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转载自天涯主版…煮酒读史
开篇词:
大家好,很久没有新贴出炉了,在此向各位网友问好。
在《铿锵战国》继续的同时,我便有了写《韩非子》的冲动。对《韩非子》的喜爱来源于对法家的喜爱,诸子百家中没有哪一家对战国时代的影响能超过法家。这一点根本不用争辩,秦国最后胜出便是明证。秦国的立国思想是法家思想,法家的集大成者是韩非,而韩非的思想囊括于《韩非子》之中。因此在写完《铿锵战国》之后写一点关于《韩非子》的文字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虽然逻辑上顺理成章,但真正想写的时候,心里却多少有点不平。因为时下关于《韩非子》的书中有太多的曲解、误解、片面解和别有用心解。他们打着流行的标签,套着时髦的装潢,占据着书架上最显眼的位置。如果韩非子想到两千年后他的学说有如此光鲜,他那峻削的脸上大概也会闪出会心的一笑。不过翻阅几页之后,我的大脑里竟然生出了一个奇怪的想法:汉代马王堆中的老太经过现代生物技术的处理会是怎样的一幅模样?
在各种解释流派中,原教旨主义派大概是最不受欢迎的一派。不合时宜的帽子总是送他们的。不过在看过好熊的《春秋大义》后我就平衡了许多:原来思想一经提出就要面临被修正的命运。马克思主义也是在经过许多次修正后才在中国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而且日后还会受到修正———如果我们觉得必要。不过我要写的《韩非子》的处境与儒家思想、马克思主义有所不同。《韩非子》是“在野党”,而儒家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是“执政党”。作为执政党就得永远正确,就得放之四海皆准。由于责任重大,涵盖面广,所以它们就得时时保持与时俱进,就得不断将新酒放在旧瓶子里。而我要写《韩非子》则不然,其充其量只是众多在野党中的一员,政治责任不大,也不用总在政治舞台上亮相,因此可以素面朝天地存在下去,只要在某种情况下正确即可。我相信两千多年后,《韩非子》仍然可以扮演启明星、导航灯、福音书的作用,就像它诞生之日一样。不同的是今天的世界太复杂,韩非子的思想也只能在某种特定环境下正确。因此作为原教旨主义流派,我不敢斗胆去改造韩非子的学说,而只是去限定它成立的边界条件。
如果你生活在一个真正的讲爱心,比奉献的环境中。那么请你关掉网页,后面的文字只会玷污你原本纯洁的思想。
如果你的公司正处于草创阶段,某些个人的作用对你们团队至关重要,那么请你在以后阅读中留心,注意辩证分析。
如果你照搬照抄文中的思想去处理一切和感情、亲情,家庭有关的事务,则有可能招致失败,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讲利益。
如果你疑惑于在某一群体中人们很少考虑利益,总做出一些看似不合情理的事情,那是超出于《韩非子》的一种现象,想要解释它还需从其它地方取经。
………
我举了这么多例子,其实是想让网友形成一种印象。那就是我老铁手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来写韩非子,而不是趴在韩非子的脚下来写韩非子,我敢这样吹牛并不是我比韩非子厉害,而是由于牛顿说的那句话:“我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感谢牛顿、莱布尼兹、洛克、迪卡尔;感谢康德、斯宾诺莎、孔子;感谢叔本华,尼采;感谢黑格尔、马克思;感谢弗洛伊德、荣格、弗洛姆;感谢TV,感谢天涯煮酒,没有你们我对《韩非子》的认识将永远是平面的。
想来想去,当今世界上可能只有少数几个领域特别适合韩非子的学说,即那些
信奉以个人利益为天的领域,比如说商界和企业管理。这样看来,我这原教旨主义的解释流派其实也蛮有几分流行元素的。
最后,就算网友经过思考发现我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错误,我也依然要强调自己的功劳:是我引发你的思考。
一,总论
