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老师教我,我也常常勉励同学,大家都想一生有成就,成就在自己,不在别人。你看看佛给我们讲四缘生法,大家都知道。「亲因缘」,这不必说,统统具足,平等的,亲因缘是你本来是佛,《华严经》前面我们读得很多,佛说「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是亲因缘,你阿赖耶识里有佛种子、有菩萨种子,十法界种子统统具足,你也有地狱种子,你也有畜生、饿鬼种子,你也有佛菩萨种子,统统具足,人人平等,这是第一个,这最重要。第二个「所缘缘」,这不一样,你有佛种子,你天天想作佛,这是你的所缘缘,天天想作佛。想作佛的念头一时一刻都不间断,这叫无间缘。你看看四种缘,这三个是自己身上具足的,我这三个缘要是统统具足,剩下就是增上缘,就是外面缘帮助你,这是增上缘。增上缘再好,这三个缘缺一个你不能成就。三个缘当中第一个不会缺的,会缺什么?第二、第三,所缘缘,你去缘名闻利养,你去搞这个,那你就成不了佛。你去搞贪瞋痴慢,你成不了佛,道理在此地,你要懂。我们这一生想成就,那个目标、方向要正确,一丝毫不可以偏差,我这一生就是想作佛。自己业障重,我们的外缘不好,这一定要知道,知道怎么样?我们自己要知道防范,我尽量少跟外头接触,尽可能的避开,不受它的干扰,尽可能天天接近佛菩萨。佛菩萨在哪里?在经典。这个诸位要晓得,佛陀在世,你要亲近他老人家。他不在世了,他讲得很清楚,三宝,佛陀在世佛宝第一,佛法僧;佛不在世的时候法宝第一,法佛僧,甚至说法僧佛,佛都摆在最后。我们要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智不依识,这个道理要懂,我们这一生才能有成就。你要是搞错了,搞错了吃亏的是自己,与佛菩萨、与佛法都不相干。
你这一生怎么样才能成就?我的老师章嘉大师教给我,看破、放下,你就会成就。我第一天跟他见面,第一句话我就向他请教,方东美先生把佛法介绍给我,我知道佛法是世出世间无比的殊胜,这个我知道。我向他老人家请教,有没有什么方法叫我很快能够契入境界?每位老师传法的方式不一样,我这一生亲近他老人家,见到特殊传法的方式。我的问题提出来,他不说话,他眼睛看著我,我也看著他,我们两个对看大概看了半个小时,半个小时之后他老人家说了一个字,有。我等他的开示,等了半个小时才等到一个字,「有」,我们的精神马上就提起来,很注意去听。说一个字他就不说了,大概又等了五分钟,慢吞吞的告诉我,「看得破,放得下」。我讲得很快,他语气比我这还慢,字字句句都好像在定中出来的,在那样的氛围里。我年轻,章嘉大师大概大我三十八、九岁的样子,那是我们祖父一代,我二十六岁跟他,那个时候他六十五岁。我们没有那么深的定力,我听了之后随口又问了一句,从哪里下手?他告诉我:「从布施」。这是头一天见面。我一生奉行,学了二、三十年才体会到他的密意,密意是什么?传法真的像他老人家那个态度才真行。但是他老人家那个方式,我们现在用不行,不契机,为什么?听众都跑光了。大家在一个讲堂,一句话不说,坐在那里坐半个钟点,人都跑光!我们体会到:你提出问题,你的心不清净,你还是心浮气躁,心浮气躁给你讲的东西,耳边风,你听了之后你做不到,你不得受用。所以必须等到你、看到你整个的心情定下来才跟你说,那个管用,一生不会忘记,而且真的会依教奉行。
这种教学方法很特殊,我一生没有遇到第二个,方老师给我讲课的时候滔滔不绝,李老师亦复如是。只有章嘉大师一、二个钟点讲不了十句话,所以你跟他在一起完全在定中,他老人家给我们的印象,行住坐卧都在定中。所以佛经上讲「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你见到章嘉大师你才懂得这两句话的意思,你见到无有不定时。你们看到他老人家照片,这他送给我的,他这个服装一年四季就是这样的,冬天很好,没有问题,穿得很暖,他夏天也是如此。在台湾第一次印《大藏经》,翻印日本的《大正藏》,这些老一辈的大德们,法师、居士,请章嘉大师率领,在台湾环岛宣传,推销《大藏经》。夏天,夏天很热,道源老和尚年轻多了,他大概大我二十岁,也随行跟著一起去。看到章嘉大师穿了那么多衣服,不觉得热,他好奇,向大师请教,他说「大师,你穿得太厚,热不热?」大师回过头告诉他一句话,「心静自然凉」。他是个讲经法师,听了之后很惭愧,穿得很薄,还得拿著扇子不断在搧,看到章嘉大师如如不动。这是道源老和尚告诉我的,不能叫人不佩服,心净、心定,定生慧。
