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电影化叙事:100个最有力的电影手法-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平行这种方法跟对比有些类似,但是更加广泛。平行剪辑的实质可以用下面的例子很好地说明。这是个虚构且目前为止还没有拍摄过的情节:一个工人,罢工的领导者之一,被判处死刑;死刑执行时间定在早上5点整。这个段落可以这么剪:工厂主,被判死刑工人的老板,醉醺醺地离开了饭店,他看了看手表:4点钟。然后是被判死刑的工人他已经即将被带出。又是工厂主,他按响门铃,问了下时间:4点30分。囚车在重兵押解下沿着街道前行。开门的女仆死刑工人的妻子遭遇突如其来的残忍攻击。酩酊大醉的工厂主在床上打鼾,他腿上的裤脚翻了过来,手垂下来,我们可以看见表针慢慢地指向5点。工人被执行绞刑。在这个例子中,两个主题不相干的事件(incident)通过指示死刑迫近的手表平行发展。冷酷厂主腕上的手表将一直出现在观众的意识当中,因为是它将工厂主与即将遭遇悲惨命运的主角(chief protagonist)联系在一起。平行剪辑无疑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技巧,具有相当大的发展前景。




剪辑:普多夫金的五个剪辑技巧(2)

3。象征在影片《罢工》(Strike)的最后场景里,枪杀工人的镜头中穿插了屠宰场里宰牛的镜头。编剧想要也成功地说明了:对工人的枪杀就像屠夫用屠刀宰牛一样残酷、冷血。这种剪辑方法尤其有意思,因为通过剪辑,在不使用字幕(title)的情况下,给观众的意识中输入了抽象的概念。
    4。交叉剪辑在美国电影中,最后段落常由同时发生并快速发展的两个情节构成,其中一个情节发展的结果依赖于另一个的结果。影片《党同伐异》(Intolerance)中现代部分的结尾……就是这么构成的。这种方法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对疑问的持续强化给观众创造最大的刺激张力,例如,让观众不停地问:“他们还来得及吗?他们还来得及吗?”
    这是纯粹情绪化的方法,现在几乎已经滥用到令人厌烦的程度了,但是不能否认交叉剪辑,是迄今为止发明出来的建构影片结尾最有效的方法。
    5。主题(主题的重复)这种剪辑方法在编剧想要强调情节的基本主题时特别有用。重复的方法可以实现这个目的。它的实质通过下面的例子很容易说明。在一个意图揭露沙皇政权御用教会的残忍和虚伪的反宗教情节中,同样的镜头重复了若干次:教堂的钟声悠扬地响起,同时出现字幕:“教堂的钟声给整个世界发出忍耐和博爱的信息。”这个片段出现在编剧想要强调教会鼓吹的忍耐之愚蠢、博爱之伪善的任何时候。
                                                      1926(Pudovkin 125…126)  
    纵深阅读
    1。弗谢沃洛德?普多夫金,《电影技巧和电影表演》(Film Technique and Film Acting),1926年,纽约:格罗夫出版社(Grove Press),1970年。
    2。谢尔盖?爱森斯坦,《电影形式:电影理论论文》(Film Form: Essays in Film Theory),杰伊?莱达(Jay Leyda)编辑,纽约:哈考特布莱斯有限公司(Harcourt Brace & Co。),1949年(1977年)。
    3。列夫?库里肖夫,《库里肖夫论电影》(Kuleshov on Film),1922…1968年,由罗纳德?莱瓦科摘选、翻译并编辑,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74年。
    4。杰拉尔德?马斯特(Gerald Mast)、马歇尔?科恩(Marshall Cohen)、里奥?布莱迪(Leo Brady),《电影理论和批评:基础知识》(Film Theory and Criticism: Introductory Readings),第4版,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年。
    剪辑:更多技巧
    到1920年代末,场面建构的基础已被放在一边。普多夫金和爱森斯坦、格里菲斯、弗里茨?朗一起,成功地发展了电影剪辑技巧,随后的发展基本上都是在这之上的变化。
    正如当代剪辑是这些早期先驱的延伸,后者的很多创新也被归因于19世纪的小说家。例如,爱森斯坦把格里菲斯早期的渐进式蒙太奇(progressive montage)、交叉剪辑(intercutting)、特写镜头(close?鄄up)甚至叠化等创新归功于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小说(Eisenstein 398)。这些早期理论家所做的是,使电影成为与已有文学形式并列的艺术,同时,尽力挖掘这种新媒体未被发现的技巧。
    下面是当代电影制作者所采用的较有代表性的主要剪辑技巧。
    电影元素
    17。蒙太奇(montage)《公民凯恩》
    18。蒙太奇《改编剧本》(Adaptation)
    19。组合(assembly)《精神病患者》
    20。场面调度(mise?鄄en?鄄scène)《精神病患者》
    21。交叉剪辑《酒店》(Cabaret)
    22。分割画面(split Screen)《杀死比尔1》
    23。叠化《公民凯恩》
    24。叠化《巴顿?芬克》
    24。跳切(smash cut)《美国美人》(American Beauty)