每个成功的男人身后都有一个女人,每个政治强人的身后都有几个学术大师。亚历山大后面站着亚里士多德;拿破仑身后站着卢梭、孟德斯鸠、伏尔泰;希特勒身后明显站着尼采、瓦格纳;毛泽东的后面站着马克思,或许还有司马光。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政治家———秦始皇,身后的学术大师是韩非。由于时代的关系,秦始皇与韩非却未能善始善终。当秦始皇还是秦王的时候,为了见到精神导师,他兴大军造访韩国,韩非因而入秦。然而造化弄人;到头来学生将曾经梦寐以求的老师杀死在了自己的监牢里。同样是对理论的实践,这对师生取得的成就天壤之别。秦始皇大获成功,韩非屡遭失败;秦始皇看着它的帝国一天天建立起来,韩非看着祖国一天天衰落下去而无能为力,最后自己也客死他乡,而且他的死和他的学生秦始皇不无干系。由此可见能言者未必能行,能行者也未必能言。然后有个事实需要提及,当秦始皇在政治思想还没有成熟之前,是韩非子的学说深深地打动了他,是韩非子为秦始皇提供了精神乳汁。《史记》记载,嬴政看过韩非的《孤愤》,《五蠹》之后,大发感叹:““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
韩非子失之桑榆 得之东隅,他一生饱受命运的嘲讽。他建立权力模型,解构权力运作机制,最后却成为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他对祖国投入满腔心血,结果一切都是枉费心机,反倒是韩国的死敌秦国实践了他的学说,不过那已经是在他死后的事情了。可是所有这一切都无法推翻一个事实,是韩非,是那个继承了商鞅以来法家思想的韩非,是那个集法家思想于大成的韩非,塑造了将来的秦帝国的内在气质,甚至影响到了以后两千多年中国政治的统治思想。君不见,同是转型时期领袖的毛—泽—东有诗云:“百代犹行秦法政”。秦帝国建立之后,创设了一套精密的国家机器。它的高效率,协调性和自我修复功能曾让许多西方学者惊叹不已。人们将创设这台机器的功劳归到了秦始皇及其首席大臣李斯的名下,可是嬴政和李斯只是打造了这台机器的外形,它的精神是韩非赋予的,往远说还应该有商鞅的功劳。
作为一名学者,韩非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全部在那本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书———《韩非子》中,这本书无疑由韩非的心血写就,其中饱含着一个不得志的学者站在超出于时代的高度对人性和权力做出的深刻洞见。自成书之日起,这本书就饱受争议,否定者说他偏激、片面;肯定者说他深刻、真实。人们抱着各种心态从中获取自己需要的东西,有人学会了如何玩弄权谋,有人明白了法比人强的道理,有人看到了人性,有人通晓了沟通的奥妙,也有人感受到了语言的力与美,不一一而足。
社会学科与自然学科的根本差别就是没有绝对,没有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一种学说都是一家之言,都无法做到100%正确,学术的进步只不过是在逼近100%。在韩非子死后的两千年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政治观念不断更新、国家的形态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反映在学术领域内,人们对人和人性的认识不断地加深和扩宽,许多不同的学科相继兴起。社会学、政治学、哲学、心理学等等各自用各自的方法建立起了“人”的模型。《韩非子》学说的内核是一个关于“人”的模型。诚然,人性是由许多参数构成的一个矛盾复合体,几乎每一方面都可以发展出一套学说。儒家看到了向善,佛家看到了欲望,尼采看到了生命意志,莱布尼兹、洛克看到了理性,心理学家看到了意识、个人潜意识、集体潜意识。韩非看到的是人类趋利避害的天性。这个观点像许多其他观点一样不可能包含一切,但却既简单又深刻。还有什么比这更不言而喻的道理么?趋利避害伴的天性伴随着人类从动物界进化而来,在人还没有进化成人之前, 这种天性已经存在于人的身上。基于这种认识,韩非子将逻辑向前推进,阐述了这种天性在人类各种活动中的不同表现,并提出了一整套富国强兵尊君的主张。
韩非子的洞察力是可怕的,人们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想法在他的法眼下暴露无遗。既然遮羞布揭开了,那么让我们在光天化日之下畅谈论利益吧。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