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八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综琼瑶同人)继皇后之女人不坏 作者:笔盈盈的花儿(晋江vip12-11-12正文完结)-第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就好像吴彦祖姓吴,她吴那拉也姓吴,难道吴彦祖就是她弟吗?显然不是。
  孝敬宪皇后是费扬古的嫡女,正黄旗出身。高宗继后是镶黄旗,虽然两者都姓乌拉那拉,但都不是一个旗的,又谈何亲戚呢?更何况古代人同姓不婚,这两家人连姻亲关系都不可能会有。与正黄旗孝敬宪的生而高贵、满门显赫不同,孝继后的身份其实说不上高,父亲是一个正四品的小官员,在京城之中,掉下来一片瓦来都能砸到好几个。
  说起来为什么乌拉那拉氏会被直接指给宝亲王做侧福晋呢?雍正爷倒底在想神马呢?这里头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了,一个女人,她姓高。没错啦,就是乾隆那只老色狼,一辈子最爱的女人,唯一的慧贤皇贵妃。
  话说,时值雍正十一年,宝亲王弘历再度请旨雍正,抬府内包衣高氏为侧福晋,这已经是他第三次就高氏之事向雍正请旨了。雍正十年的时侯,弘历就已经闹过一回了,雍正没有同意,事情不了了之。这次,雍正依旧不想理会弘历那茬儿,但弘历锲而不舍,两父子闹得是不大开心。
  大臣对弘历的做法颇有微词,要知道,风流多情对于一个储君来说可不是什么优点啊。尽管这是一个微不足道小瑕疵,但雍正爷心眼小,所谓天家无小事嘛,再细微的瑕疵也必须严肃对待。雍正为了弘历的名声着想,就决定在这一届的秀女中为弘历挑选一个满洲大姓的侧福晋,一来是转移群众对弘历和高氏的关注和非议,二来是用这个女子来分高氏的宠。
  这个满洲大姓的女子,出身既不能高得压制了嫡福晋富察氏,又不能低了让人看笑话。于是,出身上三旗,但父亲却只是一个小官的乌拉那拉氏就进入了雍正的视线,倒霉的雀屏中选了。要不然,就依着那布尔的官位,乌拉那拉氏是绝对不会被指给弘历的。就算指了,也应该是像珂里叶特氏那样,指为格格,而不会一上来就是侧福晋。
  也许正因为如此吧,明明没有资格,却坐上了那个位置。就像给一个茶壶扣上了一个锅盖,这错位的开始,早已注定了错位的结局。。。。。.
  乌拉那拉氏的一生就是一个呈满了杯具的茶几,为了给弘历遮羞,她成为了弘历后宫的一员。在她嫁给宝亲王的同时,高氏成为了侧福晋。自始至终,她一直都是个挡箭牌一般的存在。
  在乾隆登基之初,乌拉那拉氏被封为娴妃。所谓娴,乃雅也。张衡在《上林赋》中有云:绝殊离俗,妖冶娴都。这个娴,意思是优雅脱俗。
  从封号可见,乌拉那拉氏是个安静、优雅的女人。她明白自己在乾隆心目中的地位,因此在后宫的生活十分小心谨慎。不像有些艺术作品里面描写的那样,脾气耿直,喜欢忠言逆耳什么的。乌拉那拉氏一向淑慎贤明,夙娴礼教。秉承做人要低调的格言,战战兢兢的在弘历的后宫生活了十多年。
  如果她一直是娴妃,或者娴贵妃,那么这个女人应该是会得善终的。可惜的是,慧贤和孝贤死得太早了。乾隆喜欢汉妃,喜欢包衣,整个后宫里就没见有几个满洲姑奶奶,作为乾隆后宫里唯二出身上三旗的女子,乌拉那拉氏在孝贤死后,无奈的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于是,再一次的,虽然她没有资格,但是却坐上那个位置,那个皇后的位置。身份压不住场,又不得乾隆的宠爱,真是杯具中的杯具啊。。。。。.
