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容简介
布拉格出身的奥地利小说家卡夫卡是本世纪西方文学一颗耀眼的慧星,
与爱尔兰的乔伊斯、法国的普鲁斯特一起被称为“现代文学之父”。本书以
流畅的笔调,深入浅出地揭示了卡夫卡何以成为世界文学巨星的历史、社会、
民族、文化、家庭等诸多因素,扼要地概括了他的精神结构、思维方式、美
学观点、主要艺术表面特征以及国内外反响,熔学术性和可读性于一炉,对
于了解卡夫卡其人乃至西方现代文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入门书。
写给青少年的话(代序)
二十世纪只剩下最后这不多的几年,二十一世纪正在向我们走来。有中
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的重担,已历史地落在你们这些跨世纪的一代青
年肩上。祖国的未来与命运将同你们相连,中华民族历史新的一页也将由你
们用自己的劳动与智慧去谱写。
历史和实践已无数次表明,像人类的一切进步、壮丽和伟大的创举一样,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大业不可能越过世界文明大道而另辟蹊径。为了
担当这一无比光荣而又极为艰巨的历史使命,为了迎接二十一世纪的巨大机
遇与挑战,广大青少年朋友应该下定决心,努力学习和确切了解人类在过去
和现在所积累的一切知识和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把自己的头脑武装起
来。
人类的文学成果是人类的文明成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每一时代的重
大文学现象和优秀文学作品,并不会随着这个时代的过去而成为过去。它们
蕴含着客观的真理和历史的启迪、永恒的价值和永久的魅力。歌德说:“道
不尽的莎士比亚”。别林斯基也说:普希金是要在社会的自觉中继续发展下
去的那些永远活着和运动着的现象之一。这无异于说,一部优秀文学作品的
生命总是处在历史的永久运动之中,并且总是和世世代代人们的生活密不可
分。因此,培养自己对世界文学的爱好和关注,了解世界文学的主要内涵,
提高文学修养,应当是每个青少年的必修课。
这套《世界文学评介丛书》集各国家、各地区、各语种文学内容于一身,
是迄今为止国内第一套大规模、多层次、多角度的世界文学博览丛书。共 6
辑 85 册,依类别分为:(一)国别、地区文学史,(二)分体文学史,(三)
文学运动、流派、思潮,(四)文学比较、交流,(五)作家作品(上),
(六)作家作品(下),这套丛书全面、系统、多角度地评述了世界文学。
既载录了世界文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史,又揭示了其现状和最新发展动态;
既阐述了各主要文学运动、流派和思潮的兴衰及其主要内容,又介绍了世界
文学与其它学科交错纵横的关系及其相互影响;既论述了世界文学与中国文
学的相互交流、吸收和借鉴,又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进行了重点的评析、
介绍。丛书作者绝大多数是从事世界文学研究和教学的专家,他们用通俗明
快的语言,将学术性、知识性的内容,通过浅显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不仅
参考了世界各国学者的最新学术观点,而且融进了潜心研究多年得出的独
到、精辟的见解。论述科学,史料翔实,知识准确。
开放的中国正走向世界。走向世界的中国需要继承人类文化的全部优秀
遗产,需要具有世界意识的建设者。青少年朋友们,希望这套丛书能够成为
你们奔向二十一世纪的一份宝贵的精神食粮。
吴元迈
1993 年国庆节于北京
他在一个“孤岛”上树起
了“非文学’的大纛
在现代西方文坛上,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是本世纪最大的事件,它领导
了整整一个世纪的文学潮流,从根本上改变了西方文学的面貌,而且在世界
范围内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当它刚露头角的时候,是以“非文学”的
