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太上皇看看林黛玉,想了想,还是开口了:“其实,在那之前,朕就知道,那些盐商胡作非为,可是朕没有想到他们居然那么大胆。北方那些蛮族,自幼在马背上长大,骑术精湛。他们的领袖也经常会派一些人潜伏在中原,化身盗匪,袭击朝廷委派的官员不说,还会袭击朝廷赈济灾民的钱粮,那些盐商神通广大,知道了消息不知道上报朝廷,反而与之勾结,排除异己,还借这些人的手,杀了不少官员和他们的家眷。”
“不仅如此,”皇帝补充道,“他们还勾结海商,假扮倭寇,袭击沿海百姓,还曾经将食盐低价销售给北戎,更为北戎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还在军饷中动手脚。”
两位公主殿下都变了脸色。她们已经赐婚给璐国公和英国公家的子孙,如果璐国公英国公有个什么意外,那么她们的日子也不会好过。何况璐国公和英国公都是身先士卒的大将。
“其实,京师也有不少北面的人,而且宫里也有人或者是有心,或者是无意,或者是不知情,或者是被人要挟,为蛮夷做过事情。”
端仪长公主道:“就好比父皇和皇兄被算计的事儿那样?”
太上皇黑着脸,点了点头。
端靖长公主道:“父皇,请放心,这次北伐一定会胜利的,也许这次就可以扬眉吐气,解决心腹大患了。”
太上皇道:“也许不是心腹大患,而是又一个开始。就像宛城说的那样,长城阻挡的不是蛮夷的铁蹄,而是朝廷开疆拓土的雄心壮志。不过,宛城,一味扩张可不是好事呢。”
“圣上为什么说一味扩张不是好事?”
“开疆裂土当然是好事,可是过度杀生就不是好事了。”
“圣上,臣女请问圣上,汉时的楼兰今何在?他们是如何灭亡的,可有人知道吗?”不等有人回答,贾瑾就道:“圣上,请容臣女放肆。那些蛮族可不会讲什么道德仁义。在他们的眼里,刀剑就是道理。我们赢了,他们就听话,我们输了,或者让他们觉得我们弱小,他们就会上蹿下跳,不折腾一番绝对不会罢休。”
“宛城……”
“圣上,也请圣上让臣女再多说几句。在草原上,自古以来就奉行着三光政策,杀光抢光烧光。杀光对方的全部族人,就不会有人反对自己的统治,抢光对方的财富,这些财富就是自己的,烧光对方的房舍书籍,就不会有人知道,这个世界上曾经有这么一个城市,曾经有过自己的语言、自己的文字、自己的风俗人情。只要对方消失了,没了血脉和传承,就没有了死灰复燃的可能,也就能够以绝后患。”
皇帝低声喃喃地道:“就像当初五胡乱华那样。”
端靖长公主道:“可是宛城,我们中原的人可有数以千万计的百姓,他们……”
“公主想说杀不完?公主错了,只要杀掉读书识字的人和那些大人就可以了,剩下的那些小孩子,不允许他们说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文字,穿戴自己的服饰,只要经过几代的时间,就足够让一个文明彻底消失一样。就好比秦汉魏晋时期,深衣流传了数千年,依旧盛行,可是到了唐代的时候,画卷上的女眷就换了坦胸的高腰襦裙加大袖衫,而男子也换了窄袖,如果不是长江以南还有一些世族躲了过去,只怕我们的语言和文字都会一起消失。”
贾瑾的声音跟冰刀一样,划过众人的心,几乎每个人都打了个寒颤。似乎想说什么,可是却都说不上来。
“宛城,你……你要相信……”
“圣上,臣女是个很执拗的人,臣女既然认为臣女能够为朝廷做些什么,臣女就会做到极致。”
太上皇道:“宛城,你已经做了很多了。对了,你可能不知道,刚刚得到消息,去找吕宋的船只已经回来了,他们已经找到了铜矿。朕已经派了工部的相关官员出发了,如果真的跟传说之中那样,也许,那里真的有个大铜矿也未必可知。”
“那么圣上何时安排人去开采?”
“宛城,朝廷手里没有这么多的人。”
“不需要多少人,只要建一座城寨就可以了。当初北狄的那些擒生军还有一口气,让他们去做就成。”
“宛城,你也太心急了,哪里会这么快?”
