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洪堡 _2-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了气候垂直变化的规律,就是说气温随着地势的升高而降低,而不同高度 

上的植物和动物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他提出了等温线的概念,并绘制出世 

界上第一张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在他写的《自然界的景象》这部著作里,有 

 “关于植物生态学的思想”一章,这是最早的植物地理学著作,包括了多种 

自然科学学科的内容:作品中有对植物种类、性状、形态的描述,有对动物 

的观察记录,有天文观测的记载,也有关于测量和地图方面的记叙;并且对 

当地居民、生活习俗以及种种奇异新鲜的事物也都作了翔实生动的记述。 

     洪堡的知识非常渊博,在地质学、生物学、气候学、自然地理学等各方 

面,他都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当时的著名诗人歌德很敬佩洪堡的才学,他赞 

颂说:“洪堡像一个有许多龙头的喷泉,你只要把一个容器置于其下,随便 

一触,任何一边都会流出清澈的泉水。”这形象的比喻,对洪堡说来确实是 

恰如其分的。 

     那时候,科学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科学上的分工也没有现在这样细,所 

以有些科学家可以在几个不同的学科上都有所成就,这在当时本不算什么稀 

奇。可是像洪堡这样,能在这么广的科学领域中都有创见和发现,却实在是 

罕见的。 

     木有本、水有源,洪堡也并非生来就是超人的天才,他所取得的成绩是 

和他刻苦学习、留心观察、深入研究分不开的。洪堡从小就喜欢刨根问底, 

对什么事儿爱问上一个为什么,而且不问出个所以然来是不肯罢休的。一时 

不清的或连老师也回答不出来的问题,他都牢牢地记在心里,并且决心长大 

以后一定弄个水落石出。在美洲的旅行考察,他当然对那里奇异的自然景物 

感到新鲜,但他主要还是为了了解那里的自然环境及各种自然要素之间的相 

互关系。在长达5年的科学考察旅行中,他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并努 

力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亲身的实践,大量的标本和内容丰富的旅行日记, 

都为洪堡日后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依据。 

     洪堡渊博的学识,就像那喷涌不断的泉水,浇灌着科学苗圃中的花木不 

断茁壮成长。 


… Page 14…

                          十一、与邦普朗的友谊 



     在美洲的旅行生活中,洪堡和邦普朗可以说没有须臾的分离,俩人同甘 

苦共患难,一起度过了艰难的岁月。可是回到巴黎之后,两位老朋友却没能 

继续合作下去。 

     邦普朗热情、勇敢、不怕困难,在旅行中曾给洪堡以很大帮助,在共同 

的生活中俩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但是在资料的整理和研究工作中,邦普朗 

却没有帮洪堡多少忙,对此,洪堡是深表惋惜的。 

     邦普朗主管的马耳梅森花园,面积相当大,里面种植着许多珍贵的树木 

和花卉,对于植物学家邦普朗说来,这里简直成了他的乐园。他从南美洲带 

回来许多欧洲所没有的植物种子,这个花园就成了他的育种驯化试验场。他 

把这些种子播种在园中的土地上,希望使人们能在巴黎见到奇异的美洲植物 

品种。 

     邦普朗曾经答应帮助洪堡做一些整理工作,并打算在洪堡拟写的著作中 

承担一些章节的撰写任务。邦普朗自己还计划写一本题为《在马耳梅森和纳 

伐栽种的稀有植物解说》的书。 

     实际上,邦普朗什么也没有写出来。他没有兴趣研究那些宝贵的资料, 

也没有想到要找出这些自然现象间的相互关系、普遍规律,并把它上升为科 

学的理论这个问题。他整天忙于花园里的事务,并醉心于把南美洲植物种在 

马耳梅森花园里的试种工作。 