“怪脸”出现的,除了很少的同调者以外,人们都不把它放在眼里,曾几何
时,它成了气候,掀起轩然大波……。
比这股大潮本身更令人瞩目的也许是,它的先后出现的一批弄潮儿中,
一位举大旗的人物不是来自文艺复兴的故乡,不是来自新思潮最活跃的法兰
西,也不是来自德意志文化的本土,而是来自欧美几个公认的文学大国以外
的东欧一隅——波希米亚,准确地说来自波希米亚所在的捷克首府布拉格。
但也不是来自布拉格讲捷克语的民族中,而是来自只占这个城市十五分之一
人口的少数讲德语的居民中。这群居民中的一个犹太商人的儿子弗茨茨·卡
夫卡(1883—1924)就把现代主义文学插在这个东欧名都的德语孤岛上!这
可谓“咄咄怪事”。
然而,比这更令人惊异的是,在布拉格这个德语孤岛上,前无古人,后
无来者,恰恰在卡夫卡这一茬上,出了一批造气候的弄潮儿,一起作浪兴波,
其影响波及全世界。除卡氏外,有本世纪德语诗坛最杰出的诗人里尔克,德
国表现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人物、诗人、小说家弗茨·韦尔弗、杰出小说家
梅林克、被誉为无产阶级报告文学开拓者基希、社会主义诗歌奠基者福克
斯……。这使得当时布拉格德语文学活动十分活跃,卡夫卡从大学年代起就
有可能参加他们的活动,并同其中的好些人结下了友谊,这使卡夫卡成为时
代巨匠并开一代新风的大家。现在,经过时间的考验,他和法国的马采尔·普
鲁斯特(1871—1922)和爱尔兰的詹姆斯·乔埃斯(1882—1941)等,被认
为是西方现代派文学的祖师。但卡夫卡本人并没有倡导过什么学说,建立过
什么流派,或组织过什么文学团体,他的“祖师爷”地位,是他的作品本身
带来的,是时间考验出来的。作者生前并没有享受到这个荣誉,因为他生前
只发表过少量的短篇小说,它们在马克斯·勃罗德于 1950 年编纂的卡夫卡九
卷集中,只占一卷的篇幅,而且在作者生前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响。卡夫卡的
影响是在他死后,是在他的这位挚友勃罗德陆续整理出版了他的三部长篇小
说,特别是 1935 年第一次出版了他的六卷本的文集以后,先在法国,经过加
缪等人的宣传,很快扩大到英美,形成一股“卡夫卡热”。各种有影响的流
派都向他攀亲结缘:从他的作品中,存在主义文学看到了追求自由存在的痛
苦;荒诞派看到自己所需要的“反英雄”;黑色幽默派看到了讥讽意味和含
泪的笑;超现实主义看到了弗洛伊德式的心理分析和“超肉体感觉”;表现
主义看到了梦幻幻想和直觉……等等,不一而足。到了五十年代后半,这股
热潮涌进了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同时引起西方某些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文艺
评论家的重视,他们纷纷发表评论。1963 年,当卡夫卡八十周年诞辰的时候,
他的故乡布拉格举行了国际性的卡夫卡讨论会,与会者主要是东欧各社会主
义国家文学界代表和西欧的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家。尽管会上存在着激烈的
争论,但它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没有人能提出全盘否定卡夫卡的理由了。
如今,卡夫卡的热潮仍在继续扩大,不仅卡夫卡和他的为数不多的作品成了
一门新的学科的对象,有关这方面的研究文章和专著数以万计,而且在西方
的大学课堂里,卡夫卡也是最热门的选修课之一。现在有人认为,当代美国
文学“没有卡夫卡是不可想象的”,卡夫卡对于二十世纪“英国浪漫派作家
起了最强烈的影响”;他是“法国存在主义的先声”;“今天几乎没有一篇
德语的小说散文不曾以不同方式或多或少地受到过他的影响”。我们今天来
介绍卡夫卡,不是为了要赶这股“热”,而是基于这样两个理由:首先,既
然卡夫卡与西方现代文学的关系这样密切,既然那么多的流派都与卡夫卡的
思想和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血缘关系,那么,不了解卡夫卡而要读懂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