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年前,他养了一条大狼狗,长得太大了,食量非常惊人,加上吠声奇大,吵得
人不能安宁,有一天觉得负担太重,不想养了。
他把狼狗放在布袋里,载出去放生,为了怕它跑回家,特地开车开了一百多公里,
放到中部的深山。
放了狗,他加速逃回家,狼狗在后面追了几公里就消失了。
经过一个星期,一天半夜听到有人用力敲门,开门一看,原来是那只大狼狗回来了,
形容枯槁,极为狼狈,显然是经过长时间的奔跑和寻找。
计程车司机虽然十分讶异,但是他二话不说,又从家里拿出布袋,把狼狗装入布袋,
再次带去放生,这一次,他从北宜公路狂奔到宜兰,一路听到狼狗低声号哭的声音。
到宜兰山区,把布袋打开,发现满布袋都是血,血,还继续从狼狗的嘴角流溢出来。
他把狗嘴拉开,发现狼狗的舌头断成两截。
原来,狼狗咬舌自尽了。
司机说完这个故事,车里陷入极深的静默,我从照后镜里看到司机那通红的眼睛。
经过一会儿,他才说:“我每次看到别人的狗,都会想到我那一只咬舌自尽的狗,
这件事会使我痛苦一辈子,我真不是人呀!我比一只狗还不如呀!”
听着司机的故事,我眼前浮现那只狼狗在原野、在高山、在城镇、在荒郊奔驰的景
象,它为了回家寻找主人,奔跑百里,不知经历过多么大的痛苦,好不容易回到家门,
主人不但不开门,连一句安慰的话也没有,立刻被送去抛弃,对一只有志气有感情的狗
是多么大的打击呀!
与其再度被无情无义的人抛弃,不如自求解脱。
司机说,他把狼狗厚葬,时常去烧香祭拜,也难以消除内心的愧悔,所以他发愿,
要常对养狗的人讲这个故事,劝大家要爱家中的狗,希望这可以消去他的一些罪业……
唉!在人世间有情有义的人受到无情的背弃不也是这样吗?
金丝雀与果蝇
从前到矿坑去采访时,发现坑道隔不远处就会挂着一个装金丝雀的笼子,问了矿工,
才知道金丝雀是用来检测瓦斯的。
由于金丝雀对瓦斯敏感,只要有一点点瓦斯,它就会躁动不安,惊慌叫喊,因为它
的叫声洪亮,可以提醒坑内的人注意,万一看到金丝雀倒地不起,就要准备逃生了。
那美丽可人、啼声僚亮的金丝雀不知道多少次牺牲自己的生命,救出在矿坑里的人
呢?站在笼子下,我这样想着。
最近在电视新闻里,看到日本警方搜索奥姆真理教的总部,每一个小队都带着一只
金丝雀,用来检测毒气,又使我想起从前在矿坑的情景,感觉到“众生”正是“共生”,
与我们一起存活生长,只是很多人不能体会了解罢。
不只是金丝雀,台湾的农政单位养了许多的果蝇,用来检测蔬果残留的农药,即使
在农药验剂非常科学化的今天,果蝇依然是最方便、最经济。最准确的检测方法。
因此,当我们吃着安全的蔬果时,应该感谢一只小小的果蝇。
存在于世间的众生,不论大小、形貌、好坏,都有生存于地球的权利,也各有不同
的功能,都应得到人的尊重。
如果以佛教“众生平等,皆有佛性”‘有情无情,同圆种智”的观点,我们和众生
的佛性根本无别,只是形貌上不断的转换,那些有情有义的“畜牲”与无情无义的“人
面”,会在某一个时空中转换面貌,只可惜,很少人能这样深沉的思维呀!
灰鸽七四八
我救过一只小鸽子。
有一次台风前夕,我准备把阳台的盆景暂时移到屋内避难,结果在小门边看到一只
鸽于,全身已经湿透了,闭着眼睛,缩着脖子,蹲在那里发抖,看那样于已经支撑不住
了。
我对鸽子说:“不如你先到我家休息,有体力了,台风过了再走吧!”
