。当时孙中山亲率临时政府文武官员谒孝陵,祭奠朱元璋,并发表了祭文,称朱元璋为〃 我高皇帝〃。
据史料记载,4月1日这天,孙中山起身很早。起床后,孙中山碰到人就说,从今天起,我就是自由公民了。吃了早饭后,孙中山吩咐卫士去备几匹马来,说今天要到东郊去打猎。
孙中山在国民党元老、曾任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主席的胡汉民等人的陪同下出朝阳门,直奔明孝陵而去。
当时紫金山阳光明媚,景色美不胜收。一处叫半山寺的地方,背负青山,前临平川,气势十分雄伟。登高远望,南面的方山历历在目,秦淮河像一条玉带逶迤环绕。
第46节: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下葬南京巧合之谜(2)
孙中山慨叹道:〃展堂(胡汉民的字),还有你们都来看,这地势比明孝陵的独龙阜还要好,前有照,后有靠,有山有水,气势雄伟,我真不明白,当年明太祖为什么没有选中这块地方?〃
胡汉民接着孙中山的话说:〃先生说得对,这里的确比明孝陵好,拿风水来说,叫做前有照,后有靠,左右有砂环抱,加以秦淮河环绕,真是一大好墓地也。这是大风水,而明孝陵则是小风水。〃
孙中山又接着胡汉民的话笑着说:〃我将来死后就葬在这里,那就好极了。〃
上面这段故事,是其子孙科后来记下的,是孙中山希望死后葬在南京的最早记录,也是目前民国官方资料上〃待我他日辞世后,愿向国民乞此一抔土,以安置躯壳尔〃一说的来源。
孙中山死后葬南京,主要原因是革命成果在南方,自己在南京称大总统,选择归宿南京并不是偶然的。同时,不可否认,孙中山将具体的葬地落实在东郊紫金山,确实也与这里风水好有关。
孙中山生前在确定南京为首都时,曾说过,〃南京有高山,有平原,有深水,三种天工,钟毓一处,世界中之一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
弃用朱元璋的〃风水山〃
紫金山很大,孙中山当时指的地方并未留下标记,也无人当真记录。在孙中山病逝后,陵址的卜择便成了问题。孙中山到底希望葬在山的何处?
据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中山陵园史录》(1989年11月版,南京出版社)载,遵照孙中山归葬南京紫金山的遗愿,葬事筹备委员会成立前,北京治丧处就已派后曾任民国政府主席的林森,赶往南京初勘葬地。
林森返回北京后向治丧处作了汇报,由治丧处代表与当时的段祺瑞政府接洽相关事宜。
孙中山葬事筹备处成立后,首先由家属及葬事筹备处代表林焕廷、叶楚伧等人,到南京实地勘察墓址,并确定工作顺序。4月21日早晨,宋庆龄、孙科等由上海抵宁,上午出席了南京各界追悼孙中山大会,下午即赴紫金山相地。
宋庆龄一行先至明孝陵西的〃虎山〃。为何先看这里?原来里面有一个小插曲。
此前,葬事筹备处曾收到一位姓孙的来信,自称是虎山主人,愿捐山为孙中山墓地。但当宋庆龄一行实地观察后,当即就放弃了。所谓虎山,不过是明孝陵西侧的一座小丘。要说风水确实有,但让朱元璋用去了,孙中山岂可葬在朱元璋的脚下!
第47节: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下葬南京巧合之谜(3)
当年刘基等风水大师为孝陵卜址时,就是将此山丘当成〃右白虎〃风水山来处理的。由于地势较低,又处明孝陵下水头,虎山根本就不是安葬孙中山的风水宝地。
宋庆龄表示不宜葬山顶
宋庆龄一行随即登山,向东行。
一行人行至小茅山,途中发现有两处小坡,都高出明孝陵,当天未能作出决定。第二天宋庆龄执意由陡峭险峻的北坡,登上紫金山顶,再次相度。由山顶走到小茅山万福寺附近,大家眼前一亮。
宋庆龄觉得这附近不错。后来,中山陵就建在这附近,这座寺庙位置大概在现在中山陵东北的一段平台上。孙科还在万福寺旁建造了一座〃永慕庐〃,供家属守灵用。
另外,从山顶上看,发现紫霞洞上也有一处平台,但面积较小,不合用。此处后来却让蒋介石选中了,筑正气亭作了墓地标记(此事详见本书下一章〃卜择传奇·蒋介石南京自选墓地之谜〃中相关内容)。
当时有人建议,中山陵址要比明孝陵高,意思是孙中山比朱元璋伟大;还有人建议,选在小茅山的山顶,暗里的意思是,孙中山的功绩比山高。宋庆龄不同意,墓址比孝陵高可以,但墓建在山顶〃不相宜〃。
当时作了一番初步勘察,但并未最后定夺。宋庆龄留下意见后,因为有事在约,便赶回了上海。
1925年4月23日晚,葬事筹备委员会召开了第二次会议,商定墓址。根据宋庆龄等家属的意见,最终定下了现在的陵址,即宋庆龄看好的坟。同时决定,派主任干事、曾任孙中山秘书的杨杏佛,赴南京接洽圈地、测量照相。
紫金山共有三大峰,第一峰即主峰,名北高峰;第二峰偏于东南,名小茅山,此即中山陵所在;第三峰偏于西南,由于太平天国曾在山上筑天堡城,故称天堡山,中国著名的紫金山天文台,即选建在此山山顶上。
茅山位于江苏省句容境内,一直被列为道教之〃第一福地,第八洞天〃,小茅山因为风貌如茅山,胜境赛茅山,因得此名。
为什么小茅山一带是孙中山最佳的葬处?有风水先生认为,明时紫金山的风水,以明孝陵独龙阜最好。但到了近代,独龙阜一带〃王气〃已弱,小茅山一带成龙脉最聚气之处。中山陵的风水好在哪?一句话,好在〃前临苍茫平川,后踞巍峨碧嶂,气象壮丽。〃
孙中山紫金山〃寻宗问祖〃
孙中山将葬地安排在南京,有迷信者则认为,这里有一种〃因果〃,说是孙中山死后要〃寻宗问祖〃,原来此山是孙中山的〃祖坟〃所在。
第48节: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下葬南京巧合之谜(4)
孙中山哪一代祖宗葬在紫金山?孙权啊。孙权是春秋时期著名军事家孙武的后代。孙武经伍子胥推荐,得到吴王阖闾的重用,遂成一代名将。吴国被越国灭亡后,孙武的后人便在今浙江的富春一带隐居了下来。〃富春孙氏〃成为中国境内一大旺族。
1980年代,孙中山的家谱在广东被发现,族谱名叫《富春孙氏宗谱》。溯源而上,孙中山的祖先就是富春孙姓。
其实早在1930年代,著名历史学家、客家文化研究开拓者罗香林教授,便考证过孙中山的家世,于1933年出版了《国父家世源流考》一书,证实过孙中山的祖上是从浙江迁居福建,再迁居广东的。
孙权死后,就葬在紫金山,其墓不就是孙中山的〃祖坟〃么!
巧合的是,孙权是第一位定都南京的帝王,史称〃东吴大帝〃,孙中山却是目前最后一位南京的近代国家元首。首尾响应,这是不是南京的定数?!
实际上,孙中山下葬紫金山有太多的巧合,如紫金山汉代时曾叫钟山,两千年后真的葬了一个〃中山〃;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