     这种安逸舒适的生活没过多久,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邦普朗的计 

划也被完全打乱了。 

     原来,马耳梅森花园的主人若斯菲娜皇后没有小孩,这对她来讲是一个 

极大的不幸。拿破仑需要一个儿子来继承他的皇帝宝座,若斯菲娜却不能满 

足他的要求。后来,拿破仑和若斯菲娜离了婚,又娶了妻子。不久,若斯菲 

娜便抑郁而死了。 

     若斯菲娜的失宠和去世,使邦普朗也不能在马耳梅森花园再呆下去了。 

他不但不愿帮洪堡整理资料,而且连自己计划写的书也不想完成。他怀念过 

去的旅行生活,想回到南美洲的丛林和草原上去,并且真的离开巴黎走了。 

     这时,拿破仑已经征服了西班牙,西班牙在南美洲的殖民统治也开始崩 

溃,摆脱西班牙统治的独立战争,正在南美洲的土地上进行着。 

     邦普朗在现在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登陆,受到新成立的共和国 

当局的很好接待,并被聘为在大学讲授自然史的教授。可是邦普朗不想教书, 

一心想去进行旅行探险活动,所以他离开布宜诺斯艾利斯,又到南美洲内地 

去了。 

     在他进入一个正在进行着战争的地区旅行时,受到了巴拉圭骑兵的袭 

击。不过,他的专业特长又帮了他的忙,虽然在被袭击时受了伤并且当了俘 

虏,但他还是被雇佣为圣玛丽亚要塞驻军的外科医生和商业农业监督。只是 

邦普朗的行动自由被限制了,他不能远离市镇去旅行。 

     当洪堡得知邦普朗的消息后,十分焦急,他请学术团体写信去,要求释 

放邦普朗;还委托一位旅行家专程从法国赶到巴拉圭,为邦普朗说情。但是, 

这一切努力都没有奏效,他们坚决不放邦普朗走。9年之后,经过哥伦比亚 

总统博利瓦的帮助,邦普朗才获得了自由。这时,洪堡和一些大学都请他回 


… Page 15…

欧洲去,可是邦普朗既不愿回欧洲,也不想再去旅行了,他对这块南美洲的 

土地产生了感情,决心留下来。邦普朗娶了一个印欧混血种的妻子,安了家, 

还是整天搞他的植物采集和种植工作。 

     洪堡80多岁的时候,曾托人给邦普朗捎去一封信和自己的画像及著作, 

并劝邦普朗回欧洲来。邦普朗再一次谢绝了老朋友的盛情邀请,他在给洪堡 

的回信中写了这样一段话:“……我所热爱的植物世界,它们在我的一生中 

一直是我的伴侣……我真正的家在这里,……我在这里过着既快乐又安静的 

生活。我希望我将在这里死去。我的坟墓将由我所种植的橘子树和棕榈树的 

树林来遮荫。” 

     邦普朗是一个植物学家,一生都热爱并从事植物方面的工作,他有自己 

的理想和志趣,但他并没有对科学的发展作出很多贡献。丰富的考察资料, 

只有经过系统地整理,科学分析和总结,才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规律性 

的东西,这是一项更为艰巨和困难的工作,也正是邦普朗没能做到的。 

     在邦普朗再度踏上南美洲土地的时候,洪堡却又进入了亚洲腹地,进行 

新的旅行考察。 



                              十二、亚洲之行 



     在巴黎居住了20多年之后,1827年,洪堡回到了柏林。国王任命他到 

枢密院任职,并在大学讲授自然地理课,这时他已经是声誉极高的学者,在 

他讲学的时候,就连普鲁士国王也常常坐在听众席中。他在知识界显赫的业 

绩和威望,使人说出了这样赞颂的言词:“他一入场,我们其他的人在前一 

刻所进行的活动,就成了不屑一看的木偶戏了。他好比一头巨象,拉垮一棵 

橡树就像我们捡起一根针那么容易。” 

     洪堡已经有这样高的声望,岁数也大了,可是他对自己的学识并不满足, 

他还要继续去旅行,去攀登那些还没有被征服过的高峰。 

     1829年,洪堡已是60岁的老人,岁月的推移和艰苦的脑力劳动已使他 

头发都变白了,可是他的精力依然十分旺盛,洪堡说过这样的话:“做一个 

聪明人是不够的,一定要做一个最聪明的人。”而聪明并不是天生的。这一 

年,洪堡与艾连伯尔格、罗塞一道完成了他对亚洲地区的旅行考察。 

     洪堡一行从柏林到了莫斯科。俄国沙皇为了保障他们旅行的安全,专门 

派了一队士兵护送,还派了一位有名的厨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