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外科学家发明家丛书:洪堡 _2-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段是在航船上度过的。 

     他们乘坐独木舟或一种独特的小船,这种小船是印第安人用树皮制作 

的,船身很小,船尾还有一个用树枝和树叶搭盖的小舱,如果躺在船板上, 

舱顶只能遮住人的半截身体,下雨时下半身就要被雨水淋湿。所以,要是赶 

上下雨,在这种小船上可真够受罪的。 

     在热带丛林中的河流上航行,也是很不安全的。在很宽的河面中,经常 


… Page 9…

有大的风浪;在河面狭窄的地段,水流又十分湍急,行船会更加艰难,随时 

都有覆舟溺水的危险。河两岸都是阴森森的密林,河中鳄鱼出没,水面上蚊 

子成群。 

     对于这一段旅行生活,洪堡自己曾有过生动的描述: 

      “晚上我们在森林中过夜,周围是鳄鱼、大蟒和老虎,它们在这里敢于 

袭击独木舟;我们吃的食物顶多不过是米饭、蚂蚁、麦宁 (一种木薯)、香 

蕉,偶尔有一些猴肉;解渴的只有奥里诺科河的水。” 

      “大群大群的蚊子,多得把天都遮暗了,由于绝对的需要把头和手都盖 

起来。在白天根本不能写东西,因为,蚊子的叮咬而引起的难以忍受的痛苦, 

使你不可能拿住笔。所以,我们的一切工作不得不在火光底下进行——在圭 

亚那的一所印第安人的小屋里,那里丝毫不透阳光,进去时我们得用手和膝 

盖爬行。在这里,虽然我们逃过了蚊子的折磨,但是被烟呛得几乎透不过气 

来……。” 

     旅途中虽然充满了困难和危险,洪堡和邦普朗却感到很快活。在整个旅 

行过程中,他们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自己的工作。他们沿途搜集各种植物标本, 

并把一些奇异的动物和鸟类弄到船上,使小船载满了各式各样的奇怪“乘 

客”。当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时候,在这些“乘客”中就会引起一阵骚动: 

          鸟发出惊人的狂叫;巨嘴鸟拼命要冲出鸟笼,以便追捕在暴风雨来 

临前跳出水面的鱼儿;小猴子却一个劲地往人们衣服底下钻,想找个逃避风 

雨袭击的“避难所”。 

     乘坐当地印第安人称作“皮洛格”的小船航行,并不像坐着华丽舒适的 

游艇旅行那样轻松,不仅鳄鱼、毒蛇对他们的安全构成了威胁,风暴所掀起 

的波涛也随时可能将他们吞噬。 

     1800年4月6日,当他们正在河上航行的时候,一场暴风雨突然来临。 

狂风呼啸,大雨倾盆,乌云低低地压在头顶,宽阔的河面上顿时浪涛滚滚。 

小船在波浪间上下颠簸,船舱中的印第安人向导和船工,认定小船很快就会 

沉下去,都纷纷跳下船向河岸游去。船上只剩下洪堡和邦普朗俩个人,风浪 

越来越大,情况刀分危急。 

     邦普朗对洪堡说:“小船随时有可能翻沉,我们也赶紧游上岸去吧。” 

洪堡看了看自己的同伴,坚定地摇了摇头:“不成!船上有我们的全部考察 

资料和标本,我们一走,这凝聚着我们心血的成果就会全部毁弃,付之流水。” 

     河水已经爬上船舷,风也越来越大,一场船覆人亡的惨剧眼看就要发生。 

邦普朗望着自己旅伴那坚毅而有些忧虑的脸,焦急不安地说:“我不能让你 

在这只危险的船上再呆下去,我背你游到岸上去。”洪堡被邦普朗的深情厚 

谊所深深感动,他感激地握着邦普朗的手说:“谢谢你!不过我不能拖累你, 

这样大的风浪,背着我,你也会游不动的。”他又指着隐没在雨幕后面的黑 

黝黝的森林对同伴说:“离开船就没有危险吗?你看,那河边的鳄鱼、密林 

中的猛兽也在盯着我们呢。船不能丢,资料也不能丧失,我不能离开这条船。” 

邦普朗被雨水淋湿的脸上又流淌着激动的泪水,他对洪堡说:“既然这样, 

不管有什么危险我也和你一同呆在船上。”风雨飘摇的小舟上,这一对志同 

道合的好友紧紧地挨在了一起。 

     洪堡对这场风险有一段生动的回忆: 

