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打破一切先例地承认她的艺术。”然而,听众依然“寥寥无几”。于是
她“大发脾气,使劲跺脚,破口大骂,完全不象个少女”。这同那位“饥饿
艺术家”听到人家怀疑他的饥饿表演能力时引起的“简直象头野兽似”的“暴
怒”又何其相似乃尔。两位艺术家那正直、清高的秉性也是一脉相通的:女
① 见《卡夫卡短篇小说选》296 页,外国文学出版社,北京,1985 年版。
歌手既“不假充高尚,也不能迎合低级趣味”;那位“饥饿艺术家”找不到
适合自己口胃的食物”(即艺术表现手段)宁愿饿死(即不做艺术家),决
不降低(艺术)要求。
了解卡夫卡的身世和创作的人不难看出,卡夫卡与上述两篇小说的主人
公的精神气质和心态是相通的:卡夫卡把创作当作唯一的生活内容,因此把
不利于创作的一切——社交、婚姻等等都加以排除,这与上述女歌手把无助
于歌唱的一切都予以舍弃不是一致的吗?女歌手一生都“为摆脱劳动而进行
斗争”,不正是卡夫卡一生都想摆脱保险公司的职业而不得的心声的回响吗?
卡夫卡为创作而毁了健康,导致早亡,这同主人公身体“被掏空”、“被榨
干”岂不是说法不同而已吗?最后,卡夫卡生前在友人的百般劝诱下才发表
了少量然而十分优秀的小说,晚年更起了焚稿之念,这说明他要“争得放在
最高处的桂冠”而自己觉得没有达到,因而对自己的作家地位来个彻底否定,
这跟饥饿艺术家因为找不到适合自己口胃的饮食而宁愿饿死(即不当艺术
家)岂不是同出一辙的吗?……
千千万万的读者当然不会赞成卡夫卡的自我否定,因为他们在肯定和赞
赏卡夫卡的极端严肃的创作态度的同时,也责备他对自己提出了不切实际的
过高的要求。艺术境界的高度是无限的,而任何个人创造艺术的能力则是有
限的。事实上他的“声音”已经高出一般同时代人所能发出的“音高”,只
不过他自己听不出罢了。如果说在他生前,他的审美特征还没有渗入多数人
的意识,那么现在这种意识已经普遍觉醒了:他贡献给二十世纪的不仅是“独
特的艺术”,而且是“持久”的艺术,它对世界文学的影响将是深远的,正
如著名学者瓦尔特·索克尔所指出:“弗兰茨·卡夫卡……的艺术构成表现
主义献给世界的最独特的礼物。”①
“弱”的天才与“韧”的英雄
卡夫卡自己说过,他带着“与生俱来”的“人类普遍弱点”来到世间,
把“世界的消极面”统统“摄入于一身”;他还写过这样的自白:他的“手
杖”上的铭语与巴尔扎克的正好相反,“一切障碍都在摧毁我。”有的人根
据卡夫卡的这类剖白,得出结论认为:象卡夫卡这类“颓废派”作家确实没
有传统作家所具有的那种意志力量。持这种看法的读者不是本来对所谓的“颓
废派”即现代主义者有偏见,就是对现代主义者的本质或卡夫卡的思维特点
不了解(他们恰恰在这里蹈入了认识卡夫卡的误区)。如果按这样的皮相之
见来认识卡夫卡,岂不说明全世界都被卡夫卡愚弄了!殊不知卡夫卡之所以
成为卡夫卡,正是由于他在这种“弱”的外部特征的掩盖下所独具的那种不
寻常的禀秉,即他经常在文字中或同友人的言谈中强调的:“人若没有对某
种不可摧毁的东西的持续不断的信仰,便不能活下去。”①这才是卡夫卡的本
质所在。事实上,正是这种潜伏在内心的“韧”的战斗精神,才使卡夫卡完
成了他自己确立的作家的使命。
因此若要真正认识卡夫卡的本质,必须透过卡夫卡那特有的悖谬思维和
言论,窥视一下他的内心世界,那个凝聚了他生命的所有强光,从而导致他
外部世界的软弱的内心世界。他自己说,这是个“庞大的世界”,不把它“解
放”出来,它就会“撕裂”。这“庞大的世界”便是他那“不可摧毁的东西”
所支撑的精神富源。这是他从外部世界洞见并摄入到内心的生活真实,一种
在常人的眼光看来极为奇异的真实,向世人提示或表达他的慧眼所独见的这
种真实,成为他避免内心“撕裂”、获得自身“解放”的唯一途径,也是他
的“巨大幸福”之所在。这一愿望,决定了卡夫卡的作家的命运。但与其说
