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安家杨氏和安惠两个嫉妒得眼珠子都红了,尾随着送嫁的队伍去杨家,想看个究竟。
杨家大院早就打扫妥当了,张灯结彩,处处贴着大红双喜,窗上糊着各色百子千孙、龙凤呈祥、鸳鸯戏水等红纸窗花,每个门上都贴着大红喜联,门前空地上搭着极大的彩棚,放着桌凳,既有供敲锣打鼓等乐人之用,又有设宴款待亲朋好友之处。
杨奶奶笑得合不拢嘴,早就叫人放了鞭炮,杨海忙以酒席款待送嫁之人。
嫁妆尚未全部抬进院门,门口已经围观了许多村民,震惊者有之,不屑者有之,嫉妒者亦有之,只唯有那眼睛都紧紧盯着满院子里挤挤挨挨的嫁妆箱笼家具。
有人惊叹道:“那是红木,全部都是红木的家具,一件都不知道值多少银子呢!”
又有人悄悄地道:“光良田就陪嫁了一百五十亩,这蒋家可真有钱。”
还有一干人道:“你没见抱进去的锦被缎褥八铺八盖,哎哟哟,都是好鲜亮东西,咱们弄来做衣裳都舍不得,他们竟用来做被面。装衣裳的箱子足足有四对八个,里头不知道装了多少好衣服。还有那些首饰箱子,不知道装了几百件金银珠宝首饰!”
张媒婆的长子张顺作为陪客,一连敬了蒋玉菡好几杯酒,笑道:“兄弟,今天是咱们两家大喜的日子,我们大海绝不会亏待令姊,这锁嫁妆箱子的钥匙该拿出来让我们开箱晒一晒,叫我们全村的人都知道蒋家的富贵,也好给令姊做个见证!”
蒋玉菡手里拿着一串钥匙,笑而不语。
不管一干人等如何起哄,蒋玉菡就是攥在手里。直到张顺拿出一个装着金银锞子的红包递上来,蒋玉菡数了数,虽然不多,但也够杨家花费了,便心满意足地将钥匙交出来。
从古至今,女孩儿出嫁送嫁时要晒嫁妆,乃是炫耀娘家富有,自己嫁妆丰厚,完全有底气立足于婆家的意思。虽在琳琅的建议下,八个首饰箱都是明暗两层,极名贵的珠宝玉翠都放在暗格里,一般的金银首饰则放在明面,但一盒一盒打开,也足够耀花人眼了。
再看到衣箱里的四季衣裳,单夹皮棉一应俱全,俱是光彩闪灼的绫罗绸缎,件件精美异常,还有两箱绸缎和毛皮,早有人惊异一声,失声道:“这么多的衣裳,不得穿一辈子?”
有人笑道:“可不得嫁过来过一辈子?没见到人家连寿衣棺材都是预备好的。”
满村里哗然一片,羡慕不已,赞叹不绝。
又有人看了一会,笑道:“咱们都说杨家聘礼已经够丰厚了,哪知人家蒋家的嫁妆更多呢!瞧瞧这么一件金首饰拿出去,还不得够庄稼人过一二年?”
随着杨海一同请假过来见嫂子的牛冲姜云等人帮忙料理,见到满院的嫁妆后,不由得瞪大眼:“乖乖,小云,咱们这位嫂子可真是非同凡响,娘家竟陪嫁了这么些东西!俺家要是有这里头的东西一两件,俺还怕娶不上媳妇?”
姜云本是极聪明的人,来黄叶村三五日,早就打探清楚了杨家的底细,知新媳妇是国公府出来的得力心腹丫头,虽不知蒋玉菡身份如何,却也知是王府里红人,这一点东西怕人家还不放在心里。嫁妆都是一色鲜艳夺目,家常穿戴的东西还没算进来呢!
杨奶奶也有些失神。她原本道琳琅顶多就有一点子金银首饰布匹衣裳几件家具,或是这里的几十亩良田,没想到她嫁妆之丰厚,远远超乎自己的想象,心中不禁暗暗愧疚,觉得自己家的聘礼太少了,单是这份嫁妆,自己的孙子还真配不上人家!
想到这里,杨奶奶对这位孙媳妇越发看重了几分。
那边安家杨氏心里却是另一种咬牙切齿彻骨之恨,如果蒋家答应他们家贤哥儿的亲事,那些嫁妆便都是自己家的了,随便一件拿出去吃喝不愁,还能供应贤哥儿步步高升。
安惠的眼珠子更是黏在首饰箱上离不开,扯着杨氏的衣袖,扭股儿糖似的道:“娘,娘,那些东西本来是咱们家的,本来我也能穿金戴银的!你为什么偏娶了那么一个丧门星?家里没多少嫁妆,一点子银首饰还当宝贝似的藏起来不肯给我?”