电影元素:蒙太奇(1)

电影元素:蒙太奇
    通过时间或空间上分离的快切(quick cut);组合成一个更大的思想;就形成了蒙太奇。蒙太奇常用来表现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到来,或是情绪的转变。
    “蒙太奇”,在法语里原是“装配”的意思,在电影里用来表示通过“镜头的装配”进行场面的创造性结构。现在,蒙太奇指一种具体的叙事结构通常是没有对白的一系列镜头。
    片例:《公民凯恩》
    《公民凯恩》里有一些绝妙的蒙太奇。有意思的是,被用来描写凯恩与第一任和第二任妻子关系破裂的蒙太奇结构几乎相同。两个蒙太奇都发生在单个场景中,都表现了夫妻在做同一件事。第一个蒙太奇表现夫妻在用早餐。第二个蒙太奇设置在一个巨大的房间里。两个蒙太奇都使我们回归到同一场地(location)、同一件事。没有其他场地或人物的镜头切换。通过这种方式,观众可以把注意力集中到这对夫妻的行为上,因为场地和行为都没有发生变化。通过用镜像形式表现瓦解,蒙太奇暗示了某种与凯恩驾驭关系能力相关的必然性。就仿佛是妻子变了,但解体的模式不变。让我们看看描写凯恩第二任妻子苏珊的第二个蒙太奇。
    苏珊的蒙太奇
    当我们看到这个蒙太奇时,凯恩和苏珊看起来在争辩,同时苏珊正在玩拼图。这个蒙太奇结束的时候是若干年之后了,这对夫妻还在争论,而苏珊还在玩拼图。在简短的两分钟银幕时间(screen time,放映时间、电影时间)内,我们感觉到他们经年累月的不开心,而且随着时间流逝越发严重。
    剧本采用玩拼图来表示时光的流逝。选择拼图这种解谜活动也巧妙地提醒我们凯恩对于苏珊来说也同样是个谜,就像他对于记者是个谜一样。仿佛凯恩自己就是一系列无休止的谜:一个解开了,另一个又出现了。
    戏剧价值




电影元素:蒙太奇(2)

在这里,蒙太奇表现了时光的流逝和人物的发展。通过两次使用同样的结构,让观众得以进行比较,并据此得出新推断。
    《公民凯恩》(1941年)
    编剧:赫尔曼·J。曼凯维奇、奥逊·威尔斯
    内景 “上都”的大厅 1925年
    一个巨大的拼图玩具的特写。一只手正在放置最后一片拼图。摄影机往后拉显露出在地板上铺开的拼图游戏。
    苏珊正在地板上玩拼图。凯恩坐在安乐椅上。他们后面矗立着巨大的文艺复兴风格的壁炉。这是夜晚,巴洛克大烛台照亮了整个场景。
    (我们现在跳到这场戏的结尾处)
    苏珊:“如果我答应做一个好女孩!
    “不喝酒庄重地接待所有州长和议员……”
    (她的话语有些含糊不清)
    “查理……”
    仍旧没有回答。
    叠化出(Dissolve Out):
    叠化入(Dissolve In):
    另一个拼图苏珊的手正在填补缺失的拼图。
    叠化:
    另一个拼图苏珊的手正在填补缺失的拼图。
    叠化:
    内景 “上都”的起居室 日 1928年
    另一个拼图。
    摄影机拉开,展示出凯恩和苏珊基本上处于以前的老位置,只是更老一些而已。




电影元素:蒙太奇(3)

电影元素:蒙太奇
    依靠人物发展故事(character?鄄driven,人物驱动)的电影经常未能采用电影化手段,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