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后李老师往生,我手上有一本夏莲居老居士的《无量寿经》会集本,这个本子是李老师当年在台中讲过的,他用的经本。他有简单的注解,把全经段落勾出来,叫眉注,就写在经本上,毛笔写的,字写得很工整。这个本子老师就给我了,很多人没见过。老师往生,我用这个方法来纪念他,把这个本子影印了一万本。大家看到之后,很多人看到生欢喜心,就找我来讲。我讲这个本子,我《华严经》就不讲了,为什么?夏老说得很好,他引用彭际清的话,《无量寿经》即是中本《华严》,《华严经》就是大本《无量寿经》,分量大小不一样,内容没有两样。我就发了个心,这一生就讲《无量寿经》好了,所以《无量寿经》就讲了十遍。到新加坡末后这是第十一遍,细说,讲了一半,没讲完。
第二次再讲《华严经》是韩馆长往生之前恳切的要求,希望我把《华严经》讲一遍,留一套完整的录相提供给后人参考。同时还有两个人也是热心的恳求,一个是台南的开心法师,一个是北京的黄念祖居士,都希望我把《华严经》讲一遍。尤其是开心法师,他说以后恐怕再没有人讲《华严经》,这话是真的,不是假的。而且真正通《华严》,你才明白净土。为什么?《华严经》真的是《无量寿经》的细讲,让你认识西方极乐世界,你对这个建立信心,你念佛才会恳切,你才会真放下。一切都放下,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哪有不成功的道理!所以学经重要,破迷开悟,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建立信心,断疑生信。你有疑,信心生不起来,菩萨最大的障碍就是疑惑。由此可知,世尊说法四十九年,为的是什么?为的是帮助我们破迷生信,目的在此地。疑断掉之后才能开悟,有疑不可能开悟。
可是听经之后怎样才能生起信心?每部经最后一句话,依教奉行,你才能生信心,你才能走向开悟之门。如果听了,听了做不到,那只是阿赖耶里面种一个佛的种子,不起作用。虽然不起作用,这个种子永远不会磨灭,那就不知道哪一生哪一世又遇到缘,这个种子起作用。这桩事情就在我们眼前,我们在这一生当中能遇到这个大经绝不偶然,过去无量劫来曾经多次遇到过。为什么没有成就?对它怀疑,没做到。这一生又碰到,这一生碰到,如果真正建立信心,不怀疑,我相信了,我认真去做,那就很庆幸,你这一生解脱了,你这一生成就了。如果听了还是不能做到,那就是阿赖耶识这个善根种子加强,你还没有成熟。成熟就真干,这成熟了;没有真干,没成熟。
真干是什么?就是这讲的无著,著是执著,执著没有了。执著没有了,於世出世间一切法不再执著,你才真正能做到佛的教诲。譬如《弟子规》为什么做不到?自己有执著,执著自己的习气,不肯放下,所以你做不到。我们一般习气最重的,恩怨,《弟子规》里头教导我们,恩要报,怨要把它忘记,报恩要长,报怨时间愈短愈好。待人接物要记住,和颜悦色。责备人要用笑脸去责备,受责备的人会感恩、会接受。严肃的、命令式的,长官对待、教训部下的,那个不行。他不敢不听,表面上不能不服从,可是背后不服,做不到!这些都是古圣先贤教的。我们年轻时,毛病习气很重、很多。坐在椅子上,这老毛病,喜欢跷著腿,喜欢背靠著后面,椅子往后面一靠,前面两个脚就离地,后面支撑著,像躺椅一样是很舒服。我有一天,实在讲是几乎天天都有的,习惯了。那个时候虽然上班,工作也不是挺忙的,没事的时候就看书,也是跷著腿,把椅子靠到后面。我们的长官看到了,进来了,真是和颜悦色的告诉我,拍著我的肩膀,我回头一看长官进来了,赶快站起来。他就告诉我,他说你这种坐的姿势,万一这个椅子倒下去,你要受伤。和颜悦色的说,我们永远记在心上,从那一次之后再没犯过第二次,心里面服,真的依教奉行。如果他狠狠把我骂一顿,教训,我不能不服从,可是怎么样?你走了之后我还会这样。心不服!