  乾隆十年,乌拉那拉晋娴贵妃,背后伴随的是魏氏的上位。年轻的魏氏因为其美好善良,被乾隆所看中。一届包衣宫女一上来就封了贵人不说,仅仅六个月之后,就无子无功的晋封了令嫔。
  慧贤是乾隆十年四月间死的,而魏氏是乾隆十年五月忽然一夜之间以雷霆之势上位的,时间太过巧合。吴那拉分析,要说乾隆将魏氏当成了已故慧贤的替身,应该是说得过去的。可能乾隆也的确是觉得自己宠爱令嫔有些过了,恐怕面子上过不去,于是在晋封令嫔的同时也晋封了乌拉那拉氏为贵妃以示公平。
  到了乾隆十三年,孝贤也去了,乾隆在太后和朝臣的百般进言之下,心不甘情不愿的封了乌拉那拉氏作为皇贵妃统摄六宫。在晋封了乌拉那拉氏之后不过半年光景,乾隆就又迫不及待,无子无功的封了令嫔为令妃。之后乌拉那拉在孝贤的孝期过后,正式被封为了皇后,可是乾隆的宠爱却从来都不曾属于她。
  也许曾经也有过一点点,在乾隆十六年的时侯,老色龙还是开始良心发现了。觉得自己对继皇后的态度实在不咋地,于是作了一首诗。什么‘旧剑’‘新琴’的,总之意思就是:其实乌拉那拉氏也没啥不好,只是孝贤太好了,世上像孝贤那么好的女人又能有几个呢?所以两厢这么一对比才显得继皇后太挫。
  良心发现的老色龙开始临幸继皇后了,继皇后开始生孩子了。孩子是一个一个的生,也是一个一个的死。老色龙的良心可没多少,看到皇后日渐憔悴,也就再没有什么‘性’趣了。
  说来也是奇怪,乾隆后宫之中,所有满妃生的孩子都活不长,活不好。像大阿哥、二阿哥、五阿哥、七阿哥、十阿哥、十二阿哥、十三阿哥。。。。。。最厉害也就活二十多岁,简直都是见鬼了。而像什么魏氏啦、金氏啦,这些包衣生的孩子,却都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活到寿终正寝了。
  金氏,也就是后来的淑嘉皇贵妃。她生的孩子,除了先天不足早夭的皇九子以外,可是全都活了。而且最奇怪的是,在她上位的十年中,也就是乾隆十年到乾隆二十年之间,圣眷正隆的令妃魏氏却一个孩子都没有生出来。而在金氏去世的仅仅一年之后,魏氏就生了皇七女,紧接着开始了她生育机器一般的人生。
  满洲大姓女子生的孩子都是体弱,就包衣生的孩子健康。而且后宫宠妃全是包衣,死一个扶一个,死一个扶一个,从高氏到金氏,从金氏到魏氏。要说这都是巧合,吴那拉觉得,反正她是不相信,从概率学角度来说也不可能啊。
  且不提魏氏那些人吧,总之乌拉那拉就这么战战兢兢的当皇后,生的孩子除了体弱就是早夭,身心饱受折磨一直活到了乾隆三十年南巡。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乌拉那拉氏终于在乾隆三十年,彻底的爆发了。
  乾隆那趟南巡之旅中发生的风流韵事,现代人很多都知道,比如什么肩头刺小龙,乾隆到此一游之类的。其实说起来,也不过就是召鸡那点事儿,哪个男人没召过呢。可是乾隆毕竟是个皇帝啊,怎么说你也得给天下做表率。这一路上夜夜笙歌的,影响多不好。
  乾隆狎妓,这个行为如同导火索,直接引发了乌拉那拉氏内在的脑抽情怀。他妈的你宠幸包衣就算了,那倒底也是正正经经的良家女子。但现在竟然连□也要纳入后宫,你当你的后宫是神马啊?乾隆你身为一个皇帝倒底还要脸不?于是,愤怒,爆发,剪发,被废了。
  乾隆不愿将皇后剪发的内中隐情公之于众,所以并没有朝议废后,可见乾隆自己也知道自己的行为是不能公开的,皇后为何剪发是不能说出来的。甚至于日后,废后的存在都成为了乾隆心中的一根刺,时刻提醒着他自己的错误。
  好面子的乾隆怎么能允许这样的存在呢?所以,在继皇后去世之后,有个大臣叫李玉鸣,奏议皇上按照皇后之礼安葬乌拉那拉氏,被乾隆贬到了伊利。乾隆四十三年,又有个大臣叫金从善奏议皇上,就皇后劝谏遭废的事情下罪己诏,被皇帝砍了头。
  吴那拉一直觉得,一个可以让大臣在死了十多年之后仍然惦记着,肯为了她进言的皇后,定然是一个好皇后。甚至有大臣为了皇后一贬一死,可见乌拉那拉氏的确是一个集妇德妇容为一体的美好女性。只是生不逢时,乾隆喜欢的并不是名门淑女,他喜欢的包衣、名妓那样惯会表现‘善良美好’的女子。
  鉴于此,鉴于那杯具的命运,吴那拉对乾隆是一丁点的好印象都没有。她不是没有想过要避开赐婚,可避开赐婚唯一的可能就是免选。她的父亲那布尔是佐领,所谓佐领,战时领兵官,平时则为行政官,掌管所属户口、田宅、兵籍、诉讼诸事。
  按理来说,那布尔是可以利用自己的职务之便,随便写些自己的女儿有隐疾什么的,奏请免选的。吴那拉也的确试过跟父亲沟通这事儿,但是被拒绝了。那布尔是一个正派的官员,而且这种事情一旦被查出来,可是欺君大罪啊,要满门抄斩的!
  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