“那么先进行一期开采,然后等北燕拿下了,正好用俘虏顶上。”
皇帝有些哭笑不得:“宛城,你该不会真的想将北狄灭了种吧?”
“是的,皇上。”贾瑾正色道:“天圆地方,既然大地的四周都是海,那么臣女就要将北面的边疆一直扩到海边。”
太上皇道:“宛城,长城以北的地方乃是苦寒之地,一年到头,只有三个月能够暖和些个,还有大半年都是在下雪,就是打下来也没有用啊。”
“圣上,每次都是这样,打到长城就不往北面打了,结果百年一过,草原上的民族又会成为我华夏儿女的心腹大患。圣上,这样的教训,自古以来已经不胜枚举,圣上为何还要给那些人休养生息的时间和机会呢?”
“可是……”
“如果圣上觉得那些地方没有用,那么宛城就跟圣上要一个地方好了。宛城愿意用如今的采邑跟圣上换一个名叫‘捕鱼儿海子’的地方。”
端靖长公主奇道:“宛城,那里是什么地方?”
“据说,在北戎的发祥地的北面数百里的地方,有个大湖,北戎人称呼为‘捕鱼儿海子’。臣女相信,那个地方会带来巨大才财富。”
“比宛城还富庶?”
“是的。蛮夷之所以是蛮夷,是因为他们懒散,而臣女相信,臣女有办法将之变为宝藏。”
太上皇看着贾瑾,道:“宛城,朝廷没有……”
“圣上,北戎多次劫掠我朝边关,边关百姓对之恨之入骨。北戎的地方也不是很大,又大多是平原,大多都是沃土,也只有那些蛮夷才会暴殄天物,将肥美的土地白白地荒芜着。”
太上皇看着贾瑾,道:“好吧,宛城,不过,朕不要你的采邑,但是,朕也不要一块满是乱党的土地。”
太上皇起身走了,皇帝带着两位公主也走了。倒是林黛玉等太上皇走了以后,在走近贾瑾,道:“二姐姐,太上皇是不是生气了?会不会对姐姐……”
“林妹妹,我一旦下定了决心,就不会改变,相反,我会极尽所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就像当初我半是利诱半是压迫姑爹帮我的忙一样。”
林黛玉惊呆了:“二姐姐是……是这样让我父亲……”
“我知道姑爹在江南惊险,也知道姑爹对朝廷的忠心,所以,我用江南的危险压迫姑爹,也用妹妹和林家的名声利诱姑爹。我甚至告诉姑爹,如果他死了,你就会被人算计,连带着林家的名声也会被踩进泥地里。”
“所以姐姐算计了我,算计了父亲,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也挽救的林家的名声,是吗?”
贾瑾静静地看着林黛玉不说话。
林黛玉道:“其实姐姐不用这样说的,我知道姐姐这会儿的心情不好。虽然我有些难过姐姐的算计,可是贾瑾毕竟是为了我好。”
贾瑾看了林黛玉一会儿,道:“妹妹,我这样告诉妹妹好了。曾经有个人这样告诉我,如果你在这个世界上,有人愿意算计你,那么就说明你有让人算计的价值,换而言之,你就是一个有用的人。”
林黛玉一愣,笑了。姐妹二人手拉着手进了体元堂。
再次在书房的榻上坐下,林黛玉道:“二姐姐,你为什么要激怒太上皇呢?”
“表明我的态度,我绝对不会妥协。其实开疆裂土那是每一位君王的夙愿,那是安平守旧却是臣子们的心愿。因为那样他们的事情就会少很多,而且把北戎打下来之后,他们也会茫然,害怕会出现他们不曾经历过的变故,所以他们才会想要保持现状。”
“所以二姐姐这次这么坚定。”
“是的。而且妹妹不要忘记了,中原已经多年灾害了,很多百姓都流离失所,如果他们知道有这么一个地方,有肥沃的土地,还能够得到朝廷的扶持,想必他们也会愿意再次迁徙。”
“二姐姐,你有这个把握朝廷会扶持那些百姓吗?”
“会的,而且我也会争取,而且我手里的资源也能够做到别人想不到的事情呢。对了林妹妹,方才我不是在给你看那些账本吗?方才我忘记说了,按照当初我跟姑爹的约定,走高丽东瀛的那几支船队,两家各处一半的银钱采买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