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元春的亲事订了下来,正是秦家的三爷,而不是贾政一开始所想的普通乡绅人家。当他知道后,摸着下巴很是感叹了一番,贾敏这个妹子果然是个强人呀,竟然给元春说了这样一门好亲!
作者有话要说:替换章节多了四百多字,就当做是福利了,谢谢大家的支持~~
说到本章里头,陈老师为毛去找贾代儒,说明一下,一个受了现代二十多年教育的人,哪怕他有了原身的一些记忆,但是像文言写书,我觉得这个太强求了,楠竹是有自知之明的人,所以才去寻贾代儒代劳的。至于王夫人,她很快就会犯错,即便是贾珠和元春,也不会好意思求情的错误,所以陈老师是在等机会呀~~~
对了,今天晚上也许还有一更哟···
46得瑟的假二老爷
“恭喜太太了;大姑娘的亲事定下来了。”一干丫头婆子待前院报信的媳妇走了,纷纷给王夫人道贺。
王夫人脸上含笑让丫头彩菊给每人赏了几个钱;心中却暗道老爷特地将元春的亲事托给贾敏,她给说一门好亲事本来就是应该的。这秦家三少爷虽好;但是比起甄家来无论是家势还是富贵都差了一截呢。在想起在王府为侍妾的侄女王熙凤;她更是叹息,喊了丫头彩芹道:“你去大奶奶那儿传我的话,就说大姑娘快要回来了,让她带人将花园后头那坐院子给收拾出来。”
彩芹有些迟疑;“太太,大奶奶身子重,要不就我去找管家媳妇吴登兴家的带人去收拾吧。免得老爷知道了;又和您生气了。”
王夫人没有吱声,只是看了彩芹一眼,好似漫不在意地道:“老爷素来认为大奶奶管家理事极好,如今虽然月份大了,却也不是劳她亲自动手的,不过是让她嘱咐人去罢了。”
彩芹心中一颤,忙小心笑道:“太太想得周到,我这就去大奶奶那里传话。”
却说贾珠的院子里,李纨正带着丫头素云、碧月正在二房里头做着孩子的小衣衫。只是李纨肚子大了,不时放下针线起身扶着婆子在屋子里回来走动。正扶着老嬷嬷的胳膊走动时,却见粗使的大丫鬟挑了帘子让彩芹进来了。
“大奶奶好。”彩芹笑着给李纨见礼了,扫了一眼李纨的肚子,侧身在一圆凳子上坐了才将王夫人的吩咐说了。“也不肖大奶奶亲自去得,太太也是知道您的肚子大了的。”
李纨平静笑道:“既然是太太的吩咐,我自当会盯着人好生收拾的,定不会让大姑娘回来住的地方不对。”心中却对婆母王夫人很是有意见,只是她也知道,这世道婆婆舀捏儿媳大都如此,幸好公爹还是明理之人,大爷也是个疼人的,不然自己的日子还真是不好过呢。
待素云起身去送彩芹了,碧月才低声抱不平道:“太太,你一会儿还要和两位姑娘说针线女红呢,孩子都八个多月,这样操劳下去,若是有什么不好可怎么办?”
李纨摇了摇头道:“二姑娘和三姑娘那边,老爷已经发了话,只需等到大姑娘回来了,我便撂开手。至于大姑娘的院子,太太都发了话我不必亲自过去,我便做一个听话的儿媳就是了。”
李纨如今有丈夫撑腰,肚子里还怀有了孩子,自是有底气小小地反抗王夫人一下的。倒是赵姨娘母子三人以及周姨娘,只要不出人命,克扣不放在明面上,便是贾政发话也不管用的。王夫人是大妇,管着小妾庶子庶女那是天经地义的事儿,任谁也挑不出刺儿里。
“周姐姐,你说说,太太怎么就这样狠毒?她这是生生拆散我们母子呀!竟然将探春抱过去养,我想见姑娘一面还不行。至于环儿,若不是老爷发话了,我也不能在你这里见到了。”赵姨娘嘤嘤嘤地哭过不听,擦眼泪的帕子都换了三条了。
周姨娘比赵姨娘足足大了五岁,但是只看面相却好似还比赵姨娘还年轻一两岁一样,她看着赵姨娘苦笑道:“你如今被太太禁足了,太太让环哥儿给我照顾一段时日便是给你的警告,若是太太真的将环哥儿抱去养了,你向谁哭诉去?快擦干泪吧,你终归还有一对儿女,起码将来还有指望,我却只能在这院子里守着什么希望都没有的。”
比周姨娘强了布置一星半点的优越感让赵姨娘止住了哭泣,她抓着周姨娘的手带着一点抽噎道:“姐姐快别这样说,环儿是我的儿子还不也是你的儿子?以后我定让他像孝顺我一样地孝顺你。还有半个多月我才能出院子,环儿还是要劳姐姐仔细照看了。”
周姨娘心中苦似黄连,脸上却是平静无波半分也看不出来,好不容易劝走了赵姨娘,小丫头晶儿不满地道:“姨娘也太厚道了,赵姨娘隔几天就过来哭一次,她明知道这样下去太太连你一道斥责了。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的。”
“都是可怜人,算了。”周姨娘叹了一口气,听见屋子里响起了贾环的哭泣声和乳娘的哄声,她脸上闪过一丝失落——若是贾家的未来走向不变,依旧是破败后被抄家,她这个小妾应该还有走脱重得自由的一天,如今那位穿越同仁搅得整个红楼面目全非,自己何年何月才能离开贾家这一方小院呢?不是自己不相信同为穿越者的现在的贾二老爷,若是男人穿成了贾政,自己这身体可是他的小妾,他会念着同是穿越者的份上给了自己放妾书?用脚趾头想想就知道可能性就很小。若那人是个中二或者起/点yy文种马入魔的男人,那自己岂不是更危险了?