原来安贤这次竟没及第,年纪又大了,愁得杨氏心焦不已,偏找的几个女孩儿,若不是家境贫寒,便是家里几亩地也不肯做嫁妆,又或者性格不好骄纵跋扈。直到年初才瞧中一家在杂货铺子的小姐,姓沈,陪嫁八亩地,还有一些衣裳首饰箱子,几件家具。
偏生这沈氏也是个厉害的,嫁妆把持着不肯补贴家用,便是该收庄稼了,亦只叫自己娘家哥哥来帮着收,然后送到娘家杂货铺里卖,得的钱自己收着,更别提几件首饰衣裳肯给安惠穿戴了,便是拿出来都舍不得,怕蹭脏了。恨得杨氏几次骂她不贤惠,都被沈氏堵了回去,回道:“自古以来,哪有婆婆要没收媳妇嫁妆的?我倒要去衙门问问!”
当世规矩,媳妇的嫁妆只属于媳妇,将来传给子孙,旁人半点不能强抢,若是媳妇肯拿出来那是她贤惠,若是不肯,别人也不能说什么,不然会闹笑话。
因此,安家如今便是黄叶村的笑话。
听得安惠抱怨,杨氏也暗暗后悔,恨不得立即把杨家满院子里的嫁妆拉到自己家。
张媒婆眼尖,看到杨氏和安惠神色,忙推了杨奶奶一把,低声道:“大婶子,晒够了,再不收起来,就惹人惦记了!”
杨奶奶闻听,忙高声道:“已经晒过了,大家都瞧见了,快抬进来了罢!”
当初为了能让杨海娶上好媳妇,杨奶奶费了一番力气,盖了一所大四合院,正房五间,现今她住着,西厢房十来间便给杨海做新房,可喜十分阔朗,还有三间卧室是不曾隔开的,家具抬进新房,各处一摆,竟也挤得满满当当。
衣箱和各色摆设、家常日用的东西都按着规矩摆放整齐,摆不下暂且不需要的便放在两边空房间里,门窗紧锁。杨奶奶将嫁妆的钥匙和新房的钥匙一概交给杨海贴肉收好,又低声道:“你仔细些,今儿个出大风头了,别叫人惦记着。”
又因将来杨海要回西山大营,杨奶奶也愿意和琳琅一起跟着过去,故到时候贵重物品都拿走,便是这段时间有杨海在家,村里一干宵小之徒也不敢过来打主意。
杨海淡淡一笑:“我倒要瞧瞧谁敢打咱们家的主意。”
牛冲道:“谁敢来,我给他几拳头!”
明日成亲的花轿已经送来了,杨奶奶忙叫人在花轿里点了红烛亮轿。
蒋玉菡当天就回去了,预备第二日的正日子。
他早给琳琅请好了全福人,是王老太太的长子媳妇许氏,玉娘的长嫂,她上有父母公婆,平有兄弟姐妹小叔子小姑子,下有儿女双全,姑嫂和睦,堪为美谈佳话。
许氏给琳琅开脸儿,赞道:“这脸儿一开,越发显得出挑了。”
琳琅含羞一笑,低下了头。
鸳鸯和紫鹃玉钏儿陪着,唧唧呱呱说了好些话。
正闹着,忽听人道:“姑爷来了,姑爷来迎亲了!”
蒋家大门立时闭上,一干看热闹的乡邻都笑道:“不给开门,等他们三催四请再开。”
杨海今日穿着六品官袍,才下了高头大马,走到门前,一连三四次起了三四次催妆曲,门才开了一道缝儿,有人将手往外一伸,姜云立即机灵地递上开门封儿。
里头又有人道:“催妆礼呢?”
忙有人捧上昨日已送到杨家的凤冠霞帔、镜匣、脂粉等物,杨海从怀里取出一股金簪,放在上头,送到里面,过了半日,方有人开了门。
那股金簪,在送到琳琅屋里时,却恰与那日杨海所赠之金簪合二为一,乃是一枝金钗。
作者有话要说:蒋家有良田三百亩,一年净收入有六百两,两年有上千银子,真心不夸张。
古代送嫁妆是要晒嫁妆炫耀的,必须的
古代嫁妆里有寿衣棺材这一项,表明嫁到夫家过到老死,当然有能力会备寿衣棺材,没能力就没有。
**不抽了我电脑热得一个劲地自动关机中。
晚上更新一个是七点,隔开一个是九点,分开更,上上章忘记写九点了。
第50章 050章:
早在催妆前;便有王老太太亲自持镜照轿。催妆后;看到这和凤冠霞帔一起递进来的金钗,鸳鸯端详了好一会;方笑道:“怪道给开了门儿,原来是一对儿!”
笑得紫鹃和玉钏儿前仰后合;道:“偏就你个促狭嘴!”忙在许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