所以「信心清净,则生实相」,实相般若。实相般若现前,那就恭喜你,就是禅宗讲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所以学东西最怕的是心浮气躁,没有耐心,那这个人不但佛法不能成就,世法成就也很有限。所以我们真正要学,你一定要记住,严持戒律,因戒得定,因定开慧。如果把戒律放弃了,你还会有什么成就?戒律是基本的规矩,叫你一切都有规矩,有规矩就能得定,你的意志、精神能集中;没有规矩,这就什么都做不到。我们现在看看全世界,佛门弟子在家「十善业道」做不到,出家「沙弥律仪」做不到。佛法为什么衰?你懂得这个道理就明白了,当然衰!确实没有耐心。许多大学请我去上课,我不愿意去,原因在哪里?学生没有耐心,学生心浮气躁,那我去白费时间,我不如在自己道场讲经。我在澳洲每天讲经四个小时,我们的听众有耐心,四个小时从头到尾全神贯注在听讲。到学校去上课,你看看大学生,他们的耐心大概只有十分钟到十五分钟,然后就东张西望,心神不定,这个课还有什么好上的,他们一堂课只有五十分钟,所以就不用去了。我到学校主要的,参加学校教授们的座谈会,跟老师们聊聊天、谈谈话,这个有意义,学生让他们去教去。
我们要成就,所以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提倡《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这是基础。为什么要学《弟子规》、要学《感应篇》?这个道理要懂。世尊在《佛藏经》,不是《大藏经》,经集部里有一部经叫《佛藏经》,分量不大,这个经上讲的一句话,佛弟子「不先学小乘,后学大乘,非佛弟子」,佛不承认。由此可知,释迦牟尼佛的教学,很重视循序渐进,就像我们读书一样,你一定从小学、中学、大学,不能够躐等,循序渐进。因此佛法传到中国,小乘经翻译得相当完备,就是《大藏经》里面的《四阿含》。我们的《四阿含》,跟南传巴利文的经典比较,这是章嘉大师告诉我的,大概巴利文经典比我们多五十几部,你们想想看,《阿含经》分量都不长,《四阿含》总共合起来,差不多也将近三千部的样子,它只多五十部,太少了,我们翻得很完整。所以在隋唐时候小乘有两个宗,这两个宗是必修课,不管哪个宗派都要学小乘,小乘是基础。可是唐朝中叶以后,我们中国佛教无论在家、出家不学小乘。不学小乘,怎么学法?用儒、用道代替。确实儒道里面的思想,跟小乘差不多,如果在心量上来讲,比小乘人心量大,更容易接受大乘。所以这两个宗到宋朝时候就没有了,宋朝中叶以后这两个宗都没有了,现在变成历史的名词。
所以古时候无论是在家学佛,或者是出家学佛,没有不学儒、不学道的。你看看古来祖师大德他们的注疏,像清凉,我们学《华严》,用的是清凉大师《疏钞》,李长者的《合论》,李长者是在家居士,一僧一俗,他们的注解当中引用儒、引用道,引用《庄子》、《老子》、四书五经很多,都通!我们今天儒不学,道也不学,小乘也不学了,那就是释迦牟尼佛讲的话,非佛弟子。我们自称皈依了,称三宝弟子,上面佛给我们加了一个字,非,佛不承认,我们自己要好好去想想。儒从哪里学?最接近的,我们找近路,找近路什么?我们找行门,我们不要去找解,解,大乘经里面有,全都包括,我们找行门,行门就是戒律。儒家的日常生活规范是什么?《弟子规》,道家的生活规范《感应篇》。我们只要把儒跟道这两样东西学好,再学佛的基础,基础的规范是十善业道。我们这样子做法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