不说周姨娘这边的各种愁丝烦绪,只说贾政,他可不知道他还不曾见过的隐形小妾周姨娘和他一样是穿越而来的,他现在各种忙碌外头的事情,就是有人找麻烦了他也忍了。
前世贾政十岁之前,小县城里用蜂
窝煤的人大把大把的,就是他家里也是常常都用的,那炉子是什么样子,他记得格外的清楚,所以很快蜂窝煤炉子很快被工匠做了出来,至于蜂窝煤也很快地做了出来,作为主创人员,贾政第一次在大朝会以外的时候被皇帝召见了。
进了大明宫,三跪九叩被叫了平身之后,他瞄见了工部尚书韩重、户部尚书马宗等都在殿上,他心中只有平静。
“朕听马卿家说若是此物能在天下各州推广,不但惠及百姓,更是会充盈国库,朕又听说这东西是贾政你给想出来的,朕依稀记得你父亲荣国公上折子求恩荫的时候,说是你极好读书,怎么如今倒精起工事来了?”国库里要多一笔的收入,皇帝兴致不低,说话间态度很和蔼。
“回皇上的话,从前老父健在的时候,微臣是想着若是能读书出来也能让老父高兴高兴,只是直到老父去了臣还是没有读出结果来,想来真是羞愧啊,后来进了工部里,虽然历任尚书大人都提携与臣,奈何臣就是不开窍。直到去年,臣才突然悟了,臣根本就不是读书走科举的料,且都三十好几的人了,再吊在一棵树上只会一生蹉跎,于皇上于朝廷可是半点有用的事儿都没干过,这怎么成呢?所以就开始琢磨臣到底精于什么能干什么。正好前几个月尚书大人让臣得了差事出京,看到了汉中那边的一个煤需,臣才想出了这个法子了。如今能为皇上为朝廷尽一份心,也不妄臣吃了朝廷的俸禄这么多年了!”贾政说着还抹了下眼睛,表现得特真诚特诚恳。
皇帝见过了许多臣子,不是诚惶诚恐就是战战兢兢的,再不就是故作平静的,似贾政这样的臣子他还是第一次见过,心中熨帖极了,这贾政是个老实的不错的,一朝开窍就为朝廷做了好事。“不错不错,贾政啊,朝廷上那些个臣子若是每个人都能像你这样,每天琢磨着怎么样做为朕为朝廷尽忠的事儿,那我大阅何愁没有盛世?”
“皇上这话可错了,咱们大阅有皇上您这英明天子在,众位大人们多是一心为国为君尽忠的,不过是他们都没有讲出来罢了。就像韩尚书和马尚书,皇上不信问问他们。”贾政笑嘻嘻地道,心中却是一松,皇帝开口夸自己了,自己是从工部员外郎的位置上肯定会动上一动了!
皇帝大笑出声,扫了韩重和马宗一眼笑道:“你说的不错,倒是朕疏忽了。贾政,你这次的功劳不少,朕自然不会亏待你的。”
皇帝虽然没有说具体上怎么封赏,贾政却完全放心下来了,皇帝自然是金口玉言的不会打空头支票的。忙磕头谢了恩,退出了大殿。
“殿下,皇上正在和两位尚书大人议事,还请殿下稍等片刻,奴才再给殿下去通禀……”殿外长廊尽头,尖厉的声音出自大明宫掌宫内相戴权之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