所以一个成功的人,一个真正高级领导人,他不一样。一个团体里怎样把这个团体变成和合的团体,这成功的。如果这个团体里面还有意见,不能够和睦相处,各人都有意见,这时候要晓得,不能怪别人,自己的德行不够,自己的智慧不够,没有能力带人。跟大众相处久了,天天在一块,你的毛病习气都被人看得清清楚楚,你说的是一套,你做的又是一套,逐渐时间久了,信心就丧失了。你如何能保持你自己永恒不变,你才能叫你的部属、叫你的同仁对你保持著尊敬,受到你的启示感化。这不容易,这是圣贤,最低限度是君子,现在这个世间,圣贤没有了,君子也没有。在这个时代,我们很清楚,我们想帮助人谈何容易?习气太深,外面环境不好,就是外面的诱惑力量太大,人人都争名夺利,谁能放下?我一个人放下,放得很彻底给人看也没用处。人家说那傻瓜,决定不能学他那样,学他那样要苦一辈子,你就晓得真不容易。所以我们今天讲到「华」,这因果,真难。从一个小团体做,做成功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那这个小团体各个都是再来人,都不是普通人,才能成功。你到哪里去找一帮再来人,全是菩萨,全是佛再来的,那是众生有福,你要懂这个道理。众生没有福,佛菩萨不来。众生有福,这个地区有福,这是感应道交。我们学佛学这么多年,现在深信不疑,众生有感,圣贤就来了,要做好样子。
所以,最重要的一句话还是不能执著,要把心量拓开,要原谅别人,不能原谅自己,学颜回。颜回,夫子赞叹他四德,第一德就是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被环境动摇,这个很难得。第二个听劝,很容易接受别人的劝告,这是颜回的大德。坚持,就是坚持自己走圣贤之道,求学为什么?希圣希贤,所希望的是我做个贤人、做个圣人,一生不改变。自己不容易看到自己的过失,所以他欢喜接受、容易接受,人人都会劝告他。不欢喜接受,不容易接受,没有人敢说他的过失,那他就难了,这人成就不容易。颜回最容易接受人的劝告,别人看错了,看错了他也谢谢,也感谢,不计较,永远是个报恩的念头。你看错了,我们自己就是有则改之,无则嘉勉,都是好事,绝对没有责怪。这一点唐太宗有,有这个雅量。我们好像是在《贞观政要》里头看到有这么一段,有人在他面前指责他的过失,唐太宗很欢喜,接受了。这个人离开了,他旁边的人跟太宗讲,他说的话完全误会你,你没有过失。唐太宗回头跟大家说,是,可是如果我要是一反驳说我没有,你说错了,以后还有什么人敢在我面前说话?大家一听,服了。说错了也不会责备你,也会奖励你。所以唐太宗一生,明君,没有人隐瞒他,谁都可以在他面前说他的过失,他不会发脾气。他为什么成功?我们知道,接受批评。
我们现在在学习阶段,接受批评而不批评人,别人有过失的时候,要细心观察能不能说,他不容易接受,绝对不要说,说了给人家结冤仇。这是李老师教给我们的,我们当年跟李老师学经教,我们同班二十多个人,同班里面有三个同学,老师从来没有说他们的过失。过失很严重,为什么不说?我有疑惑。有一天老师在房间里告诉我,过失只能讲两次,不可以讲第三次,两次他不能够接受,他不会改,以后就不要再说,再说就变成冤仇了,冤冤相报麻烦!我这才明白。所以老师对我们的态度不是师生,是朋友。师生那是严格管教的,朋友,「朋友数,斯疏矣」,朋友有过失,你讲多了疏远了,人家不理你了。我们跟老师十年,日常生活当中观察他处事待人接物,做榜样给我们看。能说的,说了之后感恩,依教奉行,老师一点都不客气,所以有打有骂,那是什么?听话的,真正改过自新的。一说马上脸就红了,颜色就变了,不可以说。世出世间的事虽然复杂,你抓住它的根本,问题都解决了。根本是什么?就是人跟人的关系,人跟人处好了,天下什么事都没有。所有一切麻烦,是人跟人不能相处。人跟人不能相处,不能怪别人,怪自己,这是圣贤之道。
舜王给我们做出最好的榜样,我们在历史上读舜的故事,舜小时候生活那种艰难,母亲死了,父亲娶一个继母,继母也生一个弟弟,父亲听继母的话喜欢弟弟。这一家四个人,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