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同人言情][南宋]锦绣山河 作者:夹生的小米(晋江银牌推荐vip2015-05-01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日醒来,天光正好。
    她在宫娥们的服侍下盥洗了一番又用了早膳,惯例在穿衣时被搜了一回身。可惜她除了手腕上那道浅浅的痕迹之外,身上连半片纸都没有。宫娥们疑惑地相互看看,其中一位福了福身,娇声说道:“昨夜秦桧秦大人前来探访,说是要面见帝姬。”
    “唔。”她点点头,学着王贵妃的样子,摆出一副矜贵且淡漠的表情来,“让他来见我。”
    宫娥柔柔地说了声是。
    秦桧很快便到了。
    与他一同来到的,还有十来个随行的文官。
    他们来的目的,一是商谈议和之事,二是……设法把赵瑗送回燕京去,再换一个主使过来。
    赵瑗极耐心地听完了他们的话,无非是一些老生常谈。比如只有宋金两国交好,才能永无刀兵之祸。比如大金其实并不想打仗,只要以黄河为界划分南北,还是可以好好相处的。比如听说帝姬这回去上京,不仅要带回诸位宋臣后妃,还要带回辽帝,那是万万不能的。比如……
    看样子,他们在到来之前,就已经做足了功课。
    “本帝姬自然晓得,一旦贸然带回辽帝,势必引起宋、辽、金三国纷争。”赵瑗悠然言道,“只是本帝姬已有了应对之策,诸位不必担心。”
    “不知这‘应对之策’,所指为何?”
    “无可奉告。”
    “帝姬!”一位言官梗着脖子上前冲了两步,脸红脖子粗地说道,“若帝姬行事清清。白白坦坦荡荡,怎会有‘无可奉告’一说!再有,如今我等北上议和,为的就是坦诚相待。帝姬既有谋划,便理当清清楚楚地告知于我等,一一论驳过后,再行处置……”
    所以说,言官在某些时候,就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长达月余的谋划,怎会平白无故地“交与你等论驳”?她又不是傻子!万一泄了密(这种可能性相当之大),她找谁哭去?还论驳……照这些言官们鸡蛋里挑骨头的性子,十有□□会批得个狗血淋头,不予通过,然后照着原先的想法去议和。
    唔,对了。
    赵瑗从左到右缓缓扫视了一圈,出声问道:“最先提出要‘议和’的,是哪位大人?”
    方才还在滔滔不绝的言官突然被打岔,登时气得脸红脖子粗。可惜赵瑗压根儿就没把他当回事,再次扫视了一轮,最终将目光停留在了秦桧身上:“秦大人?”
    “议和之事,实是金帝完颜吴乞买率先提出,又经臣之口,向官家传达。官家圣明,允了议和之事。”秦桧这会儿不装死了,颇为恭敬地做了个揖。
    论说起来,这一队使团里,倒是秦桧秦大人对她最为恭敬。硬要用四个字来形容,那便是“滑不溜手”,甚至已经滑溜得能在身上刮下一层油。
    她轻轻“唔”了一声:“那,议和条款呢?”
    “恕臣无可奉告。”
    嗯,学得还挺快。
    赵瑗轻轻笑了一声,百无聊赖地拨弄着手指尖儿,用生平最最尖酸刻薄的语气说道:“嗯?——无可奉告?呵,怕是要以黄河为界,再割让燕云十六州,每年以三十万或是三百万白银为岁币,增以丝绸茶叶,换取吴乞买一句‘永不入。侵’的承诺罢?”
    她略略抬头,冷笑着扫了跟前的文官们一圈。不出意外地,所有人的脸色齐刷刷变了。
    “而代价么,自然就是‘将宋俘一并送回’。或者更狠毒些,只送回一半,继续讨价还价。”她的笑容愈发冷了,“所以你们一听说不用打仗,便乐不可支地去向官家进言,不惜代价也要议和,对么!”
    最后一声“对么”,她说得颇为狠戾。
    “帝姬此言差矣。”
    另一位文官——赵瑗记得是万俟卨——向她拱了拱手,开始引经据典地论驳。从君子之道一路说到王者之风,从天下百姓厌恶战争说到只有免除战乱才能永享盛世繁华。真是滔滔不绝,花团锦簇得很。
    赵瑗又冷笑了一下。
    她觉得,自从面对这群天天想着议和的文官,她的脾气就变得异常暴躁。
    明明李纲也是文官,陆游也是文官,辛弃疾最早也是文官,怎么就没有这一股子酸腐气!