      “我们的处境确实是骇人的。最近的河岸离我们有一英里多远,在那里 

有一些鳄鱼躺着,半截身体露出水面。即使我们逃过了狂风恶浪和饥饿的鳄 


… Page 10…

鱼而到达岸上,我们肯定也会死于饥饿,或者被老虎撕成碎块;因为岸上的 

树林是那么稠密,并且同匍匐与悬挂的植物错综交织,根本就不可能穿越过 

去。……如果我们呆在河岸上,恐怕也好过不了,因为即使是一条印第安人 

的独木舟,两个月内通过此地也几乎不会多于一次……在40英里方圆内没有 

人烟……在这极其危急的关头,一阵风涨满了我们小船的帆,奇迹似地解救 

了我们。我们只损失了几本书和一部分食物。” 

     洪堡在美洲长达5年的旅行考察中,邦普朗一直和他在一起。邦普朗是 

一个充满激情和活力的青年,他不怕危险和困难,热爱冒险生活,是洪堡在 

艰苦的旅行中最忠诚的旅伴和助手。 



                               七、凯旋巴黎 



     洪堡的旅行生活是艰苦的,但也是丰富多采的。他们有时候在河上乘独 

木舟航行,印第安人俩人一对并排坐在前舱,用汤匙式的船桨一下一下地划 

着,并随着船桨击水的节奏唱着粗犷动听的歌子。有时他们又骑马穿行在密 

密的丛林中,野兽的嚎叫,小鸟的啁啾,飒飒的风声,突来的暴雨,这大自 

然优美的旋律,又把人引入一个新奇的意境。夜晚,睡在悬于树间的吊床上, 

四周燃起火,这种野营生活更是别有一番情趣。 

     洪堡给自己定下了大量任务,工作安排得非常紧凑。他仔细观察并认真 

分析所看到的一切自然景物。气候的变化、风力的差异、植物和动物的种属、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火山地震、岩石矿物、河流湖泊以及天象星座等等,这 

一切都属于他观察研究的范围。他不停地写着笔记,并和邦普朗一起采集了 

大量生物标本。要保存好这些标本也确实不大容易。 

      “当我们打开植物箱时,我们伤心得几乎流泪了,……南美洲极度潮湿 

的气候,加上植物异常茂盛,要采集十分成熟的枝叶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 

采集的标本三分之一以上都毁坏了。我们每天都发现新的对纸张和植物有害 

的昆虫。樟脑、松节油、焦油、沥青板等在欧洲气候条件下有效的防腐物品, 

在这里都证明是无效的。” 

     洪堡这段描述,说明他们采集和保存标本是多么的困难。 

     考察了奥里诺科河和亚马逊河的部分地区之后,洪堡和邦普朗来到了奥 

里诺科河边的安戈斯图拉,也就是现在委内瑞拉的博利瓦尔城,从这里又返 

回库马纳。 

     从库马纳又乘船到了古巴。原计划从古巴到墨西哥,再横渡太平洋到亚 

洲的菲律宾群岛,而后越过印度洋绕非洲返回欧洲。后来,洪堡认为南美洲 

还有好多地方没有去,要考察的项目还实在太多,所以又改变了计划。不久, 

他们又再次踏上南美洲大陆。 

     洪堡先后到南美洲大陆西北部的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以及智利 

等国进行了考察。他们在厄瓜多尔首都基多附近,攀登了有名的铁博拉索山。 

在考察中,洪堡发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情况,找出了气候垂直变化的 

规律。 

     洪堡学过矿业,当过矿产检查官,很想更多地考察一下安第斯山脉的各 

种岩石,而且想对“火成”派的论点在野外做一番验证和探讨。要研究这些 

问题,就要探索更远的大河,攀登更多的高山——包括那些高峻的火山。这 

既费时又危险,而洪堡的朋友邦普朗是一个植物学家,他对这些是没有多大 


… Page 11…

兴趣的。 

     当他们到达秘鲁首都利马的时候,已经是1803年的春天,这是他们到美 

洲来的第5个年头了。这时,洪堡他们已经采集了几十箱子和锡盒的防腐昆 

虫、植物标本和鸟兽的皮,有的还保存得挺好,有的却受潮或发霉了。洪堡 

写下的笔记,已经通过各种航船往家里寄走了许多,但身边还有更多的记满 

了各种资料的笔记本。洪堡感到该是回去整理、分析这些宝贵资料的时候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