然后我把它捧起来,它一点也未挣扎和移动,这时,我才发现它戴着赛鸽的脚环,
上面写着“美贵七四八”。
我先用于毛巾把鸽子擦干,发现它体力太弱了,给它灌食一些杂粮,就放它在家里
休息。
这一次的狂风暴雨持续了两天,我每次看着“美贵七四八”,就想到如果没有正好
开门搬盆景,这鸽子一定已在风雨中丧命了。
我们把美贵养了一星期,直到它羽毛光亮,看来体力很好,才决定放它走。
我们打开门,“美贵七四八”在门边徘徊很久,儿子说:“你就走吧!只要你喜欢,
随时欢迎你来玩。”
灰鸽子咕噜一声,振翅飞去,一转眼就不见踪影。
从此,几乎每天下午,那只鸽子都会飞回来玩,如果阳台的门没关,它就自己跑到
书房飞来飞去,玩累了,才咕噜咕噜叫几声飞走了,有时候还站在书桌上看我写字呢!
灰鸽子和我们成为朋友,儿子决定要给它取个名字,我说:叫什么名字好呢?”
孩子说;“就叫七四八吧!因为它的脚环是七四八,希望它飞得比七四七还快!”
就在我写这篇稿子的时候,七四八正在我身边绕来绕去吸引我的注意,真的,众生
也有极细腻的感情,只是我们平常不能察觉罢了!
七四八日日都飞来,然后又飞去,每次我看它远去的背影,就会怅惆的想:总有一
天,它飞走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小猴子种豆子
在森林里,住着一群猴子。
有一天,一个猎人到森林中打猎,所有的动物听见猎人的脚步声都四散奔逃,那一
群猴子也跟着其他动物往森林的内部逃去。
只有一只小猴子躲在树上,没有逃走。它在树丛中看着猎人,感觉到那个猎人多么
高贵,身上没有会长虱子的毛,还穿着虎豹的皮袍,手里拿着弓箭,多么的英俊威武!
而且所有的动物看到他都立刻逃走,多么的勇猛伟大!
“唉呀!人是多么高贵呀!我不要再作猴子了,我要学作人。”
于是,小猴子慢慢的从森林里移出来,住在森林的边缘,这时它感觉人是多么幸福,
住在有灯的房屋,而猴子只能住在黑暗的森林;人站着是多么高贵,猴子却只能蹲着走;
小猴子一定要学会作人的决心。
它每天都跑到森林外面观察人的动作和生活。
它看到人走路,就学着人的样子走路。
看到人耕田,就学着耕田的样子。
看到人笑,它也咧开嘴笑。
这只小猴子已经完全忘记自己是猴子,一天不看到人,就觉得很寂寞,只要看到人,
就高兴的走到人的旁边,摹仿人的动作。
森林边缘的人们看到这小猴子很可爱,都很喜欢它,每天带东西来喂它,看到它学
作人,也很高兴的讨论着:“这个世界有很多人已经不像人了,你看看,这小猴子竟有
作人的心,真是难得!”
他们用手抚摸小猴子的头说:“你愈来愈像人了。”
和小猴子坐在一起谈天。
牵小猴子的手跳舞。
远远看去,小猴子真像一个人。
小猴子也觉得自己除了不会说话,和人没有什么不同了。
有一天,农人到田里种豆子,小猴子也学人抓一把豆子要种在田里,可是它不小心
掉了一颗豆子,就把手里的一把豆子丢了,去找那颗掉了的豆子,它没有找到丢掉的豆
子,可是回来的时候,发现别的豆子也被鸟雀吃光了。
农人看了都哈哈大笑的说:“到底,猴子还是猴子。”
小猴子听了很伤心,才悟到自己是一只猴子,于是跑回森林找它的同伴,可是它的
动作太像人,同伴已经完全不认识它了。
花的生命
在一次演讲之后,一个听众问我:“林先生在演讲里一直叫我们爱护生命,可是演
讲台上摆满了鲜花,难道花不是生命吗?为什么我们爱护动物的生命,不能爱一朵花的
生命呢?”
确实,花也是一种生命,以佛教的观点看来,生命可以分成两种形态,一种是有情
的生命,一种是无情的生命。
凡是有生死的都是生命,即使是一朵花。一技草、一粒石头,也都是生命,但是有
情的生命除了生死之外,有三种特质:
一是有情感,有情爱的感受,例如会因情感的遭遇欢喜或悲伤、快乐或痛苦。
二是有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