卡夫卡想要作家这个头衔,毋宁说他要的是写作这一可能。在这里,卡夫卡
的个人愿望客观上与时代的文学使命融为一体了。
十九世纪中叶和后叶,随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资本主义制度及其
意识形态受到巨大的挑战: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共产主义学说全面和彻
底地批判了资本主义的整个思想体系,揭承了剩余价值的剥削本质,严重动
摇了资产阶级几百年来建立起来的价值观。另一方面,西文知识界的一些敏
感人士从另一个方向也察觉到传统价值偶像的倒塌,他们甚至认为几千年来
人类所建立起来的文明都是虚假的。尼采率先喊出了“上帝死了!”的惊人
呼声,并提出“一切价值重估”的主张。但这样的卓见,当时不是很多人都
有的,卡夫卡则是少数较早领悟到尼采思想的一个。他所看到的那个“奇异”
的世界,是一个没有了“上帝”的世界,一个超越了基督教善恶观念的世界。
但无论尼采还是卡夫卡,他们都不知道用什么去填补“上帝死后”留下的价
值观念的真空,尼采只相信少数人的“强力意志”,用以抗衡世界的沉沦。
卡夫卡也是从这一思想出发,用一种内在的“不可摧毁的东西”来顶住“上
帝死后”的可怖现实。
那么卡夫卡这“不可摧毁的东西”是什么呢?就是他要“解放”的他那
个庞大的内心世界的强烈愿望,就是他以内心“好斗”姿态去对付那扭曲人
性的生存环境的不妥协精神。你看,他为此目的简直把自己变成了一个苦行
① 见笔者与黎奇合译的《卡夫卡书信日记选》120 页,百花文艺出版社,天津,1991。
主义者;他最大限度地约束外出旅游和社交活动;他渴望爱情和婚姻,但为
了不陷入小家庭的“有限世界”,从而妨碍写作,他最后不得不把结婚的念
头彻底放弃;他原来有个健康的身体,但业余时间的高度利用和因此而造成
的长期失眠,他“让自己的健康给毁了”,结果只以 41 岁的天年而辞世!他
悔恨吗?不!与其为了活着而停止写作,宁可放弃“一个健康而有用的男子
的生之欢乐”。他的这一切牺牲,都不是为了要获得一顶“作家”的桂冠。
否则,他每发表一篇作品,也就用不着都要经过友人勃罗德的“强求硬讨”
了。对他来说,写作,首先是一种研究生活、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和感受的手
段。正是从这一目的出发,他对自己的作品很少满意过,不仅三部长篇小说
均未写完,甚至晚年想把他所有的作品“统统付之一炬”。莫非是他那“洞
察圣灵的能力”(斯宾德语)与他的艺术表现手段之间的矛盾形成永远解不
开的死结?我们可以从许多迹象去追索他的这一毁稿奇念的内心秘密,特别
是他晚年写的那两篇自况性的短篇小说《饥饿艺术家》和《女歌手约瑟芬或
耗子民族》更能让人听到他心声的回响。如果我们没有忽略卡夫卡自己宣称
的他的作品都是他自己的“象形文字”的话,那么我们就有理由认为:他晚
年的这两篇小说,尤其是他死前的最后那篇《女歌手约瑟芬》中的许多描写,
都是作者自己的“内心独白”。两位主人公那种对艺术舍死忘生的追求,以
及为保持艺术家的独立人格和艺术宗旨的一贯性,“既不假充高尚,也不迎
合低级趣味”的态度,与卡夫卡那种“不可摧毁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在
这里,无论是作者还是他笔下的人物,都是现代艺术的探险者,又是它的殉
难者。
至于卡夫卡的孤独处境,这是必然的。二十世纪的前半期,是个各种矛
盾互相交织、危机四伏的时代。但是,一种时代危机的最先征光,就像“上
帝死了”的最初信息那样,不是每个人都能及时探悉到的。当卡夫卡在“上
帝死了”的启示下,大着胆子去掀开人类几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