    “你,出来。”她顺手点了一位年轻的言官。
    年轻的言官有些摸不着头脑,却还是乖乖站了出来。不管怎么说,赵瑗都是大宋的帝姬,身份摆在那儿,面子还是要给足的。
    “敢问大人贵姓?”
    “某姓王。”
    “好,王大人。”赵瑗指着万俟卨说道,“假设你便是金帝完颜吴乞买,刚刚才与这位万俟大人、还有秦桧秦大人述说了议和之事。”
    “某不是——”
    “王大人。”赵瑗笑容极冷,“若是无法揣测吴乞买心中所想,到时你们又如何与他论辩?”
    王言官哑了声,对万俟卨拱拱手,说了声得罪。
    “你将这番话,当着秦大人与万俟大人的面,重复一遍。”赵瑗停顿了一下,斟酌了一会儿措辞,缓缓开口说道,“我们大金,素来是厌恶战争的。先前贸然南下,也是为了推翻大辽之故。只要宋人将辽国故土一并归还,每年供给岁币、粮食、布帛,大金便将宋俘一并归还。”
    王言官一一重复了。
    万俟卨见赵瑗说得似乎很有道理,也并没有反驳,而是垂手听着。
    赵瑗继续说道:“我们大金幅员辽阔,精兵百万,只是缺少一些粮食,无法过冬。若不是为了口粮,怎会南下?哈哈……先前你们大宋的将军,宗泽宗将军,实在是太凶狠了些。非但拿下了半个辽国故土,还硬是扼住了山海关与古北口,哈哈……”
    王言官面色微变,却依旧咬着牙一一重复着,冷汗却已经下来了。
    赵瑗一字一字地说道:“大宋如此富饶且繁华,又怎会介意‘送’给大金一些粮食过冬呢?这世上啊,从来都是强者为王。大辽、西夏、吐蕃、大理……你们都是大宋的中流砥柱,是支撑起整个大宋的贵人。比起那些只会喊打喊杀的军汉们,可要强得太多了……”
    她话锋一转,疾声喝问:“若是宗泽拿不下燕云十六州,金帝还会主动提出‘议和’么!”
    咚!
    王言官突然摔倒在了地上,身体如同筛糠似的都,精神恍惚地重复到:“大宋如此富饶……”
    “帝姬。”秦桧终于出声,“帝姬也未免将金国……想得太坏。”
    “太坏?”赵瑗嗤笑一声,“那么请秦大人告诉本帝姬,为何‘想要和平共处’的大金,会将汴梁劫掠一空,令黄河北岸白骨曝于野,在上京城中将诸位后妃帝姬活活凌。辱至死,又将你等百般折磨?”
    “秦桧秦大人,到现在为止,你还要替金人说话么?”
    “……但如今,金帝终究是想要议和的。”
    “好啊。”赵瑗手一抖,不止从哪里抖出一幅燕云全图来,“那么请秦大人好好看看,这副图上都有些什么!金人南下的唯一要道,已经牢牢扼在宋人手中;金人在山海关以南残留的兵马,已被宋军绞杀殆尽;金人的跑马地,也已经种满了毒草……请秦大人告诉我,也告诉诸位大人,完颜吴乞买他除了‘议和’,还有第二条路可以走么!”
    “与金人开价的底气,不是你们在上京跪着求来的,是将士们一刀一枪打出来的!”
    “燕云大。地上浸染了多少将士的血,才换来了今日的‘金帝议和’之局。你们——呵,你们还想让出整个燕云十六州,令大宋国门大开,暴。露在金人的铁骑之下?”
    她一字一声说得颇为凌厉,不少文官已经被吓得退了两步。但还是有三两个文官挠了挠头,低声议论道:
    “不能罢?……”
    “帝姬所言不差,燕云大。地上处处浸染了血,杀戮之气太盛了……”
    “应当以君子之道,垂拱而治才是……”
    “有违孔圣人之风……”
    赵瑗一一听入耳中,真真是被气笑了。
    她本来以为决开黄河堤坝的那个家伙已经够蠢了,没想到眼下还碰见了一群更蠢的。
    这些家伙脑子里除了孔孟之道君子之风,还有半点正常人的思维在么!
    山海关一丢,燕云十六州一丢,岁币一给,黄河国界一划,再欢欢喜喜地送两个帝姬去和亲,“永结百年之好”……
    “燕云十六州,不能再送人了。”终于有个家伙从地上爬了起来,泪流满面地说道。
    赵瑗神色和缓了些。
    “若是再次割让燕云十六州,我等便同石敬瑭一样,成了千古罪人!”此人握紧了拳头,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
    赵瑗一口老血憋在胸口,几乎没把她活活憋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